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馬金小這麼幹!

2020-12-27 騰訊網

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

2018年,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按照「區位相鄰、資源相似、功能相近」原則,首次將全州劃分為「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四大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示範帶。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指導,加快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四帶」聯動發展新格局。

一年多來,作為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的主要軀幹,馬爾康、金川、小金三縣(市)下好區域發展「一盤棋」,著力推動這一戰略落地實施,成效怎麼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三縣(市)繼續突出綠色開發、經濟引擎等功能,重點發展鋰產業和清潔能源、嘉絨文化、紅色旅遊等產業,提高資源綠色開發水平,其發展內涵怎麼看?未來具體怎麼幹?

今年州兩會上,三縣(市)帶著囑託、肩負使命而來,談成績講亮點、談問題講關鍵、談打算講措施,旨在「使區域功能提升、結構有序,內部發展協調,整體發展實力和發展質量提升」,攜手共建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為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貢獻新的力量。

馬爾康市

州人大代表,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長竇孝解

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

以發展新理念深化發展新境界

過去成效怎麼樣?——找好「著力點」,培育發展動力夯實發展基礎創新發展體制

區域協同不是區域雷同,而是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竇孝解一語中的,他說,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馬爾康市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一年多來,馬爾康市圍繞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就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作出了相應部署、提出了落實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績。2019年,馬爾康市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1.96億元、增長7.5%……被國家和省命名為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再次被省命名為雙擁模範城,被州評為全州縣域經濟強縣。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竇孝解看來,按照州委決策部署,結合近年來全省推進「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實踐探索,區域協同發展顯然有其獨特的、更加深刻的含義,找好「著力點」更能揭示區域之間可持續的合作關係。馬爾康市作為州府所在地,具有獨特優勢,與相鄰地區達成分享、互助、協作的關係,才是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的要義。

發展內涵怎麼看?——保持「連續性」,優化布局結構統籌城鄉經濟強化「兩個文明」建設

「關鍵是一以貫之,保持持續性。」透過州委十一屆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會決策部署,竇孝解深知「一屏四帶、全域生態」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支撐的辯證統一關係,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層面,其中構建「生態屏障」是核心主幹,構建「四帶」是戰略支點,構建「全域生態」是根本目標。

「一頭壓力山大,另一頭是使命光榮。」竇孝解深知,馬爾康市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對全州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他談到:「2019年,馬爾康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為38000元、14840元。城鄉差距依舊明顯。」

竇孝解表示,破題之策,就是要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堅持規劃先行、抓緊完成城市設計、高標準規劃好城市,加快推進集鎮建設,提高集鎮用電、供水能力,完善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和處理機制,把集鎮建設成為鄉村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散地,優化布局結構、統籌城鄉經濟、強化「兩個文明」建設。

未來具體怎麼幹?——要增強「執行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持戰略定力

「堅持生態立市,毫不動搖守住綠水青山。」竇孝解透露,這是2020年馬爾康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七項重點工作」中最首要、最緊要的工作。這些目標是緊扣州委提出的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充分考慮了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馬爾康市發展的基礎條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與「十三五」規劃指標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有機銜接提出來的。

「有壓力,但通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竇孝解毫不遲疑,他說,「增強『執行力』,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堅持低碳發展戰略」,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都是馬爾康市為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而努力的方向和最佳路徑。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2020年,馬爾康市將主動對接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州「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目標,緊扣「一城一市三地」建設,牢牢把握「生態、發展、民生、穩定、作風」五個關鍵,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幹部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以市場為導向,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克難、以綱帶目,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金川縣

州人大代表,金川縣委副書記、縣長朱銳

建設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

以發展新理念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過去成效怎麼樣?——「大事要事交織」「急事難事疊加」

2019年,是金川縣極為困難、極不平凡的一年。

朱銳感慨,面對曾達鄉「6·27」特大山洪泥石流、卡拉腳「6·23」泥石流自然災害雙重疊加的考驗,金川縣提前預警果斷避險、科學部署搶險救援,成功應對,創造了「零死傷」的奇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避險案例在全省推廣應用。

「唯有群眾期盼,最是不可辜負」,朱銳語重心長,當兄弟縣(市)蹄疾步穩、競相發展時,金川縣同樣不甘人後,在2019年3月通過了省級評估考核驗收,省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7月代表全省順利通過了國家抽檢,認可度達99.08%,如期圓滿兌現了政治承諾,全面小康翹首可盼;金川縣集聚資源穩增長、縮衣節食保民生,既量入為出、又盡力而為,全年縮減「三公」經費37%,集中75%的財政資金用於民生,全力辦好20件民生實事;既抓產業興旺、又夯基礎配套,以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為代表的產業支柱在全州強勢崛起。

