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錢給朋友,收了他3分的利息,這利息是否合法?看完終於明白

2021-01-13 嘉禾財經

本期話題:我借錢給朋友,收了他3分的利息,這利息是否合法?看完終於明白

朋友之間借錢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而朋友之間借錢通常都會打欠條,並且約定一個利息,那麼這個利息到底多少才算是合法的呢?收了朋友3分利息是否合法?不妨和筆者來看看怎麼計算。

首先看看我國法律對於民間借貸利息的規定:我國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過36%,如果超過了,超過的部分利息可以不用還,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每個月3分的利息,從這個角度看3分月息是合法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合同約定了3分的月息,借款人在還款的時候可以不按照3分的月息來還款,因為我國法律規定,民間借貸年利率24-36%的部分屬於自然債務區,這部分利息如果還了,就要不回來了,如果沒還就可以不用還,也就是說,最多還24%的利息即可。

此外,大家計算月息的時候,還要注意還款方式的問題,因為我國法律規定的利息是按照真實年利率來計算的利息,如果是根據等額本息計算方式,隨著還款的進行,本金不斷減少,真實年利率會比名義年利率高很多,這種情況應該換算成真實年利率來計算。

舉個例子,如果你借給朋友1萬元,約定了3分的利息,如果是每個月還300元利息,1年到期之後還1萬元本金,這樣的合同並不違法,但如果每個月都還300的利息再加上一部分的本金,這種情況下就是違法的了。

