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國際新聞盤點:疫情下美國民心分裂,中國科技成果井噴

2021-01-09 京報網

1 新冠疫情危害之烈史上罕見

截至北京時間12月30日,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77萬例。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衝擊之廣、危害之烈、防控之難在人類歷史上罕見。聯合國從政治上把新冠疫情定性為二戰後最為嚴重的國際危機,世衛組織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從經濟和金融上定性其為繼1929年「大蕭條」、2008年「大衰退」之後的2020年「大隔離」經濟金融危機。

美歐始終在「救命與救經濟」之間搖擺,導致疫情失控,各種深層次社會問題相繼暴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衰退5%左右,美歐分別衰退6.5%和8.4%。各國為紓困投入巨量資金,造成巨額虧空,逼近「財政懸崖」。世行報告認為疫情使全球1.5億人口陷入絕對貧困,近20億人就業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2 中國為世界抗疫做出決定性貢獻

中國出色的抗疫成果和經濟發展,是2020年國際局勢中的最大亮點,舉世矚目。中國毫無保留地與世界分享抗疫經驗。習近平主席密集開展元首外交,為國家擔當,對世界盡責,為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全球穩定作出新的貢獻。中國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為有需要的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中國發揮最大醫療物資產能國優勢,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中國積極推進藥物、疫苗研發合作和國際聯防聯控,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延伸到衛生健康領域。「一帶一路」合作展現出強勁韌性和旺盛活力,中歐班列運送貨櫃數量同比增長50%以上,成為助力沿線各國攜手抗疫的「鋼鐵駝隊」。中國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為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復甦的主要發動機,是世界和平與穩定、繁榮與增長的重要保證力量。

3 RCEP籤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8月17日拍攝的新加坡巴西班讓貨櫃碼頭。 新華社發(鄧智煒攝)

11月15日,15個成員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區域內人口近30億,工業產值約5.3萬億美元(歐美共4.3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區。2020年前三季度,東協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其他RCEP成員國貿易總額達10550億美元,約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巨大的貿易體量,將產生巨大的「貿易創造」效應。亞洲不只是巨大的生產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科學發展創新基地。

國際輿論指出,世界經濟的重心加速從西方向東方轉移。世界經濟的未來在亞太地區,在未來十年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60%。

昨晚,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將為中歐相互投資提供更大的市場準入、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也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

4 中東局勢更加動蕩

川普單方面退出伊朗全面核協議,遭到包括法德英等盟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致反對。伊朗批評美國實施「國家和經濟恐怖主義」。年初,美國使用無人機殺害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11月下旬,伊朗著名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遭遠程自動機槍暗殺身亡。中東局勢再次處於爆炸邊緣。川普曾召集軍界商討對伊朗動武,遭極力勸阻。

美國在中東「撤而不離」,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爭鬥僵持不下。以色列與一些阿拉伯國家建交,矛頭對準伊朗。土耳其在與希臘和賽普勒斯在地中海爭議海域勘探天然氣資源,購買俄羅斯S-400飛彈防禦系統。歐盟和美國相繼實施對土製裁,系美與盟國和北約歷史上首次,土怒稱制裁「必定失敗」。法國教師因講授穆罕默德漫畫遭恐怖分子「斬首」,尼斯和維也納相繼發生恐襲事件,歐盟峰會決議絕不妥協,法國誓言捍衛「言論自由」。多個伊斯蘭國家爆發反西方遊行。伊拉克發起追究美國戰爭罪運動。

5 美國大選加劇政治極化和民心分裂

川普政府執行「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政策,發動全球性貿易戰,退群廢約。國際政治和經濟金融秩序遭到嚴重破壞,美國陷入空前孤立。川普無心更無力抗疫,美國繼歐洲之後成為疫情「震中」,2020年底感染和死亡人數分別近2000萬和35萬,遠居世界之冠,遠超二戰期間陣亡人數。

當美國歷史上最動蕩和最不確定的總統大選落下帷幕後,川普競選團隊接連提出訴訟,要求推翻選舉結果。政黨惡鬥與社會撕裂螺旋上升,兩黨選民不斷在街頭爆發大規模衝突。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處於最嚴重階段,兩極分化遍及各個階層。美國人民的政治信任度陷入歷史最低。

6 美俄戰略對抗持續升級

川普就任初期曾提出改善對俄關係以減輕美戰略支出的設想,遭國內傳統勢力和歐洲盟國強烈反對。川普相繼退出《中導條約》和《開放空中條約》,揚言2021年到期中止《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建立太空軍部隊,使美俄戰略平衡受到嚴重衝擊,引起國際社會嚴重不安。川普政府不斷加大對俄制裁力度,施壓德國中止與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制裁參與修建管道的歐洲企業。

俄對美揮舞制裁大棒和戰略威逼予以反制,積極發展戰略威懾力量,舉行冷戰後最大規模戰略演習,俄美戰機和軍艦多次「危險接近」。俄在中東與美展開戰略爭奪,向土耳其出售S-400飛彈防禦系統,把北約軍事一體化撕開一道裂口。俄堅定支持白俄羅斯政府粉碎美歐的顏色革命陰謀,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陷入僵局。

