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止審慎動靜適,兌喜悅悅善照臨。——《易經》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而是你本可以成功。從古至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的,要想成功要經歷很多的磨難,很多的坎,就如南懷瑾大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當然不怕遭遇失敗,就怕你失敗後心灰意冷。很多人都忍受不了成功之前的種種打擊與灰暗,總是輕易地放棄,怎麼可能獲得成功呢?《易經》一書中就曾指出這樣的規律,一個人只要熬過了這三個坎兒,從此就會福氣不斷,人生就會步入正軌,即人生贏家。
志向未立的迷茫
志不立,天下沒有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一事無成。
生活中一個人屢戰屢敗,我認為這個人是值得肯定的。他行動了,他拼了,至少說明他是有努力的方向的,有前進的目標的。這些失敗也只不過是自己成功道路上的一些「小坎坷」,成功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就怕一些人胸無大志、不思進取,連個奮鬥的目標都沒有,又何來成功之談?這種人當然也沒有人生方向,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當然在樹立志向後所有人都會有一個迷茫的時期,這個時候人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沒有最終的歸途。如果你在這個時期,能認真的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接下來就人生翻盤的機會。
遇到挫折的灰心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
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不斷地去完善自己,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不斷挑戰。如果在奮鬥中遇到了挫折,難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恐懼對手的強大。這是失敗者不可避免的,關鍵看我們接下來如何去應對。
曾國藩曾經說過:「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面對挫折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脫胎換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成不變的人生不屬於你。我們在遭遇挫折時可以這樣思考:只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經歷這一關,既然我經歷這一關了,那不是比成功更近了嗎?
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把困難熬過去,你就會成功。
順境時期的滿足
一個無懼困難的人,往往不會被困難打敗,但是一個輕視困難的人,卻很容易被困難絆倒。
人生零困難的幾乎不存在,如果成功你也會產生一些錯覺,當你沉浸在這個過程中的時候,基本上也就宣告失敗了。反之那些精神富足的人,會在接下來的生命中綻放各式各樣的光彩,他們不會因為這點小成績而沾沾自喜。你每天自滿,證明沒有長遠的眼光,更沒有什麼追求。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小有成就,然後就開始驕傲自滿。這樣的成就在一個成功人士面前算什麼?只不過是人家成就一番事業早已經歷過的,現在人家處在一個瓶頸期。你在人家走過的地方驕傲自滿,放棄未來不想努力,只會漸漸歸於平凡。
後記分析
這三個道理全部來自《易經》,句句深刻,為我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如果從《易經》整本書看來,這也是不過是「皮毛」。整本書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在很多學術研究者的眼中被認為是超越科學的存在。「治政、軍事、宇宙、天文、哲學、醫術、命理、佔卜、經濟、文化、音樂、數理」等等,每一方面幾乎都有所體現。
馬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職場人都應該讀一讀《易經》,而自己得益於讀的早」,難道這是指引自己和無數年輕人的一盞明燈,那這本書裡是不是藏著財富的密碼?
當然整本書逃不掉的一個東西就是「卦」,一共六十四卦,卦卦有真理、卦卦有玄機。同時這六十四卦被認為是六十四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職場、婚姻、人生等發展規律。如果我們碰到這一類的困難時,可以通過對應裡面的卦預測發展方向,同時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法,何樂而不為?
還有很多讀者抱怨這本書都是文言文,為了解決大家這樣的煩惱,筆者專門找了這樣一本書。白話文、帶圖解、不過十幾塊錢,有興趣的可以買一本,在飯後閒暇之餘看一看讀一讀。最後諸位在對卦學有什麼疑惑的,都可以私信給我,都會回復。
參考文獻: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