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伊始,不少受關注的大學紛紛發出最後一輪早申ED2錄取,如綜合前10大學中唯一一個有ED2錄取政策的芝加哥大學,還有文理學院前3的斯沃斯莫爾學院,更別提還有更多前30、前50學校了。
小編統計了以下兩所學校的錄取情況。
芝加哥大學ED2
13枚
芝大似乎依然延續去年的策略,去年據說沒有一位學生在RD階段錄取,所以ED特別重要。據不完全統計,芝大ED2錄取13人,加上ED1階段的52人,共計錄取65人。
ED2階段,北京學校表現比較突出,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北京6人:人大附3枚,北師大實驗1枚,北京十一學校1枚,北京四中1枚
上海1人:華師大二附1枚
深圳2人:深國交1枚,深圳中學1枚
其他4人:美高4枚(Hotchikiss、Emma Willard等)
斯沃斯莫爾學院ED2
3枚
作為文理學院前3名,以往錄取人數很少的斯沃斯莫爾學院在本次的ED2錄取中也給了幾個名額,目前統計到北京、上海、UWC各1枚。
北京1人:十一學校
上海1人:世外
江浙1人:UWC
斯沃斯莫爾學院今年共計在國內錄取6位學生,ED1和ED2分別三人。
EA/ED/RD
分別是什麼意思
那麼,RD、ED、EA到底有什麼區別,針對每一項申請政策的詳細解釋則如下文:
1ED是什麼?
ED(Early Decision)綁定式提前申請,意思是在ED階段被某所學校錄取,你就必須去這所學校。部分學校還有ED2,而ED2截止日期大多數和RD相同,但是錄取結果卻比RD要提早公布。
ED1 VS ED2?
因為這兩個政策只是時間不同,規定一致,所以要申請ED,就要確保這所學校是你真的很想去的,而且錄取後不會後悔或者遺憾沒有選擇其他學校。
什麼是ED2?
ED2,顧名思義,第二輪的ED(Early Decision)申請,它與ED1唯一的不同就是,申請截止時間和放榜時間都比ED1要晚,通常ED2的截止時間與RD相同,即1月初,但是出結果時間早於RD,普遍2月初放榜。
除了時間之外,與ED1無差異,也只能申請一所,且為綁定式錄取,即錄取後必須要去這所學校。值得注意的是,採用ED2政策的學校並不多,所以可選擇的不多,而且大家通常會選擇在ED1階段押寶,申請ED2的人數也相對少一些。
而在這兩個時間段的選擇上,小編建議:
如果你的夢校只有ED1 ,那毫無疑問,準備好的情況下你應該申請ED1 ;但如果你的夢校同時有ED1和ED2,那提早準備好就申請ED1,11月之前沒有準備好,則可以考慮ED2;當然還有一些同學是ED1被拒後,選擇另一所也很喜歡且有ED2政策的學校申請,相比於RD來說,錄取率確實高一些。
2 EA是什麼?
EA(Early Action)非綁定式提前申請,意思是在EA階段被某一學校錄取,你可以選擇不去這所學校,不僅如此,你也可以同時ED一所學校和EA多所學校。極個別學校也有EA2,申請截止日期在1月初,出結果時間在2月中旬左右。
3 REA/SCEA是什麼?
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和SCEA(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意思相似,是具有一定約束性的EA,約束其他ED和部分EA,但錄取後也可以選擇不去學校入讀。採用REA/SCEA的學校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和聖母大學。具體要參考每個學校對於REA/SCEA的解釋。
ED VS EA?
在ED和EA之間糾結的多數指的是11月1日之前的ED1早申請,有的ED不敢衝高,又擔心錄取後會遺憾,有的ED想要奮力一搏,又擔心萬一沒有錄取情緒低落影響RD。
在這兩者之間的選擇,小編建議:如果你的夢校只有EA,那也就只能申請EA,否則ED強行選擇一所自己並沒有十分想去的學校,錄取之後又遺憾又後悔可如何是好?
如果你的夢校有ED,那也不要猶豫,提早準備好就申請ED吧,這畢竟才是更直接表達你對學校喜愛程度的方法。
在已經決定申請ED的同時,升本君建議最好同時申請1-2所EA,對於防止ED失利緩解心情有奇效。而在EA的選擇上,也建議最好選擇1所保底校或者有把握的目標院校,增大錄取機率。
4 RD是什麼?
RD是常規申請,可以申請多所學校,但是注意common申請系統中最多可以申請20所學校。申請截止日期通常在1月初,出結果時間在3月。
一般來說,早申請的錄取率都會高一些,比如哈佛大學去年的整體錄取率是4.6%,但早申請錄取率就達到了13.4%,增加了3倍多。而且在哈佛新生報告中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通過早申請進入哈佛大學。
八大藤校早申請和常規申請錄取率對比
ED2 VS RD?
因為申請截止日期相同,不少同學會疑問是否要申請ED2的學校,一方面擔心RD放榜後有更好的錄取,另一方面又糾結萬一RD錄取不夠好怎麼辦,ED2起碼錄取機率高。
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要回到最初,錄取後必須要去這所學校,你會後悔麼?不後悔的話,就不要太猶豫,果斷申請吧,畢竟ED2階段也是有不少好學校的,像塔夫茨大學,波士頓學院,埃默裡大學,這些都是很多人在ED1時候就搶破頭要進去的哦~
當然雖然早申好處不少,但是也要看學生的個人情況來做匹配。一般來說,如果學生的目標是TOP15學校的話,可以著重申請ED,配合申請EA。具體選校策略還是要和自己的升學指導、顧問多多溝通。
美本申請
截止日期有哪些
選定申請政策後,還需要注意的是申請截止日期的問題,切莫疏忽大意錯過了截止日期:
早申請的截止日期常見的有:10月15日,11月1日,11月15日。
常規申請的截止日期通常在1月1日,1月5日,1月15日。
還有個別學校的截止日期,比如加州大學申請截止日期是11月30日;羅格斯大學申請截止日期是12月1日。
當然,除了申請截止日期,最好同時注意出結果時間,比如前面提到的密西根安娜堡大學和北卡教堂山的EA錄取,這時候才出結果,如果是想申請這兩所學校的EA以緩解ED沒錄取的尷尬,那恐怕是沒什麼作用了,這類型的學校只得是學生本人喜歡並願意申請的。
看到這裡,大家對於美國大學的申請政策一定有更多了解了吧,也祝願申請季的小夥伴不論在早錄還是常規錄取階段都有好的結果!
往期精彩文章:
如何用半年讓你的英語有質的飛躍?不背單詞不刷題的技能火速Get
官宣啦!2020年CA主文書題目已確定!從現在開始你要做哪些準備?
SAT寫作目標8/8/8,6/6/6的我覺得還可以被拯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