2019年,金川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26元,同比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0元,同比增長10.1%。

發展內涵怎麼看?——突出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邊際效益最大化

突出比較優勢,必須準確把握髮展內涵、發展形勢。

朱銳說,當前的金川縣發展「順天時」。隨著「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縱深推進,國家支持「三區三州」力度不斷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省內對口幫扶等持續深入,更多項目資金傾斜;特別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即將召開,將在產業發展、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等方面集聚更多政策「紅利」,我們迎來了政策機遇疊加期。

朱銳毫不諱言,當前金川縣發展「佔地利」「聚人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了阿壩州建設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的發展定位,對大渡河上遊生態保護投入持續加大,生態資源紅利正不斷變為增收福利;州委、州政府致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支持金川加快建設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一水一礦」潛能最大程度激發,金川縣進入了產業升級加速期。

推動跨越趕超,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永恆的課題。朱銳建議,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扭住重點乘勢而上,緊扣州委工作部署,綜合考慮投資效益,根據項目建設的輕重緩急情況統籌,就一定能推動縣域經濟跨越趕超,實現資源邊際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未來具體怎麼幹?——植根於群眾需求,要找準最佳契合點

「掘井九仞未及泉,猶為棄井;勝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

朱銳認為,金川縣要建成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培育縣域經濟支柱產業等不得、慢不得,開發一方資源帶動一方經濟必須植根於群眾需求,保障全民各項權利的落實,讓全民共享發展「蛋糕」,滿足大多數群眾的民生需求。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找準開發與保護、大多數與極少數的最佳契合點,著力解決極少數貧困群眾的脫貧問題,使全體人民實現共富。

朱銳透露,未來,金川縣將按照州委、州政府「增量支撐、蓄勢突破」要求,抓好「一水一礦」開發利用,全面推動綽斯甲電站落地開工,加快推進雙江口、金川電站和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力促宏盛矽業技改擴能,力爭俄日、紅衛橋電站試機投產和李家溝105萬噸/年採選項目投產見效,全力推動業隆溝鋰輝石礦40.5萬噸/年採選項目滿產滿銷、3家以上企業升為規上企業,加快形成綠色託底、水礦引領、多點支撐的工業新格局,奮力建設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

小金縣

州人大代表,小金縣委副書記、縣長姚奇傑

建設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

以發展新理念構建多層次合作載體

過去成效怎麼樣?——「大長徵」「大雪山」已成最大競爭優勢

今年州兩會上,姚奇傑帶來了小金縣經濟社會發展最新成果:2019年,小金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億元,增長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90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0元,增長10.2%;接待遊客158萬人次,增長18.3%;旅遊總收入11.64億元,增長18.65%……

「可以說,2019年是小金縣全域旅遊的大提升之年。」姚奇傑說,這一年,小金縣全力推進景區創建,加快推進四姑娘山國家5A級景區創建,四姑娘山第二自來水廠、四姑娘山農網改造一期工程順利完工,積極爭取長徵國家文化主題公園小金段建設,全面啟動「全域旅遊示範縣」「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創建工作,兩河口會議紀念地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有序推進斯古拉文化城、達維會師橋遺址、日爾玫瑰博覽園、瑪嘉溝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全面開展旅遊推介,成功舉辦「四姑娘山傳統朝山會」「中國·小金高原玫瑰七夕情人季」等節慶活動。

「大長徵」「大雪山」已成小金縣最大競爭優勢、最靚名片。

發展內涵怎麼看?——進步大、載體少,全方位服務有待提升

「短板也不少。」姚奇傑認為,成績固然可喜,但力度仍顯不足。

當前形勢下,「大長徵」紅色旅遊、「大雪山」山地旅遊應該有全新內涵,必須在更寬領域上構建全方位開放的格局。但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已不能適應當前多元化的旅遊需求,「全方位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明確支持小金縣建設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正是經過充分調研、審慎研究,著力探索走出一條生態不斷加強、環境持續優化、經濟健康發展、文化和諧包容、人民幸福美滿的綠色發展之路,旨在打基礎、調結構、增效益,推動小金縣生態產業提檔升級,為全州、全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示範。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姚奇傑表示,建設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既是小金縣旅遊經濟活力提振的首位要素,更是堅持打基礎補短板和提品質強內涵並重,深度融入「一州兩區三家園」建設,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的必要保障。

