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款只退代金券,疫情下多家國外廉航退改政策傷了誰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191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疫情之下,航企使出渾身解數給資金鍊「減壓」本無可厚非,但如何在自救的同時,平衡好消費者、上下遊合作企業等各方利益,也成為「戰疫」的一大關鍵。3月23日,多位機票代理商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3月以來,包括馬來西亞的亞航、泰國獅子航、新加坡酷航、菲律賓宿霧太平洋航空等多家廉價航空公司(也稱低成本航空)先後宣布,大量機票從直接退款,改為退代金券(EMD)的模式。一石激起千層浪,消費者、機票代理、在線旅遊平臺均難「買帳」。至此,本就備受詬病的機票退改再次遭遇新難題。

航空專家綦琦指出,疫情屬於不可抗力,所以航企更改原有的退票政策也屬「權宜之計」,但也應該考慮到消費者的利益,在代金券的使用期限和轉讓等方面,增加更多彈性條款。另外,呼籲相關各方研究代金券抵押「變現」的新路徑。

01

愈演愈烈的「代金券」

「最讓人憂心的是,退代金券的國外廉價航空公司數量正不斷增加,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全服務航空公司已經或準備加入到此行列中。」一位國內機票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此,國內一家在線旅遊平臺機票業務負責人也證實,截至3月23日,平臺上已有8家國外廉價航空採用只退代金券的形式,另外,包括卡達航空、法荷航、加拿大航空等全服務航企,也陸續開始退券。

北京商報記者在新加坡酷航的官網上看到,該公司於3月18日更新了機票自助退改服務信息,明確「即日起在官網推出自助退費服務選項,適用於所有2020 年 3 月 15 日前預訂,且航班出發日在5月31日前(含當日)的旅客。此功能可以讓旅客便於提出線上退款需求,退款會以酷航代金券的形式,於30個工作日內完成,在第三方或旅行社購票的旅客,建議聯繫原購票渠道尋求協助。」而該公司國內客服也稱,如果不接受代金券,消費者可以嘗試將訂單信息和訴求通過酷航官網反饋給總部,並等待答覆。

而在亞航發布的5大申請退款種類中,有3類只能選擇退「信用帳戶」或「更改航班」。對此,亞航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公司遵守當地政府、民航局,以及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全球和地方衛生部門的建議和法規,制定了相關機票退改政策。」但對於北京商報記者提出的,「大概有多少國內機票無法直接退款?」以及「對於不願選擇『信用帳戶』或『更改航班』的消費者,有何計劃?」等問題,截至記者發稿時,對方並未予以回復。

「從我們拿到的多家國外廉價航空公司的最新退款政策來看,包括退『信用帳戶』、『旅行基金』等,只是表述方法不同,在業內看來,都是屬於退『代金券』的方式,」機票代理商李明(化名)說,「其實,之前也曾出現過退代金券的個例,消費者不接受,代理商只能先退款再自行處理代金券,不過,此次涉及機票數量眾多、金額巨大,誰都無法消化。」

02

多方不買帳

眼看退款拿不到,代金券卻滿天飛,「不知道該怎麼辦」成為國內消費者、機票代理甚至旅遊平臺們共同的困惑。「首先代金券大多有時效性,最短僅為3個月,消費者很難接受;另外,不少平臺和票代已提前墊資,將票款退回給了用戶,面對航企退代金券的決定感到『很頭疼』;不僅如此,此前向航企提交的數千萬退款需求,尚不清楚會如何處理。」李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作為國內一家以銷售國外廉價機票為主業的大型票代,李明的公司代理了數十家國外廉航,「在疫情之前,受益於出境遊的熱度不斷攀升,公司日均國際出票量可達5000張,每天流水額數百萬元。現在據不完全統計,有幾千筆訂單將被退代金券,再加上此前還有7000萬元的退票款尚未退回,後續如何操作也未得到準確答覆,讓機票代理商處境艱難。」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很多消費者開始在網上吐槽退票政策不公平,甚至在各投訴平臺上進行維權。

