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點亮燦爛童年 福建莆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學生美好心靈

2020-12-14 中國文明網

  文化藝術的醞釀和積澱深刻影響著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為他們帶來美好的審美享受。近年來,為推進校園文化的繁榮,福建莆田開展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旨在培植校園文化藝術的沃土,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展示藝術才能的舞臺,讓校園因有文化的浸潤而愈發芬芳、迷人!

  多姿多彩迎新年

  仙遊縣中小學生慶元旦展風採活動精彩紛呈

  為喜迎新年,連日來,仙遊縣各大中小學紛紛舉行「慶元旦 展風採」活動,學生們以稚嫩的歌喉、優美的曲調、多彩的演繹展現了昂揚向上、快樂陽光的精神風貌,同時也在演出中學習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莆仙戲進校園。圖片來源:仙遊今報

  2019年12月28日-29日,仙遊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邀請學生家長走進校園,共同參與「慶元旦、展風採」學生技能展示活動。活動中,有英語歌串燒、舞蹈表演、葫蘆絲班和二胡班師生合奏,有琵琶班師生合奏和瑜伽班師生同臺表演,更有莆仙戲曲班與武術班的聯袂演出《文武同臺》等節目,豐富多彩。

 

實小萌娃送福。圖片來源:仙遊今報 

  此外,還有棋藝、桌球、信息技術競技,自主創作的書法、水墨畫、剪紙等藝術作品形式展示。通過活動,展現了孩子們高雅的審美能力,更體現了中心遵循公益校外教育的理念,植根莆仙藝術文化沃土,用美提升青少年學生人文素養,獲得了師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12月30日,仙遊縣實驗小學舉行慶元旦暨學校美育藝術教育匯報演出。臺上,萌娃寫「福」字,送祝福。此外,氣勢恢弘的器樂演奏,精彩紛呈的歌舞演出,創意十足、意蘊悠悠,將演出一次次推向了高潮。

學生藝術展示。圖片來源:仙遊今報

  一個個流光溢彩的節目,不僅讓孩子們在表演中領略藝術之美,彰顯了學子純真自然、生動活潑的表演天賦和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也體現了仙遊縣各大中小學越來越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助力學生精彩成長!

  方寸之間現乾坤

  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集郵文化節活動

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集郵文化節活動 圖片來源:今日城廂

  集郵,是一個雅致的愛好。日前,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郵』覽一帶一路風情 共創美好二0二0」集郵文化節活動。

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集郵文化節活動 圖片來源:今日城廂 

  活動以「一帶一路」為主旨,以「集郵」為媒介,以「一班一國」主題化方式實現學科邊界的跨越和融通。該校每班舉行相應國家的迷你郵展,即學生人手一份研學手冊,通過「郵覽」各個「國家」,了解「一帶一路」涉及的16個國家的不同文化,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各國文化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美術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集郵文化節活動 圖片來源:今日城廂 

  據了解,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集郵文化節活動,一方面,旨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為校園培植文化藝術的沃土;另一方面,提高孩子們的藝術趣味和審美水平,讓藝術之花在他們幼小的心中發芽、成長。

  研學玩出新花樣

  荔城區百名小學生赴鄉村尋找鄉土年味

荔城區小學生赴田厝村研學部分活動現場圖集 圖片來源:莆田廣播電視中心

  2019年12月28日,來自荔城區第一實驗小學的百餘名學子奔赴莆田線面專業村——田厝村研學,尋找鄉土年味,探尋莆仙民俗文化,感受佳節歷史文化魅力。

  據了解,白沙田厝村是有名的莆田線面專業村之一,走進田厝村,隨處可見男男女女在嫻熟地拉線面,宛如流紗的線面晾曬在面架上隨風搖曳,呈現出一派濃鬱的鄉土氣息。荔城區第一實驗小學學子的到來,給寧靜的村子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氛。這群興趣盎然的孩子們一路歡聲笑語奔走在村道上,深入各個線面製作農戶家中,體驗手工線面的製作過程。

