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青州,我的城

2021-02-09 秋山半

我的家鄉,是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是我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地方。《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並注釋說:「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與古時相比,現在的青州所轄範圍減少許多,也正因為如此,她於我而言才更加熟悉,更加親近。

清晨,高懸的月亮漸漸淡去,東方剛泛魚肚白,坐北朝南的老槐樹煎包鋪裡的燈就亮起來了。鋪子旁邊那株元代的古槐在燈光的黃暈裡搖曳著枝葉,像一位飽經滄桑的睿智老者,與南來北往的旅人隨時光一同前行,見證著歲月靜好裡勞動者忙碌的喜悅。

把早已調好的餡料、暄和和的發麵抬上案板,兩位五十歲左右身材茁壯的敦厚婦人,分坐在大案板兩邊,左手一揪一按便是一個面劑子,右手用匙子只一抹,量不多不少,加入牛肉或是豆腐餡兒,兩手一捏一個煎包模子就成了,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過十幾秒。她倆邊包邊聊,不時有爽朗的笑聲傳來,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讓你覺得她們是那麼的無憂無慮,開心富足。

而鋪子現在的掌柜,老槐樹煎包的第三代傳人已經將爐火燒旺,等第一鍋煎包入鍋了。

像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這個濃眉大眼的回族小夥兒接手鋪子以來一直是最先到的一個。先看看面發得如何,然後生火,最後把泡好的大豆磨成黃白色濃香四溢的豆漿,燒開後點入適量滷水,一缸柔滑細膩的豆腐腦兒就做好了。

鍋放適量油抹勻,煎包上鍋,加入涼水,蓋蓋兒,蒸騰的水汽保證了煎包熟而不幹,拿捏著時間,不必計時,一切流程熟稔於心,待煎包底部出現焦黃色雪花霜便可以翻個兒,熱騰騰的水煎包出爐!配上一碗芫荽香蔥點綴的豆腐腦兒,只消十來分鐘,只消幾塊錢,食客們轆轆的飢腸就被這簡單舒適的早餐膏腴起來。

記得畢業分配那年,我想在單位附近找房子,因為剛來城裡,人生地不熟,一路打聽著來到偶園街上的煎包鋪。當時正值中午,買煎包的人正排著隊呢,掌柜尚年輕的母親立刻撂下手裡的活,說:「我知道一家,走,趁著中午他們在家,咱們快去看看房子。」

二十多年過去了,也許老人家已經不記得這件事了,但在我心裡,一叢溫暖的火苗卻一直燃燒著,是永久的煦暖與感激。

每次經過高家亭巷、偶園古街,我總會駐足,祈盼這棵元朝的老槐樹護佑良人、永保盛世!女主人的善良熱情加上男掌柜們的勤勞質樸,凝聚成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三代人的努力將老槐樹煎包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青州特色小吃之一,這期間經歷的風風雨雨,飽含的酸甜苦辣,滲透出來的工匠精神,又哪裡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說得完的呢?

從老槐樹煎包沿東門大街往東,經過馮府和青州府貢院,往左一拐就是北營街了。

 在北營街住了有四五年的時間,那時各家都是帶院子的平房。我們租住的那家有著寬敞的庭院、木製的院門和高高的門檻,東南角是一株大大的梧桐樹,每到夏天整個院落都蕩漾著粉紫花朵的香氣,沁人心脾,讓人沉醉迷離。刮一陣風下一陣雨,地上就鋪滿了紫雲英般的梧桐花花毯,撿來洗淨入鍋,甩一兩個雞蛋進去,再撒一撮兒香蔥,滴幾滴偶園街的純真香油,秋的滋味便慢慢浮上心頭,隨之在味蕾上蔓延開來。

如今循著石板路向北而去,往昔的院落已非原來模樣,大門上垂掛著兩盞略微褪色的燈籠,印有「偶然」二字。女主人名作慧寧,四十出頭的年紀,果真人如其名,秀外慧中,安靜平和。進門處,五顏六色的多肉植物在原木槽裡擠擠挨挨地茂盛生長,室內古樸的原木家具透著馨香,精挑細選的杯盞隱藏著主人的獨具匠心。

上到二樓,心底隱隱歡呼起來,仿佛找到了心中那方向往已久的棲息地,陽臺上的小搖椅緩緩晃動著,杜鵑花正獵獵盛開。睡眼惺忪的狗狗,伸著鼻子一路嗅過來,也許平時見多了陌生的面孔,非但不以為意,反而搖尾示好。女主人叫一聲「漢堡」,指一指陽臺,它便乖乖回到原處坐下、不眨眼地望著我們,憨憨的可愛。

頂燈是別致的紗網造型,床品是蠟染的雅致靛藍。初冬的陽光穿過陽臺落到床上,是令人微醺想沉沉睡去的暖。

女主人擅插花。雖是冬日,屋內不同房間都配以不同風格的插花造型,紫紅的玫瑰、淡粉的百合、金黃的雛菊,不慍不火地顧自開著,窗外冬風蕭瑟又能奈我何!

