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新高地 揚帆起航開新局——寫在郴州市獲批湖南自貿試驗區...

2020-12-14 湖南在線

林邑之城郴州。黃建華 攝

郴州高新區。黃建華 攝

■ 李秉鈞 歐陽兆武 李 衛

郴州作為湖南開放強省的「南大門」「橋頭堡」,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睦鄰」和「夥伴」,既是長江經濟帶長株潭城市群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西部地區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大十字」的交匯點和「過渡區」,也是大灣區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的「優選區」。這些區位優勢,使郴州先後獲批國家級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今年5月獲批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9月國務院批覆湖南自貿區建設,郴州成為三大片區之一。

郴州高新區創新創業園。黃建華 攝

一系列政策的惠及,讓「南大門」郴州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我們要藉此重大機遇及自身優勢,再接再厲進一步抓實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放大招商引資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作用。」省政協副主席、郴州市委書記易鵬飛表示,該市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開放崛起、綠色發展」「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戰略,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將郴州打造成為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領頭雁、中部地區對接粵港澳的合作示範區、改革創新經驗複製先行區、湖南自貿試驗區和湖南開放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臺達電子生產車間。

敞開南門, 打造投資「窪地」

郴州是湖南離珠三角最近的城市,也是湖南最早「向南開放」的城市。近年來,郴州不斷營造投資窪地,「向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為抓好招商引資及產業轉移的承接,該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任組長、四大家班子相關領導為副組長的市發展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招商引資工作協調推進小組,統籌開展全市招商引資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工作。

「市裡每年都召開高規格的全市發展開放型經濟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郴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段外賓表示,這幾年來,領導小組先後制定出臺了產業園區發展「20條」、支持工業實體經濟發展「22條」、企業引進高技術人才「24條」、「林邑聚才」計劃、民營經濟「24條」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郴州市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實施細則》《郴州市進一步加快推進「開放崛起」的政策措施》等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

位於郴州高新區的農夫機電輕型履帶拖拉機生產車間。

與各政策相配套的是,郴州市還安排專項財政資金,全方位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僅近5年,郴州市財政共撥付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2.06億元,聯合湖南湘投集團通過成立郴州湘江產業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運作郴州市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產業鏈發展壯大,有效引導銀行、保險及社會資金進入郴州各產業領域。

今年5月,郴州市獲批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後,根據國務院批覆精神,以及商務部和省商務廳的指導意見,該市聘請了商務部研究院專家團隊,充分學習考察外地經驗,廣泛徵求各級各部門及有關專家意見,歷經8輪修改完善,編制了《中國(郴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並於6月上報省政府,7月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

在發展目標上,《實施方案》提出力爭通過3至5年的改革試驗,打造以郴州綜試區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副中心物流基地、分撥中心、總部基地和創業基地。至2023年,實現「6510」跨境電商發展目標,即完成跨境電商6大創新模式試點,引導跨境電商各類市場主體向郴州集聚,引進培育5 家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實現跨境電商年進出口額10億美元以上。

總投資106億元的湖南郴州正威新材料科技城。

郴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實現《實施方案》目標,郴州將建設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線下園區平臺等「兩大平臺」,構建信息共享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金融服務體系、信用管理體系、統計監測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品牌營銷體系、人才服務體系等「八大體系」……全方位構築好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扶持政策。

近幾年,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種「示範區」「試驗區」優惠政策的落地,也加速了郴州各項開放型經濟政策的密集出臺,匯聚成了巨大的「投資窪地」。

如為實現加工貿易轉型發展,郴州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大力度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實施意見》,該文件在原政策基礎上增加了培育發展有色金屬、電子信息、農產品等特色產業外貿出口基地,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開展精深加工,對重點企業引進、興建上下產業鏈配套企業,深加工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對能形成較大外貿效益的技術改造、產品認證、產品檢測項目,財政給予資金支持。

