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與暴徒切割,香港才有未來

2021-02-23 獅子山下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

昨天是香港開學日,部分學校上演罷課鬧劇,但五星紅旗照常在黃楚標學校等中小學升起。昨天,記者走進中環大廈,專訪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特區政府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香港金融家陳智思。

行政會議是特區政府協助特首決策的最高級機構。作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非全職官員,主要為社會各界專家)召集人的陳智思被外界認為是林鄭月娥最重要的智囊之一。他參與了大量特首的決策過程,對當下的局勢有深入的見解。今年四月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機智、強硬回擊主持人刁難的視頻,不久前突然「爆紅」網絡,他笑言出乎意料。

對近兩週來連續發生的黑衣人「暴動」,陳智思認為暴徒們的所作所為顯然超出了「反修例」的最初訴求。他們喊的口號可能他們自己都不明白意味著什麼,不僅不切實際,而且完全失去理性。

陳智思說香港警隊在製止暴亂的行動中體現了很強的專業性也展示了很大的克制。但社會上仍有人指責他們使用暴力。難道他們沒看見警察自衛或還擊,都是因為暴徒攻擊在先嗎?在其他地方,暴徒這樣的行為警察早就開槍了。

陳智思強調香港社會必須與這些暴徒切割,暴徒「港獨」等極端訴求決不能代表絕大部分香港人的意志,也不符合香港人的利益。香港社會不能跟著這一小撮人走。陳智思認為香港警察必須要讓暴徒明白,使用暴力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你搞破壞,你就要去坐牢。

據陳智思介紹,特區政府一直在考慮搭建平臺與黑衣人在內的青年和社會各界對話,而且這樣的對話不會僅一次。針對黑衣人聲稱特首為何不願公開對話,陳智思說,據他所知真正不願意公開對話的恰恰是黑衣蒙面人。他曾通過自己的渠道與兩個激進青年群體聯繫,但他們都拒絕了公開對話的邀約,原因是他們害怕自己的形象曝光,擔心遭到網絡報復。還有黑衣人表示願意公開對話,但前提是特首要答應他們的「全部訴求」。陳智思說,設置這樣的前提其實就是拒絕對話。陳智思透露,其實過去幾個月,包括最近兩週,特首都有與激進分子對話,但對方不希望公開。

陳智思對西方媒體片面、歪曲報導香港十分不滿。他本人今年4月接受BBC訪問,結果聽了幾分鐘就覺得情況不對,對方明顯帶有偏見在採訪他,於是他打斷對方的提問,清晰堅定闡明香港問題真相,捍衛「一國兩制」基本原則。雖然令BBC主播大失所望,但在愛港愛國陣營中收穫熱烈掌聲。最近有幾家美國媒體要採訪他,陳智思在考慮要不要接受。他覺得接受他們的採訪說什麼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已經預設了立場。

陳智思也對島內的輿論生態十分失望。一些媒體完全失去了客觀立場,虛假報導,製造恐慌。陳智思說,這些媒體的做法,在一些國家可能會被視作煽動暴亂。以言論自由作幌子為所欲為,在全世界都不會被允許。

對一些反對派、媒體號稱香港的民主和自由正遭到壓制,陳智思反問:如果香港沒有自由,會容許你們這些媒體造謠滋事嗎?堵塞機場、每個週末搞打砸,在西方國家恐怕一天都不行。

陳智思說,如果局勢惡化,中央政府可以合法出手平息暴亂。但走到那一步,無論中央還是香港都不希望看到的。香港的問題最好香港人自己來解決。但現在的情況很危險,暴徒的行為越來越激烈,感覺在逼迫警察開槍。如果真的開槍,可能導致香港陷入更大的混亂。絕大部分香港人當然不希望看到香港沉淪,那麼又是誰在背後指使這些暴徒呢?誰想挑戰中央底線意圖製造更大的事件呢?陳智思不排除當前的暴亂有外國勢力插手其中。

