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同學們都有一個體驗,老師在評卷時,有一句總結叫:「卷面整潔」,可見試卷上字體漂亮、工整,會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所以,寫得一手好字,讓人賞心悅目,無疑中就能提高自己在閱讀、作文上的成績。但是不少學生的字真是不敢恭維,潦草、模糊,而且長期以來的習慣,似乎想改變也很難。#萬象大會#
其實,如果只練習一種字體,會與原來的書寫習慣有很大衝突,難以很快形成新的書寫習慣,很多同學感覺難以改變不好的書寫習慣就是這個原因。對此,如果同時交叉練習兩種不同的字體,會衝淡自己原來的書寫習慣。久而久之,自己寫的字就會有較大的改觀。
除了同時練習兩種字體外,還有以下4種有效的練字方法,同學們可以參考後勤加練習,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會有一手好字。
1、練眼
即認真讀字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曾經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地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看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能寫好,也知道好在哪裡。發現不了美,就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其實這只是以醜為美。
2、練心
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裡,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3、練手
練眼和練心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
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加鍛鍊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
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鬆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4、練結構
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以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係。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只要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楷體、龐體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好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難以抓住關鍵。
同學們,趕緊趁著假期,拿起筆來好好按照要求練一把,速成完全有可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