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上一種「野生菌」,常被當害蟲摘掉,殊不知70元一斤

2020-12-22 農村植物記

導語:竹子上一種「野生菌」,常被當害蟲摘掉,殊不知70元一斤。

這段時間家裡面經常會下雨,山裡面的野生菌長得也比前幾天更多了,每天吃飯的時候,餐桌上基本都有一道野生菌烹飪出來的野味,這些野生菌都是從土裡和朽木上摘下來的,對於土生土長的我們來說這都是常見現象,但昨天看見一位老伯在竹子上摘下一種「野生菌」,這筆者就很少看見了。

竹子上的這種「野生菌」,筆名叫「竹黃」。每年的五月份左右就會出現,當它的出現意味著不好的現象,證明它生長的竹子不是死去也面臨著衰敗,成活的時間已經不長了,而很多人都認為是竹黃害的,認為它就是害蟲,因此都將其摘了扔掉,殊不知竹黃要70元一斤,其價值不知道高出竹子多少倍。

而竹黃為什麼要有如此高的價值呢?這就關係到竹黃生長的竹子上,那竹子在我國目前的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其竹子也不是年年都會枯敗很多,所以就決定了竹黃的數量較少的原因,雖然有點物以稀為貴之感,但不管怎樣,竹黃的價值可不能忽視。竹黃是一味藥材,入藥後針對化痰止咳,活血祛風有效,所以大家今後看見竹黃可別把它當害草摘扔掉,這樣就可惜了。

