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報新媒體記者
汪小花 現場報導
12月26日上午10:00
湖北省人大原副主任韓忠學,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王振有,湖北省書協榮譽主席金伯興,湖北省政協辦公廳一級巡視員王利 ,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一級巡視員肖偉池,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尚雲,湖北省演藝集團總經理羅丹青,湖北省發改委原副主任、省政協書畫院原院長肖安民,《美術報》首席記者蔡樹農,湖北省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許瑤,湖北省書協副主席葛昌永、張天弓,書法報社社長、總編輯舟恆劃,湖北省書協副主席張秀,黃鶴樓公園管理處書記、主任李鳴生,江西省書法培訓中心導師牛廣成,黃鶴樓公園管理處副主任李磊,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處長徐鳳超、黎繼,湖北省文聯創研部主任鄭鳴,湖北省文聯辦公室負責人朱暉,人事部二級調研員龍世楚,湖北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二級調研員李為學、餘凌雲, 湖北美院教授孟慶星,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柳長忠,華師大長江書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傳斌,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長方平,《湖北畫報》社社長晏艮忠,《特別關注》雜誌總編輯易飛,武漢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戴新民,書法報副總編輯、《書法報》執行主編毛羽,湖北書法報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開功,書法報社董事、《書法報·書畫教育》執行主編陳明華,書法報網際網路(湖北)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崔鑫,以及若干蘭亭獎作者和湖北省書法骨幹作者出席開幕式。
樊利傑向黃鶴樓贈送作品
李鳴生代表黃鶴樓接收作品
並回贈禮品
傾城之愛·樊利傑武漢書法展為中國文聯資助項目。此次展覽以「愛」為主題,以書法為載體,歌頌家國之情、人間真愛,歌頌武漢以及英雄的人民,因此取名「傾城之愛」。展出的50件作品分為「城之愛」「親之愛」「情之愛」「友之愛」「藝之愛」五部分。
展廳作品
活動中
樊利傑 湖北省青年書協副主席、湖北省文聯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書法報新媒體執行主編。作品獲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銅獎、第三屆獲獎提名,「冼夫人」全國書法大展優秀獎,湖北省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優秀獎,第六屆湖北書法黃鶴獎一等獎等,被評為中國書壇「蘭亭七子」之一。入展全國第九、十、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第13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源流·時代——以王羲之為中心的歷代法書與當前書法創作展,第20屆中日自作詩書展,以及青年展、小品展、楹聯展、冊頁展、草書展、行書展、扇面展、新人展等30餘次。參加中國文聯第13期全國中青年文藝人才高級研修班、中國書協「學習與思考」全國中青年優秀骨幹書家專題研討班等。發表文章約60萬字。在江城疫情最令人揪心的那段日子裡,45歲的樊利傑時常會因為新聞報導潸然淚下,某日看完一部戰疫紀錄片後,這位曾榮獲蘭亭獎的湖北著名書法家提筆寫下心聲:閉戶閒書躲疫頑,身庸無力濟時艱。有心覓得行行字,寫罷江城雨已潸。4月20日上午,樊利傑在他的辦公室裡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回憶了寫這首詩時的複雜心情,「只恨自己不是醫生,不能去一線救死扶傷。」
2006年,母親60歲。這一年她住了四次院,身體迅速垮了下來。有一天,我寫字,她坐對面靜靜地看著,有時候怕我累了,就找點話題與我嘮嘮家常,好讓我休息一下。我知道,這樣的場景以後不會很多了。我突發靈感,把毛筆遞給母親說:「您也寫幾筆吧。」她說她從沒寫過毛筆字,我說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要不,就寫一個自己的願望吧。母親想了一下,寫出「我想去北京」。然後我又啟發她,對孫子寫點什麼呢?她想了想寫下了「我愛我孫子」。隨後又寫了「我愛我家」「我一定要為兒女活下去」「一切為了你們我才活得愉快」「心想事成」。
這些語句,源自於母親的內心,卻又顯得格外沉重,筆筆都是對兒女們最好的期待和祝福。我請求她書寫「樊利傑書法作品選」,雖然這個題字我不確定什麼時候用得上,但我知道自己很需要。最後,母親為我留下了一件書法作品,內容是「司命無心播物,祖師有記傳衣。白雲橫而不度,高鳥倦而猶飛」。有些字她不會寫繁體,我在旁邊寫,她照著抄。這些字,被我視作最貴重的財富永遠珍藏。樊先生臨帖時,我喜歡陪在旁邊,偶爾聊幾句;創作時,我便不打擾他,去忙自己的事,我們都有自己的空間,並喜歡上了這樣的相處模式。當你想對方時,他就在眼前,我們看中這安靜的陪伴,有愛的環境,並互相用天真、熱烈、美好去滋養彼此的內心,使人生不再孤獨,並希望他因此而激發靈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樊利傑對待書法的方式也與古人有很多相通之處,也就是說,一直把書法當作一種興趣、一種愛好,不刻意求名,不急功近利,只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將書法當作一種精神寄託,一種個人修養,在無數個春夏秋冬日日夜夜中甘之如飴長相廝守。因此,樊利傑無論是在書法上還是在事業上,都將具有更加廣闊的提升和發展空間。當放下現實的疲憊與糾纏,長時間地與古人靜靜對望,然後一筆一畫由紙上生成,我常常忘記當時的時間,忘記歷史的時間,我們都在書寫,都在感受毛筆「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和「腕下有鬼」的快意。我剛像小學生一樣模仿和學習,這會卻已然忘記,任由書寫、忘記一切,與古人一樣等齊地面臨著將要的下一筆。沒有貴賤之分,沒有得失之慮,只是在書寫。
我慶幸,在有了電腦、電視、電影的新時代,我還能體味古人之樂,感受他們的思緒方式和書寫習慣,並與之息息相通甚至惺惺相惜,實在是有意思的事情。我的書寫,亦是我的古代生活的側影,古今的界限被打破,我分不清,便不願分得清了。
1、截止2021年1月5日,在此條內容下方留言中排名前10位的讀者,截圖發給書微君並留下郵寄地址(姓名+電話+地址),將獲得《傾城之愛·樊利傑精品書法集》一冊。2、截止2021年1月8日,轉發此條內容在朋友圈,截圖發給書微君並留下郵寄地址(姓名+電話+地址),有機會獲得《傾城之愛》新年掛曆一份,200份掛曆等你拿,送完即止。限時優惠,附送檯曆
128元
點擊上圖購買
原價 128元
現價 99元
點擊上圖立享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