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張敏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你覺得小鵬汽車市值會超理想嗎?
鈦媒體編輯丨張敏
繼蔚來、理想之後,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小鵬汽車也順利在美股上市。
北京時間8月27日晚間,小鵬汽車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XPEV」,開盤價為23.1美元/ADS,較發行價上漲56%,截止收盤,小鵬汽車股價報收21.22美元,較發行價大漲41.47%,總市值達155.90億美元。
發行價超蔚來、理想
此次小鵬汽車上市發行價為15美元/ADS,總計發行9973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盤前市值為110.2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原計劃發行8500萬股ADS,對應的籌資規模為12.8億美元,但由於市場需求高於預期,因此將發行規模增至約9973萬股,這意味著小鵬汽車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5億美元。
而上月底登陸納斯達克的理想汽車發行價為每股11.5美元,募集資金總額為11億美元,上市當天盤前市值為97.24億美元;蔚來2018年赴美上市發行價為每股6.26美元,募集資金總額為10億美元,上市當天盤前市值為64億美元。
對比來看,小鵬汽車上市發行價、盤前市值、籌資規模都超過此前赴美上市的蔚來和理想。這意味著當下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仍被資本市場看好,純電動中高端市場已被特斯拉model3與蔚來ES6培育成熟,與當年蔚來上市相比,小鵬與理想算是正好趕上了上市好時機。
根據招股書中顯示,小鵬汽車成立至今已完成10輪融資。最近融資是今年7、8月進行的C+和C++輪融資,募集資金9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Aspex、Coatue、高瓴資本和紅杉中國等,投後估值為80億美元。去年11月,小鵬汽車C輪融資4億美金,引入戰略投資小米集團。截止2020年二季度,小鵬汽車帳上有現金類資產21.2億人民幣,其現金儲備優於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IPO前的情況。
目前三家造車新勢力公司的背後都有網際網路巨頭加持,已經形成了「蔚來+騰訊、理想+美團、小鵬+阿里」的格局。
截止8月28日,蔚來的市值已達235億美元,理想市值162億美元,從市值來看,小鵬汽車更接近理想,上市首日盤中甚至一度超過理想,但均與蔚來還有一定差距。
三家的實力都不可小覷,不過單從產品來看,小鵬汽車目前有兩款在售車型G3和P7,並計劃於明年年底前推出第三款純電動轎車;蔚來有三款產品,理想僅有一款理想ONE且三年內不會推出新車型。
另外,小鵬、蔚來走的是純電動技術路線,理想則是增程式混動,後續也會推出純電動產品,但相對於小鵬、蔚來,理想在純電動方面已經晚了一大步。
上半年淨虧損7.75億
與蔚來、理想一樣,小鵬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中。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全年,小鵬汽車營收為970萬元,淨虧損13.99億元;2019年實現營收23.21億元,淨虧損36.92億元;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營收為10.03億元,同比下滑18.52%(2019年上半年12.31億元),毛利潤-3611.6萬,淨虧損7.96億元,毛利率同比大幅收窄至-3.6%(2019年同期-38.23%)。
對此,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公司之所以在上半年出現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2019年一季度交付的多為2018年積累下來的訂單,導致當季收入偏高;同時,由於今年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整車交付速度有所下降,影響了上半年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7月31日,小鵬G3已交付18741輛,今年5月開始交付的小鵬P7已交付1966輛,累計交付量達20707輛。
而今年1-7月,小鵬汽車共交付7950輛車,蔚來汽車的交付量為17702輛,理想汽車的交付量為12182輛。而特斯拉Model 3 僅7月就交付了11014輛,高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
作為以汽車銷售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車企,銷量下降直接影響收入。以小鵬汽車目前的銷量表現,IPO之後,將面臨著更大的銷售壓力。
小鵬汽車預計,未來2-3年電池成本會大幅下降。同時,通過擴大車型和生產規模,共用多平臺效應,供應商協同等,也可以實現降本增效。
雖然持續虧損中,但小鵬汽車在研發方面持續投入,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研發費用分別達10.51億元、20.7億元、6.3億元,2019年、2020上半年佔總收入的89.2%和62.9%,截止目前累計研發投入為37.52億元,累計虧損比例高達62.5%。
強調自研能力
小鵬汽車表示,此次IPO所得融資將分別用於研發和擴大銷售渠道,剩餘資金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在招股書中,小鵬汽車表示,其設計和開發了自己的軟體、核心硬體和數據技術,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出自動駕駛軟體(硬體基於英偉達Xavier,Xavier支持L3級別自動駕駛),並將其商業化應用的新勢力車企。
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多次強調自研,包括自動駕駛、智能作業系統、內部動力總成和電子電氣架構等,並披露了自己的專有算法,包括本地化和高精地圖融合;基於攝像機的感知和多傳感器融合;行為規劃、運動規劃和控制。
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自研能力,小鵬汽車還披露了很多的關鍵信息,如ADAS的使用情況:自適應巡航控制功能已累計了 2510 萬公裡的行駛,車道居中控制功能已累計 1110 萬公裡的行駛。
小鵬還披露最新的XPilot 3.0將會實現的一些功能,計劃在明年初推出可在高速公路使用的「navigation guided pilot」,也即 NGP,可以實現自動改變車道,超越其他車輛,識別交通標誌以及調節速度等功能。
除了軟體之外,小鵬汽車在核心硬體層面也實現了自主化。在電動汽車最為關鍵的三電系統中,除電芯採購外,電池管理系統(BMS)和電池包全部由小鵬汽車自主研發;且已完成SUV與轎車雙產品線布局,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家掌握從設計、研發到製造全產業環節的智能汽車公司。
IPO之後的風險
雖然在軟體方面,國內造車新勢力有著一定的競爭優勢。但相比特斯拉,都還有一定的差距。至於當下小鵬汽車的股價是不是虛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鈦媒體,「要讓子彈飛一會兒。汽車作為大宗產品,最終還是要靠產品力說話。如果銷量能夠保持持續增長,資本市場也會持續看好。如果是泡沫,早晚會破裂。」
上市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造車是一件重資產、長期投入的過程,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上市不僅是向投資人兌現承諾的表現,也是吸引其他資本進入的方式,同時,人才也將會大量流向頭部企業,從而保證有足夠的「彈藥」去前進廝殺。
在目前的時間節點,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已經清晰可見,造車新勢力爭相上市的背後,更多的是為了尋找活下去的機會,小鵬汽車選擇IPO也算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但上市也會帶來風險,自身的一些問題將會毫無遮攔地暴露在資本市場中。對於小鵬汽車而言,接下來大量研發投入,若銷量無法大增,虧損或將會擴大。
再加上上市車型有限,以及軟體訂購等收費服務,是否能達到用戶期望,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另外,部分核心技術依賴供應商,如電池和半導體,有斷供風險,以及充電服務主要依賴於第三方合作,海馬工廠代工,存在合作續籤及質量管控等風險,肇慶新工廠存在運營風險等,這些風險都將會給小鵬汽車後續的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對於小鵬汽車而言,赴美上市只是開始,接下來還將面臨諸多挑戰,如何不斷提升產品力,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的破局者才是關鍵。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張敏)
原標題:《市值150億美金小鵬汽車IPO,首日股價大漲41%》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