相關焦點

  • 長在竹子上,酷似「腦花」,常被摘掉,殊不知100元一斤
    導語:長在竹子上,酷似「腦花」,常被摘掉,殊不知100元一斤。明天是姑媽70大壽,老爸帶我和弟弟一起去參加,因為是山區,騎車的話,繞一天才能到達,如果步行的話只需5個小時就到,反正好久都沒有這樣清閒了,最後還是選擇步行,雖然累了點,但大家都不在意。
  • 這東西,生在竹子上,卻要120元一斤,遇見別不當回事
    摘要:這東西,生在竹子上,卻要120元一斤,遇見別不當回事。 再著,有些野草的價值可不僅僅只是十幾二十元一斤這麼簡單,像之前與大家科普的獨腳金,這種野草的價值可要上千一斤左右,而如果是金線蓮的話,要上萬一斤不等,一句話,只要認識的物種過多,那麼長久下來,也會積少成多的。
  • 這東西,破壞竹子不假,但價值珍貴亦是真,目前120元一斤別嫌棄
    導語:這東西,破壞竹子不假,但價值珍貴亦是真,目前120元一斤別嫌棄。我們都知道,生活在農村多數是以種植和養殖為主,而對於一些破壞種植或是養殖的物種,人們都會相當的頭痛,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它們摘掉或是除掉。那我們就談一談種植方面的吧,畢竟小編是以科普植物界為主。
  • 這種植物常生長在竹子上,看似普通卻價值珍貴,如今一斤148元
    這種植物常生長在竹子上,看似普通卻價值珍貴,如今一斤148元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有讀者問小編,能不能過年的時候送給大家一項福利?小編思考了許久,想明白,原來這位讀者其實是想要小編在過年的時候,和大家介紹一種新的植物品種。所以現在小編決定給大家科普一種在農村十分常見的野生植物。
  • 生在竹子上,卻比竹子還珍貴,100元一斤,別不當回事
    摘要:生在竹子上,卻比竹子還珍貴,100元一斤,別不當回事。從春節後就沒有去看望舅媽了,早晨才起床就打電話來責怪了一個多小時,所以吃完早餐後,便匆匆地趕了過去,畢竟也就在隔壁村莊。到了舅媽家後,除了聽聽她嘮叨外,舅媽還給我準備一份相當貴重的禮物,就是一種珍貴的野生物,因為她一直都知道我的工作。現在請夥伴們看看上圖中的樣本,你們認識嗎?也許好多的夥伴們都會說:很多呀,在自己的家鄉都有見過,就是不知道什麼東西罷了。是的,今天筆者在網上把圖片發布出去後,好多的網友也是這樣的表態的,而且聽他們說,在家鄉都是被直接摘掉的,因為會影響竹子的生長。
  • 它形似小麥,卻常被除掉,殊不知果實不凡,38元一斤
    摘要:它形似小麥,卻常被除掉,殊不知果實不凡,38元一斤。 然而,今天在出去散步的時候,筆者卻還是意外收穫了好幾種的野生物種。那麼前面跟大家就介紹了一種名叫「馬齒莧」的野草植物,下面給你們再帶來一種與小麥非常相似的野草植物,這是我在一塊小麥地旁見到的。
  • 樹根裡的這種害蟲400元一斤,民間稱為「疳積蟲」,油炸是極品
    這幾年常在電視上看到野外生存挑戰類的節目
  • 長在竹子上的「腫瘤」,若見到可別錯過,目前十分珍貴,2百一斤
    既然說到去竹林尋寶,筆者就不得不介紹一種十分奇特的東西,它是長在竹子上的「腫瘤」,若見到可別錯過,目前十分珍貴,2百一斤。竹子上的「腫瘤」是什麼?說到腫瘤,估計沒有人不怕,畢竟它很危險。但是這種長在竹子上的腫瘤卻是例外,它在民間深受喜愛,它就是「竹菌」。
  • 因果實獨特,常被放在路旁觀賞,殊不知,根莖80元一斤
    摘要:因果實獨特,常被放在路旁觀賞,殊不知,根莖80元一斤。下午剛起床的時候,村裡的小喇叭傳來了一首兒時的歌謠: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也不記得多久沒有聽過這首歌謠了,今天突然聽到這麼兩三句,瞬間一股酸勁從心裡湧上鼻孔,真的好懷念兒時的鄉間小路。也是因為這首歌謠,所以下午起床後便跑去山坡路旁考察植物,其實,主要的目的還是想重新找回兒時的那種記憶。
  • 竹子上長出的「大米」,價值珍貴200元一斤,但農民卻怕它出現
    #導讀:竹子上長出的「大米」,價值珍貴200元一斤,但農民卻怕它出現「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而在松竹梅當中,竹子是人們最常接觸到的植物,其用處也是十分的多,小到竹扇、竹筷,大到竹子製成的桌椅板凳乃至家具、藝術品。除此之外,在竹林中還可以生長出竹筍、竹蓀等美味的食材。所以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也時常會去竹林裡逛逛,看看能不能發現「寶貝」。那麼去過竹林的朋友,你們見過竹子上長「大米」嗎?
  • 以吃竹筍為生,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殊不知營養美味,價格80元一斤
    今天分享的主題:以吃竹筍為生,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殊不知營養美味,價格80元一斤。進入冬季後,大多數植物樹葉凋零,樹枝枯萎,開始進入到冬眠期,能食用的應季蔬菜真不多,但對於農民來說,冬季裡,竹林的土地裡卻發生了悄無聲息的變化,經過半個月的生長,長成了一種美味的食材,冬筍,拿著鋤頭到竹林裡去挖,花點時間還是能挖到不少的。
  • 生長在巖壁上的一種「菌」,卻被叫做「木耳」,市場280元一斤
