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最昂貴的100幅世界名畫|畫家|肖像|莫奈|安格爾|梵谷_網易訂閱

2021-01-11 網易

  1、路易斯·利奧波德·布瓦伊——桌球

  這可是人家1807年畫的,看看兩百年前歐洲人的生活吧。

  2、李奧納多·達·文西——蒙娜麗莎

  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3、達維特——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本畫的妙處在於,遠景的簡約和近景的細膩,色彩的冷暖對比極為強烈,人物和戰馬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對於這個理想化的形象,拿破崙本人也十分滿意。

  

  4、普基廖夫——不相稱的婚姻

  該畫描繪了一青春少女與一老者結合的愛情悲劇。老者被畫家描繪得蒼老憔悴,而少女則面色紅潤,充滿青春活力。畫家以同情少女的筆調,鞭撻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

  

  5、安格爾——大宮女

  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曾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抨擊。評論家德·凱拉特裡說得較為尖銳,他曾對安格爾的學生說:「他的這位宮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節脊椎骨。」

  然而安格爾的學生阿莫裡·杜瓦爾則辯解說:「凱拉特裡可能是對的,可是這又怎麼樣呢?也許正因為這段秀長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懾服住觀眾。假如她的身體比例絕對地準確,那就很可能不這樣誘人了!」

  6、約翰.埃.密萊——盲女

  兩個相依為命的孩子,一個是盲女,另一個更小的女孩緊緊依偎在盲女懷裡,一邊抬頭去觀看天上的彩虹,一邊在給盲女講解大自然的美麗。雲際彩帶當空,原野一片金黃,空氣是潤溼的,在遠景的小道上有幾頭走動著的牛羊,近處有飛鳥起落。

  盲女只能傾聽小夥伴的講解,她連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無從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鮮的空氣,聽到了原野裡生靈的聲音。

  

  7、拉斐爾——雅典學院

  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匯集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作者希望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8、柯羅——珍珠女郎

  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

  

  9、泰奧多爾.居丹——肯特海灘

  該畫描繪的是在狂風暴雨的海浪中即將傾覆的帆船,人們紛紛逃離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濤洶湧,人們在掙扎。在黑白兩色的對比中,表達的是生命與意志的不可戰勝。

  

  10、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希什金肖像

  這幅畫和照片的感覺一樣,太逼真了。

  

  11、讓-萊昂·熱羅姆——後宮露臺

  曾轟動法國畫壇的一幅畫。該畫描繪了阿拉伯王宮最隱秘的後宮生活,描繪了生活於後宮的王妃、宮女等女眷的閨閣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談,有的在沉思......不過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不止於此,你能體會得到嗎?

  12、伊莉莎白.路易絲.維瑞——畫家與女兒像

  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畫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13、庚斯博羅--穿藍裝的小孩

  新穎別致的藍色調不但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變幻莫測的衣紋、高光;不落俗套的藍色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

  

  14、歐仁·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

  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裡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

  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15、迭哥·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英諾森十世肖像

  該畫或許是作者最為傑出的一幅肖像,畫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羅馬教皇。在當時人的筆記中,這位教皇似乎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認為是全羅馬最醜陋的人。

  據說,他臉長得左右不太對稱,額頭也禿禿的,看上去有點畸形,而且他的脾氣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難看而陰鬱的人在委拉斯開茲筆下卻成為一絕佳作品。當這幅肖像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不安地說了句「過分像了」。

  

  16、夏爾丹--吹肥皂泡的少年

  一個衣著破舊但不失整潔的少年正從室內向室外吹著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將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還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僅有3、4歲,正踮著腳扒著窗臺使勁從室內向室外觀看……

  題材非常普通,情境極為單純,這是一種清閒、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層平民的孩子們自然、儉樸的快樂生活。

  

  17、弗朗索瓦·布歇--黛安娜的休息

  畫家竭力描繪的是裸女的形體美,纖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膚,軀體堅實豐腴,裸體姿色性感而誘人。由頸項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線,圓潤如珠,光彩奪目。有位評論家認為這幅畫是布歇「最藝術性的裸體畫」。

  18、列賓--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兒子

  伊凡雷帝在一次與他兒子爭執時,用笏杖猛擲過去,不幸擊中兒子頭部。這一偶然的暴烈衝動致使兒子送命,伊凡頓悟這絕後的可怕舉動,立刻上前摟抱垂死的兒子,睜大恐怖、悔恨交加的雙眼。

  他想求兒子饒恕,獸性和人性同時顯在他身上。為了增強畫面的恐怖感,畫家有意採用了深重的紅色調。該畫集中刻畫伊凡的瘦臉,瞪著兩隻大眼珠,那種不可逆轉的殺子之痛預示著伊凡統治將臨滅亡。

  

  19、蘇裡柯夫--近衛軍臨刑的早晨

  該畫以彼得大帝1698年鎮壓近衛軍兵變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而創作的。畫家選取了兵變失敗的近衛軍在莫斯科紅場臨刑前的悲壯時刻。

  

