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聞網11月9日電(張運鵬 劉斌)10月20日,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向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思源實驗學校(簡稱思源實驗學校)捐贈了一架無人機模型,用於該校現開設的航空科普選修課程。
學院研究生張運鵬在為思源實驗學校學生授課
2020年8月起,畢業於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的2016級本科畢業生、現師從馮蘊雯教授團隊(主要從事飛行器結構設計、飛行器總體設計、飛行器可靠性設計分析及運行維護研究)的研究生張運鵬來到思源實驗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服務。張運鵬在思源學校負責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同時,為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課後活動,同時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理想、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張運鵬利用其自身學科特長,依託西北工業大學學工黨支部與思源實驗學校黨支部共建的國防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簡稱「國防科普教育基地」),還面向初一年級學生常態化開設了航空科普選修課。
思源實驗學校國防科普教育基地於2019年12月19日在廣西融水思源實驗學校正式揭牌建成,是由西北工業大學機關黨委學工黨支部與廣西融水思源實驗學校黨支部共建而成的。基地內現陳列有各種型號戰鬥機、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戰車、坦克、衛星、空間站、飛彈、火箭、航空母艦等仿真模型數十架。
本次在張運鵬同學的聯繫下,學院向思源實驗學校捐贈無人機模型一架。該無人機模型系我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飛行器設計實踐》課程的課程設計作業。《飛行器設計實踐》是我國首批國家一流課程,是航空學院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在該課程中,學生們會嚴格按照飛行器總體設計、飛行器氣動設計、飛行器結構設計以及飛行器製造、試飛等流程對該課程設計作品進行設計。通過本課程的培養,學生們能夠對飛行器設計進行一次切身的實踐。本次捐贈的無人機模型就是張運鵬同學在大四《飛行器設計實踐》課程中與其他同學共同完成的。
融水思源實驗學校韋朝常校長與航空學院張運鵬同學進行無人機模型交接
張運鵬同學在大四時與其他同學一起完成該無人機模型
時至今日,思源實驗學校航空科普課程已開課三周有餘,當地學生們展現出了對航空領域的濃烈興趣,並對我國的航空事業展現出了濃烈情感。相信本次學院捐贈的無人機模型能夠幫助當地學生更加真切的認識飛機、走近航空。相信隨著課程的推進,同學們能夠領會到科學知識的嚴謹和神奇以及翱翔藍天的樂趣和魅力。更進一步的,希望在航空學院的幫助下,能夠讓更多青少年樹立投身航空事業的遠大理想,在不久的將來為航空強國建設,為實現強軍夢、中國夢貢獻力量。
(審稿:宣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