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女排的全體隊員都在北京進行第二階段的備戰。郎平之所以不放鬆,是因為球隊現在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通過多出來的一年時間,努力填平這些漏洞,為奧運衛冕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和中國女排一樣正在積極備戰的球隊當屬奧運會東道主日本女排了。
日本女排在7月16日集結,展開了為期1個月的集訓。在集訓快結束之際,日本女排組織了一場隊內賽,並進行了網絡直播。從隊內賽來看,日本女排有了一些新變化,比如素有「日版李盈瑩」之稱的黑厚愛改打接應,00後小將石川真佑改變了自己的發球方式。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到中田久美的野心並沒有因為隊中後排核心新鍋理沙的退役而衰減,反而是越來越強。
本以為,新鍋理沙的退役,會讓日本女排的一傳和防守體系出現崩盤,但從隊內賽的情況來看,日本女排還是秉承了「防守好、打不死」的小強精神。黑厚愛出現在接應位置也極大程度彌補了老將新鍋理沙退役後出現的漏洞。黑厚愛是日本女排的希望之星,被日本媒體稱為「日版李盈瑩」或「日版王一梅」。她的特點也非常鮮明,那就是扣球線路多變,有力量有速度,還不挑球,但相對而言在一傳和防守上,比其他日版球員要有所欠缺。從黑厚愛和長岡望悠兩人聯袂搭檔接應線來看,日本女排應該是改變了以往接應保姆化的路線,採取了國際主流的強力接應。
相對於接應位置上的變化,00後小將石川真佑的進步也非常大,尤其是她改變了自己的發球方式,從跳飄變成了大力跳發,而且這種大力跳發還和其他人不同,有點像早期的金軟景的發球,採用跳飄的起跳方式,隨後再重重的發出去。這種發球方式的好處就是,對方一傳隊員無法第一時間判斷到底是跳飄還是跳發,所以有時會造成一傳隊員的失誤。金軟景在早期時,曾多次利用這一發球方式得分。
00後小將石川真佑為什麼會改變發球方式,筆者認為或許和19年女排世界盃,日本女排被張常寧的「魔球」折磨得死去活來有關。當時,張常寧的跳飄球,徹底把日本女排引以為傲的一傳體系發崩,中田久美叫了2次暫停和1次挑戰都無法終結張常寧的發球。我們都知道,日本女排最擅長的就是賽後總結,所以,在吃盡發球苦頭後,日本女排肯定要培養出自己的「發球怪物」,複製張常寧「魔球」的神話。
不過,筆者認為日本女排如此大規模的創新,還是無用功。因為,她們的弱點太過於明顯,身高矮這一劣勢是無法利用技術來彌補的。即使發球威力很大,但面對朱婷這樣的強攻,日本女排前排攔網連球都摸不到,只能靠後排來防守,這會讓後排防守隊員累到筋疲力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