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
2018年,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按照「區位相鄰、資源相似、功能相近」原則,首次將全州劃分為「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四大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示範帶。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指導,加快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四帶」聯動發展新格局。
一年多來,作為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的主要軀幹,馬爾康、金川、小金三縣(市)下好區域發展「一盤棋」,著力推動這一戰略落地實施,成效怎麼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三縣(市)繼續突出綠色開發、經濟引擎等功能,重點發展鋰產業和清潔能源、嘉絨文化、紅色旅遊等產業,提高資源綠色開發水平,其發展內涵怎麼看?未來具體怎麼幹?
今年州兩會上,三縣(市)帶著囑託、肩負使命而來,談成績講亮點、談問題講關鍵、談打算講措施,旨在「使區域功能提升、結構有序,內部發展協調,整體發展實力和發展質量提升」,攜手共建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為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貢獻新的力量。
馬爾康市
州人大代表,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長竇孝解
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
以發展新理念深化發展新境界
過去成效怎麼樣?——找好「著力點」,培育發展動力夯實發展基礎創新發展體制
區域協同不是區域雷同,而是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竇孝解一語中的,他說,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馬爾康市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一年多來,馬爾康市圍繞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就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作出了相應部署、提出了落實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績。2019年,馬爾康市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1.96億元、增長7.5%……被國家和省命名為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再次被省命名為雙擁模範城,被州評為全州縣域經濟強縣。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竇孝解看來,按照州委決策部署,結合近年來全省推進「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實踐探索,區域協同發展顯然有其獨特的、更加深刻的含義,找好「著力點」更能揭示區域之間可持續的合作關係。馬爾康市作為州府所在地,具有獨特優勢,與相鄰地區達成分享、互助、協作的關係,才是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的要義。
發展內涵怎麼看?——保持「連續性」,優化布局結構統籌城鄉經濟強化「兩個文明」建設
「關鍵是一以貫之,保持持續性。」透過州委十一屆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會決策部署,竇孝解深知「一屏四帶、全域生態」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支撐的辯證統一關係,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層面,其中構建「生態屏障」是核心主幹,構建「四帶」是戰略支點,構建「全域生態」是根本目標。
「一頭壓力山大,另一頭是使命光榮。」竇孝解深知,馬爾康市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對全州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他談到:「2019年,馬爾康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為38000元、14840元。城鄉差距依舊明顯。」
竇孝解表示,破題之策,就是要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堅持規劃先行、抓緊完成城市設計、高標準規劃好城市,加快推進集鎮建設,提高集鎮用電、供水能力,完善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和處理機制,把集鎮建設成為鄉村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散地,優化布局結構、統籌城鄉經濟、強化「兩個文明」建設。
未來具體怎麼幹?——要增強「執行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持戰略定力
「堅持生態立市,毫不動搖守住綠水青山。」竇孝解透露,這是2020年馬爾康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七項重點工作」中最首要、最緊要的工作。這些目標是緊扣州委提出的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充分考慮了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馬爾康市發展的基礎條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與「十三五」規劃指標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有機銜接提出來的。
「有壓力,但通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竇孝解毫不遲疑,他說,「增強『執行力』,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堅持低碳發展戰略」,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都是馬爾康市為建設生態旅遊文化名城而努力的方向和最佳路徑。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2020年,馬爾康市將主動對接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州「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目標,緊扣「一城一市三地」建設,牢牢把握「生態、發展、民生、穩定、作風」五個關鍵,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幹部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以市場為導向,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克難、以綱帶目,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金川縣
州人大代表,金川縣委副書記、縣長朱銳
建設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
以發展新理念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過去成效怎麼樣?——「大事要事交織」「急事難事疊加」
2019年,是金川縣極為困難、極不平凡的一年。
朱銳感慨,面對曾達鄉「6·27」特大山洪泥石流、卡拉腳「6·23」泥石流自然災害雙重疊加的考驗,金川縣提前預警果斷避險、科學部署搶險救援,成功應對,創造了「零死傷」的奇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避險案例在全省推廣應用。
「唯有群眾期盼,最是不可辜負」,朱銳語重心長,當兄弟縣(市)蹄疾步穩、競相發展時,金川縣同樣不甘人後,在2019年3月通過了省級評估考核驗收,省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7月代表全省順利通過了國家抽檢,認可度達99.08%,如期圓滿兌現了政治承諾,全面小康翹首可盼;金川縣集聚資源穩增長、縮衣節食保民生,既量入為出、又盡力而為,全年縮減「三公」經費37%,集中75%的財政資金用於民生,全力辦好20件民生實事;既抓產業興旺、又夯基礎配套,以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為代表的產業支柱在全州強勢崛起。
