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表明我的個人觀點,我認為《變3》是一部很棒的好萊塢商業大片。
但是我仍然相信,上億的粉絲中,有一半人會不滿意。因為他們是純G1粉絲,容不得電影偏離於動畫,更容不得霸天虎的團滅,徹底的,包括全部四大boss的,團滅。
買拷貝說,世界上有300個專家,上億的粉絲,我拍這個電影是給粉絲看的,不是給那300個人看的。
說的太好了,機器人烈戰電影要什麼深度,爽就行。喜歡深度的話,請自行回家觀看奧斯卡名至實歸最佳影片《拆彈部隊》。
變3的亮點之一在於女主的人選,個人認為變3的女主角羅茜·漢丁頓-惠特莉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裡最好看的女演員。
月黑之時的情節依然很簡單,但是卻是TF三部中最複雜的。有陰謀,有欺騙,有策略,有轉折。這就夠了,又不是拍盜夢空間。
音樂配的太好了,超越了前兩部,有很悲的地方,渲染的很棒。整個兩個半小時,影院爆發了五六次掌聲。最high的一次,擎天柱手指遠方說:Today, in the name of freedom, we take the battle, to them!!! 經典的背景音樂突然響起,全場直接射了,狂呼之後一片掌聲,絕對是三部之中最高潮的時刻。搞得我都有轉投汽車人的衝動。
在劇本層面上飽受詬病的《變2》後,麥貝如果再不尋求一下變數那迎接他的不會是翻盤,而是徹骨的恥辱與憋屈。可以看得出《變3》在劇本的打磨上確實花了很多心思,架空歷史,陰謀論,情節關聯,懸念營造都達到了頂級水準,這些花樣都不算新,然而出現在《變3》這樣的電影中,無疑是令人激動的。
另一方面,人類世界對於這些遠道而來的異類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轉化,從相識到理解,從戰友到親人,再從親密到決裂,族群間的孤立猜疑,主觀潛意識中的自私,都被再度放大到電影文本中,使得影片在推進過程中不時的透出悲壯並窩心的情緒。麥貝延續了在第二集中對動作場面以及大場景的處理,亂鬥,追逐,爆破統統沒糟踐。雖然開場的十分鐘足以吊起所有人的胃口。
事實上本作的戰鬥場景在數量與質量上並未超越前作,麥貝直接把全部的高潮押在將近一小時的芝加哥大戰上,足夠跌宕起伏花樣繁多絢爛耍酷,不過即便是迷友們,在爽完之後也還是可能會質疑本作的真實含金量。
對於《變形金剛》三部曲系列來說,最終章貢獻了一部不可模仿與難以超越的史詩級落幕。這個標杆顯得可怕,卻又不是遙不可及。這場持續了四年的金屬亂鬥史詩終於將暫時告一段落。對於傳統影評,媒體人,影迷與資深迷友來說,三部電影給大家帶來的感受同意義總會有差異。如果我們換到另一個層面對影片文本進行評析,《變形金剛3》並沒有比前兩集高明到哪裡去,它遵循著麥可貝的一貫套路與模式,但更多的時候或許更像是一場賭氣的遊戲,在票房與口碑的平衡博弈面前,似乎沒有走出第二集的陰影。
個人認為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只有前三部能有資格被稱為變形金剛,變4、變5像是在划水。不知道小夥伴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