郴州炬神電子生產車間一角。

郴州宇騰化工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2月,通過市裡爭取,海關總署正式批覆郴州「允許銀精礦冶煉加工貿易企業在手冊設立時將鉛錠作為成品項列明」,有效地解決了銀精礦加工貿易政策解禁後企業最為迫切的問題。郴州海關統計,以2017年進口銀精礦13萬噸計,產出鉛錠內銷可達6萬噸,貨值11億元,為全市企業減少關稅支出近3500萬元。有力支持了銀精礦加工貿易發展。

構築平臺,夯實對外「橋頭堡」

「近幾年,市委市政府一手抓各項政策的爭取,一手抓各種開放平臺的建設,全方位築巢引鳳。」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介紹,該市加大園區建設力度,築牢對接「橋頭堡」。目前,全市建成國家級高新區、示範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各1個,省級工業園區10個。全市累計建成標準廠房近2000萬平方米,出租率達95%以上。

永興縣國家循環經濟工業園。

這些年,郴州還先後建設了鐵路口岸、鐵海聯運、國際快件中心等快速通關平臺,成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區開放平臺最全、功能最優的市州之一。去年,當地海關機構升格為郴州海關。目前綜合保稅區、進口肉類查驗場等功能平臺,已被納入廣東往來港澳陸路跨境快速通關改革試點城市,是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2017年,郴州「跨境一鎖」快速通關系統開通運行,從香港進口到郴州的貨物全程運輸時間縮短4小時,每輛直通車單次可節省費用800餘元。京港澳高速公路宜章口岸作業區是全國高速公路上唯一批准擬建設的口岸作業區;湘南國際物流園是全省第2家國家級示範物流園。

「圍繞跨境電商、自貿區等建設,上級海關還將賦予郴州海關更多功能。」郴州海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正按照國務院提倡的「一區多功能」要求,將國際快件、國際郵件、跨境電商9610和保稅備貨1210、跨境電商B2B出口9710和9810整合進行統一管理,創新探索建設「六合一」海關監管平臺,著力打造跨境電商集聚發展引擎。

如為推進直購出口業務,湖南保證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將與引進的龍頭企業合作,利用郴州鐵路口岸(郴州鐵路貨棧監管場所)跨境電商監管場地,開展跨境電商直購出口業務,預計通過中歐班列每月可出口一個班列40至50個標準箱。目前該直購出口業務正按照海關的要求,辦理前期備案手續。

湖南保證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給筆者算了筆帳:按郴州鐵路口岸通關能力,可每月開通8趟中歐班列,按每列40個櫃,每個櫃12噸計算,可實現年出口貨物46080噸;按每櫃20萬美元折算成出口貿易額,可實現年出口貿易額7.68億美元……

鑑於郴州所處地理位置,當地決策者很清楚:「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就是一個個功能平臺的疊加!」近幾年來,郴州將加快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京港澳高速公路宜章口岸作業區、湖南對接粵港澳倉儲物流基地建設,推進郴州口岸與廣東口岸、香港口岸無縫對接,積極申報郴州高鐵客運口岸,促成廣州港集團等國際物流龍頭企業參與郴州內陸港(鐵路口岸)投資運營。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共享數據標準化。同時,加強與沿海、沿邊通關協作,積極推行「聯合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新模式,推動檢驗檢疫一體化等。

郴州除了綜合保稅區、海關、檢驗檢疫、保稅物流、公路口岸、鐵海聯運等通關平臺一應俱全外,還有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礦物寶石展——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已在郴州連續舉辦五屆,每屆參展的國際展商都在350家以上,成為郴州乃至湖南對外開放的新平臺、新名片。

2018年3月,郴州經濟開發區黃金珠寶首飾產業園,獲批商務部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該市將依託豐富的貴金屬原材料供應,以現有璽鑽珠寶、中港珠寶等項目為基礎,著力引進一批黃金珠寶首飾加工企業,深度開發黃金珠寶產品,結合阿里巴巴跨境電商、湘南國際物流園的出口、物流配送優勢,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鏈。

