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溢彩,桃李芬芳。正值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開學複課、創文創衛攻堅戰的關鍵時刻,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9月9日,根據中共閬中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我市召開教師節慶祝大會,開展慰問教師活動,共祝全市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節日快樂!中共閬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曉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祝琳,市政府副市長易良,市政協副主席張昭萍,市教科體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偉出席會議並參加慰問。
下午3時,慶祝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
少先隊員代表為全市人民老師獻詞,感恩老師,祝福老師。
大會對王小利等100名教學能手、張太松等30名優秀班主任、蒲明強等22名優秀教育工作者和80個尊師重教先進集體進行了表揚(獲獎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名單附後)。主席臺領導為獲獎個人代表頒獎。
教學能手代表、東風中學教師李萍,優秀班主任代表、閬中中學教師黃小潔,優秀教育工作者代表、福星中心校校長蒲春雷先後在會上發言。他們講述教育經歷,交流工作經驗,分享成長收穫,共同表達了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立足崗位再立新功的堅定決心。
陳曉波在慶祝大會上講話。他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全市廣大教職工、離退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受表揚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所有關心、支持閬中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陳曉波在講話中指出,閬中教育基礎紮實、思路開闊、舉措創新、成效顯著,成績值得肯定。具體表現在:在辦學條件方面,以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為代表的一批教育建設項目刷新了閬中速度,創造了閬中奇蹟,推動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在隊伍建設方面,大力實施「三名」工程,多渠道開展教師培訓,全國模範教師鄧建平、紀蓉,省級教學名師戚紹勇,省級優秀教師徐剛,省級優秀教育工作者楊善敏等先後湧現;在教育質量方面,2020年高考我市重點本科上線501人、重本上線率14.4%,本科上線1792人、本科上線率51.4%,各項關鍵指標保持高位且穩中有升,中考成績穩居南充前列,全市初中教育質量提升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教科體系統全體幹部職工充分發揮了教育主陣地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組織全系統師生、家長多方聯動、全員行動,成功抵禦了疫情對教科體系統的衝擊,有效開展了涉及全學段的在線教學,全面完成了疫情緩解後的開學複課各項工作,為我市穩定人心、保障大局、打贏抗疫總體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於接下來一個時期的我市教育工作,陳曉波要求:
一、提高站位、把準方向,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陳曉波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教育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進行才能蓬勃發展、興旺發達。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把講政治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紮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加強學校黨建工作。切實把抓好黨建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全面落實「三會一課」、黨員民主評議等制度,加強黨員發展和管理服務,把黨組織工作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好學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戰鬥堡壘作用、監督職能作用。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校黨組織要把管黨治黨、從嚴治黨作為首要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抓好班子、帶好隊伍。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持之以恆改進工作作風,深入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嚴格執紀問責,積極營造清正廉潔、艱苦樸素、充滿正氣和陽光的教書育人環境。