這樣一處雅致的民宿靜臥於小城巷陌之中,不知結緣過多少遠來的旅人,撫平過多少行者胸中的溝壑?

冥冥之中,耳邊響起鄧麗君輕柔的歌聲:「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無論何時來到青州,她總有動人的一面為你盡綻歡顏:

春風化雨,範公亭裡的流蘇潔白如雪,牡丹盛宴拉開序幕;夏日炎炎,驅車進入西南山區,氣溫漸低,仰天山溶洞的清涼,黃花溪的俊美令人流連忘返;秋風乍起,瓜果飄香,自摘園裡風光正好,邊摘邊吃,不亦樂乎!最美是雪後初霽,雲門山的壽字、駝山的大佛,更顯其宏偉壯觀,清麗無限。

我愛青州,如同愛我的父母,因為她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我愛青州,如同愛我的愛人,因為她淳樸的性情和好客的眼眸;我愛青州,如同愛我的孩子,因為她無限的活力和蒸蒸日上的未來!

   曾麗萍,筆名安瀾。就職於醫療行業。沉浸生活裡的活色生香。用素淡筆觸,書寫人生篇章。本文獲得青州古城「東華門巷」杯全國徵文比賽優秀獎。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部分來源於馬慧寧女士的友情支持。一併鳴謝)

