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市民朋友們,12月12日,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系列舞臺公益演出再度來襲,屆時孔學堂將特邀中國著名箏團組合「翡翠箏團」,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華箏會副會長周展,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浙派古箏代表人盛秧與諸多組合成員為廣大市民奉上中國民族器樂組合演出,讓您感受風格古典與時尚並存的演奏技藝,進行浸入式的視聽體驗。此音樂會將邀請500名現場觀眾在孔學堂陽明大講堂共賞精彩演出,請抓緊報名!
一、主辦單位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
二、活動名稱
璀璨箏韻樂動中國——孔學堂中國民族器樂「翡翠箏團」傳統及當代古箏作品音樂會
三、演出時間、地點
時間: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19:30—21:00
地點:貴陽孔學堂陽明大講堂
四、演出曲目及流程
1.《翡翠》作曲:王丹紅
改編:周展
曲目簡介:《翡翠》根據王丹紅創作的同名彈撥樂合奏改編而來。樂曲運用西南少數民族音樂的素材,通過和弦色彩的變化和動感十足的節奏以及人聲的哼唱,描繪了一幅五彩斑斕、具有西南民族風情的畫面,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演奏人員:
箏一:樓琳葉嘉琦
箏二:童喆鑫邢依桐
箏三:黃軼璠王亦微
箏四:沈蕾方菲
打擊樂:黃品予
2.《海之波瀾》
作曲:王瑞
曲目簡介:《海之波瀾》由王瑞作曲,詩品二十四則中寫道「海之波瀾,山之嶙峋」。王瑞作為一名出生在大海之鄉的作曲家,無不對大海充滿著感懷。海鷗飛翔、浪濤拍岸的情景,成為了他難忘的回憶。於此曲表達對家鄉的眷戀
演奏:童喆鑫
鋼伴:陳果
3.《琵琶語》《歡沁狂想曲》聯奏
林海曲
周展、盛秧改編
曲目簡介:古箏重奏《琵琶語》改編自林海二零零三年的專輯《琵琶相》中的同名歌曲。作為《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背景音樂、片頭片尾曲。其幽遠的意境直刺人的靈魂深處,從內心升騰起一股淡淡的哀傷。《歡沁狂想曲》是由周展、盛秧將《歡沁》和《森林狂想曲》有機結合改編而成的一首古箏三重奏樂曲。此曲曲調俏皮活潑,表達了對自然的渴望和羨慕,並向我們分享了愉悅的心情。
演奏:
箏一:沈蕾邢依桐
箏二:方菲程涵
箏三:黃軼璠王梓芊
4.《白桐曲》
作曲:周延甲周展
曲目簡介:《白桐曲》是在周延甲先生1964年創作的同名曲的基礎上編創而成。這首樂曲具有鮮明的河南音調,正是為緬懷革命先烈焦裕祿書記而作。焦書記生前一心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帶領人民群眾大種泡桐樹,改變了蘭考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造福了蘭考人民,他的革命事跡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人們學習!如今泡桐樹都己成材,成為古箏製作的原材料,吃水不忘打井人!所以我們每一個彈箏人都應該感謝他、紀念他。
演奏:樓琳
鋼伴:陳果
5.《冬蟲夏草》
作曲:方崬清
曲目簡介:曲目簡介:此曲通過兩個樂章,將冬蟲的靜謐與夏草的勃勃生機表現的神秘而富有色彩,這樣多把古箏重奏的作品,在民族樂器的室內樂創作和演奏方面都是大膽的且有益的嘗試。
演奏:方菲
箏一:葉嘉琦
箏二:程涵
箏三:邢依桐
箏四:王梓芊
打擊樂:黃品予
6.《十裡紅妝》
作曲:王雲飛
曲目簡介:《十裡紅妝》是作曲家王雲飛老師受翡翠箏團委約,於2019年6月創作完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中國傳統文化重禮,《詩經》中就曾 有對男女婚嫁的描述。而婚禮,禮之本,人倫之先。男方為之聘禮,女方為之嫁妝,「待我 青絲綰正,鋪十裡紅妝可願。」這是古時每個女兒的心願。出嫁這天,運送嫁妝的隊伍從娘 家出發,浩浩蕩蕩,綿延數十裡,就像一條紅綢帶。在隊伍中最醒目的就是花轎,巧奪天 工,美輪美奐。作曲家以此為背景進行創作,弘揚禮儀文化、展現家國情懷、歌頌大國良匠精神。
演奏:
箏一:樓琳王亦微
箏二:童喆鑫葉嘉琦
箏三:沈蕾方菲
打擊樂:黃品予
7.《遠清秋》
作曲:謝鵬
曲目簡介:遠清秋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青年作曲家謝鵬創作,作品取名北宋詩人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演奏:王亦微
鋼伴:陳果
8.《秦土情》
作曲:周展
