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在基建、能源、數位化等領域合作逆勢上升...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沙漠中,一列高速列車在沙特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麥麥高鐵)上飛馳,駕駛員塔裡克專注操作,不時通報行駛情況。麥麥高鐵開通兩年多來,他已經駕駛列車往返上百次。「這條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高鐵開通後,兩座城市間的通勤時間縮短至兩小時,不僅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也使沿線城鎮變得更有活力。」

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雙方還積極加強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助力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復甦和國內經濟多元化。

「有力提升當地交通運輸效率」

麥麥高鐵穿越阿拉伯沙漠,連接吉達、拉比格、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等重要站點,多家中國企業參與不同標段建設。沙特地處地震帶且夏季溫度高,為保證鐵路橋梁質量,中鐵十八局通過技術創新,在梁體中埋設溫度傳感器和應變計,實時觀察梁體溫度變化,及時調整施工工藝,滿足了橋梁防震及震後快速通車的性能要求。沙特前交通大臣賈巴拉說:「中國企業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高鐵有力提升當地交通運輸效率,促進了沿線地區貿易和商業發展。」

項目建設期間,中國企業積極推行本地化用工,為當地培養一批施工技術人員。僅中鐵十八局就在當地培訓技術工人400多人,帶動就業人數超過1500人。項目沙特方技術顧問巴哈說:「中國企業和我們分享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了當地員工的技能水平。」

在阿曼東部杜庫姆經濟特區內,正在建設的中國—阿曼(杜庫姆)產業園項目涵蓋石油化工、建築材料、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杜庫姆經濟特區官員薩利赫說,杜庫姆地區地廣人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園建成後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為阿曼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加強與中國合作,我們不斷取得互利共贏新成果。」阿曼國家委員會官員哈特姆·泰伊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到包括阿曼在內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參與投資和建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海灣阿拉伯國家發展戰略不斷深入對接,雙方將迎來共同發展新機遇。」

「希望同中國企業開展更多項目」

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以東120公裡的荒漠地帶上,一排排光伏面板迎著太陽整齊排列,源源不斷地將清潔電能輸送至阿布達比各地。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阿布達比之光」,總裝機容量達1177兆瓦。該項目由中國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和阿布達比水電局三方組建的合資公司建設,自去年初投入商業運營後效益可觀。

「由於中國生產的組件性價比高,項目從核心的太陽能組件到光伏面板的自動化清潔機器人,都大量採用『中國製造』。」項目運營經理穆罕默德表示,阿聯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具有發展光伏發電產業的天然優勢,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我們希望同中國企業開展更多項目」。

在科威特南部沙漠腹地的阿祖爾煉油廠建設工地(見上圖,本報記者周輖攝),由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參與承建的15套核心煉油設施已實現工程機械竣工。科威特籍項目經理約瑟夫說,項目大量採用中國製造的材料,標準高、質量好。煉油廠投入運營後,每年可加工約3150萬噸原油,將助推科威特經濟從資源出口型向產品出口型轉變。

阿聯能源部長馬茲魯伊表示:「近年來,海灣阿拉伯國家均推出相關能源轉型計劃,與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優勢互補。」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指出,沙特正在努力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目標,沙中能源合作潛力大、前景可期。

「在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卡西姆是阿聯一家醫療製品貿易公司的採購經理,現在足不出戶,就能在線與中國客戶完成貿易訂單。卡西姆表示,目前阿聯對空氣淨化和消毒產品需求很大,在今年7月舉辦的中國—阿聯經濟貿易數字展覽會上獲得相關商品信息後,他立即聯繫中國展商採購了500臺設備。「中方業務員通過視頻連線,向我展示了產品性能,並帶我參觀產品生產線、檢測實驗室。這種在線交流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洽談效率。」對於這次線上商務體驗,卡西姆非常滿意。