而前述在線旅遊平臺機票業務負責人也直言,首先就是消費者不理解退券政策,認為花錢買票就應該退錢,甚至有的客戶誤認為OTA或者代理商應該跟航司一起承擔退錢義務,因此不能接受退券。其次,前期為了加速給消費者退款,代理商和OTA進行了大量墊付,如今航企只退券且只限乘機人本人使用,導致代理商和OTA的墊款無法收回,從而造成大額資金損失,不排除有的代理商甚至可能因此破產。最後,各航企的退券政策各不相同,存在一定操作複雜性,影響退券時效。

03

並非無解題

「黑天鵝」已至,沒有企業能夠靠單打獨鬥勝出。業內普遍認為,全球民航業在疫情中遭遇重創,從航企到OTA、代理人,一直都在儘可能的為用戶減少損失,加快為用戶退訂退款。但隨著疫情的全球擴散,航班大面積停航,情況已經遠遠超出某一方的力量能夠承擔解決的,各方都同樣背負著巨大的資金壓力。航企、代理人、OTA、消費者都需要互相理解。任何一方如果都只是一味主張自己的利益,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互相傷害,造成更大的損失。

「現在已經看到有國外廉價航企宣布破產,可見企業的日子確實難熬,為了能在這個嚴冬撐久一點,用代金券替代退款,也屬無奈之舉,」民航專家李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不過,航企應該給代金券設置更優惠的條件,比如延長使用時間、放鬆使用者限制等,增加消費者的接受意願。」另有業內分析師也提出,如果航空公司可以做出一些額外承諾,比如未使用的代金券,在一年後仍可兌現等,這樣不僅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也帶給相關方更大信心。

航空專家綦琦還建議,在非常時期,需要採取一些金融創新方式「變現」,「其實,機票本來就擁有一定金融屬性,接下來,在線旅遊平臺和票代以及有關部門可以進一步探索,用機票作為抵押品,置換出資金來『輸血』新手段。」

