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2020-12-16 歷史如同明鏡

《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唐太宗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人們所關注的東西,而歷史中的許多故事也十分生動有趣,總能吸引很多的人傾聽和品味。

近年來,鑑寶節目一度火熱,就是因為這類節目中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和故事,加上人們對文物藏品的價值總是感到好奇,所以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對收藏文物的人來說,鑑寶節目也是一個鑑定文物價值的平臺,讓參加節目的嘉賓更加了解自己的藏品。鑑寶節目讓人們增長了文化知識,也開了眼界,十分有趣,其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在某檔知名節目中,一位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去請求專家鑑定,在節目現場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便說,不用鑑定了,藏品的價值最後不得而知。本來很多藏家就是為了知道自己的藏品在市場裡價值多少,這件藏品的價值最後卻沒有宣布,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東海,一直以來都是著名的水晶生產基地,每年都出產很多高質量的水晶包括工藝品,很多年前,這位前來鑑寶的女士就收了一塊來自東海的水晶原石。

這塊水晶原石純度很高,晶瑩通透,而且是一塊非常大的料,更難得的是,它還是一塊標準的六稜柱的水晶。藏主女士非常珍愛這塊水晶,想把它雕刻成一件藝術品,但是思來想去,也沒有想到合適的題材。

偶然一次機會,她碰上了一位造詣很高的藝術大師,這位大師一見到這塊水晶就非常激動,他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通透的水晶,這塊水晶激發了他的靈感,他願意幫她把水晶雕刻成一座地藏王佛像。大師潛心製作,花了兩年的功夫才把水晶雕刻成佛像造像。

在鑑寶節目來到有著「水晶之都」美稱的東海時,這位女士和他的老公決定趁此機會讓專家們鑑定一下這尊佛像。夫妻倆小心翼翼地把藏品連同底座帶到現場,請專家鑑定,當這尊藏品放到專家鑑定席的時候,大家都忍不住讚嘆,這確實是一件非常完美的造像。

佛像的開臉和造型都是精雕細琢,手上的禪杖和法器也刻的十分精細,而眾所周知,水晶硬度高,同時也比較脆,很容易碰斷,但是這尊佛像的蓮花部分以及很多細節卻雕刻得十分成功,就連手上的禪杖,都是和佛身是一體的,可想而知,在製作這件藝術品時,大師需要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地潛心製作,才能有這麼好的效果。

專家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這件水晶佛像的純度,把現場的燈光調暗了,只用了小小的手電照向藏品,只見周圍一片黑暗,唯有這尊佛像在手電燈光的照射下,全身發出淡藍色的光輝,通透無比,就像是佛像自己發出光芒,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驚嘆,這確實是一件寶物!只有純度非常高的水晶原石才能這麼通透,加上大師精細的手工雕刻,幾乎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可想而知,這件藏品的價值是非常高的。

按照節目流程,一般來說,都會為藏品估價,好讓嘉賓有一桿秤,畢竟上了鑑寶節目的嘉賓很多都是想知道自己的藏品是什麼年代的,價值多少,有的是低價買入,等待升值然後高價拍賣,有的人看到市場比較好,願意一直留在手裡珍藏,一直升值,就算不轉手他人,也還是想知道藏品的價值。

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女士目的並不和一般的嘉賓一樣,當主持人詢問藏主是否想知道佛像藏品的價值時,女士拒絕了,原因也出人意料,她認為,這件佛像藏品在她心中是無價之寶,所以不需要用市場的眼光來看待這件藏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王菩薩是在世間普度眾生,教化眾生脫離苦海的菩薩,非常受人尊敬,通透的水晶雕刻出聖潔的菩薩,用這麼珍貴難得一塊水晶雕刻出的地藏王菩薩造像,想必也是機緣,而能被慧眼識水晶的女士珍藏也是一種緣分。

