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我不會?|看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20-12-16 碎片公會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的事件,正在越來越頻繁地發生。但新聞爆出來,不過24h熱度又退去,很難出現持續關注,更不用說令人滿意的處置結果。

最近因某些原因重看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覺得還是應該寫一寫我感受到的心碎。對於性暴力這件事的認知,我覺得所有人都能從中得到強烈的共情,特別是女孩子。

裡面的老師叫做李國華,他的套路很簡單,以補習為名把小女孩房思琪騙到他的公寓,再強上。

書裡是這麼寫的: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脫下褲子)掏出來,我被逼到貼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房思琪在書裡說:

「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可以化約成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我們該如何責怪小孩不懂得拒絕,不懂得保護自己呢?李國華五十歲,閱歷無數。女孩子才十三歲,剛剛開始對社會睜開眼。她們什麼都不懂。面對「被強暴後」的自己,她們甚至只能說服自己愛上施暴者,因為老師在事後是這麼說的: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喜歡老師,老師喜歡你,我們沒有做不對的事情。這是兩個互相喜歡的人能做的最極致的事情,你不可以生我的氣。

她們只能想,既然老師是愛自己的,那麼這件事就一定是美好的。她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填補內心的傷害。

看到這裡的時候真的覺得好慘烈。

其實性暴力對人的影響絕不止是那一瞬間的身體痛苦,而是長時間的來自心理上的壓力和應激後反應。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社會性」的,或應該這麼說,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社會協助施暴者完成。

比如,13歲的小女孩面對長輩不懂拒絕,對防衛性侵害缺乏敏感度,而同時又根深蒂固地有一種對性的汙穢、罪惡的認識。引用書裡的話說,

「李國華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

再比如,嚴重缺失的家庭支持。房思琪在事情發生後,曾經試圖在家長身上進行求助,但這些信號都被忽視了。

比如書裡有這麼一段: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種天真的口吻對媽媽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誰?」「不認識。」媽媽接著說:「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思琪不說話了。她一瞬間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

就這麼一句話,堵住了思琪想要展開討論的可能。因為她知道,自己一定已經成了媽媽心裡勾引老師的「這麼騷」的人,絕不可能得到幫助和理解了。

還有這麼一段: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房思琪的痛苦從此只能深埋心底,再沒有向外界求助的可能。相同的性侵持續了很長時間,而出於罪惡感、羞恥感的折磨,房思琪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耽誤了學業,損害了身體。在終於通過寫作作為發洩的出口,出版了這本書之後,2017年,她最終還是逃不過這個夢魘般的經歷,選擇了自殺,年僅26歲。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真實而讓人過於心痛。

我們太缺乏對性暴力的正確認知了。要求完美受害者,認為是女性穿太少的錯,覺得性侵害不過就是那一瞬間身體的疼痛,覺得性暴力後的女孩就髒了……哪一條不是深入人心的認知?但都是錯的啊。

性教育在當今的社會,一方面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它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所有關心新聞的人都知道,一直有孩子在某個角落遭受侵害,但沒多少人真的嚴肅地去做什麼。因為我們中國人從來都不習慣公開談論性話題。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沒有成體系的知識和工具做支持,沒有相應的社會政策和關懷的環境,父母本身可能也缺乏相應的溝通技巧和知識儲備。要開口,很難。

再遠一點,其實所謂的性教育,更廣泛地來說還是愛的教育。孩子缺乏對愛的正確認識,就會如同房思琪會被老師說「我是愛你的」這種話術所輕易控制。孩子稍微大一點,在面對近兩年頻繁曝出的PUA、情感虐待、家暴等等問題時,可能也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

最近看新聞介紹殺豬盤,說大學畢業、受過高等教育的男女在相親網上碰到鍾意的對象,結果就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欺騙,甚至把辛苦存下的積蓄全部打給了對方。這就是很明顯的被PUA吧。其實說起來,能夠輕易的被PUA話術所控制,都和少年時期有沒有建立正確的身體權利、性別平等、人際關係、健康、尊嚴等方方面面的教育有關係。

可是這些學校不教,家長不管。我們每個人是否能夠身心健康地順利長大,真的都是件充滿了運氣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在早年間度過了不安全感、缺愛、甚至遭遇性暴力這種意外傷害之後,都只能靠自己慢慢走出陰影,而這是一件太難太難的事情。