相關焦點

  • 留學生3月退機票,10月還沒收到退款!相關平臺:我們也沒收到錢
    除非雙方合同有明確約定,否則網站以航空公司沒有退錢為由不退款,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五花八門的退改政策除了退款難以外,有些航司的退改政策也是一樣讓人感到無可奈何!疫情中,整個航空業都過得十分艱難,不僅航班量銳減,還要應付旅客大量的退改需求。在這種關頭,許多航司,尤其是廉航,根本無法承受大量的退改帶來的現金流支出。
  • 付差價改籤、換110%代金券,海外航司這樣的退票政策你接受嗎?
    應對限飛、停運,多家海外航司先後出臺「五花八門」的退改籤措施:消費者要麼選擇將填付差價改籤機票,要麼選擇將取消的航班兌換成票價等額的「私人代金券」,在一年有效期內再選擇同一家航司消費。這樣的退改籤政策,你接受嗎?01.
  • 疫情期間國際機票怎麼退改?
    內容提要隨著境外疫情不斷加重,各國防控措施也越來越嚴格,國際航班紛紛取消。多名消費者反映,在第三方購票網站購買的國際機票無法順利退改。記者了解後發現,有的消費者是因為與購票平臺或航空公司溝通不暢產生了誤會,還有的消費者因為購票前沒有充分了解轉機地點最新政策,導致機票退改遇阻。《天天315》本期聚焦:疫情期間國際機票怎麼退改?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遇到飛機停飛 退改有門道
    (大韓航空供圖)關注航空公司新發布的退改規定。(圖/視覺中國)近期,由於各國不斷調整出入境政策以及全球乘客人數銳減,國內外航空公司紛紛宣布削減運力,截至發稿時,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超30家航司100%停飛,部分航空公司還宣布從4月起削減九成運力,只保留關鍵航線的運營。
  • ...IATA支持以代金券抵退款的背後:極度困難的航司,沒有退路的代理
    按羅蘭貝格的預測,樂觀來看,如果疫情下的航空旅行限制持續2個月,到2020冬春航班開始時(即2020年11月初)全球民航業的RPK(收入客公裡)可達到疫情之前100%的水平;悲觀來看的話,不僅影響要持續到2022夏秋季航班開始之前,並且RPK只有疫情之前80%的水平。
  • 應對疫情,亞航、日航、卡達航空等境外航空公司更新退改政策
    根據民航局1月27日發布的《關於免收民航機票退票費的補充通知》的相關要求,為全力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前諸多境外航空公司也根據疫情及公司自身情況再次更新了機票退改等政策。亞航:再次更新退改政策,延長航班取消時間至2月29日1月29日,亞航再次發布旅遊公告,宣布延長武漢與沙巴、曼谷以及普吉之間的航班取消時間至2020年2月29日,並保留根據屆時規定和情況繼續延長航班取消的可能。
  • 日航、俄羅斯、新加坡等多家航空退改政策出爐,今後出入境,需...
    受疫情影響,除了海關口岸新增健康申報制度,全日空航空、俄羅斯航空、新加坡航空等航班均出臺了最新退改處理辦法。一起來看下——全日空航空1月25日晚,全日空官微發布了免費退改的聲明。2月29日之前搭乘全日空涉及中國大陸的航班,都可以免費退改。
  • OTA的抗疫帳單:與數百萬退改訂單賽跑,墊付退款數十億
    一條條工作指令由上至下傳達下來,緊張的氛圍通過工作群,瀰漫到各個業務部門。為保障客人的退改訂單順利完成,OTA(在線旅遊)平臺們在這場疫情的後方嚴陣以待,輪軸轉工作成為他們2020年春節的常態。
  • 一張機票的退改真相:在線旅遊平臺成「背鍋俠」?
    航司客服根本接不了這麼多電話,部分航司也沒能在幾天內完成系統「疫情自動退票」功能;二是代理商和平臺「沒錢可退」,代理商和平臺幫助旅客退票,要先墊款,可能要幾天後才能收到航司的退款,所以大規模退票,有部分代理和平臺機票賣不出去,手裡沒有那麼多錢,也會導致「無錢可退」。
  • 攜程上線「機票退款進度實時跟蹤」服務 對衝「退款慢」焦慮
    5月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攜程公司了解到,該公司上線機票退改進度自助查詢系統,這也是在今年1月攜程推出機票自助無損退訂後,攜程對於機票自助退改保障的再次升級。新系統將滿足消費者一站式獲取機票退改政策和退款進度的需求,力圖令用戶額外掌握機票退款全流程的透明信息,對衝疫情影響下的「退款慢」焦慮。
  • 多家航空公司發布進出京退改票方案
    【TechWeb】1月6日消息,1月5日,國航發布公告稱,凡在2020年12月14日0時(含)以後申請客票變更或退票,在2021年1月4日(含)前購買或換開的999開頭的國內客票(包括裡程獎勵客票),旅行日期為2020年12月14日(含)至2021年2月28日(含)之間北京進出港國航實際承運航班和掛CA航班號的代碼共享航班,符合以上條件的旅客適用客票退改政策
  • 成都疫情:航司提供航班免費退改 各地政策匯總
    多家航司提供免費退改方案  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協助受疫情影響旅客更好地安排出行計劃,12月8日,多家國內航司陸續發布涉及成都航線退改方案。  (3)若旅客因疫情原因在機場被拒載,由地服部在航班計劃起飛時刻前取消座位並在電子客票歷史記錄中註明TRMK DB DUE TO PUBLIC HEALTH RISK,同時做好臺帳備查。  二、退票及改期細則按《關於發布疫情期間國內航線退改規定(2020年11月版)的通知》(東航股通知〔2020〕1032號)執行。
