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創立於2013年,以從移動端向球迷提供快速全面的足球新聞起家。在新聞資訊基礎上,懂球帝還為球迷提供興趣社交、足球數據查詢和足球比賽直播等服務。
現在,懂球帝已經累計了接近3000萬的裝機量,並有1000多萬的月活人數,成為中國最大的足球垂直新媒體與社區。而在懂球帝完成C輪融資後,陳聰表示,懂球帝將會開發更多的變現模式。
把熱愛做成生意
懂球帝的掌舵者陳聰出生於1989年,他的微信頭像是很多 80 後耳熟能詳的一個卡通人物,日本動畫《足球小將》的主角大空翼,這個自小把足球當成自己最好朋友的卡通人物,是眾多 80 後球迷的集體記憶。
從百度離職後,球迷陳聰一門心思想的是,要做一款 「讓球迷用著特別爽的產品」。
2008年,正在武漢體育學院念大學的陳聰創辦了一家足球網站「爆棚網」。而在當時,國內有一個著名的做足球遊戲漢化的小組叫「爆棚小組」。由於爆棚網也在足球資訊以外為球迷提供足球遊戲資訊和資源,很多球迷都誤以為這家網站是由爆棚小組創辦的。這使得爆棚網獲得了不小的流量。
此事曾經引起過一些爭議。而現在爆棚網早就停止運營了,陳聰也把精力從PC端轉移到了移動端。對於爭議,陳聰笑了笑:「都是過去時了,那時自己還不到20歲,有些地方確實想的不周到,有些爭議也沒說明白。」實際上從高中時代做「信蟲在線」開始,大學畢業前陳聰就先後做過數個足球相關的網絡社區了,後來進入百度也特別關注足球類的貼吧。
「體育迷是網際網路上最活躍的一群人,而每一代新的網際網路產品也總是試圖通過體育打開局面。最早的TOM在線就是靠體育資訊起家,新浪網也是靠報導98年法國世界盃一戰成名,繼而成為中國最大門戶網站之一。」陳聰說:「我自己也是眼睜睜地看著虎撲是怎樣慢慢長大,直播吧怎麼樣從簡單的『追風足球』變成『直播吧』這樣一個大體量的網站。」
信蟲在線是為了幫助球迷給俱樂部寫信,而爆棚網是為了給球迷提供足球和足球遊戲的相關信息。2013年,陳聰又萌發了「在移動端為球迷提供快速直接的足球資訊」的想法。起初的想法很簡單,但這一次,他趕上了移動紅利大爆發。
所以,陳聰把懂球帝看做他在足球領域一系列嘗試的最終總結。「這麼多年試了這麼多次,總要有一個成功的吧!」陳聰覺得,懂球帝之所以能在眾多足球 App 中突圍而出,核心就是專業,就是 「讓用戶爽」。
媒體還是球迷社區?
