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開新局】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加快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今年以來,我國新消費場景、新業態、新職業不斷湧現,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最新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帶動下,前三季度我國線上消費逆勢增長。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將近四分之一。與此同時,線上反哺線下,補齊了實體店市場反應慢、服務不及時等短板,促進消費回暖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商業。
依託電商平臺的倉儲網絡、物流和數位技術,這家傳統超市成功進行了數位化轉型,把用戶需求和實體店鋪直接打通,打造了「1小時場景生活圈」。尤其難得的是,在融入線上生態後,這家傳統超市從連續7年虧損迅速扭虧。
線上賦能實體商超的同時,線下傳統商家也在不斷融合的過程中重新調整和尋找自身的定位。有著65年歷史的北京市百貨大樓抓住老北京文化(000802)的定位,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在商場裡打造了一個北京老城,將人文、飲食、購物、娛樂緊密地串聯在一起。這個兼具文化性、娛樂性、便捷性的沉浸式消費空間讓傳統老店重新煥發了生機。
當前,我國正處在消費變革關鍵時期,消費領域出現了提質擴容、方式創新、市場重塑等一些嶄新的變化。從直播銷售員、網際網路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到網約配送員,2019年以來,國家已經公布了38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就在近日,一家專門給快遞公司生產文件袋、膠帶的公司正式上市,這也是國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快遞包裝企業。從各大電商平臺快速崛起到民營快遞巨頭紛紛上市,再到數十家紙箱企業上市,新消費模式的出現極大地激發了各行各業的創新活力。
隨著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正在轉化為支撐和帶動相關行業的巨大動力,僅以物流業為例,目前我國的快遞總量佔到全球快遞總量的65%,一張全球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網絡已經形成。
2.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 公布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規定,科技獎勵制度的目標是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強調科技獎勵工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條例》落實科技獎勵由推薦制調整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完善科技獎勵的評審職責、評審標準、評審程序等制度,加強科技獎勵誠信體系建設,加大對科技獎勵的監督懲戒力度,明確提名者、評審專家等獎勵活動主體應當遵守的工作紀律,禁止任何個人、組織進行可能影響提名和評審公平、公正的活動,對獎勵活動各主體均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3.【「十三五」成就巡禮】金融開放步伐不斷加快 成效顯著
金融業對外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期間,我國金融開放成果豐碩。這五年,外資機構爭先恐後搶灘進駐,境外資金紛紛加大投資人民幣資產。這五年,我國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開放步伐明顯加快成效顯著。
就在這兩天,我國首家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從短時間內獲批籌建到順利開業,讓企業感受到了中國金融開放的落實速度。
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降低資產規模、經營年限等方面的限制……一系列我國履行擴大金融開放承諾的切實之舉,向國際金融機構釋放了積極信號。
不僅股比限制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可做的業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這幾年感受到最大的變化就是外資進入中國的業務諮詢量明顯增加。而最吸引這些外資企業的正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全面實施,讓外資可以放開手腳和內資做同樣的事情。
4.「十三五」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0月27日)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確立了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也同樣邁上新臺階,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萬元,提前一年實現翻番目標,增速連續10年高於城鎮居民。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產業扶貧政策覆蓋了98%的貧困戶。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基本完成。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5.三季度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持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今天(10月27日)公布了三季度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數據顯示,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生產需求逐步恢復,產業循環持續改善,工業企業利潤穩步回升。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呈現由降轉升、增長加快的態勢,三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至15.9%,比二季度加快了11.1個百分點。
受益於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我國工業企業生產銷售迅速恢復,供需關係持續改善,利潤增長的行業開始增多。三季度,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加,比二季度增加6個,主要工業板塊利潤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汽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利潤在三季度均保持20%以上,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增長也由負轉正,消費品製造業利潤穩定恢復。
今年以來,大規模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等相關惠企政策逐步落地,工業企業經營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強。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比二季度下降0.71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53元,有效緩解了上半年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壓力。
6.前三季度我國物流運行穩中向好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今天(10月27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02.5萬億元,同比增長2%,增速比1―8月提高0.8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7.3%,上半年下降0.5%。三季度以來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加速回升,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
另外,前三季度,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2.9%,增速連續四個月保持在10%以上。在國內經濟持續復甦帶動下,進口物流需求增長較快。前三季度,進口物流總額增長9.4%,增速比1―8月提高0.3個百分點。從貨類看,大宗商品及機電設備進口量增速有不同程度提升,農產品進口量增速也有所加快。
7.「雙百行動」顯效 創新帶動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 「雙百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2019年底達到85.3萬元每人。「雙百行動」就是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選取百餘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餘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綜合施策、率先突破。「雙百行動」從2018年啟動以來,對參與企業經營業績的促進作用已陸續顯現。
2019年「雙百企業」營業收入、淨資產增長率分別達到9.3%和11.4%,利潤總額正向增長,實現了以改革創新帶動高質量發展。
8.【企業訪談.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國家戰略 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
上海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今年前三季度國際貿易進口額累計達43.66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逆勢上揚。
距離第三屆進博會開幕的時間越來越近,這幾天,首次參加進博會的1000多款新品在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提前登陸。目前,貿易港也吸引了64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家客商入駐,10000多種「進博同款」商品讓全國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買全球」。
助力進博會「展商變客商、展品變商品」。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從上海起步,已在全國23座城市布局近90家零售網點,幫助來自7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海外中小企業在我國實現平均銷售額上升20%以上。
9.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10月27日)通報,10月2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6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截至10月26日24時,現有確診病例264例。10月26日0―24時,新增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0例,其中本土26例,境外輸入24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
另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通報,10月25日16時至26日16時,喀什地區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6例,均在疏附縣,全部為25日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截至10月26日16時,喀什地區需檢測總人數474.65萬人,累計採樣人數447.17萬人,已出結果213.36萬人,除疏附縣檢測出的無症狀感染者外,其他縣市均為陰性。
10.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4300萬例
根據世衛組織發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42966344例,累計死亡病例為1152604例。
世衛組織表示,上周全球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數量為疫情以來最高,上周約46%的確診病例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來自歐洲地區。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