鑑寶節目中常有人期待而來,滿意而歸,在得知自己的藏品價值不菲後依然是非常高興的,相反,也有不少的鑑定出並不是真品或者價值不很高的藏品案例,很多人為此盡興而來,失望而歸。

其實,「藏品」的「藏」字本身有珍愛才收藏的意思,而藏品本身所含有的歷史價值以及在藏主心中的意義都是十分重要的,就算並不是年代久遠的歷史文物,只要收藏的人以一種欣賞的眼光看待它,藏品的價值就是不可估量的,值得一直珍藏的。

參考資料:

《菩提偈》

相關焦點

  • 女子帶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皮草的價格是非常高的,甚至有些百姓家裡,都保存著祖傳下來的皮草,在曾經的一次鑑寶節目中,一位女大學生來到了節目現場,她所帶來的寶貝是一張祖傳的狼皮,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專家看了結果臉色大片,甚至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女子拿一幅名畫鑑寶,專家鑑定為贗品,女子大笑:齊白石是俺爺爺
    在這一期尋寶節目之中,竟就有這樣一位女子,帶上了一幅齊白石的《楓葉秋蟬圖》來到了現場。並稱想讓專家幫忙鑑定一下這幅畫現在的價值。 《楓葉秋蟬圖》這幅畫在業界十分有名,這幅畫是白石先生在92歲高齡之時所做,描繪的則是秋蟬落秋天的紅楓葉之上的場景。繪畫時使用的技法乃是中西結合,繪畫時使用的獨特技法使得畫作即使是放大了數倍,也經得起愛好者的賞玩。
  • 女大學生拿祖傳「狼皮」鑑寶,專家看後失控,並拒絕對其鑑定
    曾經在鑑寶節目中來了一位女大學生,她所帶來要進行鑑定的東西是祖傳的「狼皮」,專家在看後直接失控,並且還直接拒絕了鑑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那就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一探究竟吧。女大學生在無聊的時候觀看影視劇的時候,發現了有鑑寶類的影視節,於是這位女子便想起了自己家中有著祖傳的寶貝,於是便帶著自己家中祖傳的寶貝來到了節目現場,想讓專家進行仔細的鑑定。
  • 女子拿一幅畫去鑑寶,專家卻說是假的,女子:你們可知道我是誰?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古董基本上都很值錢,如果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古董,其價值則更不用了。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古董之所以值錢,絕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年代而已,還有古董本身存在數量的多少和做工是否精細等。就拿古代流傳下來的銅錢來說,它們存在的數量非常之多,所以實際上它們並不值錢。還有一些做工粗糙的陶瓷等器皿,也同樣不值錢。
  • 女大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並拒絕鑑定,這是為何
    在一個鑑寶欄目中,一名女大學生帶祖傳的「狼皮」鑑寶,專家突然情緒失控,當場表示拒絕鑑寶。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寶物竟然是狼皮 在鑑寶欄目當中,一般都是有著古玩和字畫的鑑定,很少有其他的一些東西拿來。因為只有古代留下來的寶物鑑定起來的話,也很好的可以判定其價值。
  • 老漢帶「夜明珠」來鑑寶,關燈後持續發光,專家:這不可能
    在民間有專門去盤古玩的地方,這些古玩市場上面有很多是騙人的東西,可能是經過後期的做舊或者是高仿來哄騙這些文物界的小白,如果一個不用心,很有可能就會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別說是這些年輕小白了,就連這些大神們都有可能被鷹啄了眼,很多人一時之間沒有轉過這個彎子,就被這些人騙了錢,如今鑑寶節目應運而生,由一些專家組成的鑑寶團隊對這些疑惑的人進行解答和鑑定,因此掀起了一場鑑寶的熱潮。別管是傳家寶還是無意之間得到的都可以拿到這個節目上面鑑寶。