現在的懂球帝,已經擁有接近3000萬裝機量,月活數達到1000萬。不過它的產品屬性一直比較模糊:懂球帝到底是媒體還是社區?對此,陳聰的說法是「帶媒體屬性的球迷社區」。他曾表示過不太在乎具體的定性。
「我們的目的只是滿足球迷的需求,至於通過什麼樣產品去滿足並不重要。」從很早期階段,懂球帝就推出了球迷圈子功能。最近,懂球帝還推出了「懂球號」功能,邀請俱樂部,球員和寫手等足球界人士入駐。種種嘗試,都證明了懂球帝在社區培育上的努力。
陳聰承認,懂球帝的社區培育有些慢了。「不過社區培育本來也是一件比較慢的事情,急不得。」陳聰說。
「我們還是在移動端上探索新的模式。實際上,我們可以開發的功能很多,在龐大用戶基數的作用下,數據也會很好看。但這不是我們希望的。我們最希望的是社區自己發展出特點,然後我們去迎合與培育,」當被問及懂球號是否試圖培育起一個類微信公眾號一樣的生態之時,陳聰這樣說。
從運營模式來說,懂球帝確實和傳統的體育社區不太一樣。傳統的體育社區中,有論壇管理方,有普通用戶,更加有論壇大神(比如虎撲的張佳偉)。他們所產生的UGC內容(「深度貼」,「技術貼」等),是論壇的重要資產。然而在懂球帝,原生的深度貼及大神還比較少。這與移動端比較難產生長內容有一定關係。
陳聰還說:「我們更願意把這些原生的KOL轉化成我們的PGC作者,這樣更加持久。而且,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懂球號,入駐了兩千多個寫手。未來我們會給這些作者一定的補貼,幫助他們發展。」而這可能是「具有懂球帝特色的足球社區」成長的關鍵一步。
現在的懂球帝正在社區和媒體兩個方向上面臨著競爭。一方面,直播吧作為足籃球領域比較出名的垂直集合網站加論壇,正在往移動端遷移,並且還加強了新聞資訊方面的運營;另一方面,著名體育媒體人、前網易副總編顏強也辭職創業,創立了肆客足球,試圖以高質量的原創內容打開局面。
陳聰對此的判斷是,首先幾家APP的內容側重點不同,算不上真正的競爭對手。其次是對時代的判斷。「從2013年開始,高速發展的移動紅利窗口期在我們這,懂球帝誤打誤撞,現在用戶量在國內是最大的。」陳聰說:「就像取代了博客的是微博,取代了QQ的是微信一樣,最終取代懂球帝的一定不會是同類產品,而是一種我們都還不知道是什麼的產品。」
懂球帝的變現之路
從懂球帝誕生那一天開始,球迷們就在不斷地追問「『我懂』要怎麼賺錢」。而當它現在走到C輪,這個問題顯得越發重要。
目前來說,懂球帝走得最順利的還是網際網路的傳統渠道:廣告營銷。其主要客戶是各大品牌和足球遊戲廠商。根據懂球帝官方的透露,他們已經實現了900萬元的月收入。但是,僅靠廣告收入顯然不能支撐起市場對於懂球帝的期待,也不能滿足陳聰的野心。
在廣告之外,成立三年來,陳聰和懂球帝在變現上有過各種各樣的探索。首先就是電商。懂球帝不僅在淘寶上開設了自己的官方店鋪,售賣各大品牌以及自主「懂球帝」品牌的足球相關產品,還把這塊業務內嵌到了App中。不過陳聰說:「我們的自有商品賣得還不錯,但是商城整體是不盈利的。我們做商城只是把它當做用戶需求來滿足。電商,或者自有品牌,不會成為懂球帝的盈利主方向。」
另一塊被許多用戶看好,並且也曾泛起過創業熱潮的是業餘足球相關的業務。懂球帝曾經在其平臺上做過足球遊戲比賽和業餘足球比賽的直播,彰顯出培育線下賽事IP的跡象。但陳聰否認了這條道路:「在我們的平臺上搞業餘足球直播,有多少人會看呢?即使有部分球迷現在喊得火熱,但最後看的人還是很少。」
在陳聰看來,中國的線下足球產業還沒有起來。他說:「雖然足球火熱,但那是線上的火熱。真正在線下踢足球的人還是少的。即使想踢,也沒有場地可以踢。所以無論是裝備電商,還是業餘賽事乃至青訓,都還沒有足夠的基礎。」
線下的道路暫不考慮,那麼就只有線上了。在2015年4月,懂球帝曾經試圖用眾籌的方式去組建足球俱樂部,引發了球迷的熱烈討論。這顯然是受到了西甲俱樂部埃瓦爾在中國眾籌募集資金成功的啟發。但是在「冷靜下來之後」,陳聰出於「對用戶和股東負責的態度」擱置了這一計劃。
不過,在廣告以及足彩業務上,懂球帝找到了突破口。2016年11月,在「雙十一」的刺激下,懂球帝單月營收首次突破了1000萬。而在2017年1月,懂球帝又開發了體育彩票的專用App小紅單,未來如果國家關於網際網路彩票政策重啟,以懂球帝的導流和運營能力,這又是一塊非常重要的盈利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