招大引強,利用外資居前列

近年來,面對招商引資激烈競爭態勢,郴州創新招商模式,從單一企業引進,升級到全產業鏈招商。重點圍繞傳統有色金屬、礦物寶石、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文化旅遊等開展招商,引進一個、帶來一群,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郴州是「有色金屬之鄉」「礦物寶石之都」。2016年初,世界500強企業正威集團與該市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投巨資在郴州高新區建設稀貴金屬產業供應鏈體系、全球礦產資源交易中心和礦物寶石產業園等三大項目,郴州有色金屬和礦物寶石產業發展如虎添翼。去年9月,總投資106億元的湖南郴州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項目正式開工。

「市裡立足9大優勢產業鏈、6大產業集群和5大重點產業,瞄準對接『三個500強』,大力推行產業鏈整體轉移、上下遊企業抱團發展的高效招商模式。」郴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段外賓說,2018年以來,全市新引進「500強」企業16個,「500強」投資項目22個,引進資金376.9億元,海大集團、新興鑄管、中國能源工程、上海電氣等為首次落戶郴州的500強企業。

這些成績的取得,段外賓表示歸功於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動帶頭擔任產業鏈長,建立產業鏈長負責機制,形成了一套領導指揮系統、一套目標責任體系、一套考核評價體系、一套配套政策措施、一套調度運行機制。

郴州綜合保稅區。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郴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同時,各產業鏈長率先垂範,帶頭開展精準招商。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以對接500強為主要目標,高效務實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招商活動60餘次,接待重要客商80餘次,對接了中化藍天、正威、阿里巴巴、三一、萬達、中國華錄、中國建材、華為、華潤、莎莎等重點企業。

今年市裡各「鏈長」帶頭開展精準招商活動40餘次,前8個月新引進重大招商項目(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225個,總投資916.98億元。其中,引進「三類500強」項目共17個,總投資127.41億元。成功舉辦了「2020年滬洽周郴州招商推介會」,共籤約項目37個,投資總額371.26億元,其中「500強」項目3個。

除了「鏈長」帶頭招商外,郴州發揮產業招商小分隊和駐外招商機構「精、專、準」優勢,大力實施「對接郴商會、建設新家鄉」專項行動,開展以商招商、親情招商、鄉情招商。鼓勵政府購買招商服務,加強與海內外投資促進機構、經貿合作服務機構、華僑華人團體、境內外商會協會的溝通合作。

特別是緊盯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瞄準國內外500強、民營500強、行業100強、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商協會,加強對其產業布局、投資趨向的精準分析,梳理有價值的招商信息,找準目標客戶,編制目標客商資源庫,實施龍頭引進計劃,引進產業鏈項目。各縣市區、園區、有招商任務的部門都要選擇一批重點企業,主動對接、上門招商、攻堅突破,取得了產業鏈招商碩果纍纍。

據了解,僅近3年,該市共籤約市級以上項目247個,總投資2301.8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總量連續17年位居全省第2位,實際到位內資總量連續12年位居全省前3位。

隨著眾多轉移型企業陸續到來,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礦物寶石等產業在郴州形成鏈條式集聚優勢。如目前全市有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130多家,年產值達800億餘元;礦物寶石企業130多家,年產值約130億元。

一個個產業高地正在郴州強勁崛起。

優化環境,留得客商促發展

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比的是政策,拼的是環境。為了讓投資客商「來得了、留得住」,郴州下足了功夫。

近年來,該市強力推進政務改革,在全省率先開展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推進「放管服」、商事登記、「三證合一」「一次辦結」「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行政效率不斷提速。

2017年8月,郴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務服務「一次辦結」改革,實行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審批服務事項整體壓縮審批時限73.1%。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從取得土地到開工建設審批時限由95個工作日壓縮至50個工作日以內。企業登記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2.5個工作日,比省裡統一要求的3個工作日壓縮了0.5個工作日……

同時,大力推進「五低一快」(低稅費成本、低融資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土地房產成本,快捷辦理手續證照),努力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全力創建「誠信郴州」「平安郴州」。