8月23日,香港尖沙咀附近的商店張貼打折信息以吸引顧客。新華社

陳認為暴力示威嚴重影響了香港的社會秩序、經濟景氣和國際形象。特別是之前香港機場停擺兩天,影響巨大。香港現在看得見的經濟損失主要是旅遊業,8月份的數據會比7月更慘。但一些香港人認為這樣的損失可以承受,但他們不知道更大的危機已經在路上,到時後悔也來不及。陳智思說,香港的暴亂不僅嚇退觀光客,還影響到大量商務旅客。他自己公司最近開董事會,兩個日本保險業的董事因為日本發赴港旅行警示沒來開會。但與此同時,反對派竟然在10個國家13家報紙登極不負責任的廣告,抹黑香港。

他說9月10月是很多國際企業安排明年預算的時間,很多人問他明年的情況會如何。如果國際企業對香港失去信心,他們就會做出調整,把生意分配到別處。所以陳智思說暴亂繼續持續,對香港經濟的破壞將非常嚴重,全港人都要承擔損失。

採訪最後,陳智思呼籲全體港人集體抵制暴亂,維護社會穩定。暴亂一天不停止,一切問題的解決都無從談起。

(原文出自2019年9月3日新民晚報)

(圖片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網民「人肉搜索」 李政熙疑似暴徒
    有熱心網民連日「人肉搜索」,發現在去年區議會選舉中落敗、「熱血公民」的李政熙懷疑是暴徒之一,也有暴徒疑是激進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黃毓民的「粉絲」,據悉計劃投考輔警,為激進反對派做「臥底」。警方日前搗破懷疑涉及暴亂的武器庫並拘捕多人,自稱是倉庫負責人的「環保團體」率眾到警署抗議,死撐與暴亂無關,有網民就指其中一名女示威者,與旺角暴亂時現場一名女暴徒極為相似。
  • 【紫荊專稿】《香港志》首冊出版 載錄七千年社會變遷
    《總述 大事記》是整部《香港志》的開篇,內容分為5個單元,記錄7,000年間從自然到社會、歷史到現狀的6,000多件大事,遵循「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的原則,全面、系統、客觀地記述香港變遷,鑒古知今,啟迪未來。本刊特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講述歷時八載的修志工程。
  • 廣東這個同鄉會換屆丨香港特首致辭,眾多高官出席
    過去一年,香港局面隨著《香港國安法》實施由亂向治,但同時我們和世界各地一樣,飽受新冠疫情衝擊。總會全力支持《香港國安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支持香港警隊堅定執法;在抗疫方面,總會關懷社群,充分發揮潮籍人士團結互助的精神,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例如向市民免費派發抗疫物資、贈送平板電腦給基層學童等,為他們送上關懷和溫暖。總會亦與政府同心抗疫,積極配合推展各項防疫抗疫措施。
  • 城寨女孩陳凱欣為香港尋出路
    陳凱欣一出生就與家人居於九龍城寨一個少於300呎的單位,家中只有簡陋的傢具,每日跑樓梯、為家裡到街喉「打水」就是她的日常。陳凱欣小時候在城寨生活,自言因此才特別硬淨、捱得。,都有現身為陳凱欣站臺。醫管局前主席胡定旭認為陳能將真相帶給社會陳智思則表示,從未到過造勢大會,自己曾任議員十年,「明白不只嗌口號就得,要做實事」,相信陳曾任傳媒、政府和社企,能知道事情問題所在,亦能與不同人合作。
  • 香港的困境與香港人的掙扎
    陳光標來臺濟貧屬於微觀的,它讓我們看到臺灣政治上的窘迫和臺灣人非常複雜和脆弱的心理。在民主制度和富而好禮的極度宣傳下,臺灣人突然發覺自己穿的是「國王的新衣」而手足失措。 類似的微觀例子同樣發生在香港,一個遠比臺灣更富庶的社會。同樣是大陸的小人物戳破香港人穿的「國王的新衣」。這是本文的主要論述。
  • 「香港動漫電影未來發展論壇「內容預告
    「香港動漫電影未來發展論壇「將於3月16日舉行,資深動畫人盧子英攜手中國首位票房過億之動畫電影導演與動畫電影累計票房前三甲的紀錄保持者簡耀宗一起分享成功經驗
  • 香港的悲哀:第四權已被暴力與謊言騎劫 |中環一筆
