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展現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一鼓作氣、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奮鬥篇章,即日起本報推出「南寧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效展示」系列重點報導,全方位、多層面、多角度展現壯鄉首府高質量的脫貧攻堅答卷。
421個貧困村、56個深度貧困村、4個貧困縣區、40.6萬貧困人口……這是2016年初南寧市所面臨的貧困現狀。帶領4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是市委向廣大市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五年來,南寧市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如今,已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是南寧市委統籌謀劃、精心布局、以上率下,推動全市上下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的生動實踐。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中,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堅持「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落實「跟上、盯住、辦好」的工作要求,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扶貧,全力打好「四大戰役」和「五場硬仗」,以非常政策、非常舉措、非常力度,為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貢獻出了「南寧經驗」「南寧智慧」。
四級書記抓扶貧 匯聚脫貧攻堅最強合力
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五年來,市委堅強的組織引領與科學的決策指揮,把各條戰線「擰成一股繩」,匯聚了澎湃的脫貧攻堅合力。
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帶頭扛起「一把手」責任,重抓力推「書記引航擔使命」主題活動,從嚴落實「書記抓、抓書記」;全市上下把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扶貧」牢記於心、貫徹於行;全市各級黨委(黨組)扛責在肩、聞令而動,「一把手」作表率,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切實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馬山縣古零鎮羊山村在2016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但仍面臨著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村民就業技能不足等難題,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任重而道遠。如何克難攻堅、扭轉現狀,是擺在駐村第一書記封新暉面前的問題。
為更深入了解問題,更方便解決問題,封新暉把村務會直接開到村民家中。哪戶村民有困難、有迷茫,他就帶著村「兩委」班子成員到哪戶村民家中,找準癥結、因戶施策、破解難題。
「把會議開到村民家裡,才能更精準解決問題,減輕村民思想包袱。」封新暉說,村委工作例會開到村民家裡,不僅調動了村民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還起到了精準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今年,羊山村獲授自治區級五星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全體貧困戶也順利實現脫貧。「四級書記抓扶貧」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激發了脫貧的內生動力,帶動貧困群眾走向溫飽、走向富裕。
高位謀劃促攻堅 逐一啃下貧困「硬骨頭」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市委對全市脫貧攻堅作出了系列部署,高位謀劃推進,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五年來,南寧成立了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探索出了「體育+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產業帶貧模式,實施了集中連片跨區域供水等重要工程,總結出了一個個「南寧扶貧樣本」,逐一啃下貧困「硬骨頭」。
「窩在窮山討飯吃」,曾是羊山村三甲屯部分村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三甲屯「靠山吃山」發展「體育+旅遊」產業,全力打造馬山攀巖特色體育小鎮,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過去我們爬這座山砍柴,如今還是爬這座山,沒想到卻能致富。」站在山腳下,三甲·飛拉達空中公園的攀巖安全員梁方玲感慨道。(下轉2版)
(上接1版)2017年8月,中國首個攀巖特色體育小鎮落戶馬山,核心區就在三甲屯。一時間,這裡成為攀巖愛好者心中的勝地,攀巖火了、遊客多了,像梁方玲這樣的「原住民」腰包鼓了。
目前,在三甲屯的輻射帶動下,羊山村有近百人圍繞運動項目開展服務,村民通過土地流轉、景區就業、農家旅社、農產品銷售等增收渠道,實現了每戶年均收入3萬元以上,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每年夏季,國內外的攀巖愛好者都會聚集到三甲屯,他們帶上家人、朋友組團而來,一邊攀巖,一邊休閒,拉動了民宿、餐飲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繁榮。」羊山村村委會主任黃俊源說,曾經制約羊山村發展的「石山」,如今成了讓村民脫貧致富的「金山」。
掛點聯繫全覆蓋 盡銳出戰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翻開南寧扶貧戰報不難發現,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範,掛點聯繫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鄉,帶頭啃「最硬的骨頭」;全市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每人掛點聯繫1—3個深度貧困村,實現對1個深度貧困縣、1個深度貧困鄉和56個深度貧困村的領導幹部掛點聯繫全覆蓋,以更大力度推動中央、自治區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上林縣塘紅鄉古春村是我市5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村結合自身實際,發展種桑養蠶業和特色養殖業,通過拓寬產業渠道,多種方式增收,實現了群眾脫貧致富,群眾生活、村屯面貌都有了質的飛躍。
「脫貧攻堅這些年,各級領導幹部處處為我們著想,長期奔走在產業一線和貧困戶家中,幫我們解決了不少堵點、難點,確保了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增強了群眾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古春村第一書記孫維峰說。地處大石山區的古春村,曾因山多地少、水土地資源匱乏、農業產業單一,農民增收困難。近年來,在市、縣、鄉等各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以及後盾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村群眾齊心協力戰貧困,不斷激活脫貧內生動力。
如今,古春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每年都能上一個臺階:從2017年的零收入,到2018年8萬元,再到2019年11萬元,今年更是達到29萬元。通過高層引領、黨建推動、產業帶動,古春村貧困發生率由36%降低到1.27%,成功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
脫貧攻堅成效巨大,但面臨的困難挑戰也同樣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下一步,南寧市將繼續堅持「四級書記抓扶貧」,堅持領導掛點聯繫幫扶制度,保持工作定力,狠抓工作落實,在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南寧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本報記者胡光磊 見習記者餘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