相關焦點

  • 【古城青州】青州旗城--北城村,山東唯一滿族聚集村
    青州旗城和青州駐防旗兵的由來 一.據《青史稿》十四志,三千八百七十頁記載:「雍正七年(1729年)設青州駐防將軍,副都統各一人,協領4人,佐領,防禦,驍騎校各16人,暨八旗滿蒙兵弓,鐵匠。雍正八年(1730年)設駐防青州八旗滿洲兵2000人「。這些人分數批進駐青州旗城,也是採取了來無影去無蹤的神速戰術。爾後旗兵眷屬也陸續趕到。進駐青州旗城的達4700餘戶,1萬多人。
  • 海岱惟青州:青州博物館參觀記
    因在中國的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         雖然這裡與「九州」同名,但是真正遺留下來的古蹟並不多,唯一能夠吸引我的就是青州博物館。因為館藏的豐富,它成為中國縣級博物館中,唯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今年6月2日前往青島,3號上午辦理完事業單位考試的資格覆審,我就搭乘前往青州的火車,下午3點多順利抵達這裡。
  • 南北兩青州
    很多人對青州高鐵站的命名很有意見:明明「青州」兩個字來的簡潔明了,偏偏青州的高鐵站不叫「青州站」而叫「青州市站」。其實,很簡單,青州站被人家福建「搶註」了——在福建的沙縣,就有一個青州火車站,鷹廈鐵路經過沙縣的青州鎮,注意,是青州鎮!
  • 青州博物館,感受青州龍興寺佛像驚世之美
    中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青州博物館,感受青州龍興寺佛像驚世之美在全國130座國家一級博物館中(截止2017年),山東青州博物館是首批,而且是目前唯一列入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縣級博物館。想想就知道,這裡一定有不少的「寶貝」。
  • 青州副市長走進「央視頻」直播間,為古城青州代言!
    5月16日10時,青州市副市長翟敏,做客「央視頻」直播間,從旅遊、文化、農業、工業、生態、花卉、物流等方面介紹青州,為"千年古城 信美青州」代言。
  • 這就是青州,我可愛的家鄉!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如果能夠夢回大唐,站在岱頂,循著老杜深邃的目光東望,那青未了之地,便是青州,那是我可愛的家鄉。青山似屏,陽水如帶,山水之間,座落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青州古城。古城西南,重巒疊嶂,綿延不絕,遠接泰沂;青州東北,阡陌縱橫,沃野百裡,直達大海。青州之地,「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端的是鍾靈毓秀,地臻天成,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遠古時代,這裡是東夷族人的聚居地。大禹治水後劃分九州,青州在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所以叫青州。《尚書禹貢》首載「海岱惟青州」,青州很大。
  • 青州秘史——埋在地下的萬丈佛光
    去青州之前,我特意爬了一次泰山。站在海拔1533米的玉皇頂,我極目東望,看到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青色大地。我相信,多年前的某個春天,同樣的地點,大禹眼前見到的也應該是同一種青色。山風陣陣,松濤過耳。那一剎那,我對「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有了新的理解。
  • 九鼎之謎——青州鼎
    後鑄於青州鼎上進貢於夏都。」        「前輩所言,青州鼎在夏都?」我急忙問道。        「少俠莫急,聽老朽慢慢道來。禹王集齊九鼎祭祀天地,神女集結天地最後一點靈氣賦予九鼎神力,鎮守九州。然而奇怪的是一天晚上,州志找到老朽說青州鼎突然出現在州府之中。老朽連忙前往查看,果然是青州鼎。
  • 離濮陽最近的古城——玩在青州、吃在青州!!
    時至今天,鄭母燒餅已經被列入「青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得到大力推廣,遠銷全國各地。目前,陽河燒餅的加工技藝已被列入青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成為特色鮮明的地方名吃,是聞名遐邇的青州民間美食特產。
  • 青州博物館
    如果你有機會到古城青州,不妨去看看範公亭西路1號的青州博物館,那裡記錄著「東方古都、海岱明珠」昔日的輝煌!2008年,青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83家入選單位中惟一的一家縣級綜合性博物館。
  • 宅家遊青州|走進青州博物館~
    作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山明水秀、文脈綿長,現有A級景區16個,其中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8個。從今天起,我們推出「宅家遊青州」專題,帶大家足不出戶暢遊青州美景,一起領略「千年古城,信美青州」的絕代風華~青州博物館作為青州市的文化地標,為一組仿古建築群,佔地42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陳列面積達7000平方米,坐落於風光秀麗的古城旅遊區,融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匯聚了古青州7000年文化精華,是中國古代歷史的縮影,是展示中華文明傳承的殿堂。
  • 青州全力打造「東方花都 文化青州」城市形象名片
    從今天起,本鳳凰新媒體濰坊將推出系列報導,全面介紹青州全力打造「東方花都 文化青州」城市形象名片的經驗和做法。以下為系列報導之一。再加上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東方花都 文化青州」已成為青州一張靚麗的名片。
  • 青州磚雕欣賞
    我特別喜歡磚雕,更喜歡家鄉青州的磚雕。可是,由於缺乏保護措施,在青州的鄉村和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古老的磚雕了。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老房子被拆除,雖然舊貌換新顏,換成了紅磚紅瓦寬敞亮堂的四合院,但總覺得缺少了老四合院古色古香的韻味。人們在住進新房的同時,大量的磚雕被棄之荒野,埋之地下,使我們無緣得見芳容,甚為可惜。
  • 青州蜜桃喜豐收
    9月20日,青州邵莊鎮,山東青然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馬石西生產基地,工人正在給桃子摘袋。剛摘下套袋的桃子顏色發白,有點灰。「停幾天就能上色,灰色自然褪去,慢慢的變紅,糖分也增加了。」青然農業總經理徐正剛說。 兩排桃樹之間4.5米寬,紅色的旋耕機穿梭期間,不斷把雜草打碎入土。雜草中生長著苜蓿草。
  • 山東的省會為何在明朝,從青州改為濟南
    從那個時候起,上溯1500多年,絕大部分時間內,青州都是山東地區的行政首府和軍事中心。大禹時期分天下九州,青州名列其一,這就不必說了。漢武帝時期,將全國分為十三刺史部,其中就有青州刺史部,駐地在今青州境內,負責今天河北南部、山東北部一帶的巡視監察工作。
  • 【「青州·青煙」故事】走進青州博物館,感受千年驚世之美
    青州之名,始見於《尚書·禹貢》,書中記載「海岱惟青州」,大禹治水成功,依山川、河流走向將當時的地域劃分為九州,青州便是其一。《周禮》載「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青州即由此來。青州博物館作為唯一列入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縣級博物館,更是匯聚了古青州7000年的文化精華。
  • 藏在青州古城裡的——木青茗苑
    青州古城可不單單是那段偶園街,歷史上,青州古城經歷「三遷四築」有過五座城池。甚至當過山東唯一的一個國都(拋開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都),南燕國慕容德在公元400年於青州廣固城稱帝。不錯,就是姑蘇慕容復口口聲聲要光復的「大燕」。
  • 山東青州*東方花都*秀美山水3日遊
    發團日期:2016年9月5號報名費用:580元/人(一價全含,無自費,無購物)報名熱線:18911648360蘇蘇13683546293薇薇青州古城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餘年的發展史,5000餘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國都輝煌,先後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南陽城,東陽城,東關峪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
  • 宋代青州知州宰相多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青州,宋代似乎有點特別,眾多的青州知州,有十幾人官至宰相。這些人腳踏實地,凝心聚力,創造出了青州歷史上的輝煌。先看看在青州做知州的這些人吧。朝廷派他們去青州,去佔領那裡,統治那裡,取士,徵兵,收糧,納稅,去做這裡的父母官,這都是些什麼人呢?
  • 青州古城和臺兒莊古城,哪個更值得遊玩,看完就知道了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古青州名副其實的古城, 臺兒莊都是新的旅遊勝地!青州有2200年的建城史,建成了廣縣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等幾座古城, 從城南門進城就可以從阜財門進去, 有路邊的舊建築,也有舊建築, 城東是有名的馮閣老花園,解放後改名偶園,也叫公園,裡面假山,涼亭,石碑,古樹,水塘,特別是福祿壽喜四座西湖石,更是閣老府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