相關焦點

  • 朋友借錢給我,收了我3分利息,是否合理合法?看完徹底明白了
    本期話題:朋友借錢給我,收了我3分利息,是否合理合法?該還多少利息?朋友之間借錢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如果彼此之間約定了利息,並且籤訂了借條,這種借貸行為就算是民間借貸,那麼民間借貸被對方收取了3分的利息,是否合理合法呢?看完徹底明白了。
  • 和微粒貸一起看看 朋友借錢,該不該收利息?
    和微粒貸一起看看 朋友借錢,該不該收利息?「朋友借錢,到底該不該收利息?」 有人堅持「情比金堅」不能收,有人認為「談錢也可以不傷感情,利息可以收」。面對這樣的糾結和難題,到底有沒有合理的答案呢?看看這篇文章,聽聽大家是怎麼說的吧~ 微粒貸
  • 年底沒錢向親戚借錢,卻要20%的利息,你怎麼看?
    年底了大家資金都緊張,但是如果給親戚借錢,還要收20%的利息確實是高利貸了,這裡說的是人情上的高利貸,不是法律上的高利貸;因為在法律上要想被認定為高利貸,是利息超過36%才符合標準。01借錢收取利息很正常,畢竟親戚的錢也不是大水衝來的,但是收取20%的利息就對不起親戚二字了怎麼說呢,一是生活或者生產困難了,才會想辦法借錢,而且年底確實不容易大家都資金緊張。
  • 民間借貸,對方收我3分利息合法嗎?該怎麼辦?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這是高利貸,不合法,不支持。這是明顯的高利貸行為。我們國家民間借貸的利率問題,在10年內一共出過三個標準。1、2015年之前,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尚未出臺,我們國家採取的是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作為利息紅線。
  • 借錢反遭朋友還冥幣,避免因借錢變仇人的方法是:給朋友還利息錢
    借錢這件事情,是一個極其充滿矛盾的事情,好朋友向你借錢,你若不借,估計這朋友沒的做了,但若你把錢借給朋友,很有可能你從朋友的身份,變成了他的「孫子」,而且最終也估計成了仇人。最近,安徽一男子在朋友落難時,借給朋友7萬塊錢,對於這筆錢,坦率說,這年頭能借出個七八萬的人,必定是很好的朋友,才能借出這筆錢。可讓這位男子萬萬想不到的,到了約定的還款時間,朋友竟然拿了7萬塊錢的假錢還給了自己。
  • 民間借貸對方收了三分的利息是否合法?如果不合理該怎麼應對?
    我國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最高年利率不得超過36%,那麼民間借貸對方收取了三分利息,是否合理呢?如果不合理該怎麼應對?由於民間借貸計息方式的不同,必須一分為二的看待。打個比方,借的利息是三分,借款本金1萬元,期限為一年,一年到期之後一次性還本金,每個月只要花三分的利息就可以了,這種情況真實年利率就是36%是合法的。如果月息為三分,每個月都必須分期還本金,隨著本金的減少,每個月的利息是不變的,這種情況真實年利率遠遠高於36%是不合法的。如果不合理該怎麼應對?
  • 民間借貸3分利息到底算不算高利貸?一篇文章徹底搞明白
    本期話題:民間借貸3分利息到底算不算高利貸?一篇文章徹底搞明白關於民間借貸是否屬於高利貸,關鍵就是利息的計算,我們可能平常都聽過1分利息、3分利息的說法,這裡面的1分就是月利率1%的意思。那麼民間借貸3分利息到底算不算高利貸呢?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 五年前我哥瞞著嫂子借給我五萬,如今我去還錢,嫂子要八千利息
    人生幾十年,我想大部分人總有借錢的時候。都說借錢是有借,再借不難。這裡我們不去談別人願不願借錢,而是說借錢是否應該收利息?有人說親兄弟明算帳,親人之間借錢,還錢時應該算利息嗎?有人說如果收利息,那還算是親人嗎?
  • 猶太人處世智慧:不要借錢給朋友,否則就是自己花錢買了個敵人
    他們會選擇其他友善的方式去接濟自己的朋友,但絕不會借錢給朋友,這並不是說不信任朋友,而是不借錢給朋友,是他們信奉的處世智慧,簡單來說,這是他們處事的一種精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相處不錯的朋友,張口向你借錢,那你是借呢還是不借呢?很多人會因為抹不開面子,選擇借錢給朋友寧靜有一個朋友向她借錢說是拍戲,寧靜沒有猶豫就借給他了。
  • 向親戚朋友借錢,還錢時需要給利息嗎?為什麼?
    還錢的一方認為:你看我做的多好,我借了你的錢,我還按著銀行的利息還給你,和其他的人只還本金相比,我簡直是太君子了。 可是對於債權人來說,他會這麼認為嗎?他放在銀行獲得的利息,要的時候多理直氣壯呀!可從你這裡拿利息,就會被別人非議。 因為我們國人太講究面子,太講究人情了。
  • 什麼是利息、複利、罰息、逾期利息?又如何計算?
    我看了張天翼的這本童話,我覺得他比我還胡思亂想,而且他還把自己的胡思亂想出書了!從此,我的想像力再也沒有離開過我,使得我終生擁有了隱形的翅膀。好的童話就像一把鎖,能鎖住孩子想像力的隱形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慶幸自己擁有想像力的隱形翅膀,她幫助我一個人寫一本名叫《童話大王》的半月刊長達24年,她幫助我創造了皮皮魯、魯西西、舒克和貝塔。
  • 外甥買房借20萬,向他要1.5分的月利息合理嗎?
    一點都不合理,你外甥也就是你姐姐或你妹妹的兒子,是至親,你收的利息高於國有銀行6倍,高於民營銀行4倍,高於一般朋友之間的借貸3倍,高於普通人之間的借貸1倍。說明你這人在錢面前不認人,平時親情關係淡泊,錢在你心裡一定是最重要的。
  • 朋友向你借錢做生意,還錢時你會收取利息嗎?
    但是第三種情況,親戚朋友用你的錢做生意,當親戚朋友還錢時需要收取他的利息嗎?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很糾結,認為既然是親戚朋友開口借錢,自己有錢就借給他,還錢的時候,願意給一定的利息就拿著,不願意給利息,也不張嘴要。筆者認為這種聽之任之的做法,是最容易傷害感情的。
  • 借錢給朋友急用,他卻久拖不還,男人妻離子散才知道自己天真
    不要讓你的善良被有心人利用,這是保護自己的基本原則。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只是有時候太大意。等到將來無路可退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當初很傻。一、借錢給朋友,妻離子散我給大家講一個因為兄弟借錢而妻離子散的案例,內容是一位男士把錢借給了自己的好兄弟,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 塔木德:你借錢給朋友,就是在把他變為敵人
    生活當中你是否遇到過,朋友問你借錢的情況。那麼這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相信大部分人礙於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哪怕自己都有些困難,還是會傾盡所有去幫忙。小編甚至會為了朋友,去跟另一個朋友借來再借給他,可誰知日後換來的卻是一場失望。可有時候當初急急忙忙問你借錢的朋友,在這之後,一點都不提還錢的事情。
  • 那些借錢給朋友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3個過來人說出感悟
    其實,借錢借的是信任,借的是感情,借的是交心,可同時借錢也意味著風險,有收不回來的可能性。很多原本關係很好的親戚朋友,因為借錢借成了陌路,甚至成仇人,這真實反映出在利益面前,是對人性的考驗。那些借錢給朋友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3個過來人說出感悟。
  • 貸款利息怎麼算?1分鐘給你說清楚
    年月日利率傻傻分不清,怎麼換算?市面上各家機構的產品,打出的廣告詞「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說法不一,怎麼對比?利率又該怎麼算?其實利率就是「利息率」的簡稱,指的是一定期限內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
  • 這筆4.95萬元利息引購房者質疑
    「我當時以貸款按揭的方式購買這套房子,首付近30萬元。當時房開商搞活動,首付款有優惠,籤合同時可以先付一半的首付款,剩下部分可以在一年半時間內,按每半年一次,分三次還完,不計利息。」石先生稱,籤合同時他向房開商支付了14萬多元的首付款,剩下的15萬元首付款則以「每半年還5萬元,分三期還完」的形式還給嘉唯公司。
  • 借錢中經常說的一分利息、二分利息,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在《現代漢語小詞典》中,對「分」解釋是:「分,利率,年利一分按十分之一計算,月利一分按百分之一計算。」「年息一分」,就是借一元錢,年終還利息一角,即表示年利率10%。如果借一萬元的話,那麼年利率是10%,那麼就需要還款1000元。
  • 還記得向朋友借錢的慘痛經歷嗎?大家有話說
    我知道他做生意投資了很多,加上我們關係特別好,所以一分利息都不收,也沒讓他打欠條。今年年初,好友主動還了一半的錢,但剩下的錢一直沒還。我曾多次暗示他,我正準備買房結婚急需錢,可是對方仍不表態還錢,還稱最近在做新的投資,資金很緊張。  因為這筆錢,我心裡很不舒服,朋友明明有資金去做數十萬元的投資,卻遲遲不還剩下的6萬元。現在明知我籌錢買房有困難,仍不主動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