  • 女子帶馬鞭鑑寶要價500萬,稱是成吉思汗用過,專家:你想多了
    前幾年,我國國內鑑寶節目橫行之時, 許許多多的收藏愛好者,都喜歡拿著自家千奇百怪的藏品前往節目現場鑑寶, 這其中就有位女子拿出了一根自稱是從古玩市場上淘到的,成吉思汗使用過的馬鞭來鑑寶!
  • 女子拿祖傳「狼皮」去鑑寶,稱是祖上年終獎,專家卻拒絕估價
    隨著人們越來越喜歡收藏文物,所以許多文物也都是真真假假難分辨的,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電視臺便出現了許多鑑寶類的節目,因此許多在民間的收藏家便拿著自己珍藏已久的寶貝來到節目現場找專家進行鑑定,在鑑寶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所被鑑定,有一些文物是真的,但是有一些文物卻是贗品。
  • 馬鞭被稱成吉思汗之物,女子拿去鑑寶要價500萬,專家:價值3000
    ▲元朝疆域圖02在各大衛視鑑寶節目層不窮的今天,就曾有位美女拿著馬鞭去往現場,讓專家進行鑑寶。據該美女說這個馬鞭是屬於成吉思汗的,其價值應該值500萬。專家被女子突如其來的話語震住了,連忙說:你站穩了我再報價。不過,這真的是成吉思汗的馬鞭嗎?據女子陳述,這條馬鞭是自己在逛古玩市場上買來的,攤主告訴她,馬鞭曾經曾經被成吉思汗所使用過,因此女子聽信了攤主所言,不假思索地買下了馬鞭。然而,她自己也不確定這是否是真的,於是帶著馬鞭來到鑑寶平臺,希望專家們能幫自己鑑定一下。
  • 女子拿玉蟬去鑑寶,稱自己佩戴了10年,專家:這東西你也敢戴?
    導語:女子拿玉蟬去鑑寶,稱自己佩戴了10年,專家:這東西你也敢戴?鑑寶節目風靡一時,我們看這些節目的時候也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這不,曾經就有一個女孩子拿著一個玉蟬去鑑定,不過聽完專家的分析後就再也不敢佩戴了。當時這個女子在節目裡稱自己十年前買了這塊玉蟬,之後一直隨身佩戴著這塊玉,一戴就是10年之久。我們知道,古時候大家都比較喜歡佩戴玉在身邊,具有一定的象徵意味。不過專家看了這塊玉後非常驚訝,專家稱:這東西你也敢戴?他告訴這位女子,這塊玉別有含義,並不適合佩戴在身上。
  • 女子拿齊白石畫鑑定,專家說是仿品,女子捂嘴笑:齊白石是我爺爺
    在一場鑑寶節目上,一位清麗的女子拿出齊白石晚年所作《楓葉秋蟬圖》請專家鑑賞,齊白石大師真跡已經價值幾億,那麼這位女子所收藏的畫究竟是不是真跡呢?許多不法分子為了謀取利益,通過不正常的渠道製作贗品,企圖以假亂真,於是鑑寶節目應運而生。鑑寶節目邀請到了各個收藏領域的專家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免費鑑定私藏珍寶,旨在提高大眾鑑賞審美水平。
  • 美女帶齊白石畫參加鑑寶,專家看後說假的,女子:齊白石是我爺爺
    古玩的亂象還是比較多,而且很多百姓也害怕上當受騙,也害怕找到一些不正規的專家,但是自從鑑寶節目播出之後,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對鑑寶節目的專家也是非常信任的,所以會帶著自己家裡的古董文物來參加鑑寶。這位女子就帶著自己家的名畫來到了節目,希望專家給看一看,到底是真是假,在如今的文物市場上到底值多少錢?
  • 女大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寶,專家看後直呼: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但很多收藏者因為自身知識的缺乏,對文物的真真假假也無從判斷,因此,鑑寶節目便也因此而生。一方面給收藏者提供了鑑定平臺,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節目,能給大家普及到一些鑑寶知識,避免人們盲目收藏,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01鑑寶欄目的火熱播出,受到外界一致好評。
  • ...的金釵去鑑寶,專家鑑後激動:「敢問您的父親是?」金釵是真是假
