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之間,打是親、罵是愛,鬥嘴只是示愛的一種活潑而隨意的方式,不會因鬥嘴而鬥氣,相反卻越鬥越親密。這種鬥嘴從形式上看和吵架很相似。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你奚落我,我挖苦你;毫不相讓,「錨鐵必較」。
但與吵架根本不同的是:鬥嘴時雙方都是以輕鬆、歡快的態度說出那些尖刻的言辭,有了這層感情的保護膜,鬥嘴就成了一種只有刺激性、愉悅性卻無危險性的「軟摩擦」,成了表現親密與嬌噴的最好方式。
丈夫深夜歸來,妻子心緒不佳。
丈夫說:「老婆,給我做一碗蛋炒飯。」妻子說:「什麼蛋炒飯,是飯炒蛋,你說是飯多還是蛋多?」
丈夫說: 「管他蛋多還是飯多呢,半夜三更的,別吵了!」
妻子說:「什么半夜三更,是三更半夜!」
丈夫說:「你這是怎麼了,成心和我過不去,收拾你的東西回娘家去吧!」
妻子說:「回就回。」妻子轉身進了臥室,好半天不出來,丈夫悄悄地過去看個究竟,妻子在床上攤天了一個大包被。看見丈夫進來,妻子流著淚說:「老公,請你躺在包袱裡吧,我要帶走我的東西……」禁不住啞然失笑。一對高明的夫妻。鬥嘴,其實是拉近雙方關係的黏合劑,及時消除彼此隔閣的潤滑劑,也是加速感情發展的催化劑。
相愛至深的愛人之間,雖然彼此深深依戀,但是雙方都有自己的性格,難免發生碰撞摩擦,要讓這種碰撞擦出愛的火花,而不是變成爭吵的熊熊怒火,這是愛情最大的學問之一。戀人之間每每發生的「鬥嘴」, 看似尖銳其實柔和,其實要比直抒胸騰式的甜言蜜語有更大的展示情人間感情個性的空間。所以戀人之間頗喜歡這種語言遊戲,在這種輕鬆浪漫的遊戲中加深了解,鬥嘴調劑著愛情生活,使之更加豐富多彩。
臺灣女作家玄小佛在她的短篇小說《落夢》中就描寫了戴成豪和谷湄兩位戀人間的一段「鬥嘴」。
「我真不懂,你怎麼不能變得溫柔點。」
「我也真不懂,你怎麼不能變得溫和點。」
「好了……你缺乏柔,我缺乏和,綜合地說,我們的空氣一直缺少了柔和這玩意兒。」
「需要製造嗎?」
「你看呢?」
「隨便。」
「以後你能溫柔點就多溫柔點。」
「你能溫和也請溫和些。」
「認識四年,我們吵了四年。」
「罪魁是戴成豪。」
「谷湄也有份。」
「起碼你比較該死,比較混蛋。」
不難看出,這對戀人彼此依賴、深深相愛,「鬥嘴」是他們調節氣氛的工具。表面上,兩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但鬥嘴的背後,是彼此間足夠的理解與寬容。戀人之間喜歡「鬥嘴」,不過是一種頗具情趣的語言遊戲而已。況且,這種「鬥嘴」並非真要解決什麼根本性的分歧,而只是藉助語言的外殼來激發兩顆心靈的碰撞,往往碰撞得愈是激烈,心中的愛意反而更濃。這其中的奧妙,當事人的體會定是更深。
戀人之間,吵架鬥嘴這樣的情況經常會發生。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原則和分寸,女性們一定要注意。
(1)不要刺傷對方的自尊。鬥嘴時,不能對他進行冷嘲熱諷,不要揭他的「傷疤」。如果傷了對方的自尊,鬥嘴就會變成爭吵。比如你說:「你不給我買,沒關係啦。你才不是因為顏色不適合才不買,而是因為你小氣才不買!」這種話只會激怒對方,沒有一個男人能夠容忍冷嘲熱諷,所以你不如大度一些:「不要緊,謝謝你的提醒,不然就花冤枉錢了。」聽了這樣的話,他一定在心裡讚賞你是個明白事理的人。
(2)看對方的心情。鬥嘴因為是唇槍舌劍的交鋒,需要有一個寬鬆的環境、充分的心靈餘裕,才能享受它的快樂。因此鬥嘴時要特別注意戀人當時的心境。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心情愉快時,可以隨便耍嘴皮、開玩笑。可你的戀人為某件事愁眉不展或心情不好時,你頻頻耍嘴皮子,後果可想而知。這樣,鬥嘴的味道就會變得苦澀了。總之,戀人爭吵只要把握好了度,就不會傷及感情,甚至還會增進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