  • 多家航企發布成都機票退改新規 民航業持續加碼「動態」管理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國航、南航、東航、四川航空、深圳航空、天津航空、山東航空、成都航空、西藏航空、華夏航空、多彩貴州航空等航司發布了涉及成都航線的退改籤處置方案。專家表示,在未來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航空公司要增強自身競爭力,就需加快政策制定速度,並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儘可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 因疫情取消行程中轉機票退不了 去哪兒網:和航司溝通中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因疫情取消行程中轉首爾的機票卻退不了,平臺:和航司溝通中「重慶飛首爾的都退了,首爾飛塞班的不給退。」3月17日,重慶市民唐女士通過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和丈夫取消了從重慶中轉首爾前往塞班島旅遊的計劃。重慶往返首爾的機票成功退款後,她在另一平臺購買的首爾往返塞班機票退款卻遭到拒絕。
  • 不能改期、房款只退一半……民宿預訂容易退款難
    不能改期 房款只退一半 退訂需交證明  民宿預訂容易退款難  「提前一個月預訂的民宿,去年12月北京疫情出現反覆,我想改期可商家不同意,取消預訂就得損失一半房費……」自疫情出現新的變化後,不少近期有出遊計劃的市民選擇了取消行程。
  • 出入武漢機票火車票免費退!多家旅遊平臺針對疫情推出訂單退改保障...
    針對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交通運輸部昨日宣布,對選擇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交通出行方式要到達、離開武漢的旅客,如需退票,免收其車票、船票、機票等退票手續費。多家旅遊企業也相繼發布退改保障政策,部分平臺還面向醫護人員提供特別服務,醫護人員因疫情取消行程可免費辦理。
  • 國際航班取消退1元?飛豬:不是,但建議領航司代金券或改籤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飛豬平臺客服人員同日下午回應澎湃新聞稱,趙女士3月6日提交退款申請時,確實可以全額退款,由於航空公司政策變動,目前該訂單已經不再支持全額退款,1元退還金額是系統自動顯示,不代表實際情況。如果趙女士要求退款會產生較高的手續費,建議按照航空公司最近的政策,接受航司等額代金券,或者在6月底前進行免費改籤。
  • 民航局政策只適用於境內航司
    受疫情影響,很多消費者取消自己的出行。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表示,在去哪兒網購買的出境遊機票卻無法全額退票。以民航局1月27日發布政策的政策為例。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民航局要求免費退票的政策只對境內航司有效。第三方OTA平臺和代理商沒有為用戶全額退票的義務,根據服務合同,OTA平臺的職責就是幫助用戶向境外航司提交退款申請。至於能否全額退款,取決於境外航司的判斷。根據媒體報導,一位消費者在阿聯航空購買機票,消費者計劃在1月27日從香港往返海外。
  • 多家航空公司發布北京進出港航班國內客票退改方案
    近日,為落實民航局要求,配合北京市為做好疫情防控向市民發出的「非必要不出京」和「在京過節」的倡議,國航、東航、海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陸續發布涉及北京進出港航班的國內客票退改政策。  1月5日,國航發布公告稱,凡在2020年12月14日0時(含)以後申請客票變更或退票,在2021年1月4日(含)前購買或換開的999開頭的國內客票(包括裡程獎勵客票),旅行日期為2020年12月14日(含)至2021年2月28日(含)之間北京進出港國航實際承運航班和掛CA航班號的代碼共享航班,符合以上條件的旅客適用客票退改政策。
  • 取消機票退多少 聯邦新提案建議可以全額退現金
    但是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都想要航空公司直接退現金而不是代金券。一來是隨著失業率破了歷史記錄,本週最新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有接近300萬,現在全美國一共有3650萬人正在領取失業保險。另一個原因是很多市民都不打算在近期內出去旅遊,但是無論是改期或者退票,周先生說每間航空公司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