未來具體怎麼幹?——寬領域、深層次,最大程度發揮好「戶外運動+」的牽引作用

當前,我州正值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的關鍵時期。姚奇傑認為,加快發展山地旅遊,加速推進「戶外運動+」,充分激發全域旅遊的發展動力、創業潛力和就業活力,推動行業和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整體轉型升級,已成為小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姚奇傑大膽預測,隨著以「大長徵」「大雪山」為主的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落戶小金縣,將極大推動全縣農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提檔升級,提高全縣經濟增長效率和質量。

姚奇傑建議,應該堅持「一核兩翼、龍頭拉動、全域協同」發展策略,建立完善一套機制體制,培養一批創客和一大批龍頭企業,積極破解基礎設施瓶頸,深挖旅遊市場消費潛力。從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出發,加快推進四姑娘山國家5A級景區創建,積極啟動巴郎山滑雪場建設可行性論證,持續辦好四姑娘山傳統朝山會、夾金山越野挑戰賽等文旅活動,打響「純淨小金、戶外天堂、紅色家園」品牌,最大程度方便遊客、提高效率、拓寬市場,從而整體推進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的三縣(市)之間空間體系、產業體系、交通運輸體系、市場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的協同發展,形成區域協同效應,促進整體發展實力和發展質量提升。

