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日本法務省所屬的出入國在留管理廳,都是從入境外國人個人那裡把握其入境籤證,確認其在留資格以及就業和打工的企業場所。
據了解截止2019年10月底,持有技能實習等就勞資格籤證、以及每星期可打工28個小時的留學生籤證的外國勞動者,在日本有大約166萬人。
通常,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要求外國人在入境時,就要提交《僱用契約書》等書面材料,然後確認這些工作是否與他們的在留籤證資格相符。
但是,由於這些信息都是個人提交的,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很難把握這些外國人所在的機構,到底有多少名外國人勞動者,以及他們的工作狀況。
而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今後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要求:有外國人就職和打工的企業場所、以及外國留學生所屬的學校,必須義務性地直接向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提供外國人就職、打工信息。
簡單地說,今後將讓外國人就職和打工的信息來源,從個人轉向企業機構。
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表示,改變管理舉措,是為了加強數據化管理,進而監督企業機構正確使用外國人勞動者。這是在日本勞動力短缺、外國人勞動力持續增加背景下,一種保護性的舉措。
從2020年度開始,出入國在留管理廳開始製作有關接受外國人勞動力企業機構的資料庫,大約有24萬個企業機構以及大學、日語學校等都被收入其中。從2020年春天開始,這些企業機構以及學校,必須「義務性」地向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提交所用外國人勞動力的在留卡號碼。
總的來說,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希望今後通過企業、學校來掌握外國人勞動力的情況。企業、學校的操作若被判斷為合法合規,則今後在提交外國人勞動力、留學生的在留資格申請時,其審核流程會相對簡捷高效。
相反的,如果企業和學校在操作上有可疑現象,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將會加強監督,更加嚴格地審核他們提交的在留資格申請材料。
另一方面,日本入管從今年開始將嚴格打擊非法滯在、非法打工,以及持偽造在留卡的在日活動。
以往很多僱傭外國人的企業,為了能夠確保勞動力,或許會對在留卡的有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今後隨著入管法的修正以及鑑別在留卡真偽的措施出現,這一情況將會變得越來越嚴格。
因為如果發現非法打工的外國人,處罰的對象不光是非法打工的外國人,僱傭該名外國人的事業主也將被嚴格處罰,將被判處不法就勞助長罪,面臨3年以下刑期或高達300萬日元的罰款。
目前,僱傭偷渡入境日本以及籤證過期的人員;僱傭以旅遊探親身份來日的人員、以及留學生等不按資格活動的人員;持特定籤證來日,從事其它工種的務工人員,以上幾種均為非法打工。
通過這樣的辦法,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國人勞動力在日本的工作環境。當然,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這個舉措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改善日本勞動力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