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十九,25~27
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
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
1924年6月18日,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在上海舉行後,剛恆毅主教領導參加會議的全體主教將全國奉獻給聖母。此後,每年聖母無原罪瞻禮,全國各聖堂一概舉行奉獻禮。1941年,教宗庇護十二世應中國主教之請求,頒定「中國之後」慶節。梵二大公會議後,教會日益改革,1973年聖禮部批准「中華聖母節」改在五月第二主日前星期六(母親節前一天)舉行。
本日彌撒福音內容為耶穌斷氣之前將聖母與愛徒若望做了一個相互的交託。
我們要特別注意到,這裡是兩個交託而非一個交託,這兩個交託除了人性意義之外,還有著更深刻的神學意義。
耶穌將聖母託付給若望時說:「看,你的母親!」,從表面上來看,固然體現了耶穌對母親的牽掛,希望若望宗徒日後能代自己盡為人之子的義務,贍養聖母、照顧聖母。這個孝愛的行為同時也展示了救贖工程的另一個幅度----自己的母親自當是奧體的母親,也就是說,聖母是所有信友的母親!在這裡,若望同時是基督徒的代表。
在這裡,我們還注意到,耶穌將若望交託給聖母時,對聖母的稱呼不是「母親」,而是「女人」,他為什麼稱呼自己的母親為「女人」呢?原來「女人」一詞在聖經上除了性別的定義之外,還有著更為豐富的神學意義。
在創世紀中,蛇引誘亞當厄娃犯罪之後,天主是這麼對蛇說的:「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後對女人說:「我要增加你懷孕的苦楚,在痛苦中生子;你要依戀你的丈夫,也要受他的管轄。」(創三,15,16)在這裡,天主不叫原祖母的名字厄娃,而稱之為「女人」,顯然的,「女人」與生命有關。
原祖亞當因為厄娃的原因失落了超性的生命,禍及整個人類,保祿宗徒稱耶穌為「最後的亞當」(格前 十五,45)這位最後的亞當拯救並恢復了第一個亞當所破壞的秩序,對人類生命而言是一次新的創造。而恰恰是聖母瑪利亞給人類帶來了新亞當,並在十字架下將新亞當奉獻給天父,給人類帶來了新生命。
如果說耶穌是新亞當,明顯地,此時此地,耶穌稱聖母為「女人」正是為了突出聖母在救恩史上的地位,她是新約時代的新厄娃,因為新厄娃與新亞當的合作,一個重新被賦予新生命的新人類誕生了!對自己母親一聲「女人」的稱呼便將聖母在救恩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完整豐富地表達了出來,不可謂不妙!
聖史若望深諳聖母與耶穌救贖工程合作的重要性與參與性,所以在他筆下,耶穌的公開生活是以聖母為開始(加納婚宴),耶穌的苦難也以聖母作為結束。
中華聖母,中華之母,我們信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