曲目簡介:樂曲以陝西地方音樂為素材,通過引子、慢板、小快板、廣板幾個部分,運用多樣的演奏技法以及跌宕起伏的旋律,表現出對家鄉故土的思念及熱愛之情。樂曲榮獲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優秀作品獎,是秦箏陝西流派作品中的又一首力作。
演奏:
箏一:沈蕾樓琳
箏二:黃軼璠王亦微
9.《夢回臨安》
作曲:盛秧周展
曲目簡介:此曲是作者讀嶽飛《小重山》一詞有感,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一段如煙的歷史往事中。樂曲以江南音樂為素材,通過引子、小快板、柔板、急板、廣板等幾個部分,分別描繪出了在激蕩不安的戰爭歲月中,勇士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勇往直前的場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暖風燻人的柔情美景;馬蹄聲碎、鼓角齊鳴、金戈鐵馬激烈的戰爭場面以及壯志未酬、滿腔惆悵化作一腔的悲憤之情,催人奮進。
英雄莫嘆「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千年之後有知音。樂曲榮獲浙江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作品銅獎。
演奏:盛秧周展
箏一:沈蕾樓琳童喆鑫邢依桐葉嘉琦
箏二:黃軼璠方菲王亦微程涵王梓芊
鋼琴:陳果
打擊樂:黃品予
五:演出團隊及有關介紹
翡翠箏團簡介:
翡翠箏團成立於2008年12月,是浙江省首支專業古箏樂團。由浙江音樂學院盛秧老師擔任團長,周展老師擔任藝術總監。箏團現有團員二十餘人,均由浙江音樂學院古箏表演專業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部分優秀畢業生組成。箏團成立至今,在團長盛秧老師的帶領下,一直秉承為專業學生創造更多藝術實踐機會的理念,通過大量的舞檯曆練,旨在不斷提高團員們的演奏技藝以及室內樂重奏能力;多次參加國內多項專業領域重要賽事並獲佳績,演奏風格古典與時尚並存,廣受海內外觀眾及業內人士好評。
主要榮譽及應邀演出:
榮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首屆民樂組合比賽優秀演奏獎;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文華獎)室內樂重奏組優秀演奏獎;
榮獲第四屆浙江省大學生藝術展演重奏組金獎;
榮獲浙江省第九屆音樂舞蹈節民樂類重奏組二等獎;
榮獲首屆國際青少年古箏比賽華東六省一市賽區重奏組特別金獎。
應邀參演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樂組合比賽頒獎音樂會;
首屆上海音樂學院古箏藝術周「月夜聽箏宴」全國優秀古箏樂團專場音樂會;
赴臺灣舉辦箏團專場音樂會;
青島大劇院邀請於大劇院音樂廳舉辦「古箏名曲導賞」音樂會
應內蒙古箏協會邀請舉辦專場音樂會;
赴法國舉辦箏團專場音樂會;
受邀參演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首屆嶺南古箏藝術周音樂會與講座示範;
盛秧與翡翠箏團全國巡演;
入圍浙江省2016年文化創新團隊;
錄製並出版箏重奏專輯《夢回臨安》;
受邀參加「箏峰綻放」兩岸三地箏團專場音樂會臺北站、星海音樂學院站及浙江音樂學院站;
受邀參加2018西湖國際音樂節「弦音箏情」箏團專場音樂會;
受邀參加四川音樂學院首屆箏樂團交流藝術節。
2018年舉辦「國樂飄香」第三屆國樂藝術節翡翠箏團箏樂新作品音樂會;
2019年參演「非凡良匠·箏星璀璨」全國巡演揚州站;
2019年參演「素心如初·愛無止境」免費午餐八周年公益晚會;
2019年舉辦「希望之光」翡翠箏團新年音樂會;
2019年參演「大國良匠」名家專場音樂會(澳門站);
2019年參演「非凡良匠·箏星璀璨」全國巡演深圳站;
2019年參演「今夕何夕」慶祝梁祝60周年何佔豪箏樂作品音樂會;
榮獲2019年首屆何佔豪古箏作品國際大賽 專業重奏組金獎;
榮獲2019CCTV中國器樂電視大賽傳統組合組第四名
「翡翠·絲路花語」組合獲2019CCTV中國器樂電視大賽非傳統組合組季軍
(二)主要演奏家介紹
盛秧(團長)
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古箏專業導師、副教授,浙派古箏第三代主要代表人,浙江省古箏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音協古箏學會理事,浙派琴箏藝術中心主任,杭州師範大學李叔同、豐子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演奏與理論專業碩士,師從何寶泉、孫文妍教授。