  荔城區第一實驗小學學生葉嘉祺表示:「我們了解了線面的製作,把課堂搬到了大自然,搬到了山裡。」

  荔城區第一實驗小學老師方珍愛:「此次尋根研學之旅彌補了課堂上的空白,引導孩子從課堂走出,走進線面村白沙田厝村,親身體會這傳承百年,依然富有魅力的莆仙文化」。

  據了解,此次走進線面專業村田厝村開展鄉情特色美食研學之旅,是荔城區第一實驗小學推進社會實踐類拓展課程的又一次嘗試,旨在讓學生放下課本,走出課堂,在更廣闊的空間裡得到鍛鍊。(稿件來源:仙遊今報/今日城廂/莆田廣播電視中心 莆田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建設法治校園 培育合格公民
    摘要:射洪縣金華鎮初級中學校從實際出發,經過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辦學特色——大力進行校園法治文化建設,悉心培育當代合格公民。近兩年來,我校緊緊圍繞縣教育局提出的「三靜」教育思想——「乾淨思想育高尚人,清靜思想育智慧人,平靜思想育幸福人」,立足校情,堅持以「樹立科學發展觀,讓學生成才,讓教師成功,讓學校發展,構建和諧學校」為辦學理念,嚴格遵照縣教體局部署的教育工作,在大力推進教育內涵發展的基礎上,經過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我校辦學特色——大力進行校園法治文化建設,悉心培育當代合格公民,
  • 福建福清文化建設掠影
    構築激情廣場大舞臺、社區文化大看臺、鄉村文化大戲臺、民俗文化大展臺,持續推進「主題文藝下鄉巡演」「高雅藝術走進大眾」和「優秀傳統戲劇展演」三大系列活動,真正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後一公裡」。「文化惠民樂萬家」只是福清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
  •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形象的塑造不僅是創意設計和環境美化,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學校文化和校園形象設計的教育屬性,採用多元化的藝術形象表達,表達校園的人文關懷。校園環境的教育意義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室內環境的延續,校園室外環境的建設是師生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領域,校園景觀形象設計不僅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工程。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單一物質形態的體現,而且具有深刻的校園文化內涵,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塑造了校園文化在師生心中的形象。
  • 福建高校——莆田學院
    、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新校區佔地2970畝,核心區基本竣工並正式啟用,首批1027名學生入住新校區。老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666.8畝,校舍建築面積71.7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15億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10多萬冊。
  • 致敬2020,遇見美好未來!綿中育才學校舉行第九屆校園文化藝術節
    今夜的綿中育才飄蕩著歡悅的詩頌歌喉;今夜的綿中育才散發著濃鬱的藝術芳香;今夜的綿中育才洋溢著蓬勃的青春朝氣。10月29日晚,以「致敬2020、遇見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綿陽中學育才學校第九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活動隆重舉行。
  • 用傳統文化涵養師生心靈,厚值校園文化「軟實力」——嘉定校區深化...
    近年來,嘉定校區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從文化環境、藝術鑑賞、文化實踐三方面入手,著力營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涵養氣象的校園審美空間和育人氛圍,讓學子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浸潤、滋養心靈,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
  • 用中華傳統文化潤澤師生心靈,厚植校園文化「軟實力」——嘉定校區...
    近年來,嘉定校區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從文化環境、藝術鑑賞、文化實踐三方面入手,著力營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涵養氣象的校園審美空間和育人氛圍,讓學子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浸潤、滋養心靈,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
  • 北大精神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脈絡及其在新時代對於大學文化建設的影響,對於傳承北大精神和建設校園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具有獨特價值。本文旨在對北大精神進行歷史溯源的同時,深入挖掘北大精神對於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的內外部影響,分析北大精神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一、北大精神的歷史溯源何謂北大精神?
  • 長沙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創精神文明建設響亮品牌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長沙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德建設,重點圍繞領導班子建設、思想道德教育、活動陣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整潔優美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 【唐彩教育】校園文化藝術展 文化與藝術的美麗邂逅
    色彩繽紛、排版精美、主題鮮明的中英文手抄報彰顯了同學們的認真、豐富的想像力、每一份手報都匯集了學生們心血和汗水,表達了每一個不同的夢想,讓我們一起喝彩吧!!九年級學生刻紙學生親手製作的相冊藝術 這次藝術展,我們欣賞到了藝術,看到了辛苦的傑作,感受到了繽紛色彩的世界!