  20、土耳其浴室——安格爾

  該畫具有濃厚的東方情調和異國風味。安格爾把抽象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匠心獨具地表現出女性的柔美和純潔。

  從作者一生的繪畫經歷來看,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女人體畫。他對女色的嗜好是一貫而深刻的,當安格爾的天才同青春美麗妖嬈的女性結合在一起時,創造力是空前的。肌肉、曲線、酒窩、柔韌的皮膚,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從他的油畫上看到。

  21、雅克路易斯達維特--馬拉之死

  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裡,染上了溼疹。為此他每天得花幾個小時躺在浴缸裡,一邊治療,一邊處理公務或進行寫作。

  在畫面上表現的是馬拉被刺殺在浴缸裡的情景。匕首拋在地上,鮮血從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著便箋,臉上露出憤怒而痛苦的表情。畫面上沒有繁多的色彩,也沒有複雜的縮短法,力求單純,用他的畫筆喚起人們單純質樸的感情和堅貞的正義感。

  

  22、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者

  作品無聲地傾訴著農民的貧困與飢苦,焦慮與哀愁,隱含著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

  

  23、魯本斯.佛蘭德斯--瑪麗皇后在馬賽港登陸

  魯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間,應聘當了政府的外交顧問,參加了許多外事活動。在這一時期,他為法國皇后完成了以《瑪麗·美第奇生平》為總標題的幅歷史畫巨作。這套歷史畫也是畫家藝術生涯中最能顯示其藝術影響的偉大巨構。

  24、雷諾瓦——紅磨坊的舞會

  這幅作品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彩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

  

  25、讓.萊昂.熱羅姆——拍賣奴隸

  近東地區司空見慣的奴隸拍賣,引起了畫家的注意。被剝去衣衫的女奴,裸體站在臺上被拍賣,臺下是爭相競價的商人,他們伸出手指,暗喻買奴隸的價格,女奴們茫然地望著這一切,聽憑命運的擺布……

  26、畢沙羅——蒙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畫於1897年,整幅畫視角寬廣、構圖宏偉、透視準確。畫中車馬人流很小,粗筆帶來,卻仿佛在畫中移動、生動形象。

  

  27、莫奈——日出·印象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3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

  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28、李奧納多·達·文西——三王來拜

  耶穌降生後,東方三個國家的國王看到天空有巨星高照,就特地來耶路撒冷行禮朝拜。歷史上以三王來拜為名的畫不計其數,但表達的意思都是這個,宗教意味較濃。

  

  29、巴斯蒂昂·勒帕熱——垛草

  那因「垛草」而勞累過度躺在草地上酣睡的農夫,他好像剛剛吃過妻子送來的飯,用草帽蓋著臉正在享受著這片刻的輕鬆;年輕體壯的少婦默默的坐在丈夫的身邊,長期生活的艱難使她顯得疲憊不堪,神色已變得象老年人一樣呆滯而默然……

  

  30、雷諾瓦——包廂

  畫家成功地表現了劇院中包廂裡的氣氛,雖然只畫了兩個人,但畫家明顯地突出了那個貴婦人的形象,化了妝的貴婦人與身後的紳士形成鮮明對比。

  

  31、米勒——晚鐘

  看到這對在田間默默祈禱的農民夫婦,我們仿佛也聽到了遠方依稀可見的教堂傳來的鐘聲。這「鐘聲」好像越來越大,傳得越來越遠……

  

  32、巴羅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羅——吃葡萄與甜瓜的少年

  光線從正斜面射來,穆立羅沒有程式化地用更多華麗的色彩,一切以寫實為主,破衣爛衫以及地上的瓜皮等物,展現得生動可信。這種樸實無華的筆觸,使得人物臉部的心理語言揭示得明白易解,從而加強了畫面的感傷氣氛。

  

  33、列賓——意外歸來

  這是畫家創作鼎盛時期的一幅作品。列賓抓住流放者跨進門坎的一瞬間,他及每個家庭成員的表情、行為向人們展示驚喜、意外和各種複雜的感情。如果我不把故事背景講給大家的話,一定有人會把這幅作品的含義想偏……

  

  34、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

  這是喬爾喬內最成功的油畫作品,最後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維納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徵:在自然風景前入睡的維納斯,軀體優美而溫柔,形體勻稱地舒展,起伏有致,與大自然互為呼應。這種藝術處理不是為了給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為了表現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體和純潔心靈之間的美的統一。

  這副畫在形體、色彩、柔和的線條和景色的層次上都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種充滿人文精神的美的創造,是符合文藝復興時期理想"美"的典範的。

  35、泰奧多爾·籍裡柯——梅杜薩之筏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人物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

  

  36、菲利普·盧泰爾堡--阿爾卑斯山的雪崩

  這是一幅以嚴謹的手法描繪阿爾卑斯山雪崩景象的風景畫。畫家十分注意造型與色彩的關係,近景的暖色與中、遠景的冷灰形成對比,產生了縱深的空間感,塊狀的山巖造型及不同斜線的構圖,造成了雪崩的動感與恐怖氣氛。畫家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雪崩的奇異與壯觀景象,形象地表現了山崩地裂、氣勢逼人的自然威力。

  

  37、達·文西——抱銀鼬的女子

  這幅是達·文西四幅有關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其餘三幅分別為《蒙娜麗莎》、《吉內芙拉·德本奇》和《拉貝勒·費羅尼埃》),畫中的女主角是米蘭公爵盧多維哥·史弗薩的情婦,備受寵幸。

  

  38、克拉姆斯柯——無名女郎

  畫中的女郎是誰,至今仍是個謎,比蒙娜麗莎的身份還要神秘。

  

  39、讓·熱爾曼·德魯埃——被囚禁的馬裡尤斯

  有人能說出這幅畫的背景嗎?

