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9日,中國足球隊在北京主場對香港隊,只要戰平就能夠小組出線,然後悲劇發生了,這幫兄弟就如同以後無數次一樣掉鏈子了,1-2失利後列小組第二名未能出線。因此,比賽後現場約8萬名球迷痛哭流涕,他們作出了很多不理性的行為,,讓曾雪麟和他的隊員們被迫躲在運動員樓中整整三天。由於5.19造成的惡劣的社會影響,主教練曾雪麟也離開了國家隊。
這一次失敗,在當時看來確實是不可原諒,令人憤怒的,因為那時候的國足剛剛獲得亞洲杯冠軍。一個亞洲冠軍,居然連小組線都未能出現,居然輸給了香港隊,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球迷的憤怒和痛苦是巨大的,曾雪麟和他的隊員們的錯誤是不可原諒的,在當時。他們怪不得誰,怪只能怪生不逢時,生不逢時啊,如果這場球放在今天,他們還會被如此指責和謾罵嗎?
也許不會了,無數次黑色三分鐘已經讓中國球迷心胸越來越開闊了,不就輸給香港對了嗎,0:5被泰國幹得沒脾氣,都可以找到各種原諒的理由,都不算啥,輸給香港那算多大點事啊。
而且如今回首望去,你也許突然發現,那時候的國足居然是值得大家去尊重和嚮往的,畢竟他們獲得了亞洲杯冠軍,那可是亞洲杯冠軍,多少年了,也許很多人已經忘記這件事了,因為中國足球隊已經連獎盃的邊都摸不到了;畢竟他們還知道羞恥,還不敢出門,1:5輸給泰國也沒見誰咋地,還不是該往死裡掙錢還是往死裡掙錢,誰道過謙,誰辭過職,誰捂著臉哭過?反正你沒看見,我也沒看見,不就是輸了一場球嗎?大驚小怪什麼?有病;
畢竟那時候的國家隊,有古廣明、趙達裕、李華筠和賈秀全等特點鮮明、亞洲一流的球員,可現在你看看,水平能夠在亞洲排上號的是哪一個?你想想,好好想想,再仔細想想,拿著全亞洲超一流工資的球員們,幹著讓人無言以對的事,踢出了一場場全亞洲最羞恥的比賽,你還得理解和支持。嗚呼哀哉。
嗚呼哀哉,那一次國足慘案,你忽然發現,那次慘案居然可能是中國足球那為數不多的,讓人感覺到幸福的時刻;那時候的球員居然可能是前無古人,後還沒有無者地讓人驕傲的一幫人;那時候的球迷居然可能是讓人羨慕和妒忌的,因為他們居然可以看到希望,居然因為國足未能衝進世界盃,這個在今日已經被廣泛認為不算事的事而悲痛而憤怒;那時候的教練和球員居然還有一種叫熱血和恥辱的情感,而不是一臉的無所謂,一臉的麻木。
無語!除了無語你還能說什麼呢?國足始終在大言不慚地說著進步,卻一直沒有能夠超越中國足球最黑暗的時刻。這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你想笑笑不出來,不笑又心理憋得慌。
35年了,歲月匆匆,驀然回首,那些人卻在耍流氓。除了米盧那一次激動,國足留下來的都是眼淚,永遠不知疲倦地在不同時間、地點,用不同的隊員和教練重複著一樣的故事,演繹著相同的悲劇,並且認真地不斷毫無懸念地觸著底,卻始終不知道反彈為何物。
這是怎麼一群存在啊,這是怎麼一幫人啊。他們找不到原因,創造不出到未來,沒有了激情,習慣了失敗,從一個坑裡爬出來,轉一圈,再掉進同一個坑,周而復始地挑戰這情感、能力、成績的底線,更讓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居然慢慢地將坑挖平了,讓自己和別人都以為那不是坑,而是平地,如果不是坑裡邊還有坑,大家幾乎就相信了!
坑裡還有坑,坑裡套著坑,一群人就這樣在坑中蓋起了高樓大廈,做起了富家翁,然後指著坑外和邊上的人,說你們不理解我們,你們不是球迷。理直氣壯的樣子,讓球迷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過分了,真的有問題了,真的該反思了!
我天!我的天!實在寫不下去了,只想說一句話——5.19製造國足慘案的哥們,你們受委屈了,中國球迷欠你們一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