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世事時,總覺得紅豆相思太俗,這樣的詞只適合二八少女的情竇初開,浪漫卻不深情。高中讀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時不經讚嘆溫不愧為花間鼻祖,把暗戀中的少女情態描繪地入木三分;初讀「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時覺得思戀之情平淡,也難以相信這是出自那個寫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詩佛王維之手。後來閱歷漸長,再讀《相思》時,恍然大悟,詩人是在克制相思,所以讀來平淡,詩裡實則暗藏深情。被稱作詩佛王維到底是怎麼把俗世之清寫得真摯動人。
王維的一生都在開外掛。公元701年,王維出生於名門河東王氏,是個不折不扣的少年天才。十五歲時王維就全面發展,不僅能詩能畫,還極具音樂天賦。王維在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大樂丞,諺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王維考上進士卻只有二十歲,是真正少年得意。
上天在王維仕途上開的最大玩笑便是安史之亂。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沒來得及逃走,被迫受偽職。其間,王維有感於此事作詩一首,剛好被來探望的好友裴迪記下,詩云「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至德二年(757年),唐軍收復長安,由於王維曾任偽職,按律當死。這個時候王維作的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詩救了他,最重要他的弟弟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最終逃此一劫。後來王維更是官至右丞,最終在輞川的別墅安然離世。
我們來說《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簡短、娓娓道來的詩雖然稱不上人間絕句,但讀過的人一定十分難忘。
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所以歷來被認為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我卻不認為僅僅如此。紅豆相思一直是男女之情,這首詩裡固然表達了對友人的牽掛,何嘗不是詩人內心深處對妻子情感的外化。這種愛潛移默化地在詩人的生命裡,筆下自熱流露。
王維的妻子在開元十九年(731年)前後去世,王維並沒有續娶,要知道王維是名門望族,更官運亨通。在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下,三妻四妾也不為過。有人說王維一生都沒有給自己的妻子寫過詩。那你肯定知道蘇軾寫了《江城子》來悼念亡妻,裡面一句「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使多少讀者潸然淚下,但是啊,他卻仍有三任妻子。王維如果不深愛妻子, 那這首寫給友人的《相思》裡的深情從何而來。
王維名維,字摩詰。他的父母信奉佛教,以《維摩詰經》為他命名。王維晚年更是無意官場,致力於參禪悟道。《莊子》中記載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以歌當哭。禪宗、道宗都不言愛情,這也是王維現存四百多首詩無一寫妻子的原因之一。
有的深情是「得成比翼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熱烈,詩佛的深情是「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