  

  40、畢卡索—《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是畢卡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畫面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情景。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

  

  41、高更——塔希堤婦女

  1891年作者隻身來到南太平洋的塔希堤島去領略島上那種遠離城市喧囂的獨特風情。1895年作者返回巴黎後創作了此畫。

  42、梵谷——第一步

  這作品是梵谷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著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43、雷諾瓦——布吉瓦的舞會

  這是雷諾瓦舞會系列的三幅掛畫中的一幅。三幅畫中三對舞伴,三個場合,三場舞會,三段愛情的發生。

  

  44、居斯塔夫·庫爾貝--篩麥婦

  庫爾貝畫過許多婦女形象,而以這幅畫中的篩麥女子最樸實、最能體現他的美學思想。你能體會到嗎?

  

  45、梵谷代表作--向日葵

  對於梵谷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而梵谷亦如向日葵般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稱他為向日葵畫家,應該是恰如其分。

  

  46、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

  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禮拜堂屋頂壁畫的任務,他當時的心情是悲憤的,不料此壁畫後來成為他生平最大傑作。

  47、馬奈--吹笛子的少年

  馬奈是最早打破傳統的棕褐色調,使畫面明亮、有外光新鮮感的畫家。這幅畫在總的暗調子中,突出幾塊明亮鮮豔的色彩,使之更加響亮耀眼。

  

  48、莫奈——打傘的女人

  1892年,莫奈與愛麗絲·歐希德再婚,這幅畫是以愛麗絲與前夫所生的女兒蘇珊娜為模特兒所創作的。

  

  49、畢卡索——夢

  畢卡索用最簡單的繪畫表現出了一個在夢境和現實中的少女,他獨特的表現手法給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和思維自由性!

  50、達文西——巖間聖母

  畫中人物雖然被一團潮溼的空氣所包圍,但是人體的輪廓在昏暗山巖的襯託下還是能明顯地辨析出來。奇怪形狀的懸石從溼漉漉的巖體上垂下,具有植物學準確性的花草竟能辨別出鳶尾花,銀蓮花,紫羅蘭和一些蕨類植物。

  年輕的母親以溫柔的手摟抱著下跪的幼嬰約翰,她的另一隻手則向兒子伸過去。天使面向著觀眾,把他們引向畫中,用手指示著這個場面。一連串手勢代表保護、指示、祝福等含義。

  51、弗美爾——倒牛奶的女僕

  該畫作於1685年,構圖不很複雜,輪廓較清晰,環境純樸。將一個簡樸的廚房畫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觀者產生不同的懷舊心理。女傭人是個非常健壯的村婦,她塞起了胸前圍裙的一角,忙著準備早餐。所有人和物的質感都很強烈。

  52、門採爾——腓特烈聽桑索西長笛音樂會

  寫實手法體現於畫面的每一處細節。幻妙的音樂,精緻的燈盞,婉轉的長笛,閃爍的燭光,每一種物象的和諧構置復原了一幅展現上層社會風貌的畫面,朦朧的黃色調蘊含著幾分詩的光華,將暖意聚焦於畫面中心,暗褐色的背景逐步向外延伸

  主體形象手持長笛,略帶沉思,美妙的音符流淌著抒情的旋律,與豪華氣派、雍容華貴的宮廷生活產生視覺與聽覺的和諧之美。

  

  53、列維坦——白樺叢

  作者嘗試描繪陽光照在樺樹林中的光感和空氣感,具有鮮明的印象派畫風。

  

  54、梵谷——星空

  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谷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55、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畫中的縴夫共有11個人,約略分成三組。每一個形象都被列賓仔細推敲過,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把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統一在主題之中。在畫家本人的記述裡,他對每一個人的背景都有詳細介紹……

  

  56、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貝熱爾的吧檯

  創作於1882年,這幅畫是作者生前最後一次刻畫他所熟悉和喜歡的巴黎喧囂和豪華的生活。

  

  57、委拉斯凱茲——宮娥

  這是一幅超級有內涵的畫,是應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要求畫的。在畫中,畫家沒有直接畫出國王與王后,而是讓畫面中央部位(鄰近景深處)的一面鏡子反射他們的形象。福科在他的著名的《詞與物》中解讀這幅油畫時指出,「我們要假裝不知道景深處的鏡子到底反射的是誰,並在其存在的概念上質問這反射為何」,如此就會看到,「當目光以直角穿越畫面時,主體與客體、觀眾與模特,都在無數次交換角色」,這樣,這幅畫變成了「古典表象的表象」、它指向「一種本質性的虛無」、「相似性的基礎的瓦解」、「主體的取消」,總之,這是一個無主體的開放的民主的空間。

