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階的撒狗糧,秀恩愛的故事。
作為費德勒背後的女人,米爾卡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為了「全職太太」,一路陪伴。
米爾卡展示了另一種緊密穩固的夫妻關係:丈夫的事業亦是她的事業,愛好相同,目標一致,即使在背後付出也是一種雙贏。
沒想到已經「過氣」的瑞士球王羅傑·費德勒又回來了!
7月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費德勒站在自己最熟悉的舞臺中央,力克克羅埃西亞名將西裡奇,勇奪職業生涯中的第8座溫網桂冠和第19座大滿貫冠軍。
這位36歲老將,在經歷了5年無大滿貫冠軍、因傷休賽半年的掙扎後,用澳網和溫網兩個冠軍書寫著自己的「王者歸來」。
沒有像過去奪冠之後的那般激動吶喊,也不再是年輕時候摘得大滿貫冠軍後的倒地落淚。
這一次,費德勒選擇了一種相對安靜的慶祝方式,他只是朝著家人的方向振臂高呼,但和過去一樣,他依舊飽含熱淚。費德勒的妻子、兩對雙胞胎兒女(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對雙胞胎兒子)、母親及其他家人都在現場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在過去將近5年的時間裡,只有費德勒和他的家人知道這段時間對於「費天王」意味著什麼。
2012年後,大概是費德勒職業生涯最灰暗的一段時光:無法染指任何一項大滿貫冠軍,在四大滿貫賽事中沒有任何奪冠的記錄。
很多人覺得,費德勒今日能再次攀上大滿貫之巔,靠的是天賦和近乎完美的技術。
但實際上,一直支撐著「費天王」一次次走出低谷、重新奪冠的,是他對網球的熱愛、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來自妻子的強大支持。
網球作為一項極為個人的運動,選手的動力往往來著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影響。對費德勒而言,妻子米爾卡已經超越父母成為最關鍵的力量。費德勒說,他今天能站在世界之巔,是都因為米爾卡。
ESPN專家LZ Granderson將米爾卡稱為費德勒的「定心丸」:
費德勒的成功有相當大一部分得歸功於妻子米爾卡,正是她的無私使得費德勒能夠將精力集中到網球上。羅傑一次又一次改寫著屬於自己的紀錄,多虧了這位最好的朋友和靈魂伴侶。
還記得費德勒三盤擊敗米沙-茲維列夫,順利晉級本屆溫網男單16強後怎麼向米爾卡表示感謝的嗎?
如果她說,我不想再到處走了,我就會說好,我的職業生涯結束了。就這麼簡單……她給予我的支持是難以置信的,她是最棒的。我很開心她讓我繼續追逐我們的夢想。
回顧一下米爾卡的成長經歷和兩人的戀愛史,就會發現,天王背後的女人,真不簡單!
米爾卡1978年出生在斯洛伐克的一個普通家庭,幼年時便隨父母移民到了瑞士。
一次偶然的機會,米爾卡觀看了一次女子網球比賽,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網球運動。
雖然父母手頭並不寬裕,但來自一個朋友的資助,讓米爾卡得以幸運地開始了專業網球訓練。
出生貧寒的米爾卡有著遠超同齡人的刻苦和自律。練球10年後,她在人才濟濟的瑞士網球界佔據了重要的一席,米爾卡的地位與「瑞士精靈」施耐德和「瑞士公主」辛吉斯持平。
施耐德評價她:「總是很強力,永不鬆懈。她是名鬥士。」
豆蔻年華的米爾卡亭亭玉立。
年少成名又美貌動人的女網選手,一直是各界名流追逐的對象。
年僅19歲的米爾卡也不能免俗,她那時受到一位年長十幾歲的杜拜王子瘋狂的追求。
但這段感情並未長久。
2000年,杜拜王子向米爾卡求婚,他熱切地對她說:
「我的豪車、宮殿、杜拜一年到頭的美酒和陽光,如果你願意嫁給我,這些都是你的。前提是你得放棄網球,全心做我的妻子。」
米爾卡拒絕了。在財富和網球之間,她果斷選擇了自己鍾愛的網球。
也正是在2000年,費德勒和米爾卡同時代表瑞士出戰雪梨奧運會。
當時的費德勒剛進入世界排名100位不久,還沒有拿過一個冠軍頭銜,也沒有任何的天王相。
訓練場上,費德勒第一眼見到米爾卡就被她深深吸引住了。
米爾卡在一次訓練時,吃驚地發現那個和自己同在瑞士代表隊的網球男孩,居然在訓練場邊對她大唱后街男孩的情歌。儘管費德勒被米爾卡的教練轟了出去,卻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
