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芒果這邊《說唱聽我的》熱播,這個夏天嘻哈類音綜總算是安排上了,鑑於《中國新說唱》的推遲,相信目前不少朋友都在追《說唱聽我的》。
其實之前在剛剛官宣導師陣容的時候,老編覺得《說唱聽我的》大概率會給《中國新說唱》造成衝擊,再不濟也屬於相互抗衡的局面。
然而在看了這麼多期《說唱聽我的》節目後,我對於這個觀點開始持懷疑態度。
首先官方的態度就不夠積極。
不說買熱搜刷話題,連《說唱聽我的》官博更新速度都慢到讓人髮指,往往是節目播出好幾期,這邊才不緊不慢推出一些動態,一度讓人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其次就是《說唱聽我的》確實熱度不夠,王琳凱也救不了。
即便節目組邀請了像小鬼王琳凱這樣的流量大戶,但是關注節目的人數依然有限,除去本就熱愛hiphop音樂的人,以及小鬼粉絲之外,真正圈外的觀眾少之又少。
這一點和當年《中國有嘻哈》引起的轟動有天壤之別,別說持平恐怕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說唱聽我的》目前步入了一個尷尬的現狀,破圈還是堅持本心?
相信關注這個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在《說唱聽我的》播出之前,芒果這邊其實是打出了「純嘻哈節目」的招牌,並以此來拉踩隔壁《中國新說唱》越發綜藝化的流程。
然而從播出情況來看,我感覺被騙了。
且不說比《中國新說唱》還要魔鬼的剪輯引發了多少爭議,光是「hit song」這個環節就顯得非常不hiphop。
首先在「hit song」環節裡的主題很明確,用合作的方式做一首具備流行性的歌曲,並通過四組導師給出的分數來決定排名,最後取一定名額內的作品全員晉級。
換句話說如何在「hit song」環節裡獲得高分,成為了所有選手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目前已經有了標準答案:旋律好聽且rap穩定。
我不知道你怎麼理解hit song這個概念,但是現在《說唱聽我的》給觀眾的感覺就是旋律至上。
誠然一首具備流行性的說唱歌曲旋律很重要,但這並不應該成為最關鍵的點,至少不應該佔據導師評分的七成比例。
而且說到底這是一檔說唱節目,不論賽制怎麼變動都應該是「有好聽旋律的說唱歌曲」,而非「帶一些說唱內容的流行歌」。
這兩者字面看上去沒啥區別,但是在本質上卻截然不同。
我能理解節目組試圖通過「hit song」這樣的環節來大量出產破圈作品,但是往往刻意而為之的結果只會捨本逐末。
節目組力推的旋律作品反響平平,而效果最好的《天上的星星不說話》《樓梯》卻是更側重rap部分。
這種意外局面其實就是hit song評判標準不適合嘻哈節目的最好證據。
另外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TIME》這首歌。
小青龍和輝子兩個人其實都不算旋律類型的rapper,但是淺嘗輒止的試探讓他們抓住了一個度,在《TIME》這首歌裡旋律恰到好處,既不會膩也不會單調。
這一點跟上述兩首歌極其相似。
對比之下「hit song」裡其他很多歌就目的性太明顯了,越這樣反而越沒效果,節目組太急於破圈了,被忽視的卓卓、小安迪等人其實才是真的亮點。
很遺憾《說唱聽我的》這一手好牌沒能打出「春天」般的效果,只能說在說唱類音綜這方面還是跟《中國新說唱》差了點火候,車澈確實有一些手段。
希望後續的比賽裡能夠看到更有誠意,更自然一些的段落,《說唱聽我的》依然具備很強的可塑性,只要節目發揮得當,憑藉場內這些rapper未必不能掀起新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