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尋親女孩!異國霸王花拳掃荷蘭武壇無敵手!荷蘭女孩尋親(之三)

2021-03-02 蕭縣新聞網

            

        連日來,被荷蘭夫婦猶莫領養的中國女孩龍蕭錦尋找親生父母的消息在蕭縣引起熱議。許多人被她不忘親情,萬裡尋親的精神所感動。一時間,新聞媒體聯動、福利院人員協助、愛心人士幫助……思家之情和關愛之心匯成一股股巨大暖流,溫暖著龍蕭錦全家,也感染著眾多市民。‍‍‍龍蕭錦在荷蘭生活究竟如何……

            親情漫溢  家庭溫馨

         ‍‍2004年,龍蕭錦被帶到荷蘭後,在猶莫夫婦的悉心照料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養父母非常愛我。」龍蕭錦告訴記者,「我是一個有情趣、可愛和充滿活力的小女孩,我正在讀高中,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我喜歡各類體育運動,尤其喜歡跆拳道和中國武術。」

        猶莫夫婦說,龍蕭錦漸漸長大懂事,自己的身世越來越困擾著她。「她意識到,自己是黑頭髮、黃皮膚,和周圍人都不一樣,她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因此變得悶悶不樂,我們看到孩子已懂事,就詳細告訴了她被領養的身世。」猶莫夫婦說,為滿足女兒對出生家庭的好奇,使她的生命更加完整,從那時起,他們就開始有意讓小龍錦接觸成龍主演的電影、中國戲曲等中國文化。2005年起,猶莫夫婦已先後6次帶領小蕭錦來中國親身感知中國的美好河山、人文情懷、文化底蘊。2010年起又三次來到蕭縣福利院,讓小蕭錦感受福利院阿姨的仁愛精神。通過近距離接觸曾經撫養過自己的福利院阿姨,進一步激發了她尋親心情。知道女兒想法的猶莫夫婦當即決定幫助小蕭錦尋找親生父母,於是走上了尋親之路。

  採訪中,15歲的小蕭錦不時趴在猶莫背上頑皮,猶莫偶爾輕輕地扭扭她的耳朵,親上一口,濃濃的父愛溢於言表。母親看到女兒鞋帶開了,抱起孩子的腳幫助她系好鞋帶。猶莫說,雖然小蕭錦在荷蘭生活得很快樂,但他們希望幫女兒找到親生父母,因為他們覺得女兒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是人生的一種缺失,會在以後的生活中留下遺憾。

            認真較勁  熱愛國粹

‍    說起跆拳道,小蕭錦立即打開了話匣子。她說自己特別倔,屬於那種極端好強的人。從6歲學跆拳道起,她就非常較真、較勁、認死理,比方說一個動作應該這樣做,或者有一個很好的動作教練讓她嘗試著做時,她還按照自己原來的想法做,死活不改。於是教練很生氣,非得讓她改。衝突到最後,運動員還是聽教練的。「如果這個動作不做好了,教練就會讓我一直練一直練,練到人家其他運動員都下課了,剩我一個人了還得練,直到我什麼時候改正,按照他的思路做了才會讓我回去。」

        小蕭錦印象最深的一場比賽是2012年參加荷蘭全運會的入圍賽,第一場就被淘汰出局。「我打了這麼多比賽,從荷蘭到歐洲,一般都能打進半決賽和決賽,沒有一次是打一場就被打下來的,所以印象太深了。」那次比賽的對手是英國選手,又在英國舉行,場外不利因素可想而知。「經歷那次失敗以後我才知道,很多事情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完美,比賽、體育、學習,一切東西都是這樣。你能把握住的只有自己,能做的只有拼命訓練。」她認為跆拳道與其他項目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項智力的運動。在場上不單單是腿拳的比劃,也不僅僅是進攻和防守的較量,而更多的是智慧的比拼。

    「現在我愛上了中國功夫太極拳,如果有機會,我會回到祖國學習太極拳,把這一國粹帶到荷蘭,讓更多的荷蘭人學習中國功夫,了解我的祖國。」小蕭錦深情地向記者說。

   採訪告一段落,尋親仍在繼續。龍蕭錦一家藉助媒體發布消息,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夠提供有效線索,幫助龍蕭錦實現夢寐以求的願望。(侯顯華 李欣 彭文琦 楊洋)

 

