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星艦原型機SN8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進行試飛,此次飛行高度約為1.2萬米,為星艦原型機試飛最高高度。不過,在飛行六分多鐘後,飛船在著陸時發生爆炸。據悉,星艦飛船項目被馬斯克寄予厚望,是幫助SpaceX實現人類登陸火星的重要技術。
不算完全失敗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星艦原型機SN8當天的飛行高度達到4萬英尺(約1.2萬米)。飛船在飛行不到7分鐘後試圖著陸,但在著陸過程中因撞擊發生爆炸,瞬間變成一團大火球,著陸點可見綠色和黃色火焰。
這是本周SN8第三次嘗試試飛發射,前兩次嘗試都在最後時刻被叫停。
由於是原型機,飛船上沒有任何機組人員,而且SpaceX在發射前數小時清空了發射現場,因此未造成人員傷亡。
星艦飛船SN8採用不鏽鋼建造。從外形上看,飛船高50米,像一顆原子彈。飛船裝配三臺引擎,採用SpaceX最新的沼氣燃料技術。
儘管著陸時爆炸,馬斯克仍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對試飛結果表示滿意。對於爆炸,馬斯克在推特上回應稱,飛船著陸過程中,頭部燃料罐壓力較低,因此導致著陸速度較快。「但是我們已經拿到所有所需的數據,恭喜SpaceX團隊!」「火星,我們來了!!」
據悉,此次試飛任務包括測試飛船的空氣動力學,以及測試飛船為著陸準備的翻轉操作。外媒報導稱,多數任務目標都在此次試飛中得以實現:飛船從發射臺順利發射,穩定地升至高空,然後按照著陸目標垂直下降。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直到最後爆炸前,試飛都是成功的。這次試飛「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SN8是首個嘗試在高空亞軌道飛行的星艦原型機。據了解,SN8高空試飛高度因技術問題經過兩次下調,初定為2萬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指出,與前幾次原型機試飛相比,SN8的進步在於高度上的突破,此前飛行高度不到500英尺(約150米),而且只使用了一個引擎。
此外,馬斯克之前就已降低對試飛成功的預期。他曾表示,SN8首次高空試飛的成功率可能只有三分之一。但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將有助於推進將來Space X星艦項目的發展。
發射前,SpaceX官網也謹慎表示,即便試飛過程中發生墜毀或爆炸,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失敗。對於這類測試,成功更多取決於「我們學到了多少」,這將為未來的成功提供幫助。
「SpaceX的未來」
CNBC指出,SpaceX的資金目前主要投入載人龍飛船、「星鏈」衛星計劃、星艦飛船等項目。其中,馬斯克對星艦項目寄予厚望,曾說該項目是「SpaceX的未來」。
自今年5月SpaceX成功完成其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後,馬斯克就將公司的研發重點轉移至星艦項目。6月,他在公司內部表示,星艦項目是公司「第一優先級」「必須立即大幅推進」。
根據SpaceX的計劃,星艦飛船將取代其主力火箭「獵鷹9號」,成為SpaceX的新一代火箭。
目前,「獵鷹9號」是SpaceX的主力火箭,主要為衛星公司、美國空軍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定期執行運輸任務。CNBC稱,過去10年,「獵鷹9號」共完成了80多次任務。
未來,星艦飛船將執行貨運任務,最終目標是搭載太空人前往月球和火星,並幫助實現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預計屆時飛船一次性最多可運輸100人。
按照馬斯克的構想,星艦飛船最終將配合一款名為「超級重型」(Super Heavy)的助推器一同發射。該組合裝置可能裝配28個引擎,可產生超過70兆牛頓(1600萬磅)的推力,這將超過曾載人前往月球的阿波羅土星5號超重型運載火箭。
此外,星艦飛船和「超級重型」助推器都被設計為完全可重複使用,而「獵鷹9號」是部分可重複使用。這意味著,星艦飛船將更類似於一架商業飛機,這將大大縮短每次飛行之間的重整時間。
業內人士指出,馬斯克大力發展星艦項目還是為了一圓他的「火星夢」,因此星艦飛船也被稱為「火星飛船」。這位雄心勃勃的企業家上周表示,希望在未來2-4年內將人類送上火星。
馬斯克去年曾說,星艦飛船有望在2020年實現載人飛行。但目前看來,星艦項目距離可實際運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據報導,星艦項目已經歷了數次失敗,此前其他幾款原型機曾在壓力測試中被毀。
不過,SN8的試飛顯然不是終點。在得州博卡奇卡(Boca Chica)測試點,已有其他原型機待命。目前,Space X已經完成了10臺星艦原型機,其中SN9已裝配完畢,準備轉移至發射臺。
BBC評論稱,星艦項目將和馬斯克的其他嘗試一樣——在不斷試錯中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