「『五低一快』進一步降低了企業成本,激活了市場主體。」長虹格蘭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剛入駐郴州高新區時,只是幾十人的研髮型企業,目前已成長為智能家居產品提供商和服務商,產值增長了100餘倍,得益於這裡良好的營商環境。

郴州通過深入推進「放管服」「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承諾辦結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七成以上,實現「零上門」事項238項,實現「交房即交證」「交地即交證」,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市本級企業設立登記辦理時限基本壓縮在1個工作日。

去年3月,郴州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62個地級城市中居第24位,保持湖南省第一。郴州先後被評為「2018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地級市案例)十佳城市」「2018中國發展營商環境獎」「2019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

今年9月,國務院批覆湖南自貿試驗區後,郴州市作為試驗區的三大片區之一,將在高水平打造湘粵港澳區域經濟合作示範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產業轉移承載中心方面,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郴州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莫雄介紹,目前該市正在探索與廣東省在事項確認、標準一致、平臺打通的基礎上,爭取實現自貿區內涉企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跨省通辦。下一步,也將全面對標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持續推進「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深入推進「放管服」「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不斷優化審批環境、成本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創新環境、服務環境、通關環境等,著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郴州不僅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還營造優美的人居環境,來過郴州的客商們發現,這裡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50大氧吧城市」等稱號名副其實。