7 美歐關係空前惡化

12月24日,英國和歐盟就包括貿易、安全等在內的一系列合作關係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使雙方避免因出現「無協議脫歐」而「雙輸」。圖為1月31日晚,英國正式「脫歐」,改變了歐盟版圖,對歐洲乃至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影響深遠。新華社發(史蒂芬·程攝)

川普相繼提出「北約過時」,揚言退出北約並一直唱衰和分裂歐盟,讚揚英國脫歐。川普強壓歐洲盟國增加軍費和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全球性貿易戰首先針對盟國。川普每次赴歐都不歡而散,與歐洲大國領導人的個人關係持續惡化,已影響到歐美關係的整體氣氛。對川普退群廢約、特別是退出世衛組織的單邊舉動,以及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偏袒以色列,歐盟均深為不滿。疫情暴發後,美歐沒有任何磋商和協調,對衛生用品和疫苗的爭奪與競爭卻十分激烈。

拜登把改善與盟國關系列為首要外交政策目標,符合歐盟對美企盼。但美歐對世界的看法存在差異,內外政策優先排序有別,市場和產業競爭依舊,利益差異和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不會出現變化。

8 中國科技發展成果井噴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創造了中國航天多項新紀錄:首次實現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首次在地外天體上起飛,首次在月球軌道對接,首次實現樣品的存儲、研究與分析,首次攜帶樣品返回地球。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7米,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填補了中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創造了多項第一。「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

北鬥系統邁入全球服務新時代,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高分十四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獲得巨大成功,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運行良好,距地球超過1億公裡,「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向世界開放,新冠疫苗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中國高新科技成果「井噴」,充分說明了中國的科技實力。美國以莫須有的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無理打壓華為5G技術,更加證實了其面對中國高新科技快速發展的焦慮心態。

9 G20成為最活躍和最具前景的國際組織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對國際秩序和國際合作造成極大損害。重要國際組織在美國阻撓下不僅未能發揮應有作用,而且陷入失靈失聲狀態。聯合國安理會峰會流產,西方國家G7毫無作為,世衛組織因美國退出和污衊攻擊而行動受限。在這種形勢下,G20率先行動,積極應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介紹了中國經驗,闡述了中國主張,提出了中國倡議。在G20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主席提出了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實現更加包容的發展等4條建議。G20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宣言提出「致力於在共建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的後新冠肺炎疫情時代方面發揮引領作用」的目標。國際社會高度讚揚中國對推動G20發揮主導作用所做的貢獻。

10 種族矛盾暴露美國人權痼疾

6月8日,一名男子在美國華盛頓白宮附近手舉「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標語,抗議警察暴力執法。 新華社記者 劉傑攝

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用膝蓋鎖喉「跪殺」的視頻震驚世界。美國各地爆發持久大規模抗議警察暴力執法和反對種族歧視的示威,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並演變為群體打砸搶燒事件,進而發展為推倒包括美國立國總統華盛頓的「偉人」雕像,以及清算殖民歷史罪惡的運動。一些城市甚至把街道命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美國「人權衛士」真實嘴臉和雙重標準暴露無遺。

隨著美國抗議運動的深入,非洲、中東乃至歐洲也相繼發生了抗議警察暴力執法和清算殖民罪惡的抗議運動,英國多座「偉人和名人」雕像被推倒。非盟通過譴責美國種族歧視的決議,非洲國家集體要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討論種族主義問題和譴責美國種族歧視暴行。