    在大自然中有著眾多的野生植被,曾幾何時這些植被慢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比如說有些植物可能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古代的時候一些野生植物常被人們採摘來入藥治療一些疾病,而有些植被以前的時候被當作野菜,比如說馬齒莧,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句老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背靠著大山的山民來說他們全指望著山裡的一些山貨來增加自己的收入維持一家的生計
  • 竹林再遇此草,請珍惜保護,它比竹子珍貴多倍,600元一斤
    摘要:竹林再遇此草,請珍惜保護,它比竹子珍貴多倍,600元一斤。在科普今天的野生植物之前,我想跟大家先提到一種種植類的植物,這種植物就是我們在老家非常常見的竹子。其實說到竹子這種植物別說是在農村,就連城裡的人們也是相當熟悉的,因為這種植物價值廣泛,其在民間或是城裡也相當的實用,因此很多的人們只要自家房前屋後有塊空地,多想種植個一兩株。
  • 農村田裡一大害蟲,蛋白質是牛肉3倍,如今城裡80元一斤,別錯過
    ,可是不管是種植莊稼還是蔬菜,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一些害蟲,而自己辛辛苦苦播下的種子,好不容易長出了幼苗,卻被一些害蟲給吃了,這就讓很多人非常的苦惱,不過有些害蟲雖然對農作物有害,但是它們本身的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很多害蟲就有著非常不錯的食用和營養價值,可以拿來食用,而且絲毫不比其它常見的食材遜色,所以如今慢慢的變成了一種稀罕貨,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和追捧,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種蟲子,它曾是農村田裡的一大害蟲
  • 農村雨後的菌菇「王者」,價值很高,一斤500元以上,太稀有
    文|農情萬家導讀:它是野生菌菇中的「王者」,價值很高,500多元錢只能買一斤又是一天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雨水肆意的拍打著瓦片在野外採挖菌類,一定要認清,對這種野生菌一知半解的人還是算了吧,可別浪費了時間再搭上點別的,那就虧大了。其中雞樅菌就是農民朋友們雨後的採摘目標之一,和其它野生菌相比,這才是安全的菌類,也說不清人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食用它的,這本是我國的雲貴等地區才會有的東西,如今很多的南方省市已多有存在。
  • 農村有種「益智」,長相神似小竹子,藥用價值高,市場上88元一斤
    農村有種「益智」,長相神似小竹子,藥用價值高,市場上88元一斤說到竹子這種植物,大家應該十分的熟悉。因為竹子從古至今,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存在。甚至有一些文人雅士,常常用竹子比喻自己。而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會種植幾棵竹子,甚至有的家庭會正值一大片的竹子。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我們大家對於竹子是十分熟悉的。那麼在山裡,其實還有一種植物,他和竹子長得十分的相似。知道大家對他有不了解,當然,如果不認識的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首先看一下下面的圖片,來認識一下。從圖片上面可以看出來,他不論根莖還是外貌,都與竹子十分的接近。
  • 曾是稻田的害蟲,一晚上捉幾十斤,如今15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導讀:曾是稻田的害蟲,一晚上捉幾十斤,如今15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馬上就要進入農曆八月份了,而在八月份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中秋節。說到中秋節,很多人就會想到吃月餅賞月,其實在中秋節還有不少美食,其中之一的大閘蟹就大量上市了。
  • 曾當它是「害蟲」,如今泡酒是美味,15元一斤,卻少有人養殖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水產品,它可是很多農村人兒時的回憶,只是那時候當它是一種害蟲。曾當它是「害蟲」,如今泡酒是美味,15元一斤,卻少有人養殖。這就是螃蜞,淡水產小型蟹類,螃蜞可不是它的正式名字,螃蜞學名相手蟹。
  • 人稱「豆參」,是田間1種害蟲,如今有人專門養殖,1斤賣上百元
    導讀:人稱「豆參」,是田間1種害蟲,如今有人專門養殖,1斤賣上百元馬上就要迎來立夏節氣了,在南方這個時候農民也正在忙著播種大豆、玉米等作物。種植過大豆的農民朋友們應該對於一種長得像蠶寶寶,卻渾身是綠色的蟲子非常熟悉,它就是「豆蟲」。這是一種危害大豆的蟲子,農民見到它是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 它雖然會破壞植物生長,但在摘掉時,請你珍惜一下,有價值
    其實這樣的事情不僅是在人體中有出現,在植物中也是常看到的,比如竹子上生長的竹黃,它就會破壞竹子生長,可是竹黃卻是一種價值很高的藥材,真是讓人又愛又恨。茶耳是一種由外力細擔菌引發的植物病狀,它是真菌,一般都發生在幼嫩的葉子或者是幼果上,葉片形成的叫茶耳,而幼果形成的則叫茶桃,它們的樣子在圖片中都有,很容易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