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雲仙
周六北京重度汙染,從窗戶望出去灰霾一片,嗓子眼也像塞了雞毛,總要不自覺地咳上兩下。開車出門,上了二環就被滾滾車流嚇著了。我已經有一個月沒見過這麼多車這麼多人了,不禁開始想念日本那清靜無人的「鄉下」。
日本的家,晨起推窗,經常可見朝霞滿天,遠處的立山連峰亦清晰可見
冬天立山連峰變雪峰,天氣晴好時就是杜詩裡的「窗含西嶺千秋雪」
雨後經常見到彩虹,秒變童話小鎮
是的,我和川魔的家在日本的「鄉下」,至少電影《真白之戀》裡是這麼說的。女主人公真白告訴東京來的攝影師這裡是鄉下,沒有地鐵,打不到車,只有一班永遠也等不來的公交車。
這裡是富山縣射水市的新湊地區,日本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所以我們住的地方約等於中國的某個省下的非省會城市下屬的鎮,並非真正意義的鄉村。
但是在東京人眼裡,這裡就是偏僻而寂寞的鄉下吧。我的在東京工作生活的人大校友們在來我家聚會住過兩晚之後,問我適不適應這裡的生活,會不會很悶。
的確,這裡和紙醉金迷的東京有著天壤之別,很多時候,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在走路,十分鐘碰不到一個人影兒,汽車很少,自行車更少。白天如是,晚上更加。一過晚7點,街上靜得像深夜3點。第一次晚上出門吃飯我嚇得緊緊拉著川魔問他沿路那些暗處會不會藏著壞人?川魔笑說:壞人才不會來這裡,都碰不到作案對象。
空無一人的街道惟有漫天白雲相伴是常態
我能不能適應這裡,也是交往之初川魔就在擔心的問題。畢竟我是個從小到大都住在北京二環內、下樓就能直接進2號線地鐵的人。而這也曾經是我非常焦慮的問題,在搬到日本之前,我曾一連數晚坐在人流熙攘的西單路口看著長安街上的車流冥思苦想,想不出我離開步行10分鐘即到長安街的地方,去到一個異國他鄉人煙稀少的小鎮,等待我的會是什麼樣的生活。
然而,一旦真的生活在其中了,才發現一切的擔憂都是杞人憂天。日本「鄉下」的便利程度和中國的鄉鎮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惟一不便的地方《真白之戀》裡已經說了,那也是日本所有除了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的「通病」,沒有健全的公共運輸系統。
經常被路邊的風景驚豔到,更多的時候忘記去拍
在射水市109.18平方公裡的轄區內生活著9萬多不到10萬人,大家出門都依賴私家車,甚至一家有幾位成年人就會有幾輛私家車。中國駕照在日本並不能直轉,我又還沒拿到在留資格,暫時不能考駕照,所以平時自己出門都靠腿。
然而從家出發,在我以閒庭信步的步行速度可達的範圍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步行6分鐘、7分鐘、12分鐘、15分鐘分別有一家小超市,一家中型超市和兩家大超市,中型超市裡食材的豐富程度,已經不亞於北京的大型超市,無論是零食、便當還是生鮮,都極大豐富。比如1公升的盒裝牛奶就有十幾種選擇,各家超市裡的品牌也不盡相同,我在日本陸陸續續住了快3個月,每次買不同品牌的牛奶,到現在都沒喝全。
我每天上午去超市,午餐給自己做海鮮丼,晚餐給川魔做中國菜
中型書店和藥妝店也在步行8分鐘距離內。步行10分鐘的地方還有百元店、園藝店和很大的生活物資店及藥妝店。4家24小時便利店7-11、全家、羅森分布在步行10-15分鐘的地方——這跟東京比已經算很不方便了。
有了這一切,解決日常生活是完全沒問題的,甚至買到的東西品質大多優於北京,完全不會有生活在「鄉下」為物質擔憂的苦惱。然而娛樂生活就另當別論了,這裡沒有電影院、劇院,沒有美術館、博物館,沒有大商場,居酒屋和酒吧也少得可憐,夜生活約等於零。川魔跟我說:「射水只有幾家有媽媽桑的酒吧(日本管這種酒吧叫スナック),媽媽桑都是70歲-80歲的。後來新開了一家スナック,據說有年輕的媽媽桑,我和朋友興奮地跑去了,一看是50多歲的。」
