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巴拉圭的比賽,阿根廷的鋒線肯定不是帳面最強,沒了阿奎羅,少了迪巴拉,迪瑪利亞也就重在參與了30分鐘而已,但阿根廷的進攻卻不算單調,比起把大牌攻擊手往場上堆,本場阿根廷的進攻卻踢得更加團隊立體了。
以往阿根廷的比賽拖到焦灼期,阿根廷的踢法就會慢慢往「梅西一個人的球隊」這個方向靠攏,但這場遇上巴拉圭,上半場20分鐘就落後,幾乎窮追猛打了整整70分鐘,也沒太出現「梅西持球單打,隊友圍觀看戲」的景象。這全靠斯卡洛尼戰術執行得足夠徹底,因為阿根廷全場都費盡心思地在琢磨一件事,就是拉開場地寬度。
本場阿根廷的進攻,德保羅和岡薩雷斯左右雙峰貫耳,雖然名義上只有勞塔羅一名前鋒,但奧坎波斯也愛往禁區裡扎,把中路區域都騰給梅西,帕雷德斯和洛塞爾索則左右逢源,給邊路保駕護航。而斯卡洛尼之所以能把阿根廷捏成一個整體最大的關鍵就是,除開梅西能夠持球觀望外,其他進攻球員幾乎都不怎麼黏球,通過左右快速傳導拉扯,去撕開巴拉圭的防守。
而巴拉圭的防守策略與阿根廷的進攻體系算是撞了一個滿懷,巴拉圭中場三人組幾乎紮根在中路,三個農民鬥著梅西這個地主,處處使絆子,加上巴爾武埃納和戈麥斯兩個中衛站位紮實可靠,巴拉圭的中路防守算得上銅牆鐵壁,硬是讓梅西的強突硬抹幾乎每次都碰了壁。
這時候,梅西的左右發牌就有用武之地了,巴拉圭的防守資源都集中在中路,左右兩邊阿隆索和羅哈斯就有些後勤不足了,面對快速的傳導和局部人數上的劣勢,明顯有些應付不過來了。這就是為什麼,本場梅西踢得並不暢快,5次過人只成功了1次,中路幾乎全程背身拿球,但阿根廷的進攻卻通暢無比的原因了。現在的梅西,他的串聯功夫可能比直面球門,來的更具殺傷力。
全場拿到了將近7成的控球率,把巴拉圭的防守扯得七零八落,逼到對手只能以犯規解決問題,但率先進球的卻是巴拉圭。這算是這套有些激進的進攻體系其中隱患的地方,阿根廷能把對手的反擊悶在半場之內,可但凡對手有個爆破手,就全得靠帕雷德斯和洛塞爾索去定向爆破,但這兩人鎮守一方的功力嘛……
在熱刺,洛塞爾索踢得大放異彩,背後有穆裡尼奧讓西索科罩著的影子,在大巴黎,帕雷德斯在歐冠的表現都快讓人忘記了維拉蒂,也離不開馬爾基尼奧斯和埃雷拉護著,所以你看到了,讓他們進攻時控場,這兩人絕對的鞠躬盡瘁,但要他們防守時護院,阿根廷就只能死而後已了。
事實上,阿爾米隆一條龍後造的點球,其源頭就是通過帕雷德斯鎮守的區域太過輕鬆了。失球後,為了限制阿爾米隆,德保羅只能回收幫襯著點帕雷德斯,這直接導致阿根廷的右路進攻開始摻水。這就是為什麼,縱觀整場比賽,阿根廷進攻左邊能畫個龍,右邊卻畫不出彩虹的原因了。
防得不算完美,攻得也不算無瑕。阿根廷幾乎圍了巴拉圭一整場,只進了一個定位球,戰術確實對頭了,但效果上看,始終是有些折扣的。梅西中路發牌,左右兩邊快速傳導,確實能撕開防守空間,巴拉圭屯兵中路,邊路防守又是焦頭爛額,肋部自然門戶大開,梅西被吹掉的進球,就是由於洛塞爾索從肋部壓進了禁區,讓梅西有了得分的機會。
從肋部單刀直入算是本場巴拉圭防守的命門,但阿根廷全場幾乎都沒怎麼去折騰對手的這個七寸,原因就是阿根廷陣中現在少了個無球跑動的高手。勞塔羅更適合大開大合,由大中鋒掩護著去渾水摸魚,而現在要隻身富貴險中求,他還沒摸到門道,阿奎羅現在禁區內搶點包抄是一絕,但要他像在馬競時那樣無限插對手身後,估計都沒他打遊戲的段位高了,而迪巴拉雖然能在縫隙中閃轉騰挪,但他太吃球權了,所以他和梅西很難擦出火花……
這是斯卡洛尼頭疼的地方,以梅西為首的進攻體系總能發現對手防守的空檔,但始終沒人能利用起來,阿根廷全場進攻氣勢很足,但威脅程度卻並不駭人。在巴拉圭防守有如此破綻的情況下,梅西全場55次傳球,只傳出了2記威脅球,很多時候,不是傳球到不了位,而是隊友跑不到位,如果阿根廷本場有個法蒂,那麼場面就會輕鬆愉快許多了。梅西的左右發牌,有戰術的因素,也有無奈的成分。
等等,說到無球跑動和利用空間的能人,梅西本身不就是其中的高手嘛。阿根廷陣中的指揮官,還有戈麥斯等人壓陣,但善於插身後的,可能只有梅西了。雖然有點浪費梅西的傳球造詣,但讓梅西去利用對手的漏洞,對於斯卡洛尼來說可能是現在最合理的選擇了。畢竟,對於國家隊來說,在無法做到「斯差籤」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最已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