  

  58、魯本斯——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世界十大名畫之一。佛蘭德斯的魯本斯、義大利的卡拉瓦喬、荷蘭的倫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是17世紀歐洲大陸四位鼎立的大畫家。

  

  59、德加——女芭蕾演員

  表現了舞女內心的孤獨與寂寞。

  

  60、拉斐爾——花園中的聖母

  一天,拉斐爾在花園中散步,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正在花叢中剪枝,藝術家被她那富於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將這位姑娘的形象速寫下來。不久,他用這位少女做模特兒,創作了這幅名畫。

  61、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級浪

  九級浪表現的是風暴中飄泊的人們,他們棲居在帆船的殘餘物上,為了生存,拼命掙扎,狂風巨浪,呼嘯而來。暴風雨中的船與人,表現了人與大自然的抗衡,表現了自然的巨大力量與不可抗拒性。

  畫面氣勢逼人,色彩動人,藉以烘託人的大無畏精神。這是一幅關於人和自然的頌歌,使人震動,也使人動情,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62、約瑟夫·瑪麗·維安——販賣孩子的商人

  畫中女主人被刻劃得高貴而矜持,女商人則從提籃裡抓出一個帶翅膀的小男孩(無疑這是小天使),構成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場面。如果說畫家描繪的是當時社會現實的話,那麼那個正在被販賣的長著翅膀的孩子,無疑又給作品增添了撲朔迷離的色彩。

  

  63、莫奈——睡蓮組圖

  作者用20多年的時間養睡蓮、畫睡蓮,讓全世界都跟著他為這種植物著迷。他的《睡蓮》系列畫作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64、愛德華·蒙克——吶喊

  非常有名的一幅畫,它描繪了一個面容近似骷髏的人,雙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條看不見首尾的公路橋上,似乎由於驚嚇而大聲吶喊。

  畫家以版畫的方式,把紅、藍、綠、赭石的色線,組成流動的河水與天空的形狀,造成—種遊動與飄忽的動態,給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場「惡夢」的再現。它象徵著「世紀末」人們的彷徨情緒。

  

  65、喬爾喬內——女佔卜師

  這幅畫是世界十大名畫之一。

  

  66、雷諾瓦——傘

  據說畫面上左手提籃子的女人是以雷諾瓦之妻阿林為模特的。

  

  67、波提切利的代表作——維納斯的誕生

  畫面上人物的體態和衣紋表現十分出色,人物與自然背景也達到巧妙的和諧統一。維納斯是那樣無動於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對待一切,她對於生活的未來不是充滿樂觀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悵和迷惑,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觀的反映。

  68、路易斯·埃克託爾·勒魯——維蘇威火山爆發

  畫家以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刻畫了維蘇威火山爆發瞬間人們的驚恐與絕望。

  69、拉斐爾——西斯廷聖母

  這幅畫曾被網友PS得面目全非,罪過罪過……

  

  70、畢卡索成名作——亞威農少女

  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領域。不僅在美術上,連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上,都引起了共鳴……

  71、梵谷——鳶尾花

  1892年,唐基(梵谷的朋友)以300法郎的價格將這幅畫賣給了評論家奧克塔夫·米爾博。他是梵谷作品最早的賞識者之一,這幅畫在他死後不斷地買賣,1988年的拍賣會上,有人叫出了530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價值」的認識及衡量。

  

  72、約翰內斯·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看到這幅作品時一下子被打動了,她將其改編為同名小說並立刻在美國圖書排行榜上佔據高位。導演彼得·韋伯看過這本根據名畫改編的書後,又立刻將其改編為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並大獲好評。

  

  73、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1535年末,教皇保羅三世不顧作者年事已高,要他為西斯庭教堂祭壇後面的大牆上繪製壁畫。教皇這種瘋狂的藝術剝削行為,使米開朗基羅身心俱悴。當時,米開朗基羅正經歷著精神與信仰的危機,他選擇《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展現了他的痛苦。

  74、李奧納多·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畫面利用透視原理,使觀眾感覺房間隨畫面作了自然延伸。為了構圖使圖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離更近,並且分成四組,在耶穌周圍形成波浪狀的層次。越靠近耶穌的門徒越顯得激動。

  耶穌坐在正中間,他攤開雙手鎮定自若,和周圍緊張的門徒形成鮮明的對比。耶穌背後的門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頭上仿佛一道光環。他的雙眼注視畫外,仿佛看穿了世間的一切炎涼。

  

  75、勞特累克——紅磨坊舞會

  

  (法國 1890年 115.5x150cm 布油彩 費城藝術博物館)