總編輯:何君

總審讀:周智泉

值班副總編輯:楊剛

值班編委:梁敏

主編:梁敏

執行主編:陳勇強 趙凌

編輯:尤莉

記者:秦遠俊

相關焦點

  • 視頻丨被稱為「素火腿」的馬金豆腐乾,爆炒、冷盤...怎麼做都好吃~
    馬金一帶盛產高山優質大豆,以其為原料、用傳統工藝加配料精製而成的豆腐乾,既可作冷盤,又可青紅椒醬爆炒。
  • 成都16條新經濟優勢賽道解讀之清潔能源&供應鏈
    清潔能源 當前,全球變暖、大氣汙染等環境問題越來越被重視,發展綠色清潔的新能源產業成為社會共識。 據統計,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4.7%;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23.4%,上升1.3%。
  • 濰坊市清潔能源與節能創新平臺成果發布會暨濰坊低碳環保科技產業...
    11月25日,濰坊市清潔能源與節能創新平臺成果發布會暨濰坊低碳環保科技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濰坊高新區舉行。現場,濰坊低碳環保科技產業研究院、啟迪之星(濰坊)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賦能中心兩大平臺進行了揭牌。同時,濰坊低碳環保科技產業研究院與國家電投-綠動未來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啟迪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上越九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重點合作項目籤約。活動的舉行將進一步促進清華大學優質項目和科技成果在濰坊轉移轉化,助力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 中國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建設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附全文)
    著力推動數位化、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與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的融合創新,大力發展智慧能源技術,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推動能源體製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能源市場。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
  • 李仁君教授:建議海南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和海南省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我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一)將甲醇清潔能源納入海南省清潔能源發展規劃;  (二)建設國家級清潔能源(甲醇)應用示範基地;  (三)在海南及南海(海域)全域建設車用、船舶清潔燃料加注體系,以鼓勵相關產業發展」。
  • 海南(昌江)清潔能源產業園在滬招商推介
    人民網上海10月10日電 (王文娟)10日,由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委、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海南核電、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上海市核電辦協辦的海南(昌江)清潔能源產業園招商推介會在滬舉行。會上,昌江黎族自治縣委書記黃金城分享昌江「成長、幹勁、服務、園區」等關鍵詞。
  • 清潔能源成「一帶一路」合作熱點
    12月3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林山青表示,中國將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諮詢服務等方式,助力「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產業。    記者了解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個國家和組織已提出綠色復甦相關計劃與倡議,以綠色發展引領經濟復甦成為國際共識。
  • 華能將開發8000萬到1億千瓦的清潔能源
    「華能近年來致力於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前一周我們邀請了15位院士,包括杜院士,規劃我們華能集團『十四五』期間的能源轉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舒印彪提出,在『十四五』期間華能要幹8000萬到1億的清潔能源,我們初步估算新能源調整的投資力度在7000億人民幣左右,所以提出了『兩線兩化』的戰略布局,為祖國西北和東南兩線插上一雙綠色能源翅膀,突出基地化、規模化
  • 河北承德:清潔能源裝機5年淨增1.24倍
    為了保障北京奧運會的清潔能源供應,該電站首臺機組將於2022年6月投入運營。截至2020年末,基建項目已經完成投資97億元,圓滿完成了年度預定計劃。  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快速推進,僅僅是承德全力發展清潔能源項目的一個縮影。據承德市發改委主任劉海峰介紹:「為了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承德已經把清潔能源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加大推動力度,使得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結構日趨完善,實力明顯提升。
  • 清潔能源大趨勢: 關注新能源行業領先企業——中供集團
    >中供集團繼續著眼未來,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達到國家能源戰略性布局、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願景,以「誠信、務實、賦能、創新、綠色、安全」為核心價值觀,聚焦中國能源市場,定位打造成中國第四桶油,切實為「新基建」發展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以落地建設新能源油站為核心,以新農村、新經濟、新能源為基礎,實現新能源產業鏈生態閉環,打造新能源生態服務平臺。
  • 肖新建:推動能源革命 實現清潔發展
    圖② 4月6日,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相國寺儲氣庫開始注氣作業。圖③ 三峽大壩一景。 王軼辰攝改革開放40年來,能源究竟如何支撐我國經濟發展?行業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未來我國能源發展的路在何方?記者:我國能源行業發展還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應該如何應對?肖新建: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消除能源開發利用帶來的環境汙染,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我國能源發展的三大核心問題。一是安全發展問題。隨著能源需求不斷增加,除了要增強國內供應保障外,增加海外能源資源供應成了必然選擇。如何保障能源進口安全是長期挑戰。
  • 寧夏探清潔能源之路
    ,推動全球清潔能源變革和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目前,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銀東直流、世界最大煤炭間接液化裝置國能寧煤400萬噸煤制油等一大批技術先進、投資大、帶動效力顯著的能源項目讓寧夏清潔能源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2012年,國家能源局將寧夏確定為中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我們先後爭取國家批覆了寧夏風電基地、打捆外送光伏方案,推動新能源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發展。
  • 國家能源集團:「十四五」確保實現清潔能源年均開工、投產兩個1500萬+目標!
    2020年12月25日,《學習時報》刊發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祥喜署名文章《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履行職責使命》。王祥喜表示,國家能源集團成立以來,清潔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提高到26%,風電裝機保持世界第一。
  • 全球能源轉型力度不減 清潔能源成「一帶一路」合作熱點
    許多國家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視為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但由於資金不足、裝備製造技術薄弱、專業技術人才欠缺等,發展進程較慢。」12月3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林山青表示,中國將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諮詢服務等方式,助力「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產業。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蔡增樂攝(人民視覺)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現出以下新特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強能源普遍服務;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三是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四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不斷釋放市場活力;五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洋口港:連江接海打造「產業港」「能源島」
    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陽光島 人民網翟玉標攝人民網南通11月16日電(翟玉標)作為江蘇省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江蘇省液化天然氣儲運調峰工程日前在南通洋口港開工,這也為如東縣打造全國最大LNG清潔能源基地提振了信心。
  • 中國清潔能源裝備製造華東基地奠基儀式在徐州啟幕
    6月18日,華企雲谷·徐州臨港產業加速器暨中國清潔能源裝備與智能製造華東基地奠基授牌儀式在徐州賈汪臨港新城圓滿舉行。  徐州市政府副市長王先正,賈汪區區長楊明,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中國輕工業食品藥品保質加工儲運裝備與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振濤,國家商用製冷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司春強,清潔能源裝備與應用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製冷產業聯盟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楊平,華企雲谷集團董事長姚強,蘇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龍忠,以及河北省河間市、河北省棗強縣、河北省故城縣、江蘇省邳州市、江蘇濱海經開區、山東省魚臺縣等地政府領導和金融機構代表
  • 攜手拓展清潔能源領域 | 遠東智慧能源與東方日升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0日,投資人、遠東控股集團黨委委員、董事、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慧能源)營運長兼電纜產業執行總經理陳靜率隊參訪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並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公司總經理袁建平,副總經理楊允嘉,海外電纜站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童雨陽,工程交付總監郝詳風,採購經理王顯麗出席接待並座談。
  • ...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3%以上,加快清潔發展實現進程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 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如按此年增速增長,意味著再過100年甚至更長時間,也無法完成《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中提到了「展望 2050 年,非化石能源佔比超過一半」的目標。偏低的計劃增速不僅會給全社會錯誤的政策信號導向,也難以引導我國的能源轉型升級和清潔能源加速發展。  為能更加積極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都紛紛制定並不斷提升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 九豐能源:發揮國際貿易業務優勢 助力清潔能源事業發展
    暢通穩定的國際貿易渠道對我國能源安全、經濟穩定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一家致力於國際化的清潔能源服務商,廣東九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豐能源)歷經多年苦心經營,已搭建起穩定、優質的國際氣源採購渠道,每年為國內輸入LPG、LNG超200萬噸。九豐能源在實現企業效益豐收的同時,也為保障華南地區用氣安全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