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撞球幫》即將於10月22日全國發行。即日起,我們將陸續「劇透」其中的部分內容,希望這些高逼格、高質量的精品閱讀內容能否讓你們喜歡。
【撞球幫·封面故事】只為最後一顆九號球 ——怪獸溫尚翊的撞球哲學
做演員的好處就是,可以體驗另一個人的人生。在這部電影當中,他一個人有著三個身份,溫尚翊、謝雙豐和怪獸。他是主演溫尚翊,他是球王謝雙豐,他是電影的音樂總監怪獸。溫尚翊要努力成為謝雙豐,而怪獸則要成為一個新怪獸。
溫尚翊在大學時曾經沉迷過撞球,那時打撞球很便宜,撞球不僅是溫尚翊空閒時候的娛樂,更是他紓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他用撞球來與自己獨處,專注於自己的球與杆。但用他的話說,那個時候他是亂打一氣,姿勢不對、觀念也不正確,若要演出球王的風採,他必須全部打掉重練。歸零,要比從零學起更難。
劇組請到了臺灣著名球評、撞球協會秘書長張明雄來為電影中的演員做撞球指導。在電影開拍之前,溫尚翊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撞球訓練,就是為了將撞球的基本功練得紮實,之後在屏幕的表現上就可以比較「得心應手」,譬如打球前不會想球路想得太久、架杆的時候可以很穩定。只有將撞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舉手投足才都會像是球王謝雙豐。為了培養球感及訓練推桿的穩定性,教練在撞球桌上放置了兩個玻璃杯,演員需推桿擊球,讓撞球在玻璃杯縫間穿梭。一次訓練時,溫尚翊連續完成六次,這讓他感覺「很自豪」。
「練球時壓力蠻大,比其他人早開始練,每天都會練,一直練,賢哥(王識賢,扮演《逆轉勝》中的大反派)來了之後,沒上幾堂課就很厲害了,讓我壓力很大,我練那麼久了,他一來就把我幹掉了,我還不如死了算了。」溫尚翊笑談道,「有時候可能撞球課就上2個小時,但我會10個小時都泡在球館。我要演球王,這種技術要寫到骨髓裡,沒那麼容易的,要跟球桿做好朋友。」
拍攝《逆轉勝》期間,五月天也正在進行《諾亞方舟世界巡迴演唱會》,於是溫尚翊就這樣過了一段周一到周五拍戲,周末飛去另一個城市開演唱會的生活,為了保持手感,溫尚翊隨身都帶著球桿,演出間隙便會找球館練球。
溫尚翊笑稱當時自己的精神與體力都被壓迫到了極限,但身體卻反而更興奮,甚至有些亢奮。所有的這些挑戰,就像是一場撞球比賽,每一次的出杆與瞄準,每一次的進球與做球,都是為了最終9號球的進袋。「人家說戲如人生,我也覺得撞球如人生。」溫尚翊如是說,「撞球跟人生的這些哲學是相同的,就像撞球就是你要從一號球,按照順序打到九號球,這中間有很多選擇路徑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你永遠有必須要去選擇的選擇題,還有待解決的難題。」
溫尚翊說,拍完這部電影後,好像人生又多了一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