  勞特累克用類似杜米埃的諷刺造型筆調描繪這一「樂園」場面。在以綠色為主調的環境襯託下紅衣女子顯得鮮明突出,一群紳士活躍其中。畫面中心一對男女翩翩起舞,那舞男的身影隨意屈伸跳動著,沉醉在半是幽默、半是縱情恣肆的狀態中;舞女翹起腿,提起長裙踢踏著,扭擺著,充分展現出放浪形骸的姿情。

  但是他們的面部表情卻十分呆板,好像瘋狂的動作只是一種習慣反應或是一種下意識的需要。各式男女在這一自由的天地裡放縱狂舞中獲得一點精神麻木和舒展。

  76、羅賽蒂——白日夢

  1872年,具有詩人氣質的英國畫家羅賽蒂,與珍妮.莫裡斯產生了熾烈的愛情,這一幅《白日夢》即作於這段時期。在這幅以珍妮.莫裡斯為模特兒的《白日夢》上,女人形象仍充滿著某種神秘感。

  你看她那頹唐的形象,幾乎遮住了半個腦袋的濃密的鬈髮,修長的脖子,厚而富於性感的嘴唇,神情是那樣感傷;右手無力地挽住樹枝,左手搭落在膝間的書本上,掌心一枝摘下的海棠,象徵著青春即將枯萎。她是愛情的「幽靈」,是畫家白日夢中常見的「幽靈」。

  

  (英國 1880年 157.5cm×92.7cm 布 油彩 倫敦維多利亞美術館)

  77、杜米埃——三等車廂

  擁擠的狹小空間裡,突出描繪前排三個人物,概括表現後面一群人,以坐椅靠背分隔前後,這是生活中極平常的現象,但揭示了法國社會的等級制,在這三等車廂裡坐著的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公民。三個主體特寫人物中,最突出的是位滿臉皺紋的老婦人,人們從她的神態可見她的生活經歷。

  靠著她左右的兩個人,一個入睡的少年和一位帶嬰兒的母親,他們的形象本身可明白表現出他們的社會地位,背後的人群可從不同面貌的頭像中體現不同人物的地位和個性。這有限的畫面空間,成了法國下層社會的一個縮影。

  

  (法國 約1863-1865年 65.4x90.2cm 布油彩 渥太華加拿大國家美術館)

  78、馬蒂斯——舞蹈

  「舞蹈」是馬蒂斯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畫面上,五個裸體的女子手拉著手興奮地圍成一圈,既保持著永久的動態,又給人以平和的靜感。

  在這一作品中,純淨飽滿的色彩和色彩間強烈的對比代替了一切闡釋和言說,色塊自己構成了畫面上的舞蹈,他們的交界顯得堅硬而緊張,節奏在某種意義上被切割、不連貫中卻依然顯得流暢,通過這種方式,馬蒂斯把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元素融合起來。

  (法國 1910年 油畫 269cm×391cm 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79、佩宏諾——少女與貓

  作品描繪的是一位身穿藍色裙子的少女抱著一隻黑色的花貓。作者以神秘的藍色為主色調,捨棄了繁瑣的背影,通過貓的靈動映襯出美麗少女的冰晶玉潔之美。佩宏諾(J-B.Perronneau)(1715-1783) ,法國畫家。

  

  (法國 1745年 粉彩 23×20釐米)

  80、克利——《死與火》

  《死與火》是畫家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創作的,畫面上瀰漫著一種濃厚的悽涼和哀愁的氛圍,充滿藝術的感染力。畫中粗重的黑色線條隱藏著一種不堪負荷的沉重。

  中間由符號語言組成的蒼白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個骷髏頭一樣,讓人感受到一種死亡的預示。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形象的眼睛和嘴巴是由「T」、「O」、「D」三個字母組成,而這三個字母組成的「tod」一詞,在德語中正是死亡的意思。

  

  82、亨利·盧梭——夢

  《夢》是盧梭逝世前最後一幅傑出的油畫作品,代表了盧梭的的真實風格與追求。在畫面左角,盧梭將他初戀時的情人畫在沙髮長椅上,置身於充滿夢幻的熱帶叢林中。在這片森林裡,奇花異草鬱鬱蒼蒼,兩隻獅子虎視眈眈,還有隱藏在森林深處的大象和禽鳥,以及慘澹月光下吹奏長笛的黑人,營造了一種異國情調和帶有神秘意味的夢幻之境。

  畫家在這幅畫中所創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正式借用夢境超脫於現實的那種神秘與荒誕,給眾造成難以言狀的激動。

  89、紅、白、藍的菱形畫 蒙德裡安

  
這幅《紅、白、藍的菱形畫》是一幅最能代表蒙德裡安藝術思想的作品。畫面把一個正方形按菱形的樣式放置,通過長短不同的水平線和豎直線把畫面分割成了諸多的三角形、正方和長方形以及各種不規則圖形。

  這時,當我們仔細分析時就會感覺到這其中富於變化,包羅萬象的藝術特色,就如同我國傳統文化中道教精美絕倫的「八卦圖」一樣,暗含玄機。畫家進一步在這眾多的圖形中,填充了單純的紅、黃、藍等原色。使畫面在造型之外又增添了變化的因素。

  