原標題:在危機動蕩中尋找合作和信心——2020年十大國際新聞盤點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技大學陳秀雄團隊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工作者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這則新聞報導了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創始所長陳秀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兵教授在國際知名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發表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工作成果。該文章率先證明了哈密爾頓-田猜想(Hamilton-Tian conjecture)和偏零階估計猜想(PartialC0-conjecture)。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項成果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中國教育在線訊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於2020年12月27日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秀雄教授團隊的 「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與潘建偉院士團隊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引發世界關注」同時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 央視發布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12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公布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12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了2020國內十大新聞和國際十大新聞。國內十大新聞0 1.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累計意向成交七百多億美元;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成果豐碩;東協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以更高水平推動對外開放,中國奏響與世界交融發展新樂章。0 6.
  • BBC盤點2020年牽動人心的十大國際新聞
    中新網12月31日電 在2020年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世界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牽動人心的新聞。當地時間30日,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發布文章盤點2020年牽動人心的十大國際新聞,包括新冠疫情、澳大利亞山火、全球氣候變暖等。
  • 2020年中國眼科十大新聞
    疫情還未散盡,2020年業已接近尾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盤點時間。  這一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被認為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這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眼科人來說,也是如此,既充滿挑戰,又充滿希望。  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們回顧這一年以來,中國眼科網經過仔細篩選,隆重推出今年的中國眼科十大新聞。  壹  致敬眼科抗疫先鋒  「2020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特殊戰役中,我們眼科界湧現出李文亮烈士、梅仲明烈士,這樣勇敢無畏、以身殉職的抗疫先鋒。他們是我們眼科界的傑出代表和學習榜樣。
  • 2020中國增材製造3D列印十大熱點新聞
    2020中國增材製造3D列印十大熱點新聞 隨著時間來到12月末,又來到年底盤點時,近日AM之家編輯整理盤點了一份2020中國3D列印十大熱點新聞,如有遺漏還請留言補充。一.2020亞洲3D列印增材製造展覽會(TCT亞洲展)順利舉辦今年有220家展商參展,超過50個新產品將在展會上首次在國內亮相,參觀觀眾8469名,TCT亞洲展依然是國內3D列印線下品牌推廣的首選展會。後疫情時期,TCT亞洲的舉辦,不僅僅是一次3D列印行業的狂歡,更是國家疫情防控到位,國內快速恢復生產生活的重要表現。
  • 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 多個新詞均與疫情密切相關!
    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 多個新詞均與疫情密切相關!時間:2020-12-17 13:19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 多個新詞均與疫情密切相關!
  • 2020中國紡織科技成果對接峰會在福建泉州舉辦 「中國十大紡織科技...
    以「追光科技·賦能產業」為主題的2020中國紡織科技成果對接峰會暨第七屆「中國十大紡織科技」發布會(以下簡稱「峰會」)於10月27日在福建泉州晉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通用技術集團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
  • 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由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近日發布。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國體育極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一度由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的年度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已開展多年,是體育傳媒重要年終體育盤點。
  • 年終盤點之2020年ICT行業十大新聞 - 軟體與服務 - 中國軟體網...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逆境之下,ICT行業的韌性愈發凸顯。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攜手向前,探索出一條5G建設快速路,奏響ICT行業的奮進最強音!雖然新聞會變「舊」,但它們中的一些卻會對當下乃至未來數年內的行業發展走勢產生深遠影響。2020年ICT行業十大新聞,標記了ICT行業的這一年。
  • 兩院院士評選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 2020年度 | 中國信科十大新聞揭曉!
    助力C-V2X標準成為國際標準,推動車聯網規模商用部署和應用2020年11月,美國正式宣布放棄DSRC並轉向C-V2X技術標準,這標誌著C-V2X已成為事實上的全球車聯網唯一技術標準。理工光科公司智慧消防平臺率先在業界實現省、市、重點企業園區三級管理示範應用,並成功服務於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有效保障了武漢市千萬市民的安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自2012年以來,中國信科先後承擔幫扶河南省沈丘縣和湖北省大悟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的任務,協同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幫扶規劃和實施方案,帶動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 【漢語盤點】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_速看新詞解讀
    關於【漢語盤點】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_速看新詞解讀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漢語盤點】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_速看新詞解讀,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網絡媒體新詞相關的信息
  • 從美伊戰爭邊緣到航母疫情 美媒盤點美國年度十大軍事新聞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美國軍事網站12月18日發表了題為《2020年十大軍事新聞》的文章,作者為霍普·霍奇·塞克,文章按時間順序盤點了2020年裡的美國十大軍事新聞。全文摘編如下:以下是令人難忘的2020年裡大致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十大軍事新聞:1.美伊瀕臨戰爭邊緣我敢打賭你忘了這件事,不是嗎?1月3日,元旦剛過不久,網際網路上「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搜索量激增,因為有報導稱,美國對伊朗精銳部隊聖城軍領導人卡西姆·蘇萊曼尼實施了暗殺。伊朗的軍事報復貌似不可避免,美國突然之間面臨與其開戰的境地。
  • 2020年山東體育十大新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體育系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工作,展現了體育精神、體育力量、體育擔當。回眸過往,山東省體育記者協會與省內主流媒體一起對 2020 年山東體育的重要工作和發生的重大事件逐一梳理,遴選出「2020 山東體育十大新聞」,以饗讀者。
  • 新華社體育部評出2020年中國體育十大新聞、國際體育十大新聞
    新華社體育部評出2020年中國體育十大新聞  1 16家足球俱樂部出局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6月20日,2019-2020賽季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在東莞和青島以空場賽會制方式複賽,開啟疫情防控阻擊戰後體育賽事複賽序幕。作為曾經的方艙醫院,武漢體育中心也變回運動館,在10月4日舉辦了姚基金慈善賽。
  • 見證世界變局 每日經濟新聞發布「2020國際十大財經新聞」
    見證世界變局 每日經濟新聞發布「2020國際十大財經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8 14:06:38
  • 最新技術成果看這裡!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重磅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 盧河燕)智能製造最新技術成果在哪裡?11月26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現代快報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簡稱「雙十」發布),以及2020國內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當天重磅發布,這些都展示了工業軟體、智能製造平臺與系統集成、機器人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
  • 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出爐,多個新詞與疫情相關
    作為「漢語盤點2020」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新詞語依次是:復工復產、新冠疫情、無症狀感染者、方艙醫院、健康碼、數字人民幣、服貿會、雙循環、天問一號、無接觸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