我剛到的那段時間特別心疼川魔,他為了家族事業從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到這麼冷清的地方,一個人辛苦打拼多年,真的不知道他是怎麼熬過那些寂寞夜晚的。我曾問他:「日本風俗業合法,你沒有去嗎?」川魔撓撓頭:「射水沒有。」所以,每當我感覺到這個地方的冷清的時候,我都在心裡告訴自己要好好愛川魔,他曾一個人承受了太多寂寞時光。
而對於我來說,即使終日在空無一人的街上遊走,即使一整個白天不和人說一句話,也是不存在寂寞這回事的。這裡的生態保存完好,隨便找一塊街邊草地蹲下,都有十數種野草可以觀察把玩。何況家周圍步行3、5分鐘的地方就有好幾個小公園,有豐富的植被。而且這裡氣候溼潤,街邊隨處可見自然生長的多種苔蘚,這是在北京沒有的景象,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由於我還未取得長期籤證,目前只能兩地奔波,還不能開始自己家裡的園藝事業,所以走在路上張望別人家院子裡的花草樹木,也是我百玩不厭的遊戲。等我可以長期住在這裡了,說不定可以過上像《小森林》裡的女主人公那樣的生活。
無論抬頭低頭,都有動人的風景
去超市的路上,最愛各家牆頭透出的驚喜
在小公園裡可以靜靜地看樹,也可以陪蒼鷺曬太陽
看見菜地裡的蘿蔔葉子粘在塑料薄膜上變成透明葉脈,迷戀得走不動道,這一刻特別喜歡鄉下
步行距離所及之處,也有「景點」 。離家3分鐘的地方就有射水市文化館和圖書館,我在文化館看過很不錯的花道展,其他各種講座就和不懂日語的我無緣了。
步行7分鐘即到的內川是號稱「日本威尼斯」的水系,8座形態各異的橋穿起了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漁船分列兩岸,岸上是水鄉人家鱗次櫛比的町屋。雖然曾經在斯洛伐克工作時經常去威尼斯吃海鮮的川魔對「日本威尼斯」的叫法有很大意見,但我卻喜歡在內川邊散步,太陽無遮無攔地曬著,累了就在河邊小坐,從自動售賣機買一罐新口味的飲料,看著偶爾突突突駛過的漁船,船上的漁夫和我好奇地彼此打量, 真有浮生若夢之感。這裡近年來也成了熱門的影視取景地,日本電影《真白之戀》和《人生的約定》就是發生在內川邊的故事,網上可以找到中文字幕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日本威尼斯」內川也是安靜乾淨的,走在岸邊讓人心情放鬆。不過據說凌晨三四點漁船會紛紛出動,我是看不到這樣的景象了
內川山王橋邊的這座叫「愛」的雕塑,就是本公號的題圖
步行距離內有三四個神社,偶爾去神社擼貓
今年1月1日的初詣我在放生津八幡宮抽中了大吉的上上籤
如果想去步行不能到達的地方怎麼辦呢?可以走路7分鐘到萬葉線車站坐小火車,火車白天15分鐘一班,絕對準時 。它可以載著我去到隔壁高岡市的高岡站,在那裡換車坐到新高岡,就可以坐新幹線去東京或者金澤,繼而聯通全世界 。每天還有8趟多啦A夢塗裝的小火車,因為高岡是藤子·F·不二雄的故鄉,有藤子·F·不二雄美術館和一些與多啦A夢相關的景點 。
開始總是掐點兒去坐多啦A夢小火車,後來也無所謂了,趕上哪趟坐哪趟
即便如此,射水市和外界的聯通也是比較不便的。《真白之戀》裡提到的那輛永遠也等不來的公交車,車站就在離我家步行3分鐘的地方,我看過時刻表,「高峰期」也要1小時15分鐘一班,它可以直接坐到「省會城市」富山市內,大約用時1個半小時。我其實時常會在路上遇到這輛公交車駛過,每一次車上都一位乘客也沒有,所以我從來不敢去坐,只能靠川魔開車帶我去遠處。有一次我從京都自己坐車回射水,倒了4趟各種車,大約花費5小時,當時的最後一段路程恰好趕上萬葉線一輛特別老舊的小火車,劇烈喘息著駛過烏雲低垂、荒無人煙荒草叢生的窄軌,天色越來越暗,沒有暖氣的車廂裡越來越冷,那大概是我惟一一次覺得孤單吧 。