  90、庫因芝——第聶伯河上的月夜

  一般人的概念中,都已經熟悉了用黃色的或是銀白色來畫月光,但在這幅畫中,庫因芝卻是選用了一種粉綠色來畫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整幅畫中這顏色卻無比地諧調,又無可替代,第聶伯河靜靜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閃耀著粼粼的光波,佇立在畫前的觀眾猶如聽到了隱隱的濤聲,嗅到了蒙蒙的水汽,

  它猶如一首抒情的詩篇,一下子就懾動了全體觀眾的心,這正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情景。《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一畫為庫因芝贏得了非凡的榮譽。

  

  91、塔德瑪——埃拉加巴盧斯的玫瑰

  這幅畫是以羅馬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埃拉加巴盧斯為依據創作的。畫面十分絢麗:花瓣、大理石、綢緞、薄紗、青銅器,花朵等等。清明亮麗的環境中,走動著絕色佳麗。而與這一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嚴酷的現實,通過布景與色彩把它表現了出來。

  塔德瑪描述了埃拉加巴盧斯的一個表面娛樂大眾而實質十分詭異的主意:往出席皇帝晚餐的客人身上灑玫瑰花瓣。但是花瓣灑得如此之多,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過氣來。畫家把皇帝安置在寶座上,觀察著受苦的食客,旁邊坐著皇帝的母親和寵臣。在這幅畫裡,畫家把人體和玫瑰花瓣溶為一體,把他的繪畫技巧發揮到了極致。

  

  92、達利——記憶的永恆

  《記憶的永恆》典型地體現了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畫面展現的是一片空曠的海灘,海灘上躺著一隻似馬非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個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頭荒誕地組合在一起的人頭殘部;怪物的一旁有一個平臺,平臺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

  而最令人驚奇的是出現在這幅畫中的好幾隻鐘錶都變成了柔軟的有延展性的東西,它們顯得軟塌塌的,或掛在樹枝上,或搭在平臺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這些用金屬、玻璃等堅硬物質製成的鐘表在太久的時間中已經疲憊不堪了,於是都松垮下來。

  

  93、斯特拉德威克——無言的歌

  《無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獲準在英國皇家學院畫廊參展的作品。該畫售出後,他得以購置了一間畫室,並開始了獨立的畫家生涯。這件事,在當時的英國藝術界曾引起轟動。

  喬治·肖伯納回憶說,斯特拉德威克是幾經努力才將《無言的歌》放進皇家學院畫廊的,不過參展之後,就獲得巨大成功。《無言的歌》畫的是位目光傳遞愛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圍的鳥鳴聲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種思鄉之情。

  

  94、朱爾斯·勒菲弗爾——真理

  這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構思。畫家以浪漫主義繪畫的手法,描繪了身材修長的窈窕少女,少女純淨的眼睛凝視前方,體態勻稱,曲線流暢,富於青春活力。無疑,美麗的裸體少女是真理的象徵。她一手高舉著「光明」,一手緊握一根繩索,形象地說明了真理既複雜又單純。

  95、倫勃郎——杜普教授的解剖課

  這幅畫為畫家26歲時的成名之作。畫家應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委託,為他們的行會成員畫團體肖像。

  畫中人物全部是真實的,主講人是著名的蒂爾普醫生,他作為主要人物,佔有畫面的一側主要位置,其餘人物以各自專注神態,有變化地穿插安排在一個有深度的平面上,使每個人物所處的位置互不遮擋,並且不受透視影響,大小基本相同,否則訂畫人是不接受的。

  96、波因特——出水芙蓉

  這幅畫表現了兩個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們正在嬉鬧,展示出胴體的嬌美,也流露出天真無邪的品性。浴室內光線柔和,裝飾華麗,側光把側身斜坐女子的豐滿苗條渲染得淋漓盡致,而反光則將正在洗浴的女子豐滿的身體突出出來。

  畫面以寫實為主,強調了光色、冷暖的關係與對比,營造了一個溫馨的世界。

  97、杜尚——下樓梯的裸女

  1912年,一個名叫杜尚的青年將一幅名叫《下樓梯的裸女》的油畫交到了一個由「立體主義者」舉辦的獨立沙龍畫展。可是主辦方看了這個作品後不滿意,希望杜尚能把畫作拿回去修改一下再來展覽,可是杜尚一言不發地把畫拿走了。

  到了第二年,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國際現代藝術展」,《下樓梯的裸女》卻成了整個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但《華爾街日報》則是這麼評價它的:「標題牛頭不對馬嘴,畫布上沒有裸體的人,不管你怎麼用心看,也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一塊畫布。」

  

  98、克裡姆特——吻

  這是一幅表現愛的抽象主題寓意的傑作。在畫面形式營造上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諸如線條和色塊的組合,色彩中摻入金粉,使畫面呈現出美妙溫馨的夢幻場景。

  

  99、席勒——斜臥的女人

  畫面上的女人瘦骨嶙峋、皮包骨頭,身上一根根突出的筋骨清晰可見,並且遍體鱗傷、血跡斑斑,好像是剛剛製作成的人體標本一般。她們病態地扭曲在一堆褶皺的爛布上,似乎是在病痛中的驚悸擁抱,或者是死亡之前的最後掙扎。

