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草根新聞公眾號
昨天,草根早間版「實驗中學四千教職及學生」湧進七都島,讓七都首嘗了「處女堵」的社會事件新聞在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炸裂。
不得不說,名校實驗中學以敢於「創新、創想」而聞名,其教學體系和思路的確有自己的一套,就拿今天的把校運會開在七都堤壩舉行「七都環島行」活動,的確有創新之處,迎江風鍛鍊了體魄、沿江岸體驗了甌江潮,值得點讚。但是,在做活動預案的時候,參與策劃的實驗中學的各位高級別教師們、以思想德育教育拔尖著稱校長黃慧,是否有妥善考慮過活動前後左右?
今晨本號發布網友評論文章「實驗中學搞活動致七都交通癱瘓」的評論文章後,瞬間上萬閱讀數讓話題幾成熱點,絕大多數網友留言集中體現在一個問題上:就不能用大巴車統一載著學生們來嗎?非要家長開車來。是啊,在當今駕車出行的時代,這是一個應該連小學生都能猜想得到的問題,為何實驗這所溫州知名初級學府會意識不到呢?講真,該活動的初衷真的是很好的,改變傳統校運會在操場舉辦的方式,將學生放出去,走進大自然,體驗真生活,這本身就是學生素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而言,也是喜聞樂見的。家長們更是為之鼓與呼。
然而,這早晨七點不到的人為大阻車問題,卻也讓學生們大開眼界了吧?起碼在思想上讓學生們會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原來堵車是這樣造成的。我們不知道在這批孩子中,以後會不會出來一個交通局長、交管局長甚至更大的領導,但起碼孩子們應該會明白,事情不是這樣搞的!
昨天上午溫州草根新聞微博發布消息後,提出一點網友的質疑:誰給了你自私和任性的權力?意思顯然是指這千多輛車湧進彈丸之地有沒有事先跟有關部門溝通過?也有幾位「網友」跟帖評論說:辦個活動要你批啊?學校在七都島辦活動就是佔用公共資源嗎?甚至有說「區長都在,難道沒權力嗎?肯定審批過,這是扣帽子」!呵呵,我們不知道有沒有審批過,更不知道是哪位區長去了現場,更沒有扣誰帽子的意思。只是想知道,如果真有哪位區長親臨現場,那一所初中搞校運會,區長大人親自駕到,也真是好事啊,說明區領導真真實實下基層了。領導幹部下下基層也是好的,中央也一直提倡,恐怕是今天這一幕,也讓這位區長大開眼界了吧?不知道這位「區長」有沒有分管交通?就算區長局長甚至更大的領導在,在中央一再強調法制社會的今天,到底是人大於法,還是法隨官走?黨的紀律要求:幹部首先要做到遵紀守法!
再多說一句,那位動不動「區長也在」的「網友」,你的官本位思想也太嚴重了吧。翻看了一下這位留言網友的個人主頁,應該是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若是,那麼你首先得認清一點,教育樹人,還是「教書育官」?當然,今天同為溫州自媒體大咖的一個公號也發布了同一事件新聞,其中有一點直接點出了「這所學校的子弟來自非官即商家庭」。別否認,答案溫州人民都知道。當然,這批孩子以後長大了無論當官還是經商,我們都懇請並奉勸一句:首先要學會做一個正直、有腦的人。這很重要。
今年在一公號上,有一篇題為《讓每個孩子在自己人生中C位出鏡》的文章介紹溫州實驗中學校長黃慧,裡面寫到,黃校長的「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自我發現、自主成長、自由成長』」,實現「人文與科學並舉、學習與生活兼顧、責任與創新共進」的課程建設獲得溫州市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行動研究項目壹等獎。雖然我們不知道該課改研究項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但僅從標題來看,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也會讓人深信實驗中學的這一舉措非常創新有想法。但是,為什麼「四千多人千多輛車湧進一個僅一座橋一條大道的七都島極有可能會引起大路阻」的這一簡單問題思維會缺失呢?「人文與科學並舉」的理念體現在哪裡呢?是的,讓學生C位出鏡是沒錯的,但像今天這樣如此C位出鏡,就值得商榷了。
同為自媒體大咖的公號也在文中披露說「活動舉辦前七都有關部門已事先要求學校最好組織旅遊大巴統一進場」的建議被學校否決,如果真的有這一出,我們真想問下黃校長:您能回答一下這個科學道理是什麼嗎?
七都島,也舉辦過幾次「馬拉松」等大型活動,但都沒有造成交通堵塞,就是因為事先預案做得好,更是組織方與有關部門深切磨合合作的結果。你實驗中學一所鹿城區的初級中學,憑什麼就這麼任性?再問一句,誰給了你自私和任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