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人到底是像垃圾一樣的人還是像人一樣的垃圾似乎都不準確,倘若生活中你遇到那些自私自利、胡攪蠻纏、道理講不通、蠻不講理的人,都可以定義為垃圾人。
排隊時遇到那些理直氣壯插隊的人,吃飯時遇到那些沒事找事的人,開車的時候遇到那些不遵守交規的司機,看電影時遇到大聲打電話不顧其他觀眾影響的人等等,生活中各個場合都能遇到「垃圾人」。
那麼問題來了,當「垃圾人」變得隨處可見後,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對這樣的人?
有網友說,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要是去講道理,他會瞬間刷新你的三觀,讓你覺得自己白活了那麼多年。和「垃圾人」打交道既要有智慧,也要有膽識。
我想起前幾天網上看到弘恩法師(弘恩法師,是山東大靈巖寺住持)開示的視頻。視頻中,有人向他提問如何應對隨處可見的垃圾人。弘恩法師從佛法的角度,深入淺出給出了聰明避開免災禍的方法。
聽了他的開示,我感覺受益匪淺,我敢說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沒有之一。因為普通人的答案,大多數是敬而遠之,而這位法師卻秉持著「眾生平等」之心來解答,讓我看到慈悲和智慧。我綜合他的開示,總結了三點,與諸位分享:
【一】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弘恩法師反覆強調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在佛的眼裡,眾生平等,不應該有分別心。一個所謂的垃圾人,並非他這個人垃圾,而是他那顆充滿負能量、暴戾的心。
人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由心而起。什麼樣的心就會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一個「垃圾人」首先他有一顆充滿貪嗔痴的心,內心無不被煩惱和欲望填滿,於是看所有人所有事都不順眼,時時處處釋放負能量,以此宣洩內心的痛苦和不快。
換個角度,當你看到眼前這個人是「垃圾人」的時候,你第一印象自然是反感、厭惡、憎恨,也就是說,你的內心也是充滿了種種煩惱和痛苦的垃圾,此時你也應該自省,如果摘掉有色眼鏡去看他,「垃圾人」也不是那麼十惡不赦、令人厭惡。
寒山禪師問拾得禪師:有人欺我、辱我、輕我、賤我、罵我、騙我,我將如何處置?拾得回答: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勿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有人瞪起眼睛:都順著他由著他,我才不當軟蛋呢。其實,拾得的回答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讓你放下自己對「垃圾人」的成見,換到一個客觀的角度,追根溯源,「垃圾人」天生並不垃圾,他一定是經由某些經歷或者挫傷才形成一顆垃圾的心。
我們並不能因為他的垃圾行為去定義,而是要以包容和理解去激發他發現自我、修正一顆垃圾心,這才是對待垃圾人最好的辦法。
【二】佛看一切眾生,眾生皆是佛,眾生看佛,佛亦是眾生
弘恩法師引用《楞嚴經》裡的話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每個人看待世間任何事物的認知和標準都來自各自的心量,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我想起那個多次提到過的故事:千古「第一才子」蘇東坡被貶杭州期間,和惠崇和尚聊起一個哲學問題。他問惠崇和尚:以大師的慧眼來看,我乃何物?
惠崇和尚:不慌不忙地說:在老衲心中,施主乃如來佛祖。蘇東坡覺得這個答案一點也不好玩,就想惡搞一下,說:在我的眼裡,大師就像牛糞一堆。惠崇和尚聽了也不生氣,微微一笑就默不作聲。
其實這和我們看待「垃圾人」是一樣的道理。佛法裡有一句話:佛看一切眾生,眾生皆是佛,眾生看佛,佛亦是眾生。
佛家認為,萬事萬物皆平等,世上本沒有貧賤尊卑,都是因為心裡有了貪嗔痴,有了欲望和攀比,才生出萬千惡念來。
哪裡有什麼「垃圾人」,大家都是人,都是一樣的一個鼻子兩隻眼,有什麼區別。不過是因為自己內心人為地將人分出三六九等,才有了「垃圾人」一說。
倘若你像佛陀一樣持有寬厚慈悲之心,平等地看待一切眾生,就會懂得,人和貓貓狗狗並無大區別,窮人和富人本質也無差異,大家都是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因果和輪迴中循環往復而已。
【三】面對「垃圾人」要修忍辱
弘恩法師說,對待垃圾人要學會修忍辱,不管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都要學會安忍。
安忍是何物?安忍就是要一個人學會三種忍,一種是生忍,一種是法忍,第三種是無生法忍。
大師說,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果輪迴的產物。因為不同的因果導致有人生而為人,有人則可能脫胎為畜生,有人富貴康泰,有人貧賤多劫……
你眼裡的「垃圾人」正是因為他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輪迴,所以才會做惡事,落得今天這個地步。要是沒有過去的惡因,又怎麼會有今天的惡果呢?
那麼,對於「垃圾人」的種種惡劣行徑,你要做的不是像之前的他一樣,起惡念做惡事,而是要發善心,始終保持自己的寬厚慈悲,做一個善良的人。這就是生忍。
當你看明白世間萬象的本質之後,你也就看淡了。原來一切不過是因緣所起,原來一切都萬般不由人。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如此而已。
他們的一切都是他們的心念而起、承受應該承受的果報,你所要做的只是憐憫和理解、包容和接納,這是法忍。
能做到法忍已經實屬不易,倘若你能夠不被外界的一切起心動念,也就達到了無生法忍的境界,那是很高的修行了。
這一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一點,不是窩囊,而是智慧。前面兩點,可能更多的是讓我們學會去理解「垃圾人」,這一點才是如何應對的良策。千萬別說理解不重要,沒有前面的理解,就不可能就第三點的忍辱。
弘恩法師說,這些其實都是佛法所傳承下來的,利益眾生、憫念眾生的慈悲精神的體現。沒有誰願意當「垃圾人」惹人厭嫌,只因不信因果不信輪迴成了這般模樣,你我倘若還不明其中道理,豈不是和「垃圾人」沒有什麼區別。
修佛其實就是在修心。
所謂一念一因果一動一輪迴。起心動念之間,不知不覺就種下了善的種子和惡的種子,當果報顯現時,你才明白其中差異之大。因此,放下心中的執念,多積德行善,多廣結善緣,如此才能修得順遂如意、功德圓滿。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