2019年,金川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26元,同比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0元,同比增長10.1%。
發展內涵怎麼看?——突出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邊際效益最大化
突出比較優勢,必須準確把握髮展內涵、發展形勢。
朱銳說,當前的金川縣發展「順天時」。隨著「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縱深推進,國家支持「三區三州」力度不斷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省內對口幫扶等持續深入,更多項目資金傾斜;特別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即將召開,將在產業發展、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等方面集聚更多政策「紅利」,我們迎來了政策機遇疊加期。
朱銳毫不諱言,當前金川縣發展「佔地利」「聚人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了阿壩州建設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的發展定位,對大渡河上遊生態保護投入持續加大,生態資源紅利正不斷變為增收福利;州委、州政府致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支持金川加快建設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一水一礦」潛能最大程度激發,金川縣進入了產業升級加速期。
推動跨越趕超,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永恆的課題。朱銳建議,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扭住重點乘勢而上,緊扣州委工作部署,綜合考慮投資效益,根據項目建設的輕重緩急情況統籌,就一定能推動縣域經濟跨越趕超,實現資源邊際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未來具體怎麼幹?——植根於群眾需求,要找準最佳契合點
「掘井九仞未及泉,猶為棄井;勝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
朱銳認為,金川縣要建成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培育縣域經濟支柱產業等不得、慢不得,開發一方資源帶動一方經濟必須植根於群眾需求,保障全民各項權利的落實,讓全民共享發展「蛋糕」,滿足大多數群眾的民生需求。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找準開發與保護、大多數與極少數的最佳契合點,著力解決極少數貧困群眾的脫貧問題,使全體人民實現共富。
朱銳透露,未來,金川縣將按照州委、州政府「增量支撐、蓄勢突破」要求,抓好「一水一礦」開發利用,全面推動綽斯甲電站落地開工,加快推進雙江口、金川電站和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力促宏盛矽業技改擴能,力爭俄日、紅衛橋電站試機投產和李家溝105萬噸/年採選項目投產見效,全力推動業隆溝鋰輝石礦40.5萬噸/年採選項目滿產滿銷、3家以上企業升為規上企業,加快形成綠色託底、水礦引領、多點支撐的工業新格局,奮力建設鋰資源和清潔能源綠色開發示範基地。
小金縣
州人大代表,小金縣委副書記、縣長姚奇傑
建設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
以發展新理念構建多層次合作載體
過去成效怎麼樣?——「大長徵」「大雪山」已成最大競爭優勢
今年州兩會上,姚奇傑帶來了小金縣經濟社會發展最新成果:2019年,小金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億元,增長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90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0元,增長10.2%;接待遊客158萬人次,增長18.3%;旅遊總收入11.64億元,增長18.65%……
「可以說,2019年是小金縣全域旅遊的大提升之年。」姚奇傑說,這一年,小金縣全力推進景區創建,加快推進四姑娘山國家5A級景區創建,四姑娘山第二自來水廠、四姑娘山農網改造一期工程順利完工,積極爭取長徵國家文化主題公園小金段建設,全面啟動「全域旅遊示範縣」「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創建工作,兩河口會議紀念地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有序推進斯古拉文化城、達維會師橋遺址、日爾玫瑰博覽園、瑪嘉溝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全面開展旅遊推介,成功舉辦「四姑娘山傳統朝山會」「中國·小金高原玫瑰七夕情人季」等節慶活動。
「大長徵」「大雪山」已成小金縣最大競爭優勢、最靚名片。
發展內涵怎麼看?——進步大、載體少,全方位服務有待提升
「短板也不少。」姚奇傑認為,成績固然可喜,但力度仍顯不足。
當前形勢下,「大長徵」紅色旅遊、「大雪山」山地旅遊應該有全新內涵,必須在更寬領域上構建全方位開放的格局。但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已不能適應當前多元化的旅遊需求,「全方位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明確支持小金縣建設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正是經過充分調研、審慎研究,著力探索走出一條生態不斷加強、環境持續優化、經濟健康發展、文化和諧包容、人民幸福美滿的綠色發展之路,旨在打基礎、調結構、增效益,推動小金縣生態產業提檔升級,為全州、全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示範。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姚奇傑表示,建設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既是小金縣旅遊經濟活力提振的首位要素,更是堅持打基礎補短板和提品質強內涵並重,深度融入「一州兩區三家園」建設,全面構建「一屏四帶、全域生態」綠色發展新格局的必要保障。
未來具體怎麼幹?——寬領域、深層次,最大程度發揮好「戶外運動+」的牽引作用
當前,我州正值加快建設「一州兩區三家園」的關鍵時期。姚奇傑認為,加快發展山地旅遊,加速推進「戶外運動+」,充分激發全域旅遊的發展動力、創業潛力和就業活力,推動行業和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整體轉型升級,已成為小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姚奇傑大膽預測,隨著以「大長徵」「大雪山」為主的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目的地落戶小金縣,將極大推動全縣農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提檔升級,提高全縣經濟增長效率和質量。
姚奇傑建議,應該堅持「一核兩翼、龍頭拉動、全域協同」發展策略,建立完善一套機制體制,培養一批創客和一大批龍頭企業,積極破解基礎設施瓶頸,深挖旅遊市場消費潛力。從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出發,加快推進四姑娘山國家5A級景區創建,積極啟動巴郎山滑雪場建設可行性論證,持續辦好四姑娘山傳統朝山會、夾金山越野挑戰賽等文旅活動,打響「純淨小金、戶外天堂、紅色家園」品牌,最大程度方便遊客、提高效率、拓寬市場,從而整體推進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範帶的三縣(市)之間空間體系、產業體系、交通運輸體系、市場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的協同發展,形成區域協同效應,促進整體發展實力和發展質量提升。
總編輯:何君
總審讀:周智泉
值班副總編輯:楊剛
值班編委:梁敏
主編:梁敏
執行主編:陳勇強 趙凌
編輯:尤莉
記者:秦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