走在路上遇見小火車駛過我都要拍照,就是覺得很「日劇」
小火車一頭連接高岡,另一頭到海邊,距我家只要4站8分鐘即到 。那裡是看立山連峰的絕佳場所。據說清晰完整的立山連峰比富士山更難得一見,因為富士山所在的太平洋側冬日多晴好,而立山連峰所在的日本海側則冬日多雨雪,其他季節也難見山峰不被雲遮的樣子。有兩次我在家裡透過二樓的窗戶望到立山連峰出現了,連忙往海邊跑,二十來分鐘到海邊,山峰已躲進雲裡。又不能在海邊久等,實在太冷了。1月初有一次運氣好在海邊看見了立山連峰,可惜今年雪少,不然會是全白的雪山。
圖中的橋是新湊大橋,川魔每天上下班都要開車過橋
萬葉線小火車官網上的立山連峰和莊川,我們「鄉下」真的很美
最後說說我們「鄉下」的美食吧,可能從豐富程度上講無法和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媲美,但是這裡是日本著名的漁港,有最新鮮的海產,每天兩次拍賣,讓當日的漁獲在中午和晚上就可以到達餐桌 。要知道,東京從前著名的築地市場、現在的豐洲市場,每天早上拍賣的是頭天的漁獲啊,比我們整整晚了一天,所以這裡的人到了東京、大阪絕對不會去吃那裡又貴又「不新鮮」的海鮮 。這裡也有很好的燒肉館, 正宗的和牛才是我的最愛。另外這裡也是日本最優秀的大米產區,「富富富」品牌的大米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大米,比中國人熟知的「越光稻」還要美味。這裡也有日本最好的水,從水龍頭出來可以直飲,有甘甜的味道,所以當地也釀出了不少優秀的清酒 。
每天中午一點鐘的雪蟹拍賣保證了晚餐就能吃到當日捕獲的雪蟹,拍賣本身也成了觀光項目
紅雪蟹刺身是無上美味,完勝蒸烤煮等各種吃法,因為要求絕對新鮮,只有在我們這樣的漁港城市才能吃到
各種海鮮比東京便宜太多,盡可以放開肚子吃
說了這麼多,日本「鄉下」的生活到底怎麼樣呢?如果用幾個詞概括的話,是寧靜、便利、富足。至於會不會寂寞,那絕對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我來說,即便不出門的日子時間也是不夠用的。插花、看書、畫畫、寫文章、做家務、買菜做飯,還有緩慢而艱難地自學日語(這個以後單寫一篇),我甚至都沒什麼時間和國內的朋友微信聊天。國內的閨密們總擔心我會不會無聊得憋出毛病,我不知道要說多少次我一點都不無聊她們才肯放心。其實我一直是個很宅的人,在北京也很少逛商場,更不去夜場,這個安靜而少誘惑的地方實在太適合我讀書寫作畫畫。而對於那些喜歡社交、依賴都市繁華的人來說,「鄉下」對你真的不合適。
每當陽光照亮客廳廚房與坪庭,我都覺得待在這樣的家裡真幸福
當然,必須要承認的是,不孤單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川魔帶給我的安全感,他下班會儘量早點回家,非工作的應酬也會儘量帶我一起去,休息日總會帶我去我自己去不了的地方遊玩 。上班的時候偶爾給我發微信關心我在幹嘛,在家的時候全心全意地溫柔陪伴。能這麼快適應和愛上異鄉生活,要歸功於川魔對我的愛與照顧 。
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毫無疑問,無論在大都市還是小鄉村,愛能消弭繁華與荒涼的距離,愛是幸福生活的底色 。
點擊連結看我們的愛情
植物知道幸福的答案
川雲記——畢業21年後,我牽起她的手
點擊連結看我們的家
建房記 ——日本人如何把一塊荒地變成一個家
歡迎留言、轉發、打賞、在看,和我們一起過有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