疫情防控以來,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在新技術領域合作快速推進。華為與阿聯衛生和預防部、沙特麥地那發展局等開展合作,將基於5G、人工智慧和雲科技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於抗疫一線;8月,中國與卡達代表就「美麗多哈」項目合作事宜舉行線上簽約,未來將在卡達示範推廣中國寧夏大學研發的綠色智能節水灌溉技術與裝備,為當地乾旱缺水問題提供解決方案;10月,沙特數據與人工智慧局與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內容涉及智慧城市建設、阿拉伯語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等;11月,阿聯杜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宣布在深圳開設代表處,將為雙方線上線下貿易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跨境線上交流活動日益頻繁,數位化將在雙邊交往中發揮重要作用,期待在數位化領域與中國深入合作。沙特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學系主任海瑟姆·薩伊德表示,當前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正加快數位化轉型,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領域具有領先技術和經驗,「雙方在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本報開羅12月10日電)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在基建、能源、數位化等領域合作逆勢上升...
    除了頭版內容,今天《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還包括:1、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在基建、能源、數位化等領域合作逆勢上升——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2、為全球智慧財產權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和音);3、中方決定對美實施對等制裁;4、王勇強調 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5、自然資源部通報指南 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6、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
  • 海灣阿拉伯國家人士:希望同中企開展更多項目
    「這條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高鐵開通後,兩座城市間的通勤時間縮短至兩小時,不僅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也使沿線城鎮變得更有活力。」  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
  • 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這條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高鐵開通後,兩座城市間的通勤時間縮短至兩小時,不僅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也使沿線城鎮變得更有活力。」  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
  • 後疫情時代阿拉伯國家旅遊業發展
    其影響或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進一步削弱與其同質化競爭的其他海灣國家的旅遊競爭力,二是通過拉動效應,帶動周邊與其合作國家,形成區域旅遊聯合市場。,近20年來逐漸形成了「非洲聯盟」框架下的北非阿拉伯國家區域旅遊合作、「海灣合作組織」框架下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區域旅遊合作和「阿拉伯旅遊組織」(阿拉伯旅遊部長理事會)框架下的阿拉伯國家旅遊合作三大框架。
  • 財經觀察|海灣國家危中求變 數字經濟潛力可期
    新華社開羅12月7日電(記者閆婧)為擺脫對單一能源的依賴,海灣國家近年來陸續推出「2030願景」「2035願景」等計劃,以尋求經濟多樣化。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和低油價持續衝擊財政,海灣國家經濟轉型迫在眉睫,數字經濟迎來新發展機遇。
  • 財經觀察:海灣國家危中求變 數字經濟潛力可期
    新華社開羅12月7日電 財經觀察:海灣國家危中求變 數字經濟潛力可期  新華社記者閆婧  為擺脫對單一能源的依賴,海灣國家近年來陸續推出「2030願景」「2035願景」等計劃,以尋求經濟多樣化。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和低油價持續衝擊財政,海灣國家經濟轉型迫在眉睫,數字經濟迎來新發展機遇。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例,2016年沙特政府公布了「2030願景」改革計劃,旨在推動國內經濟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此外,面對高失業率問題,沙特採取了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加強專業技能培訓等措施。
  • 海灣阿拉伯國家團結即將到來?
    科威特埃米爾納瓦夫還分別向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和沙特國王薩勒曼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為制止海灣危機、達成最終協議而付出的努力。此前一天卡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和沙特外交大臣已經對「兄弟國家」科威特為彌合海灣危機而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與感謝。這顯示2017年沙特等多個阿拉伯國家與卡達「斷交」所導致的「海灣危機」有望很快結束,海灣眾阿拉伯國家能否贏來「兄弟般」的團結?
  • 能源數位化轉型大步提速
    我們要做好迎接科技能源、數字能源的準備,在能源新時代的發展中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12月11日,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中國石油流通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能源大會暨國際能源合作創新論壇」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貿促會原會長姜增偉表示。  當下,能源數位化轉型已成為能源發展的新思路。如何探索能源綠色可持續發展與數字能源經濟發展的新機遇,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 中東最大能源基建投資花落阿聯,價值207億美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與6家機構投資者達成了價值207億美元的合作協議,為旗下近千公裡的天然氣管道資產引入了國際投資人。這筆交易不僅創下中東地區最大一筆能源基建投資,也進一步鞏固了阿聯國際直接投資(FDI)首選的地位。
