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乘
↑
12點鐘
↗ ↘
零用 ← 9點鐘 天算 3點鐘 → 除淨
↖ ↙
6點鐘
↓
減奉
我們從人算進入天算,以這個「加減乘除」為實際運用。除是為了淨,用不斷的「除」把我們自身多餘的東西淘汰掉,以實現我們自身的純淨。
純淨之後,我們變成了本真的自我,是真我態。真我態自然體現的是真我的作用。真我作用怎麼運行?首先,走減法運算。
減是為了奉,把自身有的奉獻出去,好的都給別人,別人不要的我們拿過來用。
就是說,把我們自身歸零,歸零之後,用別人不用的我們再次加工,這個過程叫「變廢為寶」,是再次將無用變為有用的過程。
當這個寶被我們創造出來之後,它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價值,這個價值讓我們獲得了加倍相乘的回報。
如此,加減乘除這個計算過程算是走了一個四線的完整。也是我們從人算走向天算的這麼一個升級路徑。
想一想,人的特性是什麼?是不是都想要好的、不想要不好的?都想擁有更多、不想失去更多?既然如此,我們就順應人性,把別人不要的變為我用,把別人想擁有的施以奉送。
也就是說,我擁有什麼,我把這個擁有權奉送給你,而我只要使用權,我使用,但是我不佔有,這叫「擁而不有」。看似我擁有這個東西,實際上它的擁有權並不在我手裡,我只是行使使用的功能。
這裡面呢涵蓋了一個「三」的思維,我們把它剖析出來。如圖:
升華
↑
有用權(主體)
↗ ↘
(左基)使用權 ← 佔有權(右基)
↓ ↓
留用 淘汰
我們淘汰這個佔有權,留用這個使用權,然後去升華這個有用權。什麼叫「有用權」?就是把這個使用過程中可以變廢為寶的東西創造出來,把它從無用變得有用,我們抓住這個權,這是能夠走向可持續的權。
也就是說,你的思維裡面要有一個「汰留升」的概念,它是基於三,我們按照這個三的路線去操作,你會發現你快樂很多。
遇見人事物不再以佔有為目標,僅僅是使用,而且,在這個使用的過程中還能發現更多的有用,這就是讓這個「用」和「有」走向了可持續的永恆。
我們常說:無用方為大用,無中才能生有。就是這個意思,只有把這個用減除到極致,然後我們才能從低谷再次躍升,從而跳到更高層。這就是「躍層思維」。
躍不是直接向著高處跳,而是找到能夠躍到高處的那個最低谷,先跳到那個低谷裡,然後藉助低谷的反作用力一下子躍到最高處的那個目標。
就像羚羊跳,它越是想跳得高跳得遠,就得朝著中間往下的那個點用力借力,然後才能縱躍向上,跳到最高最遠處。因此,中間的那個低谷階段很重要,我們要在低谷裡面足夠的穿越,然後才能再次躍向高層。
所以說,低谷穿越的時候就是我們扔掉佔有權的時候,是我們從無中生有的時候,是我們從模仿變成創造的時候。
這個用的是什麼原理呢?拋依原理。一個東西,我先把它拋出去,但是,我手裡留著一根線,牽著它,我拋出去的越遠,它回來的作用力就越大越強。、
就像放風箏,無論這個風箏我放的多遠,它始終還是被我所用。但是,別人都看到了風箏的美景,這是把好的留給了別人,我們去做這個有用者,去放風箏。
但是,你放風箏的時候是最開心的,因為這個風箏放多高、放的好不好時刻牽動的是你的能量,你的能量在支撐著這個風箏。這個過程就是創造過程,是我們的能量在創造,從而生出了風箏這樣的美景。
也就是說,我們做創者,你會獲取最大的樂能,對於風箏,我們只有使用權,絕不佔有。你要是把風箏佔有在手裡面,那你放不出去。
放不出去就實現不了風箏的價值,你把寶貝雪藏了,那這個寶貝還有什麼用呢?我們應該是把這個寶高高的放在天上,任他人觀賞享用,這才是風箏的價值所在。
那麼,風箏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了,它能不願意被你所牽制嗎?自然是願意的。所以說,你越是往天空裡面拋放它,它對你越是依賴的緊密,這時候就不是無用的依賴了,是能讓它可持續有用的依賴,不一樣。
這就是「拋依」,越拋越被依,先揮之即去,再召之即來。我們擁而不有就是這個意思,你這個東西拋出去了,扔出去了,對你來說沒用,是個廢物,但在我這兒來看,它就是個沒有變成寶貝的顯態廢物,看起來像廢物,其實加工過以後就是寶物了。
這就是把我們熱愛寶的這個習性給汰掉,你得熱愛變廢為寶,這才行,因為這更符合可持續。揮之即去,揮的是對當下這個寶的留戀,召之即來,召的是未來那個寶的創造,哪個更高?