編委會主任     丁勤華

編委會副主任  趙階合   李榮華

編輯部主任     侯顯華

編輯部成員     李蘭凱    張馳     時亞楠     張祖北    李欣    彭文琦    楊洋

聯繫電話:        0557-5022686

投稿郵箱       xxxcbsjb@163.com

相關焦點

  • 華裔女孩來遼跨國尋親
    如今,女孩每天都在夢想著見到她的親生父母,她想了解自己的故鄉,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小時的阜曉樂和長大的阜曉樂。阜曉樂說,剛剛兩歲半的她離開阜新,來到荷蘭父母的家後,他們為她起名亞斯敏·克萊恩。在荷蘭父母的精心培養下,她幸福的成長起來。像很多被外國人收養的中國女孩一樣,亞斯敏·克萊恩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她發現自己的黑眼睛、黑頭髮以及黃皮膚和養父母不一樣。「我來自哪裡?我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
  • 尋親路漫漫!荷蘭女孩在南寧街頭分發傳單 尋找親生父母
    5月9日,我們《新聞夜班》報導了十六歲的荷蘭華裔女孩寧福甜,想要尋找自己南寧的親生父母的新聞,新聞播出之後,儘管有不少好心人給寧福甜提供了一些尋親線索,但遺憾的是,仍然沒能找到寧福甜親生父母的下落。不過,寧福甜和養父母並沒有死心, 8月2日,寧福甜和養父母一家人,特意從荷蘭飛來南寧,踏上尋親的路程,這一次,寧福甜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嗎?
  • 有個荷蘭女孩來上海尋親,我們陪伴了她七天……
    這個即將滿十歲的小女孩臉上依舊帶著調皮的笑容,可眼中卻有不舍和留戀。之前一周,跨越9000公裡,在荷蘭養母及家人的陪伴下,她回到上海嘉定尋找親生父母。遺憾的是,截至目前依然沒有消息。 小定怡出生之後的照片。2007年11月17日,出生僅2天的小定怡被獨自留在嘉定區中心醫院兒科診室。
  • 【尋親】18歲荷蘭女孩古田尋親記:「爸爸媽媽,我想見見你們」!
    我不知道,我想我是本地人」「我是中國人,由荷蘭人養大」「我希望能夠找到親生父母,這是我的一個很大的願望,在古田街頭我看著那些人,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跟我長得很像的人」……當記者與遠在荷蘭的林淑萍(古田縣福利院取名)視頻聊天時,這個年僅18歲的小姑娘透露出了一絲興奮和不安。
  • 荷蘭女孩跨越大個半地球回郴州尋親【19年前被遺棄在郴州火車站】
    在中國民政部寄給他們的照片裡,他們見到了郴汝佳,這是個虎頭虎腦的小女孩,看上去健康且開朗,這讓穆倫夫婦非常開心。1995 年12 月,他們從荷蘭趕到湖南長沙,在省民政廳辦理了相關手續後,接走了小汝佳。  養母蓋婭至今還記得第一眼見到她的情景:「 她沒有哭,也沒有笑,表情是見到陌生人的那種害怕,但我們非常高興能收養她」。
  • 25歲荷蘭溫籍女孩越洋尋親 帶著一塊銅製紀念牌
    當年小南被發現時的照片小南近照1997年國慶前一天被發現獨自站在市區解放南路(現為解放街)的路旁,後送至溫州市兒童福利院,最終被一對荷蘭夫婦收養。今年25歲的小南昨天向本報求助,希望能找到親生父母。1999年11月,一對荷蘭夫婦收養了她,從此移居國外,並在改名時保留了「小南」這個中文名字。關於小南的情況,市兒童福利院昨天予以確認,但由於涉及保密協議,更多的資料不便透露。來到荷蘭之後,小南和養父母一起居住在荷蘭中部城市烏得勒支市。此外,她還有一個妹妹,是養父母早年從武漢領養的。
  • 中國女孩被老外收養,二十四年後哈佛畢業回國尋親,結果怎樣?
    潘甜甜被撿1992年,在揚州的茱萸灣公園內,有人發現了出生不久剛被遺棄的女孩潘甜甜,並將女嬰送進了當地的兒童福利院,這個女嬰身上有她的出生年月日,她生於1992年的一月二十二號。▲潘甜甜小時候在福利院中有一位女員工非常喜歡她,每逢佳節都會把她帶回家裡過節日,家裡人也都十分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女孩,甚至萌生了想要領養她的想法,但是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最終沒能把她領養回家
  • 荷蘭女孩龍蕭錦蕭縣尋根
    連日來,被荷蘭夫婦猶莫領養的荷蘭籍中國女孩龍蕭錦回蕭縣尋找親生父母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許多人被她不忘親情、萬裡尋親的精神所感動。一時間,新聞媒體聯動,福利院人員協助,愛心人士幫助……思家之情和關愛之心匯成一股股巨大暖流,溫暖著龍蕭錦全家,也感染著眾多群眾。
  • 95後美籍女孩中國尋親:在義烏被遺棄,保留中文名及幼時衣物
    近日,一封跨越太平洋的尋親信在網上備受關注,寫信人是25歲的美籍華人女孩倪春美,她希望尋找1996年在浙江義烏遺棄她的親生父母,在此之前,她的尋親路已走過6年。7月28日,南都記者視頻連線遠在美國紐約的倪春美,她留著齊肩短髮,擁有一雙大眼睛,愛笑。目前,她已大學畢業,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一名研究員。
  • 【天涯尋親 愛心接力】急尋河北石家莊11歲女孩陳思綺
    1.本平臺所有尋親服務均為免費,不會以尋親為理由向您收取任何費用;2.本平臺不保證尋親承諾酬金的有效性,請提供有償線索者自行與尋親者本人核准
  • 40年前,一日本女孩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人人皆知
