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的世界充滿天真,孩子的想法更是天馬行空,讓人捉摸不透,所以一些有趣的童言童語,總會把我們逗笑,總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歡樂和感動。
這是因為孩子們的日常所見所聞對他們的影響,是父母的行為言行對他們的心理刻下的印記。
01小男孩拿著自己的B超單這樣問大夫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山東一個小男孩因為肚子疼,家人便帶他去醫院檢查,大夫給小男孩做了B超,做完B超後,小男孩非要自己拿給大夫看。
當小男孩拿著B超單子時,卻關心地問了大夫這樣一句話:「我是不是懷孕嗎?」
小男孩此語一出,頓時讓大夫和家人大笑不止,其實小男孩只是腸胃不適,身體並沒有其他問題。
原來這個小男孩的媽媽懷孕二胎,懷孕產檢做B超時候,經常帶著小男孩,所以小男孩以為只有懷孕了才會做B超。
看了小男孩可愛的舉動後,有網友調侃說:大夫應該告訴小男孩,他懷了個奧特曼!
02「人小鬼大」,我們經常用這個詞來形容孩子的一些特別的行為。
其實,像這個小男孩這樣天真的想法和行為,很多小朋友都會如此,只是有的是充滿了樂趣,逗笑大人;有的是孩子的行動太溫暖,感動了大人;更有的孩子因為太懂事,而讓大人心疼。
1、逗笑媽媽的童言系列
a、遲來的道歉:
6歲的明明問媽媽,「這是真的嗎?我出生的時候正好是在半夜裡?」「是的,孩子!」「唉,對不起,我半夜裡把您吵醒了吧?」
b、應該說謝謝:
奶奶看見孫子小明在地上到處爬,弄得衣服髒得要命,她生氣地對孫子說道:「明明,看你的衣服把地板上的灰都擦乾淨了,你叫我怎麼說呢?」小明:「奶奶,你應該對我說『謝謝』。」
c、高興太早:
小光在幼兒園裡上課不安分。老師多次警告他,可他還是一臉興奮地在凳子上左搖右晃。老師生氣地說:「小光,什麼事這麼高興啊?」「我爸爸答應了,等我長到18歲,就給我買車。」
2、感人系列
在人來人往的地鐵上,坐著一對母子,男孩大概六七歲,媽媽也比較年輕,也許是因為媽媽太累了,媽媽坐上地鐵沒多久就開始打哈欠,瞌睡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坐在媽媽旁邊的兒子看到了昏昏欲睡的媽媽,便輕輕地將媽媽的頭放在了自己的腿上,就為了讓媽媽睡得舒服點。
地鐵內其他乘客看到這一幕後,實在太暖心,於是拍下了這一幕。網友看到後紛紛誇讚小男孩:太暖心了。
其實,孩子的一些行為,就是家長行為的「映射」,只有家長做了好的榜樣,才能給孩子積極正向的教育影響。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一生中對孩子影響最重要的角色,所以說,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不可估量。
03為什麼說孩子的行為是家長行為的「映射」?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而在他們年幼時,父母與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所以父母也就成為他們最重要的模仿對象。
孩子從父母那裡的所見所聞,他們會記在心裡,當他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時,第一時間也會套用父母的行為語言。
如果父母行為習慣較好,孩子也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父母言行有問題,孩子同樣會模仿內化到自己的行為中。
就像文中說到的小男孩就是如此,因為跟著媽媽一起做產檢,從媽媽的和大夫的交談溝通中, 他知道了B超只有懷孕了才會做,所以當他身體不舒服做B超檢查時,才會問出自己是不是懷孕的問題。
04父母應該如何正向「映射」孩子的行為習慣?
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中父母的行為和家庭氛圍如何,都會在孩子的行為習慣中表現出來。
而父母的三觀正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孩子因為年齡小,還沒有經歷其他社會中的歷練,所以能影響他們三觀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加拿大的一位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做過一個研究兒童行為模仿的實驗:實驗分為兩組,每組都是一個人成人,一個毛絨玩具,還有幾名兒童。第一組是成人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玩玩具,第二組的成人則對玩具拳打腳踢。之後在對孩子的觀察中,班杜拉發現,第一組孩子的行為是坐在那裡一個人玩著玩具,而第二組的孩子則對著玩具又打又踢。
由此可見,成人的行為會引起孩子的模仿,而成人的思想觀念更是會影響孩子三觀的養成。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德萊賽曾說: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他更溫柔和完美。
家庭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獲得溫暖的首先要地方,父母的關係直接關係到家庭氛圍。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在輕鬆與愛中成長;反之,孩子就會變得敏感缺乏安全感。
05艾米兒育兒 有話說
培根說過,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
只有家庭氛圍好,父母感情好,並且家風好的家庭,才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而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是陽光的,開朗得,自信有主見,行為有教養。
看了文中小男孩拿著B超單子問大夫「我懷孕了嗎?」的畫面後,您覺得小男孩可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