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昌,國家一級演員,1933年出生,現年87歲。
他的一生,是真的與佛有緣,而且"緣緣"不斷。
小時候,有位先生說遊本昌活不過十三歲,必須皈依佛門才能逃過一劫。
那個時代還是比較信這一套,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遊本昌父母讓年僅6歲的他拜入法藏寺,得法號乘培。
那個年紀的遊本昌哪裡知道什麼是佛教,只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念誦佛經。
但這第一次與佛結緣,就幫助了他,要知道遊本昌原本是江蘇泰州人。
因為要拜入上海法藏寺,才跑到上海去生活,在那裡讀完了小學、中學、高中。
一直到被分配文工團,後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
可以這麼說,不拜入佛門活不過十三歲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但沒有拜入上海法藏寺,遊本昌就不會從事演戲工作,並且得到上海戲劇學院進修的機會。
而青年時代,遊本昌雖然有參與演戲,但都是一些不出名的配角,看似混的很差。
可演技和人生閱歷,確確實實的在增加,一轉眼,遊本昌已經是52歲的年紀。
有一種說法,叫"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意思是說人過了50歲,很多事都會變得不如意,抬頭望天都得拄著拐杖。
但遊本昌卻恰恰相反,開始時來運轉。
1985年,遊本昌以52歲的年紀出演《濟公》,一戰成名。
往後幾年,遊本昌還出演了1989年的《活佛濟公》,1998年,又出演了《濟公遊記》,2010年,遊本昌還出演了《濟公古剎風雲》。
加起來,遊本昌一生扮演了4次濟公,成為了"濟公"的代名詞,經典且不可超越。
原本他還沒覺得自己有多出名,直到有一次,遊本昌代表中國演員前往新加坡訪問。
一位住在新加坡的華僑激動的找到他,握著他的手說道:
"遊先生,太感謝您了!我家的孩子從小接受英文教育,自從看了你的濟公後,就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了!"
發自內心的感激,卻觸動到了遊本昌的心靈,讓他意識到,一個虛擬的角色,也有可能影響別人的一生。
於是遊本昌接戲越來越謹慎,劇本不好、角色太爛的,不管給到多少錢,都不接。
為此,遊本昌沒少得罪人,遭到了一眾無良導演的聯合封殺。
就連他的上級領導出面,請他拍一些不願意拍的戲,遊本昌也是直接拒絕,徹底把人得罪了。
往後幾年,遊本昌就沒有演過多少作品,反而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回憶起了三件奇事。
當時拍戲可沒有特效,所以涉及到要和動物互動的戲,就特別難拍。
遊本昌當時拍"濟公"的戲時,拿著破蒲扇,對著一隻蝴蝶說道:
"來來來~"
神奇的一幕便發生了,蝴蝶停在了他的破蒲扇上。
這就是第一件奇事,而另外兩件奇事,都和雨有關。
有一段時間,當地不斷下雨,連續好幾天,完全沒有要停的樣子。
開拍《濟公》的前一天導演組還說,如果明天還這樣下,就等到雨停了再拍。
誰承想,開拍的第二天就放晴,陽光一片大好,萬裡無雲。
還有一次,則是需要下雨天才能拍攝,在當時可沒有灑水車這樣的昂貴設備,都是看老天爺的面子。
誰知到了要拍的那一天,天居然下起漂泊大雨來,實在神奇。
可能這三件奇事在旁觀者看來,都是巧合。
卻給當時人留下深刻印象,遊本昌也因為這三件事和一生與佛結緣的經歷,在76歲選擇了出家。
遊本昌一生與人為善,堅守職業底線,善待家人,沒有什麼緋聞。
這才是一個有信仰、有準則的演員該有的樣子,不愧國家一級演員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