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八局二公司唐山市東北郊汙水處理廠遷建項目(以下簡稱「唐山汙水處理廠項目」)接受河北省唐山市電視臺記者採訪報導。
中建八局二公司唐山汙水處理廠項目位於唐山市開平區越河鎮,近期規模30萬立方米/天,遠期規模20萬立方米/天,共50萬立方米/天。東北郊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將是唐山市規模最大的汙水處理廠,服務面積達158.2平方公裡,服務人口70多萬人,將極大地改善周圍水體環境,對治理水汙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切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不斷引領城市綠色發展和更新。
該工程運用的「智慧工程指揮中心」集BIM+VR體驗管理系統、「雲築」收貨管理系統、高支模監測系統、工地網際網路遠程監控系統、塔吊運行智能監測系統、3D全息投影可視化模擬系統等六大系統於一體,使用「雲築智聯平臺」把以上單項智慧工地技術措施集成到一起,實現了信息互聯互通、施工管理可視化,為調度指揮提供依據,將資料電子化並錄入,實現各專業圖紙、模型、各類往來文件雲端數據共享,提高協同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慧工地+APP」—將工程納入掌中】
中建八局二公司唐山汙水處理廠項目利用「智慧工地+APP」將建築工地物聯網管理平臺的應用從PC端延伸到了移動端,解決工作場所不固定的問題。雲端管理平臺接收各種終端系統上傳的數據,根據檢測頻率與業務需要,將各類數據定時推送到APP,便於管理人員實時查看並掌握施工現場情況。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現場動態反饋,實施記錄現場安全、質量、進度狀況,實現「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信息化監管目標,將規模龐大、工藝複雜的汙水處理廠工程納入「掌中」。
BIM+VR體驗管理系統
智能化設備展示
「雲築智聯」平臺與工地網際網路遠程監控系統
塔吊防碰撞及可視化模擬系統
【智慧工地—保障施工安全】
通過塔吊運行智能監測系統,實現風速報警、防撞控制、吊鉤高度與吊重監測,解決大型設備監管困難的問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手機APP可隨時隨地查看塔吊運行狀態及報警信息,及時了解每臺塔吊情況。
高支模監測系統,通過系統後臺對模架各關鍵點位傳感器監測數據綜合分析,對超出基準範圍的數據進行預警提示。確保高支模澆築能有利、有序進行,做到科學、安全施工。
生活區「答題上網」管理系統,在實現工人生活區無線網絡覆蓋的同時,創新設置了安全教育答題驗證上網系統,讓工友在享受「網絡衝浪」的同時接受安全教育、強化了現場的管理。
工地網際網路遠程監控系統,通過手機APP和PC端對現場的多方位實時監控、歷史回放、遠程訪問,足不出戶便能輕鬆解決施工場地人多不易管理的問題,施工現場的安全與進度得到了保障。
施工區無線電子巡更系統,能夠監督管理巡邏人員是否按規定路線,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巡邏規定數量的巡邏地點,實現了技防與人防協調一致,可有效提高巡邏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積極性,及時消除隱患,防患於未然。
【智慧工地-引領技術創新】
BIM是由二維圖紙到三維模型的轉變衍生技術,是從傳統施工中被動「遇到問題」到主動「發現問題」的一個轉變過程。BIM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智慧工地的建設當中,依託BIM模型開發的管理平臺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BIM模型的精確度決定了智慧工地的開展程度。
中建八局二公司唐山汙水處理廠項目開工伊始便成立BIM管理小組,BIM小組各成員均為相關專業本科畢業,具有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並能熟練操作BIM相關軟體,熟練掌握本專業業務,熟悉BIM建模。通過BIM技術的實施,打造區域性科技示範基地,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工程成本。
初沉池反吊膜複雜結構三維展示
樣板標準做法與三維展示
【智慧工地—強化勞務管理】
勞務門禁實名制管理系統,將勞務工人信息錄入門禁管理伺服器,工人必須刷卡或人臉識別出入場區,系統自動記錄每個工人出入場區的時間,並與監控錄像共同保存,有效解決了建築工地環境複雜、人員雜亂、缺乏有效管控,導致施工設備材料被盜、施工人員存在安全隱患、勞資糾紛等問題。
BIM+VR體驗管理系統,通過VR設備結合BIM創建的施工現場模型,對高處墜落、火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安全教育項目的虛擬化、沉浸式體驗,達到施工安全教育目的。
中建八局二公司唐山汙水處理廠項目負責人譚冰表示,該工程受疫情影響,工期緊、任務重,中建八局項目部全體人員定不負所望,充分發揮中建八局的「鐵軍精神」,在「BIM+智慧工地」的賦能加持下,加速度衝刺計劃目標,確保唐山市東北郊汙水處理廠遷建項目按時投入使用,助力唐山市提出的「全域治水,清水潤城」的總體工作安排。(楊帆、孟範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