房思琪的事情一定還在發生著,這一刻,我想你也聽到了遠方的哭聲。

插圖來自相關電影《嘉年華》《素媛》。

相關焦點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對女孩來講 猥褻是一生之痛
    儘管我、我們都無法改變「房思琪」的遭遇,但我想還是有必要將這本書告訴更多的人。"這只是一本書你們說你們不敢看,這是我的人生你們卻要我活下去。"《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被稱為「向死而生的文學絕唱」,小說以作家自身經歷為原型將本人完全代入。
  • 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作者林奕含,匆匆一生如流星劃落人間!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本特別的書,首先它是關於性侵兒童和家暴的一部書,還有它的作者,是年僅26歲就自殺身亡的林奕含。更特別的是,這本書改編自真人真事,就是書的內容源自林奕含的親身經歷。不得不說,林奕含在2017年自殺時,年僅26歲,這是何其的錐心刺痛,才會有這樣的慘局。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了性教育,我們的孩子就安全了嗎?
    可能源於對自己性知識匱乏的強烈不安,自懷孕起我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早早買了一堆性教育方面的繪本,還將兒童性教育主題的動畫片看了個遍。為此我常常被身邊的朋友笑話:「你們家一個男孩,有必要如此緊張嗎?
  • 那青春的疼痛,讓初戀不再是樂園,願「星星」不再是下一個房思琪
    星星的遭遇讓我想起了房思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作的,林奕含少年時遭受補習老師的性傾,陷入抑鬱,曾3次自殺未果,她也曾想要尋求法律的幫助,可現實令她太失望了。她將自己的經歷寫進了這本書裡,最終她在26歲上吊自殺,結束了年輕美麗的生命。
  • 悅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個成長中諱莫如深的故事
    復樂園當我看到標題時,我以為是會講述精神失常的房思琪好了,強J犯得到法律嚴懲。然而不是這樣的,遭受巨大壓力的房父房母搬走了,但還是一若往常的過活。周圍鄰居還是圍坐一起高談闊論,強J犯李國華也在其中。多麼諷刺的「復樂園」。樂園已失,安能再「復」?關於作者林奕含,出生在中國臺灣,90後,是一名作家。我希望關於作者,就介紹到這裡。可是,並不可以。這樣年輕的作家,我很少去看作者簡歷。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以道貌岸然為名,做汙穢腌臢人師
    文 | 雪憶柔悲傷有一片海那麼大,好似無限蒼穹都容納不下,這是我看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第一個感受。我不相信有人讀完它後會無動於衷,如果你感覺不到疼痛和悲傷,那是你沒讀懂這片樂園的苦澀。真正可以傳世的文學作品一定會給人以啟迪,而這部由已故臺灣青年作家林奕含所創作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絕不止於給讀者以警醒,而是為整個社會敲響警鐘。一個在小小年紀就遭受老師侵犯的女孩,她用生命寫下了這部向死而生的作品。
  • 樂讀筆記 | 成為一個對他人痛苦有想像力的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第2期樂讀筆記中摘抄的作品,來自臺灣作家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折斷的「初戀」,可怖的「樂園」。房思琪的「初戀」是老師,因為老師把她翻面,把自己塞進去。那年教師節思琪13歲,這個世界和她在書本裡讀到的不一樣。
  • 林奕含唯一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講述本人經歷嗎
    2009年畢業於臺南女中的林奕含,以滿級分考上醫學系的林奕含,27日傍晚在住處被家人發現上吊自殺,今年2月出版首部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熱銷,進入五刷,出版社今早公開林奕含父母聲明,證實書中描述皆為女兒當年曾被補習班名師誘姦,引發痛苦憂鬱的真實記錄,引發震撼。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告訴我們不應該只是讀書,還應該行萬裡路
    大家好,我是申浩,希望每個看我文章的人都事業有成,家庭和睦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林奕含是否是否側面也想給我們說這麼一個道理書中主人公,房思琪、許伊紋、劉怡婷都是讀萬卷書的人。他們與其他人的不同是:她們讀波特萊爾而不是波特萊爾大遇險,第一次知道砒霜是因為包法利夫人而不是九品芝麻官。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別讓「鮑某明」們傷害更多的「林奕含」
    在這個新聞讓很多人憤怒的同時,另一本同樣是講未成年性侵案的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豆瓣書單把這本書推到了圖書推薦榜第三位,我想,這也是聲援這個女孩的一種方式,提醒大家,悲劇不應重來。1天才少女與天才老師作為小說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向被讀者當成作者林奕含的自傳,或者說,某種程度上,房思琪就上林奕含,林奕含就是房思琪。