    以2019年8月31日發生在太子港鐵站的黑衣人與警方的衝突為例,暴徒的文宣網絡一口咬定太子港鐵站有示威者被警察打死。香港新聞媒體便彷如是事實般,依循暴徒宣傳口徑作大幅報道暴徒以此為藉口的後續行動,對警方不斷否認有人在太子港鐵站死亡,只是無關痛癢的輕輕提及。更重要的是沒有一間新聞媒體承擔新聞媒體應有的求證責任,就所謂死人事件向相關醫療機構求證, 尋求事實真相。
  • 【暴徒害港】縱暴派立法會議員公開包庇暴徒罪行
    「縱暴派」一味巧言令色為暴徒開脫,最終只會誤導更多年輕人作出嚴重違法行為,同時令香港「玩完」,冀他們不要再為選票埋沒良心,若真心愛香港、愛年輕人,應該勸他們收手,並與暴力割席。  一眾暴徒前日又去癱瘓機場,阻撓旅客,剝奪全球旅客出入境香港的自由,不但涉及非法集結,更對一名內地遊客和《環球時報》記者動私刑,令人髮指,惟一眾「縱暴派」議員依然包庇惡行。
  •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第十屆會董就職典禮順利舉行
    過去一年,香港局面隨著《香港國安法》實施由亂向治,但同時我們和世界各地一樣,飽受新冠疫情衝擊。總會全力支持《香港國安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支持香港警隊堅定執法;在抗疫方面,總會關懷社群,充分發揮潮籍人士團結互助的精神,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例如向市民免費派發抗疫物資、贈送平板電腦給基層學童等,為他們送上關懷和溫暖。總會亦與政府同心抗疫,積極配合推展各項防疫抗疫措施。
  • 2021年中國與中國香港經濟與金融市場展望
    但我們認為中國仍有足夠的政策空間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3)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改革成效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第一次提出了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
  • 蔡英文改口接收暴徒,香港建制派諷刺:歡迎之至
    消息一經傳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迅速與香港暴徒「割席」。她此前聲稱或停止適用《港澳條例》、取消對港特殊待遇。在遭到香港暴徒狠批後,蔡英文昨日(27日)改口,揚言會以「項目」方式處理港人到臺居留、工作的個案,並否認此前聲明是「切割」。
  • 【獨家報道】多名「獨人」潛逃臺灣 有香港政壇人物撐腰及安排
    楊逸朗的「獨人」同黨鄭偉成,在多次活動上都跟隨楊逸朗參與暴力衝擊行動,多次被發現混入衝擊現場扮記者,每次衝擊後都會拿著相機混入記者群中,身上更掛有假記者證,企圖藉此逃過警方追捕。有消息指鄭偉成在7月中曾到臺北申請政治庇護,但被臺灣方面拒絕其申請,便無奈回港,但仍繼續參與近期的暴力抗爭行動,更在「香港民權抗爭」fb專頁上直播,高調在前線現身,為未來再到臺北申請政治庇護鋪路。
  • 暴徒手段升級罔顧人命:雷射射警察,汽油彈掟差館,舉疑似美製M320榴彈發射器
    防暴警檢獲大堆暴徒使用的磚塊。中通社晚上9時,一批暴徒轉到葵芳站,並與趕到的防暴警察爆發激烈衝突。最後是昨天的亮點,香港警方的全新戰術另我們眼前一亮,比如昨天下午在深水埗,警察們躲在停放在路邊的私家車中突然下車衝出,多名示威者躲閃不及被抓。還有在銅鑼灣,有警員帽,背上小書包偽裝成示威者,混在示威者隊伍中裡應外合抓住幾名真暴徒,」。不得不提香港警方8月9日剛剛返聘回的警務處前副處長劉業成,在香港警隊歷史上,副處長級別的高級警官退休後返聘回來擔任重要職務還是第一次。
  • 香港發展才是硬道理