  一堆堆仿佛波浪一樣的褶皺襯布,仿佛是墳墓上飛舞的祭紙,讓人眼花繚亂,充滿焦灼和窒息的煩躁,周邊刺目的黃色更是讓人眩暈和慌亂。

  

  100、莫迪裡阿尼——軟墊上的裸女

  這是畫家風格成熟後的一幅重要作品。畫面上一個裸體的黑髮女子仰面躺在一個軟墊上,造型大膽而裸露。整體看上去面容憔悴,身體羸弱無力,軟軟地躺在那裡,仿佛正患著大病一樣。

  故意拉長的頸部把畫中女子莫名的憂鬱和悲傷表現的很充分、張揚。而誇張的細長身體有一種變形的和諧和勻稱,給人一種打破常規的視覺美效果。

  色彩上,背景的軟墊色彩很有講究,整塊的暗紅色和整塊的灰、黑、黃色,對比協調,過渡自然。整體色彩搭配得隱晦而不刺目,與人物的形象一致,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病態。

相關焦點

  • 知道梵谷遠不夠!科普聞名世界的74幅名畫(全文)
    5、安格爾--大宮女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曾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抨擊。8、柯羅--珍珠女郎,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在當時人的筆記中,這位教皇似乎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認為是全羅馬最醜陋的人。據說,他臉長得左右不太對稱,額頭也禿禿的,看上去有點畸形,而且他的脾氣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難看而陰鬱的人在委拉斯開茲筆下卻成為一絕佳作品。當這幅肖像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不安地說了句「過分像了」。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100幅名畫與它們的故事(上)
    下面給大家分享藝術史上著名的50幅世界名畫,讓我們一起「跟從」大師,期待有機會能夠「突破」大師。另外,安格爾創作這幅畫時,正值法國在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失利,曾經佔有的土耳其領土不復擁有,在這個背景下觀看生活在奧斯曼帝國皇宮中的宮女形象,可以略微滿足一下法國人失望的感覺。
  • 存在即是道理,把梵谷,莫奈名畫中的住宅「蓋」出來了
    看過莫奈筆下的法萊斯,是否想過能置身朦朧的霧中親眼看看那個小屋,有沒有想過梵谷畫的臥室,搬到現實中會是什麼樣子呢?NeoMam 工作室想過,創作了八幅名畫的寫實描繪。NeoMam 是一家內容營銷工作室,他們從名畫中找到了建築的靈感,代表家庭服務網站 Home Advisor 創作了一系列名畫「現實版」,包括安藤廣重的「Evening Snow at Kanbara」,梵谷的「The Cottage」,愛德華·霍普的「House by the Railroad」和莫奈的「Houses at Falaise in the Fog
  • 當世界名畫變成Q版頭像,蒙娜麗莎俏皮,梵谷可愛
    世界名畫我們可能不太了解,但這組Q版激萌的世界名畫頭像你一定要保存!誰看了不說一句太可愛了呢?直戳我心呀~李奧納多·達·文西畫師以激萌可愛的兒童面龐作為主體,添加名畫中的元素,俏皮的嘟嘴、肉嘟嘟的臉頰、大眼睛長睫毛,拉近了我們與名畫之間的距離,讓人內心歡喜。約翰內斯·維米爾
  • 印象派畫家莫奈十大名畫 —— 每一幅都十分名貴!
    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莫奈十大名畫,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莫奈十大名畫欣賞 1.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是畫家莫奈在25歲的時候畫的一幅畫,這幅畫是在戶外的時候創作的,畫家運用了印象派的光影手法,畫出了草地上消閒的紳士淑女
  • 古典十大名畫,第八幅真的是美極了,你喜歡哪一幅呢?
    小編最喜歡的一幅畫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一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的少女有沒有給人一種舒適的視覺體驗:順便給各位觀眾老爺再推薦幾幅名畫。1、《自由引導人民》,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於1874年被羅浮宮博物館收藏。無論是從畫面構圖還是整體氛圍來說都是精彩絕倫。
  • 每天看懂一幅名畫丨莫奈《韋特伊附近的罌粟花田》
    《韋特伊附近的罌粟花田》1879丨莫奈(法),帆布油畫,71.5x91.5cm藝醬正說:《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Champs de coquelicots pres de Vetheuil)作於1879年,當時莫奈的生活相對穩定。
  • 100幅世界名畫欣賞《向日葵》,將熾熱的陽光表現在畫布之上的人
    上次我們將跟大家一起欣賞100幅世界名畫《吶喊》,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另一幅作品《向日葵》。《向日葵》這幅作品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無論是我們在課本上所見,還是在生活中,他好像到處都有存在過,讓人記憶深刻。《向日葵》這幅作品由荷蘭畫家梵谷所作,現今世界上共有六幅存在。
