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AR眼鏡遲遲未有定音,蘋果的AR生態卻正以另一角度悄悄融入大眾視野。繼今年3月搭載LiDAR(雷射雷達掃描)的iPad Pro問世後,蘋果宣布新品iPhone12 Pro/Pro Max搭載LiDAR。
雖然一直以來AR眼鏡被視為AR未來的終極形態,蘋果的Apple Glass呼聲也很高,但蘋果的AR生態起步則是基於已有的移動端硬體生態,從軟體與軟體開發工具ARkit開始。
從移動端入手,蘋果的AR生態並非一味等待AR眼鏡的到來
2017年6月,蘋果在WWDC上推出移動端AR開發工具集合ARkit,同年8月谷歌推出ARCore對標ARkit。
這兩者發布的意義在於幫助AR應用開發者大大降低了AR應用的開發難度,讓AR應用的創建變得更為簡單,從而讓開發者可以專注應用本身的功能與玩法,而且對開發者免費、沒有硬體要求,因此當時掀起一陣AR開發熱潮。
ARCore是隨ARkit的腳步推出的,因此被認為是ARkit的模仿者。實際上,谷歌早在2014便推出AR軟體系統Tango,比蘋果整整早了3年,據稱ARcore便是基於Tango做出的整合升級,所以有網友戲稱谷歌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然而作為先行者的谷歌與蘋果的思路並不相同,它想要的是AR軟、硬體並行。
因此早期谷歌還嘗試將Tango系統集成至手機硬體上不斷下功夫,率先推出了首款搭載Tango技術的AR智慧型手機PHAB2 Pro。
其結果是,谷歌的AR智慧型手機最終沒能奪得市場青睞,最終銷聲匿跡,軟硬體並行的策略夭折不說,反倒讓ARkit成為最大的AR平臺。
蘋果生態恰好與安卓生態截然相反,全封閉式生態使得蘋果對硬體、軟體擁有完全的自主權,這讓很多無解的底層問題變得沒有那麼複雜。在發展初期培養C端AR市場對任何廠商來說都是難以跨越的障礙,蘋果也不例外。所以,蘋果在硬體實力強橫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算法先行,在兼顧現有蘋果硬體生態的前提下通過收購疊加自身優勢推出ARkit。
而在ARkit推出之後,谷歌同樣選擇了發布ARCore,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理解為是對蘋果策略的認同。
從兩者AR的實現方式上看,相比於Tango,ARCore無疑更接近ARkit,兩者都是通過軟體的方式實現,而Tango主要通過特殊硬體模組實現,需要專門的視覺計算晶片、攝像頭、深度攝像頭和傳感器。
相較於需要諸多硬體加持的Tango,很明顯,無硬體要求的ARkit的門檻要低很多。
就目前來看,ARkit是最大的AR平臺,據稱,蘋果商店AR應用軟體已超10000款。數量如此龐大,但為何除去當年風靡一時的《Pokeman Go》外,很多人對AR應用依然相對陌生?
蘋果在移動端AR生態的布局仍處在初期階段。從內容層面來看僅使用ARkit製作的AR應用所能實現的AR效果主要基於算法,而不是硬體層面做出的真實探測,因此所能實現的效果始終受限。
蘋果移動端想要提供更好的AR體驗,就需要更好的傳感器來作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硬性支撐。
ARkit+LiDAR,蘋果移動端的AR生態開始進入下個階段
早在2017年蘋果發布ARkit時,AWE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Flyby(Flyby被蘋果收購用作ARkit的基礎研發)聯合創始人Ori就曾表示希望iPhone X能自帶可以廣泛普及AR的關鍵性硬體:後置深度攝像頭,而不是ARkit。
他期望中的深度攝像頭能讓數千萬臺相機感知周圍環境形狀,能讓用戶創建豐富、精確的3D地圖並能夠與其他用戶在AR Cloud上進行分享。
此次iPhone 12 Pro搭載的雷達掃描儀LiDAR正好契合了Ori所期待的後置深度攝像頭,即一個能進行主動交互、主動探測感知環境的硬體。
但蘋果為何會在今年推出LiDAR?
蘋果在移動端的努力實際上已經過了幾年的沉澱,除了A系列晶片升級至A14外,蘋果iPhone X也開始啟用Face ID,並首次使用OLED全面屏,其屏幕設計儘可能朝「無邊無界」靠近。
2018年,iPhone11開始使用超寬頻(UWB)技術。UWB技術被稱為MR未來的關鍵,能以大帶寬快速傳輸數據,能實現短距離精確定位。此前新一代寶馬將採用UWB3.0技術的新聞讓UWB被很多人知曉。
再到今年10月,蘋果搭載LiDAR並同時宣布支持5G,而5G對AR意義非凡。
AR設備需集成高性能計算設備,因此即使蘋果手機在已擁有高性能、低功耗,適用於AR/VR設備的A13 Bionic 晶片的情況下,算力問題依然是困擾iPhone呈現最佳AR效果的一塊絆腳石。而手機搭載A14晶片並支持5G後,可通過高帶寬、低延遲的網絡將運算放到雲端,實現輕量化。
一面是5G加速商用化落地的大背景,另一面是已經做足了算法準備的ARKit,這兩項技術的鋪墊似乎自然而然引出了LiDAR到來的合適時間。
有了LiDAR的加持,蘋果手機除了拍攝效果的提升外,結合Pro級攝像頭、運動傳感器、iOS內的架構,其AR應用的表達效果無論是在視覺呈現上,還是與現實世界的交互上都會有大幅度提升。蘋果移動端的AR體驗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然而將LiDAR集成到手機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