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自己跑團群裡看跑友們聊天,有一位大神說他昨天以4分的配速跑了一個半程馬拉松的距離,還在那說自己是慢跑。聽完我整個人都不得勁,心想你這是慢跑,那我豈不是龜速了。
像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跑者來說,4分的配速那就是望塵莫及,平時都是6分的配速的在跑步,能突破5分的配速已經是使了洪荒之力了。
所以,不是特殊情況我都很少和跑團裡的跑友們一起跑步,因為自己不想拼速度,跟著他們吧,不得不加快速度,自己跑得慢一點吧,又怕人家在前面等,影響別人速度。
大部分時間還是喜歡一個人跑步,因為我認為,拼速度的跑步沒意思,你說你快,總有比你更快的……
如果你跑完一公裡需要7分鐘而因此感到不好意思,那麼比你快的人裡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所以,跑友之間沒有必要去攀比誰更快!哪怕你就是國家隊的選手,也會有比你還快的選手。
慢點又怎樣?
也不是速度快就不好,只能說不要過於追求速度。其實跑步無論你跑得快還是跑得慢,只要你跑起來,你就擊敗了那些完全不跑步的人。
快和慢的概念在每個跑者的內心裡,就看你怎麼看待了,我認為當你把速度、成績等等身外之物「放下」之後,一個更加強大而又精彩的跑步世界定會向你敞開大門。如果你的身邊也有那些為了跑得慢而感到不好意思的跑者,你可以問他:這一切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速度」或許是一種追求,但不是盲目……
我有一個朋友,在跑圈裡應該也可以稱為「大神」了,全馬PB310,跑量至今已過萬,現在每天都是慢跑,從不追求速度,開始學會享受跑步的樂趣。
什麼原因讓他不在追求PB呢?
他說自己跑步訓練時,每跑完一次馬拉松,每進步一次,只要達到立下的目標了,心中就會又樹立一個新的目標,然後又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奮鬥。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明白了,為什麼自己始終超越不了那個似乎永遠近在眼前的「心中的自己」。
因為現實的你在不斷努力的同時,理想的自己也在不斷被放大,換句話說,你在進步,你設定的目標也在不斷更新。如今他也不在純粹的去追求一些數字了,開始懂得跑步的初心是為了健康,而不是所謂的「榮譽」。
忘掉速度吧,讓跑步回歸本源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無論你是創造一場新的個人PB後的快感,還是一場表現極差的賽事後的失落,其實都是跑步給你帶來的感受,無論快慢,你都體會了這一切的酸甜苦辣。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跑步魅力所在,而不是一味地達到那個所謂的「更好」!
所有跑者,無論快慢,都可以跑得很精彩,就看你自己怎麼去享受其中的樂趣,所以有時候,跑得慢一點,真的沒什麼……如果有一天當你為了速度而受傷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能夠出去跑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當然了,跑步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怎麼快樂就怎麼跑,和別人無關,與快慢更無關。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
關注「跑亮神州」官微,了解身邊的體育賽事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左下角,您點一下贊,小編工資漲1毛