    其實真正的「仁」是以慈悲之心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情,因為只有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才能夠完成心中的大「仁」。這種設身處地是不含任何偏見、歧視、侮辱的。就像聶榮臻元帥一樣,哪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會對被遺棄的日本小女孩心懷憐憫,還收養了她們一段時間。這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士,一個心中有大愛的英雄。
  • 1980年,一名日本女孩到中國尋親,她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她是誰?
    1980年一位日本女人來到中國尋親,竟受到了聶元帥女兒聶力親自迎接,當日本女人見到聶元帥時激動不已,哽咽的喊了聲:「爸爸!」這一幕讓不少人深感震驚,這是怎麼回事呢,聶元帥怎麼會有一個日本女兒?這一切都得從1940年華北地區的大規模戰鬥說起,當時我軍在聶元帥的指揮下,成功襲擊了井陘煤礦,並在戰鬥中救下兩個女孩,這兩個女孩都是日本人,姐姐有5歲大,名叫美惠子,妹妹非常幼小,尚在襁褓中,經過調查發現,女孩的父母均已在這場戰鬥中身亡,而她們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但這畢竟時戰場,戰士們無法照顧兩個孩子,所以必須想辦法安置孩子,聶帥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小孩寄養在附近的老百姓家中
  • 臺灣青年助老兵兩岸尋親:用網絡結束歷史遺憾
    看到這溫馨一幕,客廳一角的臺灣女孩周思妤溼了眼眶。這是她負責的大陸「今日頭條」網站「兩岸尋親」項目的第34個成功案例。該項目致力於幫助海峽兩岸失散家庭團聚,累計已成功幫助54個家庭。「我們在用科技彌補歷史帶來的遺憾,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周思妤說,能參與這個兩岸公益服務,在茫茫人海中幫分隔兩岸的親人圓夢,非常有意義。
  • 江陰三姐妹四十多年的尋親記
    2019年12月28號,在江陰尋親志願者協會2019年年會上,兩位頭髮花白的老人緊緊地摟住三個女兒,失聲痛苦。離散四十多年,三個孩子被不同地方不同的家庭收養。一晃四十多年過去,姐妹三人早已為人父母,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們渴望尋親,回到老人的懷抱。一場奇蹟也隨之發生。
  • 19歲荷蘭美女冒著酷暑散發傳單!竟是為了……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衛曉敏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父母懷裡撒嬌是件很幸福的事不過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沒那麼幸運在自己親生父母身邊長大所以心中有很多的遺憾19歲的荷蘭籍華人女孩王東慧這些被隱藏在歲月裡的身世之謎像一顆種子在東慧的心裡生根發芽,逐漸長大。7月28日,在養父母的陪同下,19歲的荷蘭籍華人女孩東慧不遠萬裡來到了合肥,回到生命開始的地方,尋找當年將其帶到這個世界的親生父母。東慧說,她對親生父母沒有任何怨恨,因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遺棄孩子都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 一本來自荷蘭的相冊
    郵包裡是一本裝幀精美的紀念相冊,記錄著猶莫全家在蕭縣尋親的故事,其中一幅還用中文標註著「歲月打不敗友誼」,表達了猶莫全家人對人世間真摯感情的禮讚和對蕭縣人古道熱腸的感恩之情。在此後的交流中,猶莫由衷地稱讚志願者們「They are doing a great job(他們正在做一項偉大的工作)」。
  • 溫州立體尋親、站內託養、源頭治理
    創新尋親手段優化立體尋親系統尋親成功的喜訊在市救助管理站內不斷傳出,這背後,離不開救助管理站打造的「立體尋親系統」。近年來,市救助管理站積極協調公安部門,將人臉識別運用到救助尋親工作中,共識別出78位身份信息不明、長期滯留溫州的流浪乞討人員身份,由此,該站長期滯留人員大幅減少。
  • 雙胞胎姐妹包頭尋親,背後故事很心酸……
    雙胞胎姐妹包頭尋親,背後故事很心酸…… 2020-08-19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原標題: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清明節前夕,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省農科院86歲的倪桂芳老人家中突然來了幾位不速之客,更讓老人意外的是,來人給她帶來了已失聯70年的三哥倪進宏的消息——倪進宏烈士於1950年2月在一次剿匪戰鬥中英勇犧牲,目前安葬在四川省珙縣烈士陵園。
  • 臥床30多年幫人尋親 河南漢子欲辦「中國尋親獎頒獎盛典」
    2001年張大勇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尋親網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曉冬     通訊員 趙民強    近日,河南洛陽因患強直性脊柱炎臥床30多年的一級肢體殘障人士張大勇,卻以堅強的毅力努力著,他欲在河南舉辦「中國尋親獎頒獎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