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攜手市商務局、大亞灣區在深圳舉行「『惠』聚新材料攜手創一流」招商推介會,向深圳企業發出誠摯邀請。從活動中獲悉,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擬用10年時間,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再造一個石化新材料產業新增長極。
招商推介會上,來自深圳市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卓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清華力合集團、深圳大學材料學院、四海新材料投資基金等深圳新材料行業53家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的高管參與活動。
投資熱土
產業園與石化區「雙劍合璧」構築產業集群發展磁力場
大亞灣石化區已落戶項目91宗總投資約2300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投資佔比90%;2020年實現煉油2200萬噸、乙烯220萬噸生產能力,煉化規模居全國第一;2019年、2020年在「全國化工園30強」綜合實力排名榜上牢牢佔據全國第一位……
歷經多年發展沉澱,大亞灣石化區正朝著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穩步邁進,但大亞灣石化區用地不足的桎梏,讓石化「大堆頭」向下遊延伸的效益在石化區內「有勁使不上」。
為了破解這一瓶頸,惠州在惠東縣白花鎮劃出30.2平方公裡規劃建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與大亞灣石化區形成上下遊互補的石化產業鏈,計劃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石化新材料產業新增長極。
「石化區能夠為新材料產業園提供大量石化產品和初級原料,隨著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殼牌三期等大項目的規劃建設,將會有更多的石化原料供應。」在招商推介會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與大亞灣石化區直線距離僅10公裡,為實現兩個園區之間的物料互供,加強兩個園區之間的融合發展,園區規劃建設了物料運輸專用通道及管廊,未來物料可直接通過專用通道運輸及管廊輸送,大大降低物料運輸成本。
業界認為,兩園「雙劍合璧」將有助於惠州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發展磁力場。
不僅僅是「隔牆供應」的優勢,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惠州立體交通框架建設加速,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區位優勢愈發明顯。
據了解,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距深圳、香港中心區僅100公裡左右,周邊有惠州機場、惠州港、惠州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東至廣惠高速,西臨惠州市「豐」字交通主框架的1號公路,南靠瀋海高速,北依「豐」字交通主框架的橫四路,周邊已覆蓋三橫兩縱高速公路網。
「全球化工品有8萬種,中國生產的產品只有3萬種,缺的主要是一些新材料,粵港澳大灣區下遊企業很多所需材料都只能依賴進口。惠州建設新材料產業園區將大大改善依賴進口的情況。」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先念認為,發展新材料產業園不僅是惠州自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萬億級產業集群所需,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需、我國內循環發展所需,能幫助解決卡脖子的材料供應,生產技術含量高的新材料產品。
服務企業
專班專人服務項目落地建設
2019年5月,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領導小組成立,7月成立指揮部,當前,產業園各項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並啟動基礎設施建設。
據介紹,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實施「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環境保護、管理服務」五個一體化建設。
在空間規劃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按功能劃分為管理研發區、產業功能區、物流倉儲區、公用設施區。管理研發區總面積約0.72平方公裡,集整個園區的行政管理、信息諮詢、科教研發、金融服務、環境監測、應急響應、醫療急救、智慧園區管理平臺等功能於一體,形成園區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中心,是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域。產業功能區總面積約15.11平方公裡,依據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鏈發展分為化工新材料區、合成材料區、精細化工區、先進有機原料區和功能新材料區,總體上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分片區滾動開發。物流倉儲區主要包括為產業項目生產配套的物流運輸及倉儲設施。公用設施區主要包括淨水廠、汙水處理廠、變電站、熱電中心、消防站、危廢處理中心、物料管廊等公用工程配套設施。
據了解,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對入園項目都會成立專班提供專人服務,聚焦「落地、開工、投產」目標實行「掛圖對表」作戰,服務項目落地建設。目前,產業園徵地工作穩步推進,「三通一平」等配套基礎設施已動工建設,熱電中心、危廢處置中心、汙水處理廠等公用工程也即將動工。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招商引資工作已全面展開,今年1月惠州市與恆力集團籤訂了820億元的石化及新材料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產業園建設中下遊及新材料項目;11月3日,與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投資159億元的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協議,該項目將於近期開工建設。截至目前,該產業園已接洽了60多家企業,儲備了一批項目,總投資超700億元。按計劃,該產業園首批產業項目將於下月開工建設。
「深惠兩地有很好的地緣合作優勢,很多企業在惠州落戶,很多深圳知名企業表達了對新材料產業園的興趣。」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會長陳壽稱,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將加強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在各個領域的緊密合作。
「很期待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建設,希望能去考察和加強合作。」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劉劍洪教授表示時表示,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可以瞄準卡脖子的領域發展高端新材料,並輻射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