古龍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人物。曾是朝廷殿試第三名「探花」,故人稱「小李探花」,而後厭倦功名,棄官歸隱;小李飛刀,例不虛發,百曉生所作《兵器譜》上排名第三。後遭仇家夾擊,重傷不支,被龍嘯雲搭救,與之成為最好的朋友。
不幸龍嘯雲不知林詩音與李尋歡已定了親,竟對其相思入骨,病入膏肓,李尋歡滿懷矛盾,故作無情,之後林詩音嫁給龍嘯雲,便一個人蕭然離去。於關外隱居十年,後追查「金絲甲」、「梅花盜」之案,結識好友阿飛,再遇昔日故人,幾翻轉折,雖然水落石出,卻又捲入江湖爭鬥中。最終擊敗上官金虹,瓦解「金錢幫」,與妻子孫小紅隱居。其後雖不再登場,名字仍被提及於《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飛刀,又見飛刀》等作品中。
人物評價:
李尋歡是個很奇怪的人。他雖然不是君子,但他做的事卻是大多數君子不會做、不願做,也永遠無法做到的。他做的事簡直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所以有人根本不相信世上真有李尋歡這種人,不相信世上真有他那種深摯、偉大的友情。
李尋歡總是帶給別人快樂。他無論對什麼人、對什麼事,出發點都是愛,而不是恨,因為他知道恨所造成的只是毀滅,愛卻可以令人永生。所以他的心胸永遠寬闊,他的為人總是那樣豁達。
李尋歡懶散而瀟灑,蕭疏而沉著,他身上有一種具有詩人氣質的落拓。如果說燕南天更像是大俠,那李尋歡就比較像浪子。燕南天的幹雲豪氣,凜然大義讓天下人不論正邪,無人能說他一個不字,而李尋歡的博愛寬恕也同樣讓人由衷敬佩,兩者雖然行為有異,但是都有讓人學習欣賞的發光點,而且還是光芒萬丈那種。
外貿性格描寫:
外貌性格
第一章飛刀與快劍:
他眼角布滿了皺紋,每一條皺紋都蓄滿了他生命中的憂患和不幸,只有他的眼睛卻是年輕的。
這是雙奇異的眼睛,竟仿佛是碧綠色的,仿佛春風吹動的柳枝,溫柔而靈活,又仿佛夏日陽光下的海水,充滿了令人愉快的活力。
也許就因為這雙眼睛,才能使他活到如今。
第二十六章小店中的怪客:
他身材雖很高,面目雖也還算得英俊,但看來卻很憔悴,終年都帶著病容,而且還不時彎下腰咳嗽。似乎隨時都會倒下,但又像永遠不會倒下。
他實在是個很平凡的人。
第六十八章武學巔峰:
這人不太高,但也不矮,穿的衣服很破舊,兩鬢已有了華發,看來只不過是個很落拓、很潦倒的中年人。
武功絕技
「小李飛刀」
李尋歡以飛刀聞名,由於他的外號是「小李探花」,因此他的武器也被稱為「小李飛刀」,刀很輕,很短(長七寸),很薄,幾乎就宛如一片柳葉。
江湖對「小李飛刀」的評價是:「小李神刀,冠絕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虛發!」意思是李尋歡的飛刀從不輕易出手,但只要一發射每發必能命中目標,絕對沒有一人能躲得過。
尤其是刀身上一個「李」字標記,證明了它是李尋歡自己用的刀。
這把小刀是用凡鐵,是市井中最平凡的鐵匠,花三個時辰打成的。
「平湖」百曉生品評天下武功,「小李飛刀」排名第三。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20年來,死傷在小李飛刀下的有76人,沒有一個人能夠避過李尋歡的出手一刀。
小李飛刀是正義的象徵。李尋歡雖傷了76人,其中卻有28人並沒有死,死的都是實在該死的。小李飛刀,從未殺錯過一個人。所以「小李飛刀」在江湖人心目中已不僅是一柄刀,而是一種惡魔的化身!
「小李神刀,冠絕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虛發!」這是江湖人對小李飛刀的評定。「小李飛刀,例不虛發。」此飛刀絕技堪稱風雲第一刀,風雲處,橫空也!除了後世魂牽夢繞的「月光如刀,刀如月光。」月神飛刀外,就再無一把飛刀有此威力,月神的飛刀幾乎已經和小李飛刀一樣快到無法想像,準到例不虛發。
月神的刀下,就好像月光下的人,沒有人能躲得開月光,也沒有人能躲開月神的刀。但月神飛刀的氣息是必殺必亡,萬劫不復的殺氣,而小李飛刀的氣息是無愧於心,浩然天地的正氣。
根據《圓月彎刀》所寫,「小李飛刀」雖然在出手後多半是收回的,但有些場合不便收回的也有。所以流傳在世間的不止是一把,只不過那些得主都異常珍惜,不捨得輕易拿出來示人。
「小李飛刀」在世間遺留數量是最多的,因為它是介乎暗器與兵器之間,不像別人的兵器只得一柄,時刻不離的,可是「小李飛刀」卻居然也是最難搜集的,因為大家都把李尋歡視作神明,自然而然,能夠跟「小李探花」沾上一點關係的人,都會感到無限驕傲,說什麼也不肯把這種值得驕傲的證據讓給別人的。
當然,「小李飛刀」留在人間的也不太多,因為他的刀的確具有一種特殊的結構,不同於尋常的。
刀的確是名貴的,除掉它本身所具的紀念價值外,從刀的構造上,多少還可摸索出一點「小李飛刀」所以無敵天下的原因。
輕功
第十九章百口莫辯:
李尋歡腳步放緩,到了這兩人面前,突然一掠三丈,從他們頭頂上飛掠了過去,腳尖沾地,再次掠起。
在這積雪上,他竟還能施展「蜻蜓三抄水」的絕頂輕功,少林僧人縱然眼高於頂,也不禁為之聳然動容。
等廟裡的僧人追出來時,李尋歡早已去得遠了。
第七十六章高明的手段:
孫小紅還沒有說話,李尋歡突然一掠上樹,只見他身形飛掠,如秋雁回空,在每根枯枝上都點了點。
孫老先生嘆道:「世上只知小李飛刀,例不虛發,卻不知他輕功之高,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