在暖風拂面的雪梨,21歲的米爾卡和小她3歲的費德勒迅速墜入了愛河。
費德勒:
這趟來雪梨,我知道我是來比賽的,不是來談戀愛的。但米爾卡的陪伴倒真的讓我覺得,丟了枚銅牌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米爾卡:
一開始我不是很懂,這小子怎麼動不動就跑來跟我說話。後來我明白了,因為在雪梨的最後一天他突然過來親了我。
「你年齡好小啊。」我笑著調侃著他。「才不是呢,我已經快18歲半啦!」哈哈,連半歲都要算進去,分明就還是個小孩兒嘛。不過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心裡突然下了什麼決心,想跟眼前這個「小孩兒」好好走下去。」
之後的故事進入了美滿愛情故事的固有模式。兩人自從相親相愛之後,可以說大部分時間都形影不離。
米爾卡深深地熱愛著網球事業,所以遇到費德勒她像是遇到另一個自己,即使2002年時,她因為腳傷不得不提前終止職業生涯,也釋懷看開,轉而輔佐當時世界排名僅36位的費德勒,全身心當好賢內助。
她是費德勒的經紀人、保姆、新聞發言人,不但為他打點預訂航班酒店、預約採訪等瑣事,還經常客串保鏢之類的角色,只要有記者想採訪費德勒,都會遭到她冷漠犀利眼神的警告。
因為同樣作為前職業選手的米爾卡,比誰都清楚,費德勒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避免媒體和外界的過分打擾。
米卡爾掌控家中大權,甚至費德勒的教練都要經她肯定才能上崗陪練。
當費德勒會找不到對手進行適應性訓練,她還會二話不說立即脫下高跟鞋,揮起球拍當起陪練。
也在她的幫助下,讓費德勒的商業價值達到最大,從原本不受廣告商青睞的普通運動員,變成現如今各大品牌爭相邀請的「儒雅天王」。
費德勒:
我問她有沒有興趣來幫我打理比賽行程、訓練和媒體新聞發布會之類的事情,她答應了。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一起去世界各地比賽,就能在一起一直相處下去。她也願意參與進來,成為我「工作上的夥伴」。
但歸根結底,她是我女朋友,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米爾卡:
他不願意我是出於工作才選擇留下來,他希望我們的相處單純是因為愛……當然是因為愛啦。而且能幫到羅傑,我真的非常幸福!
可能你要說她強勢,連費德勒理髮的方式都要提前向她報備,但費德勒對此十分樂意,他曾說:「從2000年夏天相識至今,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那麼開心,我覺得生活本來就該是這樣的。」
她不顧疲憊,毫無倦意地陪費德勒到世界各地參加各種比賽,心甘情願做最專業的攝影師,最忠實的粉絲,最稱職的觀眾。
她永遠是費德勒包廂裡表情變化最多的那一位。
贏球了,她欣喜若狂;打出精彩球,她像彈簧一樣彈起;輸球了,她黯然失色;發揮失誤了,她如坐針氈。以至於現場直播的鏡頭經常習慣性毫不吝嗇地聚焦在米卡爾那裡。
2003年,也就是在米爾卡退役,專職做費德勒的經紀人後不久,費德勒便在溫網捧起了人生第一座大滿貫獎盃。
在米爾卡的全心輔佐下,費德勒從此開啟了接連奪冠的開掛模式,單是2004年這一年,他就收穫了四大大滿貫賽中的3個冠軍(溫網,澳網,美網)和11個單打冠軍!
「也許人們都說我是最棒的,但我需要米爾卡才能成為最棒的!」2006年費德勒在收穫上海大師杯後,動情地表白。
正如著名教練吉爾伯特所說,費德勒是米爾卡沒有繼續徵戰球場的最大受益者。「他們的關係是費德勒成功的關鍵。」
費德勒正是需要這樣悉心打點一切的賢內助,讓他心無旁貸一心衝擊事業的頂點。怪不得他曾多次在採訪中感(炫)激(耀)米爾卡為他提供了穩定的家庭,那是他在球場上的靈感來源。
瑞士天王的每一次成功,無疑都凝聚了她在場下的心血,而這也是對她付出的最佳回報。
在今年拿下澳網這第18座大滿貫獎盃時,費德勒的一句「她認識我時我一個冠軍都沒,現在我有89個冠軍了!」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感恩。
「現在只要她做我的妻子,我就很開心了。」這是費德勒對這段甜蜜感情的最佳總結,雖樸實無華,卻已飽含愛意。對於他而言,這或許是遠比大滿貫獎盃更為重要的人生收穫吧!