出版發行專輯有《跟我學古箏》《西楚霸王》(何佔豪新作首錄)、《浙派古箏名曲》《西泠話雨》《夢回臨安》等多部。在《中國音樂》《樂器》《藝術科技》等核心期刊、大學學報上發表近20篇論文,其中有: 《唐宋詩詞中的箏樂審美》《春雨樓頭尺八簫——尺八源流辯》《弘一大師「清涼歌」考論》《浙派古箏淵源談》 《何佔豪的英雄情結》《姜蘷的〈大樂議〉與南宋音樂文化》《復興之路、古樹新花——評析<秦箏文譜>與陝西箏派》《三秦大地之子——周延甲》《浙江箏在上海的發展》等。
2003年出版《浙派古箏》一書,為浙派箏首部、也是至今唯一一部專著,榮獲浙江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學術進步)獎。主編音樂考級教材《古箏》,古箏教材《彈箏一百課》(合作),古箏重奏教材《箏重奏曲集<一>》,《中國古箏知識要覽》。從教二十年來,培養了大批的優秀古箏演奏人才,所教學生多次在國內外重要賽事中獲得大獎。並榮獲:文化部「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五屆、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園丁獎」、第五屆「金蘆笙」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等。
周展(藝術總監)
秦箏傳人,浙江音樂學院附屬音樂學校古箏教師、國樂團指揮,國家一級演員,中華箏會副會長,北京華夏展望藝術中心主任,「翡翠」箏團藝術總監。
自幼隨父親----秦箏陝西流派領軍人周延甲習箏,深得秦箏精髓。1985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中,199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本科,師從邱大成教授,並得到李婉芬、周望教授指導。除古箏外兼修指揮專業,師從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楊又青教授,獲碩士學位。
曾赴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訪學、演出。古箏演奏風格粗獷細膩並存,清健純樸。吸取傳承各派演奏精華,同時大膽嘗試不同的演奏形式和音樂風格,多次表演世界首演作品,是活躍於國際樂壇上的古箏演奏家。常年致力於古箏教育和新箏曲的改編和創作。
錄製出版有《古箏名曲解析》、《中國古箏-陝西篇》等VCD教學光碟、CD光碟《周展箏中國》及《侘寂》《一盞清茗酬知己》等。創作、創編的古箏作品有:《白桐曲》《秦土情》《絲路-花語》《夢回臨安》《箏行四方》《黃河》等。其中《秦土情》榮獲2016年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優秀作品。《白桐曲》《夢回臨安》榮獲浙江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作品銀獎、銅獎。出版有《學箏一百課》、《箏重奏曲集》(一)、(二)、《中華箏教程》並創立了一套新的教學體系,所研發的「中華箏」五線譜教學專用弦----「五色弦」獲得國家專利。
六、參與方式
1.參與方式:徵集500名現場觀眾,先報先得。請選擇微信報名,請在微信搜索「孔學堂」,或手動輸入微信號:gyconfucianism,添加並關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講座報名」即可進入報名系統,選擇溪山踏歌行系列舞臺公益演出之「璀璨箏韻·翡翠箏團」傳統及當代古箏作品鑑賞孔學堂專場音樂會進入報名,填寫「報名信息」頁面時,請選擇「社會人士」通道,微信報名成功即可參加。(若需停車,請保留報名成功頁面的截屏以作憑證。)
2.領票方式及須知:通過微信報名成功後,可憑報名時所填寫的電話號碼或身份證於活動當天在孔學堂二期中華文化國際研修園遊客諮詢中心處現場領票。(註:每個電話號碼或身份證限領一張演出門票,此次演出為公益性演出,不收取任何費用)
報名方式
七、停車提示
1.停車點:孔學堂二期中華文化國際研修園停車場
2.請您配合現場工作人員或安全保衛人員的指引及安排,觀演車輛可憑微信報名成功頁面的截屏進入指定停車場停放(詳見標牌指示)。
3.請您進入停車場後,注意道路情況,小心駕駛。
八、觀眾須知
1.請您確認演出時間、地點,至少提前半小時入場。
2.演出觀眾需自覺遵守孔學堂疫情防控管理規定,攜帶身份證,佩戴口罩,憑「綠色健康碼」入場觀演。
3.1米以下的兒童謝絕入場,感謝您的配合。
4.遵守觀演禮儀:
(1)著裝整潔,按序入場,衣冠不整、酗酒者謝絕入場。
(2)請勿將食品帶入演出場地。
(3)演出期間,請將手機等通訊工具調至靜音或關閉狀態;請勿隨意外出、大聲喧譁或交談;進出劇場需在上一曲演出結束時;每一曲結束後請鼓掌至演員退場。
5.劇場內嚴禁吸菸,禁止使用明火,嚴禁攜帶危險品入內。
6.演出結束後,請有序退場,請勿逗留。
來源 孔學堂
編輯 陳瑞
校檢 盧亦林
編審 李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