  • 拾書|女孩,不應被任何理由誘姦——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懵懂年紀的少女對於性和愛還不熟悉時,面對這種情況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想到這裡,小編不禁聯想起之讀過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所以今天想分享給大家。沒有了解過這本書的背景的情況下,你大概會以為這是一本普通的關於初戀的小說吧。不過用一句話來說,這是一個美麗的文學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和林奕含,都是讓人沒有勇氣回看的記憶
    「因為慚愧,受害者已經離世,加害者仍然逍遙;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距離林奕含去世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如果不是有心人,或許我都已經忘了這個女孩,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的瑣事太多,要記住的事情太多,而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所記住的東西實在是有限;另外一個就是這種痛太沉重,這段記憶過於壓抑,讓我很難有勇氣再去回看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房思琪的悲劇,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是由臺灣已故作家林奕含所寫的小說,小說內容根據林奕含13歲時遭遇補習班老師性侵的真實經歷而創作完成。就像這本書結尾所寫的那樣:「不用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房思琪式的悲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是房思琪周圍的人,甚至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個女孩順利活下來,要躲過多少子彈?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01《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應該人人必讀。而要解讀這本書,也要先解讀作者林奕含。人們隨後從她留下的唯一出版物《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讀到了一切的罪惡之源——小說裡的國文教師李國華,現實中的補習班老師陳星,對年輕女孩們長期性侵犯。而對於這本書,作者林奕含有自己的推薦:一位文學天賦極高的美麗女子,想用手中的筆去吶喊,去自救。也尋求過法律武器,但都失敗了。
  • 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詞句不容易理解
    大家好,我是申浩,希望每個看我文章的人都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初讀小說時,讓人感覺無法一口氣讀下來。很多詞彙讓人耳目一新,或者讓人思維暫停。當然我說的是大部分小說。而林奕含這本書你如果直接一目十行的去讀,可能無法深入的去了解她所描述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由無數個古典詞彙和新式詞語組成。無法直接的去理解她的意思,需要撥開辭藻的外殼,去解析詞句本身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它能代表、能聯想的內容。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還有多少人沒有聽說過?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還有多少人沒有聽說過? 」我寧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 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
  • 開卷|《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文學是否是「巧言令色」?
    她在生前留給世人一部根據自身經歷改編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按照林奕含本人的話來說,這是關於「一位少女愛上強姦犯」的故事。作為學中文的人,林奕含對於文學的純粹美有一種近乎痴迷的信仰。在她生前接受的一則採訪中,她不停地發問,為何強暴房思琪的李國華或是李國華的生活原型,自己的高中國文老師,這些學文學的人 「怎麼可以背叛浩浩湯湯五千年的文化語境?」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悲劇是把美撕碎給人看
    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林奕含在書中如此寫到。有人說集中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殘忍的屠殺。01「悲劇是把美撕碎給人看。」魯迅曾說過「悲劇是把美撕碎給人看。」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房》是三年前林奕含自殺的消息出來後買的書,最近因為李星星的新聞又把它拿出來讀,我先看的關於書本的專訪,後看的書,也私以為,一定要是這個順序,才能看懂書,或者,只有看了專訪,才更知道這是一本講什麼的書。它不純粹是一個關於「女孩子被誘姦」的故事,不是控訴,不是憤怒,但也絕對不是一個會有跌宕起伏 ,會期待劇情反轉的故事。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她留給世人的唯一作品,她用極度冷靜的筆調,講述了房思琪被老師誘姦十幾年,最後精神崩潰變成瘋子的故事。令人悲痛的是,這個故事卻是根據自身經歷改編而成。作者每寫一個字,都像是在用刀剜肉,把自己的傷疤撕裂拽開,袒露的是她千瘡百孔,淌血不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