2009年法國羅蘭·加洛斯看臺上,身懷六甲快臨盆的米爾卡堅守到最後,看著費德勒終於圓夢紅土,完成了從巨星到天王的最後蛻變。
這一年,攜手走過9年的費德勒和米爾卡奉子成婚,又迎來了家裡的新成員——一對雙胞胎公主Charlene和Myla。
費德勒:
我們結婚3個月後,我來到這年的溫網決賽,米爾卡像往年一樣出現在包廂裡給我加油,但她那時已經懷孕8個月多了。我根本無法想像她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尤其是我決勝盤跟羅迪克長盤對決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米爾卡:
從情侶、變成新婚夫妻,再升級成為人父、為人母,羅傑和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
生了娃的米爾卡漸漸發福,失去了往日少女的美貌。
一度有媒體和網友發起討論,覺得米爾卡現在的樣子配不上費天王。費德勒不為所動,用行動回應了所有人。帶著又一次懷孕的老婆出席各種場合,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面對媒體的置疑,費德勒毫不猶豫懟道:「作為我的經紀人,她非常忙碌,根本沒有時間去健身房,而且她也樂意為我試驗新的奶酪做法,我非常喜歡她做的瑞士奶酪和法國薯條。」
費德勒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了:最好的浪漫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胖。
2014年6月,費德勒夫婦又雙迎來了人生中第二對雙胞胎——雙胞胎兒子Leo和Lenny。
子女雙全已成「好」,兩兒兩女的雙胞胎更是好上加好啦!
作為網球界的冠軍常勝家庭,費德勒夫婦的育兒觀念也廣受關注。
擁有一位世界聞名的父親對兒女們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費德勒這樣回答:「我和妻子希望給他們傳遞一種價值觀,讓他們知道我並不是與眾不同的,我只是有時會出現在電視或廣告中。當然,我在瑞士很有名,但當我們全家在一起時如果有球迷來請求籤名或合影,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們:他們只是喜歡網球的球迷,這是很正常的事。我不會告訴他們我很有名,即使他們可能已經自己領悟到了這一點。」
球迷們也都在期待瑞士天王的4名兒女是否會步父親的後塵從事網球運動。
但費德勒並不是那種急於強迫小孩做什麼的家長,「我想這取決於孩子們願意玩哪種體育項目。」
費德勒的父母就做了良好的示範:對孩子的選擇給予足夠支持,但並不拔苗助長。
費德勒出道十多年和緋聞絕緣,打造出了一個完美的體育偶像。這一切,也是妻子米爾卡的悉心保護的結果。
從戀愛到結婚,普通而又不平凡,尤其對一個體育明星來說——想想喬丹、科比、伍茲、貝克漢姆等人混亂的私生活,就會明白費德勒的可貴了。
職業網球運動員出身的米爾卡絲毫不怕費德勒出軌,「我們可以完美地相處,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女人可以處理如此多的網球事務。」
最好的愛情,是遇上與你勢均力敵的人。
米爾卡向我們展示另一種緊密穩固的夫妻關係:丈夫的事業亦是她的事業,愛好相同,目標一致,即使在背後付出也是一種雙贏。
沒有人在共同奮鬥中失去自我,反而彼此的夢想更清晰,起初電光火石的荷爾蒙吸引變成密不可分互相依賴。
所以,如果夫妻間有共同夢想和追求,那就把握住吧,那會成為最好的愛情。
推薦閱讀
你好,婚姻中的小確喪
人世間最理想的愛情、婚姻和家庭,是不尋常的遇合
曾經的女博士,現在的大學老師。飄過美國、澳洲,目前坐標北京。
養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我想在這個小小公眾號上和孩子們和姐妹們共同在書中和路上發現更好的自己。
對了,想私下交流的姐妹,可以加我的個人微信cmksj001。
關注mom看世界
*回復「書單」,查看《mom書單|150本優秀繪本講解》
*回復「100」,查看《美國教師協會推薦Top100童書,附26本詳細講解》
*回復「BBC」,查看《BBC評出100年來最偉大的11本兒童讀物》
*回復「名師」,查看《小學1-6年級,11位名師聯合推薦99本經典書目》
*回復「英語網站」,不可錯過的免費英語學習網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