  • 【名畫賞析】梵谷-《加歇醫生像》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其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 在梵谷去世之後,梵谷的作品,《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於全球最著名最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
  • 華為主題在手機裡開起了博物館,這十大世界名畫哪幅是你的最愛?
    浪漫主義:動人的感情色彩與藝術魅力●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自由領導人民》是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使得此畫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
  • 《三十而已》中被錯認的名畫《睡蓮》,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比如,劇中有一幕是顧佳在王太太家中,看到了王太太買來的世界名畫,見多識廣的顧佳都驚掉了下巴。王太太沾沾自喜地向顧佳介紹:這是她在拍賣會上拍下的梵谷的《睡蓮》。梵谷的《睡蓮》?原來這個土豪王太太,豪是真的豪,土也是真的土。就像顧佳後來對她說的那樣:梵谷畫的最出名的是向日葵,那幅《睡蓮》是莫奈的作品。
  • 梵谷名畫《奧維爾的教堂》
    梵谷創作這幅油畫的地點是奧威爾小鎮,當時為保羅.塞尚一類的印象主義畫家所珍視的地方。在弟弟提奧的建議下,他前往此地拜訪加歇特醫生。從1890年5月21日起,梵谷一直留在奧威爾直至同年7月29日自殺逝世。在這短暫的時間裡,梵谷共創作了60幅油畫和不計其數的寫生。
  • 《Dust my shoulders off》中的十二幅世界名畫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這首歌依然吸引著我,更重要的是這首歌的MV,讓學設計的我欣喜萬分,最近又重刷了好幾遍MV,裡面的名畫場景吸引著我去了解這些名畫的背景故事,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這部MV模仿了12張名畫場景,還有一個Cosplay名家的場景,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這部MV的名畫場景: 1、夜遊者;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1942年創作。
  • 美學藝術:解讀西方藝術價值最高的20幅油畫
    達·文西在離開令他失望的故土時,帶走了一批珍視的作品和文稿,其中就包括沒交給訂畫人的這幅油畫。《蒙娜·麗莎》,據流行的說法,是達?芬奇為佛羅倫斯商人喬孔多的妻子蒙娜?麗莎畫的肖像,所以在西方,它還有個標題,即《喬孔多夫人》。達·文西為她作畫的時候,她年僅二十四歲。這位婦女剛剛失去自己心愛的女兒,常常悲哀抑鬱。
  • 藝術欣賞:解讀西方藝術價值最高的20幅油畫
    達·文西在離開令他失望的故土時,帶走了一批珍視的作品和文稿,其中就包括沒交給訂畫人的這幅油畫。《蒙娜·麗莎》,據流行的說法,是達?芬奇為佛羅倫斯商人喬孔多的妻子蒙娜?麗莎畫的肖像,所以在西方,它還有個標題,即《喬孔多夫人》。達·文西為她作畫的時候,她年僅二十四歲。這位婦女剛剛失去自己心愛的女兒,常常悲哀抑鬱。
  • 人體藝術:解讀西方藝術價值最高的20幅油畫
    達·文西在離開令他失望的故土時,帶走了一批珍視的作品和文稿,其中就包括沒交給訂畫人的這幅油畫。《蒙娜·麗莎》,據流行的說法,是達?芬奇為佛羅倫斯商人喬孔多的妻子蒙娜?麗莎畫的肖像,所以在西方,它還有個標題,即《喬孔多夫人》。達·文西為她作畫的時候,她年僅二十四歲。這位婦女剛剛失去自己心愛的女兒,常常悲哀抑鬱。
  • 梵谷畫作被盜!警方發現這些細節…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
    ▲ 梵谷《紅色罌粟花》2010年8月,埃及的哈利勒博物館開館後不久,該館工作人員發現梵谷的名作《罌粟花》不翼而飛但是數小時後被警方找回。這幅畫總計在該博物館被盜過兩次,1977年,《罌粟花》首次在哈利勒博物館被盜。10年後,在博物館成立100周年之際,畫作終被政府找回。
  • 名畫賞析-梵谷最出名的34張油畫作品
    畫家有一個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額、一個強有力的鷹勾鼻子、三角形不對稱的臉孔和那突出的顴骨、下陷的雙頰,他的形象給人以極其深刻印象。梵谷的自畫像,往往成為對畫家心理探索的佐證,是畫家性格特徵的一面鏡子。畫家在描繪自己時,敢於剖析,毫不掩飾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卻又是最為動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於他的「割耳朵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此刻,畫家已找到了他內心的自我平衡。
  • 美術館之世界名畫500幅鑑賞——《紅磨坊的舞會》 雷諾瓦
    美 術 館 世界名畫500幅鑑賞 紅磨坊的舞會1876年雷諾瓦法國131cm×175cm布油彩巴黎奧賽博物館
  • 紀念梵谷逝世130周年——​透視梵谷的朋友圈
    莫夫既是梵谷的表妹夫,又是梵谷的繪畫老師,對梵谷影響很大。他在畫室裡教梵谷學習繪畫的基本技法,要求梵谷掌握素描的線條要素,他告知梵谷:「不管是素描還是油畫,都要從畫人物開始,因為人物是所有畫種裡最難學的,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