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字【 慧跑 】關注我們,輕如羽↑ ↑ ↑跑無傷
跑完步後進行充分地拉伸,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跑友跑步的標準流程,這麼做就對了!奉勸那些仍然不重視跑後拉伸,或者還沒養成跑後拉伸習慣的跑友,真的要像重視跑步那樣重視拉伸,否則肌肉彈性下降、肌肉勞損、跑步傷痛等等問題也就離你不遠了。
當然,對於日漸增多的、跑量比較大,希望參加馬拉松的跑者、或者跑步老司機來說,僅僅採用拉伸這樣一種方式來放鬆肌肉,消除疲勞,就顯得遠遠不夠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為什麼要拉伸肌肉呢?其實主要達到兩個目的,第一是通過拉長肌肉,改善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讓肌肉既可以用力縮短,也可以很好地放鬆拉長,這樣就可以讓肌肉拉得最長,收得最短,延長肌肉做功距離,提高肌肉工作效率,所以柔韌性也是一個人運動能力的重要體現。第二,運動完後肌肉傾向於縮短和僵硬,這時通過拉伸可以幫助肌肉恢復初始長度,讓肌肉放鬆下來。
但肌肉的放鬆遠比我們想像更加複雜,這裡面有這麼一些基本知識你應該了解。首先,長時間劇烈運動不僅可能會導致肌纖維縮短,還可能導致肌纖維排列紊亂,相互纏繞。這時就好比女生早晨起來,頭髮會比較蓬亂,大家可以想像,當女生頭髮比較亂時,光拉長頭髮有用嗎?當然沒有,這時需要使用梳子對頭髮進行梳理,讓頭髮排列整齊。
此外,肌肉外面和裡面還包繞著筋膜結構。什麼是筋膜呢?簡單來說,我們買來的豬肉會看見豬肉表面也一些白花花的結構,那就是筋膜,筋膜不僅包裹肌肉,還把肌肉分割成若干束,這樣可以讓一塊肌肉的每條束獨立收縮而相互不影響。
很多時候,如果包繞肌肉的筋膜比較緊張,大家可以想像,裡面的肌肉收縮舒張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導致肌肉收縮阻力增加,也會產生額外的能量消耗,筋膜緊張加之肌纖維糾纏,如果沒有得到很好地放鬆梳理,長此以往,就有可能造成肌肉出現「打結」現象,專業術語稱作「扳機點」,也就是肌肉表面某些點按上去特別疼痛,也就是這些點觸發了疼痛。
對於上述這些情況,僅僅進行拉伸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需要肌肉滾揉按壓,做個大保健當然OK,但要花錢啊,怎麼自己給自己做大保健,你需要的是泡沫滾筒放鬆。
拉伸的核心作用是通過拉長肌纖維來改善肌纖維的彈性和伸展性,泡沫滾筒的作用則是在肌肉和筋膜表面施加各項方向的作用力,這樣達到梳理肌纖維,促進筋膜和肌肉放鬆,消除扳機點的目的,如果筋膜緊張,可以通過滾揉按壓放鬆筋膜,如果肌肉緊張,也是同樣的道理,二者同時緊張,則泡沫滾筒放鬆達到1+1>2的目的。
腳尖朝上,可以直接放鬆小腿肚的腓腸肌,這是最常見的動作。
小腿外側有兩條重要的肌肉,稱為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這個肌肉拉伸往往不好實現,用泡沫滾筒放鬆就很好。
採用單腳雙手支撐,腳尖呈內八字,就可以放鬆到小腿前側脛骨前肌,這個肌肉拉伸效果不明顯,泡麵滾筒放鬆效果則很好。
有時放鬆小腿不一定來回滾動,手撐久了也吃不消,你可以採用小腿位置不變,做腳尖向內向外的小腿旋轉運動,這樣就可以比較輕鬆的放鬆小腿了,也不用一直用手撐著。
一般來說,我們主張單腳放鬆,這樣作用力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但有些跑友耐受力比較好,希望更好地放鬆肌肉,則可以將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面,這樣就可以強化放鬆效果。
如果將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面增加重量,感覺會更強烈一些
大腿外側有一個重要結構就是髂脛束,這個部位的緊張是造成跑者膝痛的重要原因,髂脛束拉伸效果往往不太明顯,泡米滾筒則效果理想。
如果你耐受力良好,可以將雙腿同時壓上去,那酸爽!但前提是你能夠耐受強烈的滾揉感。
這塊肌肉位於髖外側,它的緊張也是導致髂脛束緊張的重要原因,採用側臥位放鬆該肌肉。
腰部放鬆我們通常採用側臥位而不是仰臥位,這樣可以避免腰椎過度前凸。
1、每個部位滾揉30-45秒,可重複3-4次;
2、滾揉肌肉並非越痛越好,過度疼痛反而會引發肌肉反射性收縮,降低放鬆效果,所以以肌肉有滾揉感或者輕度疼痛感為度,我們提倡兩側肢體輪番進行,而不是將兩腿同時滾揉
3、在滾揉肌肉過程中如果某個點(扳機點)疼痛激惹特別明顯,可以在這個點上用滾筒進行持續按壓,也就是說滾筒使用並非一定要滾起來,有時持續按壓痛點也是另外一种放松方式;
4、每次跑完步如果能將拉伸和泡沫滾筒放鬆結合起來,當然是最佳的消除疲勞,放鬆肌肉的方式;
5、泡沫滾筒使用有一個小bug,那就是要用手將身體撐起來,所以上肢會比較累,這一點沒有特別好的方法解決,所以一側腳支撐,滾揉另一隻腳,可以減輕上肢負擔。
對於經常跑步人群來說,拉伸是放鬆肌肉消除疲勞的基礎,而泡沫滾筒放鬆則是更深入更徹底的肌肉放鬆方法,拉伸和滾揉各自發揮不同作用機理,綜合使用,事半功倍。
有這麼一個東西,形似泡沫滾筒,圓柱形的結構;神似泡沫滾筒,有著預防和緩解腰部疼痛的作用。沒錯就是小編多次推薦的——麥肯基腰部支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