  • 實施方案: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方案模板5篇
    (二)成立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細則,校園文化建設的統籌、檢查、督促和落實。(三)要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 實施方案: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共5篇
    定期研究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二) 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要建立和完善校園文化建設檢查評估制度,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評估體系,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要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和學生會、研究生會和有關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深入發展。
  • 綿陽遊仙教體局將校園文化建設貫穿教學全過程
    中國網5月27日訊(劉楊)綿陽市遊仙區教育和體育局立志把校園文化建設貫穿到精神文明建設和教育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提升強校育人的核心競爭力。結合「一校一品」建設工程,各校以學校走廊、櫥窗、板報、花園等為依託,讓「牆壁會說話」「樓梯巧育人」,凸顯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亮點,讓校園處處彰顯文化內涵,學生時時可接受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薰陶,形成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氛圍。據悉,富樂小學的「君子文化」將儒家「仁愛、正義、誠信、友愛」的文化精髓融入培育學生理想人格中,讓學生感受良好的文化薰染。
  • 傳承發展文化遺產——27位大師、非遺傳承人走進福建工程學院
    近年來,學校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福建省閩臺青年文旅創意產業促進中心等重要平臺,大力挖掘闡釋校史文化中蘊藏的傳統文化資源,以地方特色文化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傳承弘揚具有福建元素的歷史文化遺產,積極參與古建築保護與利用、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深化閩臺文旅產業項目合作,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學校的設計學科緊緊圍繞服務區域發展,培養了一批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設計研發人才
  • 首屆河北文化藝術名家校園文化書畫展在石舉辦
    2020首屆河北文化藝術名家校園文化書畫展在同創鐵路校區舉辦媒體聯盟訊(郝小學 李鳳梅)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助力文化藝術育人,12月19日,2020首屆河北文化藝術名家校園文化書畫展在省會河北同創教育科技集團校區熱烈舉辦
  • 新時代高校黨建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與方法
    加強高校黨的作風建設,以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促進良好校園風氣的形成。必須加強自身紀律與作風建設,以「三嚴三實」為標尺,不斷加強高校民主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和校風學風建設。培育並營造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團結互助、遵紀守法的良好校園風氣。
  • 綜合施策培育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學校教育是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徑。當前,高校應當從大學生文化教育的供給側為切入口,通過融入課程教學、完善校園文化、開展實踐活動來培育文化自信。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推動文化自信進教材,通過革命歷史、革命故事、革命先烈事跡等促進大學生了解革命文化。在課程體系的設計過程中,要結合專業特質推進文化自信進課堂,通過教師系統全面的講解,促進大學生更加深入學習掌握文化自信,對文化認知產生積極影響。
  • 衡水桃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全面推進
    長城網衡水12月12日電(任建雙 呂明會 王永宏 扈煒)今日獲悉,衡水市桃城區緊緊圍繞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滏陽小學建成了全區首個法帖拓印傳承基地,積極傳承和保護衡水法帖拓印工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為整體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 臨沂多舉措創建「文明校園」培育青少年道德價值觀
    傳統特色文化進校園 推動校園文化建設通過非遺"手繡"藝術進課堂活動,孩子們不僅了解了這門傳統工藝,還近距離體驗、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而在傳承民族傳統手工技藝的同時,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意識,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年輕一代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讓這項非遺藝術能傳承下去。
  • 齊魯醫藥學院讓文化浸潤師生心靈深處
    學院文化作為這所年輕高校發展與傳承的命脈,已逐漸成為學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齊魯醫藥學院的文化建設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正潤澤著師生心靈,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成才追求和道德規範。而在這濃厚氛圍形成的背後,是齊魯醫藥學院領導班子對學院文化建設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