    筆者: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新一年的施政報告中,對民生和經濟發展的未來都作了描述。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一帶,包括陰澳、竹篙灣及汲水門等,則屬於荃灣區,算是偏遠的市區。由於交通不便,過去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和街渡,大部分土地均未開發,人煙稀少。隨著香港回歸祖國,香港國際機場搬遷至此,加上青馬大橋(包括港鐵東湧線及機場快線)及汲水門大橋等相繼落成,將大嶼山與香港市區連接。
  • 中央充分肯定林鄭與特區政府 促堅定不移止暴懲暴
    依法制止和懲治暴力活動就是維護香港廣大民眾的福祉,要堅定不移。同時,要做好與社會各界對話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希望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齊心協力,共同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  丁薛祥、楊潔篪、王毅、趙克志等參加了會見。  守護香港大聯盟發起「反黑暴 禁蒙面 護家園」網上聯署,至今日下午17時,已錄得逾70.9萬人參與。
  • 香港未來兩周是關鍵!林鄭呼籲:全民居家抗疫
    香港與新加坡兩地決定將「航空旅遊氣泡」啟動日期延至2020年後,並會在今年12月底檢視明年的安排。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今日新增82宗確診,包括32男50女,年齡介乎八個月至83歲。新增個案包括23宗源頭不明案例,歌舞群組再多32宗個案,累計552宗個案,17宗與歌舞群組外的其他個案有關,另外有10宗為輸入個案,暫時有逾60宗初步確診。
  • 香港文學研究雙璧 (書評) ── 趙稀方的《小說香港》與《報刊香港》
    ,並反思香港文學的不足之處以及在未來的發展。數年後,《香港文學》創刊號又開闢了「筆談會.談香港文學」的專輯,專門回顧香港文學以及在未來的發展,同時探討香港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係。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要點是:香港文學需要進行有系統的整理。如果香港文學需要進行整理,我們應該如何定義「香港文學」?這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解決的問題。
  • 今早香港,暴徒瘋狂!
    多位香港家長11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達了對孩子安全的擔憂,有家長已經決定提前把孩子接回家,避免受到暴力傷害。還有暴徒在「連登」上威脅稱,明日要聚齊人手前去打砸警員小孩所在的小學,並在群組中瘋狂起底警員小孩的照片,發出明確的人身攻擊。一名香港市民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自己今天根本不敢出門,嚇得要死,躲在家裡靠泡麵度日。
  • 香港暴徒排隊自首!
    18日,暴徒至少三度嘗試「突圍」逃亡,都逃不出警方防線,多人被捕,還有大批暴徒排隊「自首」。據香港《東方日報》等港媒報導,暴徒連日來佔據香港理工大學,昨日(18日)更是與警方在理大校園附近連番爆發「激戰」,不斷向警方投擲汽油彈或射箭襲擊警員,警方則發射催淚彈及水炮還擊。暴徒甚至在校園正門及通往港鐵紅磡站的天橋縱火,試圖阻止警方前進。
  • 【IUMR】 跨域:後現代之後與藝術的未來
    當然,「藝術家在創作時就認定他自己做的是藝術作品(而非科學實驗或單純是愛情上的贈予)」這個命題,並不否定同一個藝術家可能會在某個時刻停下來「回頭」審視他自己的創作行為,然後對自己發出「這難道真的是個藝術作品嗎?」的質疑。就此而言,「這是不是一個藝術作品?」伴隨著由它衍生的「這是不是藝術?」總是在某個創作的想法或是物件出現之後才可能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