    近年來,鑑寶節目層出不窮,抱著僥倖心理拿贗品去魚目混珠的人也層出不窮,前兩年就有一個尼姑帶了一尊佛像是鑑寶節目現場,讓鑑寶專家鑑定佛像的價值。可是經鑑定,那尊佛像是假貨,此時尼姑依舊不慌不忙,淡然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 女子攜名畫參加鑑寶,專家認為是贗品,女士笑道:我爺爺是齊白石
    甚至流傳下來的很多技術已經失傳,前人的智慧讓我們敬佩不已,雖說用我們現在的科技會仿造出之前的文物,但是,沒有古人創造的那樣具有神韻。女子讓專家鑑寶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之後,人們便開始追求精神世界。不少收藏家開始收藏字畫,年代越久遠更是出自名家之手,那這幅畫就非常的具有價值。
  • 小夥拿祖傳「官帽」去鑑定,專家拿手電筒一照,連忙問:祖上何人?
    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來了一位小夥子,這位小夥子所帶來鑑定的物件是一頂帽子,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於是這個小夥子便將自己所帶來鑑定的物件給拿了出來,看起來是一頂特別普通的古時候的官帽,而且在古時候的官帽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物件,所以觀眾們並不在乎,甚至觀眾們開始表現的不耐煩。雖然觀眾們已經不耐煩,但是專家們卻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狀態,隨後這位小夥子就將這頂帽子拿給專家進行鑑定。
  • 女子家道中落,帶「玉蟬」鑑寶,專家:這是貴族下葬時含嘴裡的
    但是隨著前幾年開始,每個城市裡面開始有了各種的鑑寶節目,就有更多的百姓願意拿出自己家傳的寶貝,去進行鑑定,很多的寶貝和古董是真的非常有價值的,不過這些都是別人家家傳的,所以很少會有人願意去主動捐獻這些寶貝。鑑寶節目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對於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今日小編講的就是一個關於鑑寶的故事。
  • 小夥偷拿老娘「醃雞蛋」罐來鑑寶,專家鑑定後說:你最好捐出去
    這些人,往往會將自己的寶貝拿到節目中,讓專家一探真偽。此前,王剛曾主持過一檔「天下鑑寶」欄目,這檔欄目一經播出,引起了眾多關注。與此同時,社會中此類節目層出不窮,有很多人紛紛參與其中,曾經有一位小夥,就偷拿老娘的「醃雞蛋」罐去鑑定,當專家鑑定之後,奉勸小夥:你最好將其捐出去。那麼,這醃雞蛋罐有怎樣的價值?
  • 女子帶「玉蟬」鑑寶,說是已經戴在身上10年,專家:膽大包天!
    近年來,電視上陸續開展了免費鑑寶的節目,不僅可以普及人們對古董和文物認識,也可以幫助很多普通家庭免費鑑定寶物,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物。鑑寶節目上的鑑寶人大都不具備鑑寶知識,所的寶物也大都是從各處買來的,真假難辨。女子帶「玉蟬」鑑寶,說是已經戴在身上10年專家:你真是膽大包天!
  • 女子資金短缺,拿佩戴10年的「玉蟬」來鑑寶,專家:你膽子真大
    女子資金短缺,拿佩戴10年的「玉蟬」來鑑寶,專家:你膽子真大前言: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的珍貴寶物,它們會伴隨歷史不斷傳承,成為人們家中的祖傳寶物,被人們放在家中珍藏,生怕擔心別人將其偷走。曾經有一位女子就來到鑑寶現場,將10年前「玉蟬」寶貝拿來進行鑑定,而這件物品已經戴在身上足足10年時間,在鑑寶之後卻讓專家感到很是意外。女子先是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家中經商。自己手中有點閒錢,都用來買古董。而玉蟬就是10年前自己去進行購買的,看到玉蟬很喜歡,於是每天進行著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