要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學校的意識形態工作關係到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要嚴格校本課程、研學旅行、學習培訓、信息報送發布等審核制度,抓好學校廣播站、宣傳欄、「兩微一端」等思想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唱響新時代,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聚焦主業、補齊短板,不斷增強教育發展動力。陳曉波指出,要著眼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要進一步優化硬體布局,推進我市教育校舍建設、辦學條件改善、布局調整、教育信息化四大工程,讓全市教育布局結構更合理,資源更充沛,力量更集中。要進一步優化招生布局,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劃片招生、就近免試入學」,有效抑制「盲目擇校、跟風擇校」問題,妥善化解入學矛盾。要進一步優化城鄉布局,通過加強學科專家組建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和應用、實行以城帶鄉加強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等方式,實現共同發展。要著眼教育開放,促進教育多元發展。要堅持開放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把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的有力補充;積極引進社會資源,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熱愛支持教育公益事業的人士捐資興教助學,幫助支持教育發展。要深化家校共育。在抓好常態化家校共育活動的同時,積極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抓好對外宣傳,把教育宣傳做成輿論引導的主陣地、外樹品牌的高地。要著眼隊伍建設,促進教育優質發展。要用好選人用人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教育管理團隊;用好評價激勵機制,構建一個完整而科學的教師評價激勵體系,最大限度調動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用好梯度培養機制,建立教育系統常態化培訓機制,引導老師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更新知識結構,探索教育規律,培養一批教育教學骨幹、能手、學科帶頭人。
三、一崗雙責、同頻共振,努力服務全市發展大局。陳曉波指出,教育是關係閬中社會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不能脫離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強化大局意識、看齊意識,全力服務全市發展大局。要繼續抓好脫貧攻堅工作。教科體系統的行業扶貧、結對幫扶等工作,是全市脫貧攻堅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要嚴防工作鬆勁懈怠、精力轉移,涉及脫貧攻堅的每項工作都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要全力抓好文明創建工作。我市正在迎接全國文明城市的最終測評,教科體系統是我市文明創建的主力軍,主要領導必須站在第一線,全體幹部職工必須衝在第一陣,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落實校園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志願服務等各項重點工作,紮實開展好「創文創衛小老師」文明實踐活動,為閬中捧回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桂冠奉獻教育人的力量。要持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及平安建設「兩個評價」工作。堅決貫徹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要求,持續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班子和黨員幹部教職工隊伍的黨風廉政教育,推動廉政文化建設進校園,切實做到守紀律、講規矩、嚴管理。要動員老師和學生積極參加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滿意度和平安建設評價工作,做好正確回答,千方百計確保升位進階。要大力抓好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的要求,把安全穩定工作職責和任務落實到位,全面落實好校周邊環境整治、校園內部安全管理、輿情管控等工作。
易良主持會議並宣讀表彰決定。
陳偉在會上講話。他代表市教科體局祝全市廣大教職工、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師節日快樂。
陳偉指出,過去一個學年,閬中教育經歷了從未有過的困難與挑戰。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我們如期完成了教育重點項目建設、教師補充、教育信息化建設、學校布局調整、教育改革等教育發展任務,有效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安全穩定、教育經費等各類風險挑戰,通過深化家校共育、深化「開門辦教育、開放辦教育」、促進教育生態好轉持續推進了發展環境優化。他說,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真誠感謝全市上下的關心支持!
陳偉指出,過去一個學年,是我市老師們最為辛苦的一年。在疫情防控的艱難歲月中,人民教師的仁愛之心充分彰顯;在質量提升的萬裡長徵中,人民教師的奮鬥精神充分彰顯;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人民教師的勇於擔當充分彰顯。他說,團結奮鬥最難教育季,由衷點讚全市教師的使命擔當!
