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ers React to the Wild Side of Nature inside an Austrian Castle
奧地利古堡裡的家居設計展:回歸自然之野
奧地利古堡斯 Schloss Hollenegg
奧地利古堡斯託裡列支敦斯登(Schloss Hollenegg)裡的「瓦爾登湖(Walden)」家居設計展,旨在反思人與自然的失調關係。 展覽展出的20餘件設計師家具作品,經由策展人兼古堡主人艾麗絲·斯託裡·利希滕斯坦(Alice Stori Liechtenstein)巧妙地陳列在古堡中。
這座12世紀的奧地利古堡在數頃森林的層層圍繞之中與世隔絕,是一處思考自然的好地方。2015年起,艾麗絲將這裡打造為設計中心,邀請設計師們來到城堡完成不同的主題項目。
Walden 展覽現場
在過去的一年半裡,斯託裡列支敦斯登已經舉辦過關於設計和生態的開創性展覽,這一次艾麗絲想要更進一步,探索和談論自然本身,將自然重新帶回人們的生活——不是那種浪漫、精緻、被馴化的自然,而是其堅韌、狂野的一面——當我們不再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將自然看作是一片等待開墾的花園,反思人類對自然造成的破壞、給出解決方案,我們只是龐大生態系統中微小的一部分,要學會去擁抱自然未被馴服的、野性的一面,讓荒野之地接納我們,帶著對這片土地與生俱來的熱愛,像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那樣簡單生活。
策展人 Alice Stori Liechtenstein
今年入駐古堡的設計師陣容包括美國建築事務所的夏拉普·海曼(Charlap Hyma)和赫雷羅(Herrero)、法國設計師瑪琳·惠蘇德(Marlène Huissoud)、專注於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工作室和維也納產品設計師克萊門斯·席林格(Klemens Schillinger)。另外還有19名設計師受邀參展,帶來探索自然和荒野主題的新作品。最終完成的20餘件作品使用自給自足的生態材料,涵蓋了各式各樣的主題,為觀眾展現可持續理念的同時,也打造了一種沉浸式氛圍。
左:Jonas Edvard 菌絲椅
右:Odd Matter 泥土花盆
其中Odd Matter設計工作室以天然泥土製作了花瓶和花盆系列。喬納斯·愛德華(Jonas Edvard)設計的座椅採用蘑菇菌絲體材料製成,意在反思人類與自然共生的需求。阿維德和瑪麗(Arvid&Marie)設計組合則為城堡打造了一座富有想像力的圖騰式廁所。
Arvid&Marie 設計的廁所
左:mischer’traxler 蘆葦邊桌
右:Sander Wassink 水桶燈
瑪琳·惠蘇德為自己的首個地毯設計取名「蜂群」。這張與cc-tapis合作完成的地毯採用了來自喜馬拉雅的羊毛且不經染色,完全由藏族匠人手工打結製成,設計師用織線的紋理模仿蜂群飛舞的軌跡,以讚美昆蟲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這也是瑪琳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Marlene Huissoud 蜂群地毯
夏拉普·海曼和赫雷羅合作的印花布牆紙(Calico Wallpaper)公司,為城堡中的「戈貝林」掛毯室設計了特製壁紙,壁紙覆蓋了天花板和原有的空白牆面,常青藤和昆蟲的形象布滿了城堡的廊道、塔樓和樓梯,將戶外景物帶進了室內。
Calico Wallpaper 壁紙
展覽的照明設計同樣展現了人與自然的主題。克萊門斯·席林格的離網燈結合了LED燈和手搖發電裝置,觀眾需要在休息之餘進行一些體育鍛鍊,通過轉動手搖曲柄使燈光重新亮起。索菲·德裡斯(Sophie Dries)設計的「內發光」吊燈則由凱亞燈具公司(Kaia Lighting)用吹制玻璃、黃銅和普利亞紙製成。吊燈懸掛在城堡的「紅色房間」裡。其黃銅結構的幾何嚴謹性、手工玻璃的光滑質感與房間粗糙的馬赫條紋壁紙結合在一起,帶來獨特的美感氛圍。
Sophie Dries 內發光燈
由設計師拉斯塔·庫布希奧夫斯(Vlasta Kubu ov )和米羅斯拉夫·克魯爾(Miroslav Kr l)創建的實驗材料工作室則用最簡單的工藝為古堡貢獻了最美輪美奐的塑料設計作品。他們在居住期間每天從城堡的拱形窗戶望向天空,觀察雲捲雲舒的氣象變幻,有時晴空中白雲點點,有時猛烈的雷雨席捲了一切。他們的作品就佔據了這樣一扇城堡裡的拱窗,窗戶位於一條長長的走廊中,走廊兩邊有拱門,一邊可以通向庭院,一邊通向城堡外的公園,夏天時,城堡的主人便在這裡與朋友們用餐。拉斯塔和米羅斯拉夫將這裡的拱門看作是分隔城堡與荒野、溝通文明和野蠻的象徵,為了強化這種空間意味,二人採用Nuatan生物塑料板作為窗玻璃,用木頭搭成框架,創造了一扇光影效果迷人的花窗,且窗子在安裝時未使用螺釘或粘合劑,窗框和「玻璃「會隨著時間慢慢分解,恢復原來窗外的景象——所有的人工痕跡消磨之後,人與自然的隔閡最終會被打破。
Vlasta Kubu ov & Miroslav Kr l 塑料拱形窗
疫情原因,這樣一個精心打造的沉浸式體驗展覽短期之內無法向公眾開放,過去的幾個月中艾麗絲一直在致力於數字線上展出的實現。本屆瓦爾登設計展還與另外一個數字圖像製作者團隊合作,為展覽製作了短視頻和3D地圖素材,讓觀眾可以在自己的電腦和手機上儘可能地體驗古堡中的展覽氛圍。艾麗絲認為,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線上體驗將成為今年各類設計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引開創我們未來展示設計項目的新模式。
左:destroyers builders 椅子
右:BNAG 互動裝置Summloch
Walden 展覽現場
文:周鈺
編輯:彌生
圖:Schlo Hollenegg for Design
原文首發於《藝術與設計》雜誌六月刊
關於睦野
睦野課程
睦野同學
睦野環境
睦野生活
睦野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