  • 41家公司牽手國家電網!數字新基建「雲籤約」設下「十面埋伏」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網際網路、通訊公司紛紛與國家電網成功「合體」,未來這些公司將在大數據中心、電力物聯網、10個領域與國家電網展開合作,國際能源網記者獲悉,國家電網在今年數字新基建方面總體投資約247億元,預計可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
  • 中國駐卡達大使:中卡兩國在並肩抗疫中逆勢前行
    經濟多元化也在快速推進,能源產業屢創佳績,自由區招商引資如火如荼。兄弟的卡達人民用實幹、智慧和堅韌,一步一步向著實現「2030國家願景」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  卡達是一片人民安居樂業的樂土。中國有句古話,「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卡達政府把國家發展成果充分惠及每一個家庭,大力發展教育、文化、醫療、體育等事業,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 "新基建 構建數位化經濟社會"高峰論壇圓滿落幕,年度智造中國商業...
    真正看到希望是在2002 年3 月4 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一時間,「新基建」成為產業界、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的熱詞。所有人都看到了剛剛擺脫疫情困擾的中國,正在積極尋求經濟的復甦。而科技成為本輪中國經濟復甦的主導動力。
  • 能源互聯與數字新基建論壇在濟南舉辦 全球綠色能源領域500餘位...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9日訊 11月29日,「能源互聯與數字新基建論壇暨第三屆綜合能源系統峰會」在山東濟南成功舉辦。本屆峰會以「共創能源互聯、賦能數字基建」為主題,全球綠色能源領域的權威專家、行業大咖、政企代表共計500餘人在線上線下共同參會。
  • 國網智能科技×百度智能雲 推進新基建智慧能源建設
    百度智能雲智慧能源生態再擴張。11月17日,百度與國網智能在山東濟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結合各自優勢,在人工智慧應用創新、機器人高可靠性導航定位、高端人才交流培育和「大雲物移智鏈」重大課題研究等領域建立緊密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能源網際網路協同創新。2020年,「新基建」東風為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發展注入新動能,相關領域和行業加快推動數位化和智能化升級行動。
  • 「能源互聯與數字新基建論壇暨第三屆綜合能源系統峰會」在山東...
    本次論壇由華北電力大學主辦,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山東省電力企業協會、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信網絡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承辦,得到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能源研究會的大力支持。論壇以「賦能數字基建、共創能源互聯」為主題,全球綠色能源領域的權威專家、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共計300餘人參會。本次論壇採取「1+2」模式,共設置四個版塊及主持人。
  • 快電助力廈門城市新基建,利好新能源車主出行
    (原標題:快電助力廈門城市新基建,利好新能源車主出行)
  • 楊子力:疫情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五個著力點
    中歐雙方高層領導人保持互動溝通,增強抗疫底氣和合作信心;通過舉辦衛生專家視頻會議等活動,加強17+1合作框架下抗疫合作;上半年中國同部分中東歐國家貿易額逆勢增長,中東歐國家對華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出口增勢明顯;經貿合作轉至線上,通過線上視頻會、推介會、投資會、博覽會、在線直播帶貨等形式,推動疫情下洽談對接,提前布局疫後經貿合作;既有合作項目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開工復產,中企員工包機返回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 「活動報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投資機遇線上推介會
    為更好地促進北京市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下簡稱阿聯)的經貿合作,深入了解阿聯的最新投資機遇,北京市商務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華大使館商參處、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擬定於2020年12月1日(周二)下午,聯合舉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投資機遇線上推介會。
  • 中鹽(廣東)能源出席中國國際能源大會暨國際能源合作創新論壇
    中鹽(廣東)能源董事長石柱先生出席會本屆大會以「疫情常態化世界能源轉型發展新思路」為主題,邀請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專家和全球能源領域知名機構、企業界人士,共享能源信息化、數位化轉型新思路在此背景下,召開中國國際能源大會探討疫情常態化世界能源轉型發展新思路,進一步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能源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莊建中:中美能源領域合作前景巨大,應在博弈中尋求合作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能源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建中28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CEW中國能源周」上表示,中美能源領域存在巨大的合作前景,應在不斷博弈中尋求合作。莊建中表示,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外交、文化和學術交流、貿易、地緣政治等全面對抗階段。中美戰略競爭首先是結構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