所以,我們學會加工廢物,這就是讓自己多了一項全新的技能。
想一想,每個人手裡邊是不是有很多的廢物?也許他的寶也很多,但是你要想得到他的寶,那是難上加難,不如化繁為簡,我們不要他的寶,只要他不要的寶。這個不要的寶我們把它回收過來,再加工加工,然後就變成了新的寶,而這個新的寶能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就是「收破爛」的價值所在。也許我們看起來並不那麼「有錢」,但是,我們可以把那個沒錢變成有錢,這就能讓我們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
因此,你可不要小瞧收破爛的,也許人家很低調,但人家低調的背後也許就是高調的奢華呢?我們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以他的職業取人,這樣會讓你陷入無邊的幻象中。明明自己就是個二貨,還非裝的跟智者一樣,這就真的二貨了。
其實呢,這運用的就是一個「代償機制」。什麼叫代償?我為你付出精力,你給我一堆破爛,誰也沒有獲利,但誰都能從中受益。執寶者汰掉了他的一堆破爛,省去了佔用的空間,變寶者收走了一堆破爛,生出了更多的變廢為寶的材料,這真是一舉兩得。
用代償這個機制去運行我們的這個拋依原理,在放掉擁有權的同時生出有用權,繼而變廢為寶,創造出新的價值,這是我們從人算進入天算的這麼一個實際路徑。
那麼,這個人算和天算到底是什麼區別呢?為什麼我們要汰人算進天算?因為人算總是不如天算,多簡單的道理!
所以說,我們運用天算系統,活在天算之中,那就是老天爺替我們算帳了,那我們豈不是很輕鬆?
老天爺怎麼替我們算帳的?我們替天幹活、為天打工,然後,這個地就為我們打工,就為我們幹活,是這麼一個邏輯。也就是說,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圖:
人(主體)
↗ ↘
(左基)地 ← 天(右基)
現在我們是人,所以以這個「人」為主體。當人做主體的時候呢,這個人就要為天去幹活,成為天的打工仔。你去為上天的煩惱操心,那上天就會把你的煩惱交給大地,讓大地去解決你人上的煩惱,如此,我們天地人算是正向循環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ABC的關係,A對B好,B對C好,C對A好。那麼,中間這個B對A起的是一個什麼作用呢?轉錄的作用。
說「轉錄」你可能不太明白,就是說,你的好經由別人的嘴傳播出去了,然後聽到你好的這些人會反過來對你好,就是這個意思。
換句話說,你的口碑好,那你的待遇就高,這下聽懂了吧?
那麼,這個B起的轉錄作用就是記錄你當下的好,把它轉達給別人,亦或是變成祝福,禱告給上天,那麼上天就會過來調配給你待遇。也許是好運,也許是幸運,也許是其他的什麼運,反正,你有運了,那你就活在了天算的運籌帷幄之中。
因此,做人沒那麼麻煩,我們只要不把自己當人,就十分OK。你把自己當天的打工仔,天天為天操心,那這個天就為你的事操心去了,根本不用有任何擔心。
之所以你還有擔心,那說明你為天操心的這個心不夠,或者行為不夠,你還沒有操到天的心,沒有做出成果來,所以,你這個擔心老是去不掉。
現在呢,完全地放掉這些,沒有必要,我們就秉住一條:天的打工仔,我來當,誰都別跟我搶,我也不跟誰搶,這樣,我們大家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多好啊!
當然,最好的狀況是大家都為這個天打工,那麼,我們就進入了完全的正向循環。都為天打工了,那天不得大力支持我們呀?什麼時候我們有了困難了一定會想辦法幫助我們解決的。
當然,這個「幫助」是體現在「人」上面。因為上天幫人也需要載體,可不是說真的出現上天這麼一個人過來幫你,不是那回事。
現在明白這個天算系統了吧,它很簡單,根本沒有那麼複雜,複雜的是我們人的腦袋,是我們這個人腦把它搞複雜了。現在從這個人腦回歸神腦,用神腦思維去運行我們這個人腦,那你這個人腦的智商一定百倍提高。
因此,我們從該定,上天給我們什麼,我們就接住什麼,不要再自己動腦子想個什麼,那都是虛幻。實實在在地幹活,心安理得地享受待遇,這才是美好人生,這樣的人生多美好啊!
行,今天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