陳偉指出,面對風雲激蕩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充滿風險挑戰的複雜發展形勢,全市教育戰線的每一位同志,務必要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聚焦立德樹人主責主業,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本職工作,確保我市教育發展速度不減、質量不降。他要求,全市教師要進一步提升師德師能,全市學校要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系統上下要進一步關心教師成長,共同創造閬中教育的美好未來!(講話全文另發)
慶祝大會結束後,陳曉波、祝琳、易良、張昭萍一行還先後深入我市閬中中學新城校區、北大博雅閬中駿臣學校、思源實驗學校、凌家壩幼兒園,開展了教師節走訪慰問活動。每到一所學校,領導們都與老師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狀況,感謝他們為教育事業發展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福。
市教科體局全體班子成員,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校(園)長,各教育督導責任區主任,各籌備組組長,離退休教師協會常務理事,教育顧問,特邀教育監督員,浙江天台東西部扶貧協作專業技術人才掛職教師代表,受表揚的先進個人,局機關、各直屬單位全體職工以及白塔小學師生代表共600餘人參加了慶祝大會。
附:閬中市「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育工作者」名單
教學能手(100名)
王小利 (閬中中學校)
鄭焮尹 (閬中中學校)
任小坤 (閬中中學校)
趙 坤 (閬中中學校)
尤思斌 (閬中中學校)
敬先強 (閬中中學校)
王中坤 (閬中中學校)
曾慶蓉 (閬中中學校)
王 進 (閬中中學校)
陳柏宇 (閬中中學校)
蒲 燕 (閬中中學校)
夏天茂 (閬中中學校)
申芳華 (閬中師範學校)
黨遠琴 (閬中師範學校)
何紅梅 (閬中師範學校)
何 軻 (閬中師範學校)
馮凌雲 (江南高級職業中學)
熊華成(江南高級職業中學)
陳 均(東風中學校)
馬 傑(東風中學校)
王立坤(東風中學校)
趙小敏(東風中學校)
孫 剛(東風中學校)
呂忠澤(東風中學校)
李 萍(東風中學校)
楊海燕(思依初級中學校)
楊 波(柏埡中學校)
黃英潔(柏埡中學校)
羅 娟(洪山初級中學校)
王建國(河溪中學校)
陳紹志(河溪中學校)
董素芬(水觀中學校)
胡正貴(水觀中學校)
任 軍(千佛初級中學校)
安海波(老觀中學校)
楊荔枝(老觀中學校)
楊 躍(二龍初級中學校)
蒲勝德(木蘭鎮河樓中心學校)
蔡 麗(思依鎮小學校)
範書瑜(思依鎮北門中心學校)
顏詩榮(橋樓鄉中心學校)
梁豔陽(柏埡鎮裕農中心學校)
繆永樹(柏埡鎮小學校)
杜靈通(天宮鎮天林中心學校)
王 琳(飛鳳鎮中心學校)
曹明珍(彭城鎮中心學校)
李麗華(南池小學校)
張 麗(雙龍中心學校)
何永紅(閬中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伏小燕(凌家壩小學校)
劉 丹(白塔小學校)
張 清(白塔初級中學校)
王 婧(白塔初級中學校)
陳 飛(江南初級中學校)
許菊花(埡口中心學校)
江文娟(裕華小學校)
劉 欣(南池幼兒園)
楊 穎(第二幼兒園)
華 麗(洪山鎮朱鎮中心學校)
李 倩(洪山鎮元山中心學校)
馮 燕(石龍中心學校)
王 英(洪山鎮寶馬中心學校)
蒲榮華(妙高鎮中心學校)
權 青(妙高鎮金城中心學校)
陳朝華(五馬鎮中心學校)
張拯銘(妙高鎮大慶小學校)
盛 進(水觀鎮小學校)
任傳旭(玉臺鎮寶臺中心學校)
鄧小英(水觀鎮中心幼兒園)
楊 璇(水觀鎮福星中心學校)
袁麗淑(水觀中學附屬小學校)
唐秋菊(望埡鎮護埡中心學校)
李曉琴(千佛鎮獅子中心學校)
徐海豔(千佛鎮金子中心學校)
王麗君(千佛鎮初級中學校)
王鈺蓉(千佛鎮小學校)
何 冬(老觀鎮方山中心學校)
王嬌豔(龍泉鎮構溪小學校)
王冬梅(老觀鎮小學校)
董 敏(老觀鎮小學校)
王玲華(文成鎮東興中心學校)
周曉微(石灘鎮護山中心學校)
廖 芳(石灘鎮中心學校)
向劍英(二龍鎮小學校)
楊 潔(博樹回族鄉中心學校)
任雪梅(城東小學校)
何利華(城東小學校)
王清華(滕王閣幼兒園)
徐 玲(保寧初級中學校)
劉清華(閬中師範附屬實驗小學校)
張益珍(閬中師範附屬實驗小學校)
李青夏(第三幼兒園)
楊春玉(特殊教育學校)
嚴中會(實驗小學校)
牛 君(第一幼兒園)
李翠清(城北小學校)
張 梅(滕王閣小學校)
李小妮(民族小學校)
餘紹全(文成鎮中心學校)
何自秀(川綿外國語學校)
優秀班主任(30名)
張太松(閬中中學校)
黃小潔 (閬中中學校)
羅小麗(閬中中學校)
王 瑜(閬中師範學校)
趙 容(江南高級職業中學)
羅小寶(東風中學校)
趙紅文(東風中學校)
張健平(思依初級中學校)
涂坤平(柏埡中學校)
趙 敏(洪山初級中學校)
侯國軍(河溪中學校)
白瓊華(水觀中學校)
侯 彪(千佛初級中學校)
宋寶林(老觀中學校)
張 寧(二龍初級中學校)
何政軍(思依鎮棗碧中心學校)
張雅嵐(柏埡鎮高觀中心學校)
王利珊(江南小學校)
楊金花(白塔小學校)
何 勇(田公小學校)
李柯靜(洪山鎮朱鎮中心學校)
劉雪梅(河溪小學校)
張松濤(水觀鎮初級中學校)
尹 勇(鶴峰鄉三廟中心學校)
趙茂君(龍泉鎮中心學校)
袁小敏(石灘鎮涼水中心學校)
王小燕(保寧初級中學校)
唐秀容(滕王閣小學校)
秦 婧(城北小學校)
安小波(北大博雅閬中駿臣學校)
優秀教育工作者(22名)
蒲明強(閬中中學校)
苟朝均(閬中師範學校)
沈朝明(東風中學校)
張 儀(河溪中學校)
楊 雄(思依鎮小埡中心學校)
杜先勇(柏埡鎮金魚中心學校)
楊善敏(白塔初級中學校)
苟 攀(凌家壩幼兒園)
劉萬良(洪山鎮小學校)
田春龍(扶農中心學校)
蒲春雷(水觀鎮福星中心學校)
蹇 毅(鶴峰鄉中心學校)
趙雪峰(老觀鎮西山中心學校)
吳萬平(二龍鎮解元中心學校)
陳永洪(保寧初級中學校)
杜 娟(第五幼兒園)
嶽大發(教研室)
戚懷雲(教師培訓中心)
邱興鋒(教科體局機關)
何 平(教科體局機關)
陳雪峰(教科體局機關)
邢學全(教科體局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