相關焦點

  •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排頭兵」 97項省級權限下放湖南自貿試驗區
    華聲在線1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佳俊 吳媚)全鏈條放權賦能、全領域極簡審批、全覆蓋"一件事一次辦"、全方位配套改革……記者從省政務局獲悉,日前發布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在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放權賦權極簡審批的通知》,明確將賦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 湖南自貿試驗區標識建築物拱門整體設計寓意「魚躍龍門」
    瀟湘晨報長沙訊 9月24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銘牌和標識建築物揭牌儀式在湖南省商務廳舉行,副省長何報翔、省政府辦公廳一級巡視員羅建軍出席,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主持儀式。 湖南自貿試驗區標識建築物,包括拱門、立式標識和LOGO。
  • 國務院新聞辦就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強調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實施7年來,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銳意進取、大膽探索,累計到今天已經形成了260項制度創新成果,面向全國複製推廣,工作取得的成效是顯著的。
  • 這個高規格領導小組首次亮相,透露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重大信號!
    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省政府常務副省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省直和中央在湘有關單位以及長沙市、 嶽陽市、郴州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從獲批至今,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已初步完成頂層設計,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未來,自貿試驗區怎麼建?今天的會議給出明確答案:打造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要載體。
  •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標識亮相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今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湖南自貿試驗區的標識包括拱門、立式標識牌和LOGO也首次亮相。紅色是「革命搖籃,偉人故裡」湖南的標誌顏色。紅色代表熱情開放的新面貌,也象徵湖南人愛吃的辣椒;更象徵「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湖南人民。紅色充分展示湖南人民堅持進一步對外開放,實踐發展無止境,解放思想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的新態度與新決心。湖南自貿試驗區LOGO的設計,外形取樣芙蓉花,大氣簡約,獨具湖南地域特色。三個部分寓意三個片區。
  • 商務部: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這次中央決定設立新一批自貿試驗區,在自貿試驗區努力探索更高水平自主開放,彰顯了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堅定決心。北京自貿試驗區加強京津冀三地技術市場融通合作,對有效期內整體遷移的高新技術企業保留其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湖南探索設立跨省域資質和認證互認機制,企業跨省遷入自貿試驗區以後,繼續享有原有的資質、認證;安徽完善區內技術等要素交易市場,允許外資參與投資;浙江建立產業鏈「鏈長制」責任體系,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二是突出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 金華市商務創新改革助推自貿試驗區建設
    原標題:我市商務創新改革助推自貿試驗區建設 記者昨(12月17日)從金華市商務局獲悉,圍繞加快融入和服務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建設及深化改革創新的各項工作任務,金華商務部門立足本地特色創新,在商務領域積極助推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建設和發展。
  •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從保稅區到自貿試驗區 開放引領 未來可期
    同時,2019年1月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促進綜合保稅區升級、打造高水平開放新平臺,並賦予了綜合保稅區便利企業內銷、促進研發創新、推進物流便利化、培育新業態、支持率先推廣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等五大方面新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增強了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優勢,完善了綜合保稅區的營商環境,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
  • 掛牌八個月,山東自貿試驗區有哪些「先行先試」?給山東帶來什麼?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8日訊2019年8月30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央批准山東建設自貿試驗區,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山東的關心和厚愛,寄託著對山東的深情與厚望,再次把山東推到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沿,山東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之上。
  • 這是來自湖南自貿試驗區的Freestyle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9月21日,國新辦舉行「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發布會」。這是來自湖南自貿試驗區的Freestyle !來感受一下湖南的Free和Style吧!建立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
  • 安徽自貿試驗區發布首批項目清單 合肥蕪湖蚌埠三個片區產業確定
    今年9月正式獲批的安徽自貿試驗區,是安徽服務國家開放發展戰略的重大平臺,將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內陸開放新高地。安徽自貿試驗區分為合肥、蕪湖、蚌埠三個片區。
  • 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潮湧當奮楫
    今天是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5周年的日子。5年來,作為國家第二批自貿區和北方首個自貿區,天津自貿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肩負起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重任。5年來,天津舉全市之力,加強改革統籌謀劃和推動,支持天津自貿區在「放管服」、投資、貿易、金融、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領域開展系統集成式創新,努力為全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 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2019年9月1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掛牌成立。作為江蘇面積最大的自貿片區,60.15平方公裡的蘇州自貿片區全部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蘇州工業園區,再獲國家戰略使命,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和現代化治理高地」的定位,勇擔「探路、引領、突圍」的重任。
  • 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四至範圍」明確了
    記者從長沙市自貿辦獲悉,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實施範圍正式公布,明確了「四至範圍」。長沙片區辦公場所、政務大廳和展示中心已初步選址綠地長沙城際空間站,設計施工有序進行,計劃明年3月底前入駐。長沙片區首次公布實施範圍湖南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為119.76平方公裡,其中長沙片區79.98平方公裡。
  • 自貿試驗區擴容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有利於進一步服務國家發展...
    央視網消息:9月21日,國新辦舉行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容,目的就是要通過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改革探索,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加快形成發展的新格局。  一是有利於進一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4個新設自貿試驗區或者擴區,會實現京津冀的全覆蓋,有利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時,實現了長三角全覆蓋,有利於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 長沙銀行星城支行開闢綠色通道 助力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
    長沙銀行星城支行為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漢都智能製造有限公司開好單位帳戶。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彭斯璨)今天下午,從申請到辦理完成,不到30分鐘時間,長沙銀行星城支行便為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漢都智能製造有限公司開好了單位帳戶。為服務好這個首家核名「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企業,長沙銀行星城支行開闢綠色通道,為助力自貿試驗區建設打下良好開端。
  • 國務院印發《關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
    《方案》指出,在北京、湖南、安徽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 民生銀行合肥自貿試驗區支行正式揭牌
    此次民生銀行合肥自貿試驗區支行的揭牌,將為自貿區合肥片區的建設注入新的金融活力,為合肥加快打造「科技金融樣板區、融合發展示範區」提供新的支持,也標誌著安徽首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自貿區特色金融服務機構正式運行。希望民生銀行合肥分行繼續加大在合肥的投入,為助推合肥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做出新的貢獻。
  • 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協同開放 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城
    長城網訊(記者 胡曉梅)作為我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設立的自貿試驗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規劃面積19.97平方公裡,其中廊坊區域佔地10平方公裡,立足於為國家試製度、為改革謀創新、為開放塑平臺,聚焦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城目標,加快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發揮制度創新「苗圃地」作用 寫就自貿...
    報告指出,從2013年9月到2019年底,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從上海1家擴容到18家,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2020年又新增3個,最終形成21個自貿試驗區。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